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13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387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全额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分别为1.8%和2.5%,均与此前持平。 对此,市场人士表示,整体符合预期。“今年2月超预期降准0.5个百分点,幅度翻番,流动性供给加倍,本月MLF需求已提前得到满足。”业内人士分析称,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交易公告中强调,本次MLF操作充分满足了市场机构需求,说明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并未改变。 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依然较强 本次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3870亿元,较到期量少940亿元。不过,从各项工具搭配使用和市场利率情况看,银行体系流动性依然保持合理充裕。 “央行前期操作大幅增加了流动性。”业内人士表示,2月5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新增的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已全部发放,此前央行MLF操作投放流动性的效果也在持续显现。另据市场估算,春节前现金投放规模在2万亿元左右,节后大量回笼也增加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从需求端看,人民银行近期强化引导信贷均衡投放,今年贷款“开门红”冲高的情况较去年收敛,加之3月财政以支出为主,年初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也不及预期,对流动性的消耗相应减少。降准、MLF、公开市场逆回购等工具组合出手,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有效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 前期政策的积极效应已经显现。1至2月进出口增速大超预期,工业用电量增长近10%。随着经济回暖,物价也出现回升,2月CPI同比转正至0.7%。 在上述背景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次MLF操作充分满足了市场机构需求,说明人民银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并未改变。“本次操作中,有些金融机构的操作量是大于到期量的,也有部分金融机构的需求量较到期量减少幅度较大,使得MLF的总操作量少于到期量,但央行并没有主动缩量的意图。考虑到前期降准和春节后现金回笼等因素,当前市场资金面已属总体宽松,当天近4000亿元的MLF操作量仍为银行体系注入了足够的流动性,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依然较强。”有专家如是表示。 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也反映资金面较为宽松。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DR007围绕1.8%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临近春节和月末等时点也都保持在2%下方,近期、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降至2.25%和2.35%左右,较宣布降准前的1月下降约20个和15个基点,资金面总体宽松。金融机构的结构性资金需求可以更多从市场上融资解决,减少对央行MLF的需求。 “货币政策效果还会持续显现,合力巩固经济向好态势。”《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表示,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货币政策举措,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贷款利率连创历史新低,不到4%的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的资产收益率,实际利率随着物价回升也趋于下行。“对于供给端,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已经很大,未来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还需要在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等需求端发力,这方面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也在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政策合力效果将进一步显现。”有专家分析称。 利率持平 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供求均衡状态 本次MLF操作利率为2.5%,与此前持平。对此,业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总体处于均衡状态。 有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MLF是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其利率是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当前,MLF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基本均衡。有银行人士表示,MLF利率平稳,实际上表明了央行有效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对于国债收益率,受访专家认为,高于或低于MLF利率都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MLF利率是央行投放中期资金的利率,相对稳定;而国债收益率则是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形成,交易主体广泛和多元,波动相对较大。两者出现偏离也很正常。2023年下半年,我国国债利率就曾持续高于MLF利率。”受访专家分析称。 2023年以来,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时间也低于联邦基金利率,利差可达100个基点以上。市场人士分析,近期,我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MLF利率,既有年初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慢、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也有市场预期较弱的因素。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府债券发行加快,国债收益率走势也会出现变动。 什么是合理的利率水平呢?对此,专家表示,合理的利率水平要兼顾内外均衡。“开年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正在逐步矫正,美元、美债收益率双双反弹,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最近再次走阔,倒挂近200个基点,外部扰动的不确定性影响依然存在。同时,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还需巩固,市场信心也需要持续提振。”有市场人士分析,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依然面临内外部诸多因素的挑战。前期政策力度明显加大,从兼顾内外部均衡的角度看,国内利率水平短期内仍可以“稳”为主,当前更多的是体现好前期各项举措的政策效应。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关键的政策利率总体上保持平稳,包括MLF利率在内的各种利率也会体现出“稳”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