金融支持须紧密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
内容发布机构: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内容发布于:2023-07-17 10:03:10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在前期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物价就业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总体来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等因素,对我国经济恢复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经济发展需要借助金融力量,金融发展又依赖于经济繁荣,两者共生共荣。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的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要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展望下半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需要紧密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继续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进一步改善现阶段存在的内生动力有待提升、需求驱动仍有不足等问题。

  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需要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今年6月,人民银行对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进行调降,旨在鼓励金融机构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和压降融资成本,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更大支持。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下,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靠前发力,信贷投放保持较快节奏。上市银行一季报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信贷增量在今年一季度创新高。下一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聚焦主责主业,下沉服务重心,继续深化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带来的优势,将信贷资源向相关领域倾斜。同时,聚焦降本增效,持续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需要发力扩大内需,继续稳定消费对经济恢复的拉动力。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部市场需求总体放缓的情况下,国内消费的强势恢复成为拉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力量。展望下半年,消费仍需要金融加以支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强调要改善消费环境。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具体而言,可以结合近期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探索加大对新能源车辆购买的消费金融扶持方式;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对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提升支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作用;结合在电商大促活动中累积的促消费服务手段,进行更多满减、积分等消费支付优惠活动,鼓励消费活力加速回归。

  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需要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市场主体积极性。从人民银行公布的5月金融数据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之前的增长趋势,保持强势,同时,居民端贷款需求进一步恢复,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同比、环比数据均有所增长。这也反映出市场主体和居民个人的信心在恢复。然而,考虑到疫情给企业和居民带来的“疤痕效应”,下一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仍需要从助力市场主体信心恢复上再下功夫。要落实好国家和金融管理部门的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并结合不同领域需求,及时制定和出台对实体企业的支持政策。稳定并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从提升线上化服务水平和线下网点服务效能着手,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结合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服务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满足住房消费真实需求,注重因城施策,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