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涌,蓄势待发。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报名参加杭州亚运会,1.2万余名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勇搏金;在另一条赛道上,金融服务保障赛也在提速进行。
“为切实做好杭州亚运会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筹赛事侧、城市侧两大场景,优化人民币现金、外币兑换、外卡受理、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金融服务,为亚运会期间境内外人员提供多币种、多渠道、多场景的金融服务方案。”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
移动支付受欢迎 多个境外电子钱包可无缝跨境支付
“杭州本来就是旅游城市。今年亚运会召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杭州。”在杭州巷子口卖葱包烩的吴阿姨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扫一扫”也成了通用的国际语言。“我们店里来的国外游客特别多,自从有了支付宝,我可以做全球的生意了。欢迎大家用支付宝买一份葱包烩,来尝尝我们杭州当地的特色小吃。”她开心地说。
过去十年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在杭州经营港式茶餐厅的一位香港老板来说,支付方式的变化依旧令他记忆犹新,他说:“我的店可以用港版支付宝付款,我刚从香港来杭州的时候还用不了,现在就比较方便了,境外电子钱包用户可以直接刷支付宝付款。”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支付宝与中国银行、网联清算公司等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实现通过“下载支付宝App后绑定境外银行卡”以及“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两套服务方案来保障境外个人在境内的移动支付服务。
早在202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由蚂蚁集团、网联清算公司与多个境外钱包、境内金融机构和主要国际卡组织合作,推出了“移动支付国际化推广服务”,助力中国数字支付与金融服务国际化。AlipayHK(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Touch'n Go eWallet(马来西亚)和Kakao Pay(韩国)3款电子钱包率先试点。2023年3月至8月,上述3个境外钱包用户在中国内地跨境支付的总笔数增长了47倍。餐饮、零售和交通是他们最常使用的消费场景。
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以及网联清算公司支持下,7款亚洲领先的电子钱包加入“移动支付国际化推广服务”。此次“移动支付国际化推广服务”新增的7款境外钱包,包括mPay(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Hipay(蒙古)、Changi Pay(新加坡)、华侨银行(新加坡)、Naver Pay(韩国)、Toss Pay(韩国)和 TrueMoney(泰国)。“超过1.75亿名东南亚和东亚消费者由此受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当然,除了支付宝用户,银联境外钱包用户也可在银联标准二维码商户进行扫码支付,享受银联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体验。目前,韩国、日本、泰国等17个亚洲国家与地区的85个App已开通上述服务,包括香港中银BoCPay、新加坡星展银行Paylah!、泰国开泰银行Kplus等钱包。
“移动支付是本届亚运会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用户可以使用本国家、本地区的电子钱包,这项服务解决了境外用户来中国内地的支付难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熟悉的电子钱包或下载支付宝,无需换汇,畅享跨境移动支付服务。
“扫一扫”不习惯? 云闪付、刷卡有保障
“每次买东西付钱都需要扫二维码,我不习惯,我更想付现金或者刷卡。”亚运会召开前夕,来中国旅游的巴基斯坦小伙伊拜尔遇到了支付难题。
伊拜尔的困惑并非个例。中国早已步入移动支付时代,2022年我国线下支付市场中,数字钱包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线上支付市场更是高达80%,但境外人士的使用习惯截然不同。2022年,欧洲央行发布了对欧元区消费者支付习惯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线下购物消费时,现金消费占比为59%,银行卡支付占比达到34%,其余支付方式占比仅有7%。现金和银行卡依然是境外人士的主要支付方式。
那么,除了“扫一扫”之外,境外人员还有什么选择呢?《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银联了解到,银联在云闪付App和“刷卡”服务上不断优化升级。“我们全面改造当地数万台ATM、POS机等机具,优化用卡环境;打造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为境外人士提供便捷无障碍的支付体验。”中国银联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例如,针对未持有银联卡的境外人士,中国银联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推出“旅行通卡”产品。境外人士入境后,可凭护照等证件在云闪付App内线上申领、充值“旅行通卡”(支持其他卡组织的银行卡充值),便可使用云闪付App扫码及线上支付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境外人士在境内开卡流程多、周期长的问题,且不再需要另行绑定第三方支付终端。
值得一提的是,境外人士申请的“旅行通卡”也可授权开通银联乘车码功能,便捷扫码乘坐地铁、公交。对于亚运会期间,通过云闪付App申领“旅行通卡”的用户,发卡银行充值最低零费率,用户还可获得无门槛优惠券或者享受立减优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等地的游客,还可用本地发行的银联卡绑定手机,通过HUAWEI Pay或Apple Pay在境内公交地铁、餐饮、百货等多场景“挥”手机支付。
银联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本届亚运会期间,境外人士不用担心面对不习惯“扫码支付”难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案便捷消费,畅行亚运。
金融服务保障足 外币兑换便利度不断提升
《金融时报》记者在走访时也发现,一些游客特别是境外游客也提出了现金需求。为了保障相关服务,金融机构也做了充分准备。
记者从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了解到,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积极增加外币现钞币种(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有外币现钞币种28种,其中亚洲币种15种;中国工商银行已有外币现钞币种24种,其中亚洲币种15种)。推动各家银行网点兑换币种数量与省级分行保持一致,并就境外个人开立账户、结售汇、现钞存取等业务,制定详细的服务方案,切实解决亚运会期间外币兑换服务的难点痛点。
“我们实现了在亚奥理事会大家庭饭店、官方接待饭店、亚运分村接待饭店、重点商圈四类重点场所及周边的对私结售汇银行网点100%全覆盖。”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介绍,中国工商银行在杭州亚组委管控范围内设立临时网点,并确保网点可以合规、高效提供外币兑换服务。官方酒店方面,实现亚运分村接待饭店、亚奥理事会大家庭饭店外币代兑点双向兑换功能100%全覆盖,推动所有官方定点酒店(121家)外币代兑功能覆盖面达到90%以上;非官方酒店方面,中国建设银行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两家非官方接待酒店设立外币代兑点,进一步提升出入境场所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当然,除了满足外币兑换需求,人民币现金服务也在不断加强。据介绍,目前浙江省可办理人工现金业务的银行网点1.27万家,开设人工现金柜台2.41万个,布放自助现金机具2.92万台,其中,有小面额现金存取功能的2584台,可为重点商户、出租车司机等群体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自8月23日以来,浙江省共投放现金261.51亿元,其中新钞220.7亿元。零钱包有总计300元、500元两种金额,客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组合。每个零钱包包含20元、10元、5元、1元四种面额纸硬币。“这些服务能有效保障亚运会期间的现金需求。”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