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核酸检测,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新冠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事实上,整个核酸检测不只有感染性疾病检测,还有肿瘤检测、遗传检测等。”2012年,台商官振群来到大陆创业。分子生物学专业背景出身的官振群,是十多项国内外专利发明人,他创办的恺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恺硕生物”)专门从事核酸检测样品前处理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所有的核酸检测最重要的物质就是DNA,但是DNA在细胞内,所以要分析它首先要把它从细胞内提取出来;提取完之后,再针对检测用的核酸做一些修饰。提取和修饰就是所谓的核酸检测样品前处理。“有别于目前市场上其他设备产品要求人工前处理,我们的设备可以做到自动化处理,这是我们最有优势的一点。”据官振群介绍,恺硕生物生产的设备目前在全国医院病理科的市占率约为60%。 从初来乍到、启动创业,到中途遇到问题、困难,再到最后一点一点摸索过来,官振群的创业历程是包括台商在内的很多创业者的共同经历。有台资背景的厦门银行,一直将服务台胞台企作为特色业务,也是官振群创业路上的伙伴之一。今年,厦门银行又为恺硕生物发放了一笔符合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要求的650万元贷款,在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基础上进一步给予贴息政策优惠。 “比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还要低。”官振群说,能够一路走到今天,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国家的政策、厦门的营商环境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突出直达性和精准性,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发挥撬动倍增效应。 在货币政策“挖渠引流”下,金融“活水”如涓涓细流浸润鹭岛内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今年1至9月,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592.34亿元,占全省的43.33%,惠及近2万户小微、民营、涉农企业;运用碳减排、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等专项再贷款工具带动金融机构发放相关领域贷款260亿元,惠及超3000个市场主体。 “被订单追着跑” 科技创新再贷款来助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2年4月,人民银行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也对科技金融进行了强调。这表明,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正在向恺硕生物这样的科技企业及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早年台商到大陆创业,大部分还是做传统产业居多,从事医疗、生物科技行业的几乎没有。“我喜欢把一个比较专精的领域做深,个性上没办法接受做得很广、很粗。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它的终端市场格局相对有可能比较小。如果放在台湾,我可能公司都养不活。但是因为大陆基数大,同样是5%或10%的份额,市场也会很大。”官振群说,那时候才觉得,既然要做,就应该选择这样的市场来做,所以就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大陆。 起初,和其他刚到大陆的台商一样,官振群也面临因缺乏征信、缺乏抵押物而融资难的问题。“随着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企业等申请下来,银行对这方面的倾斜政策也比较多,我们在申请贷款上也更灵活顺畅了。”官振群说。 恺硕生物一直以来比较专注于肿瘤、遗传检测领域,这一块对价格的敏感度比较低,但对于技术的要求、产品稳定性的要求高。谈起技术,官振群如数家珍,“现在技术还在不断创新,仅仅是测序的技术,从一代测序到二代测序、三代测序,还有现在最新的纳米孔测序。我们今年有一部分业务是跟客户一起做二代测序建库,今年我们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这一块。” 核酸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对于精密度、复杂度的要求都很高,从进料到产品销售、回款,周期相对较长。“这等于我备料的成本一下子就垫得很高,现在做二代测序建库的自动化设备,每台成本要十几万元。所以,我现在反而是被订单追着跑,贷款资金都投入到了生产中。”官振群说。 厦门银行发放的这笔贷款帮助官振群扩大了生产规模,可以更加轻松地应对订单需求。该笔贷款总授信金额650万元,由于得到了科技创新再贷款的支持,利率只有3.85%,并在此基础上享受20%的贴息。 今年9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福建全域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第一线、最前沿,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特、因台而设,在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方面已成为典范。官振群和科技创新再贷款的跨界牵手,便是一个缩影。 谈及对于行业发展前景的展望,官振群表示,从市场来说,医疗行业不受经济周期影响;从技术发展来说,中国在核酸检测这一领域有弯道超车的势头。再加上有了精准有力的金融支持“撑腰鼓劲”,官振群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厦门,像恺硕生物这样专注技术、不断创新的“小而精”企业有很多。为了精准支持包括它们在内的实体企业发展,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梳理发布17批涉及科技、绿色、制造等重点企业和项目清单,推动金融机构靠前发力,主动服务,精准对接。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下,截至三季度末,厦门科技企业贷款余额850.21亿元,同比增长30.56%;制造业贷款余额1801.23亿元,同比增长13.75%。 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 阳光明媚,碧波荡漾,白鹭蹁跹。厦门一直是以环境美、生态优而著称的高颜值城市,具备绿色发展的天然优势。良好的日照,给厦门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条件。就连鼓浪屿上的红砖别墅也装上了光伏幕墙,电力自发自用,成了“绿色建筑”。 如果在14个足球场铺满光伏电板,每年能发多少电?可以减少多少碳排放? 今年7月,ABB全球最大制造基地——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项目落成。“厂区屋顶安装了10万平方米的光伏电板,同时配套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项目投入使用后,自用电量有一半可以靠光伏提供,预计每年能减少碳排放1.34万吨,节省用电成本近200万元。”ABB厦门工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该项目由厦门火炬新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新驭光光伏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驭光”)实施建设,总投入5800万元。据新驭光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包括12.3兆瓦的光伏设备和1.2兆瓦时的储能设备,每年的发电量在1100万度左右。项目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为加快助力项目建设,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主动靠前对接项目建设、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方案,高效完成项目审批及放款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2022年以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已为新驭光提供了超3500万元融资支持。得益于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贷款利率低至3.45%。 除此之外,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还支持了厦门地铁2号线东孚车辆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这是福建省首个“轨道+光伏”发电项目,对绿色能源供给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 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全部自用”模式,设计装机总容量5.88兆瓦,每年可向轨道交通提供清洁能源650万度,节能效应明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吨,节约标准煤2000多吨。 光伏属于清洁能源、纯绿行业,可以带来显著的碳减排效应,是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宣布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资金支持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今年1月,人民银行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 自碳减排支持工具延期扩容以来,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多措并举,加强与厦门市金融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并积极做好融资对接,共同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加速落地。积极推动辖内地方法人银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发展。目前,厦门市首批地方法人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顺利落地,推动厦门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6348万元,已获得资金2339万元。截至三季度末,厦门市绿色贷款余额1703.67亿元,同比增长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