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最新披露!
内容发布机构:中国金融新闻网 内容发布于:2024-07-23 08:53:01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算力基础设施一直备受关注。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应了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 据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介绍,2022年2月,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数据显示,两年来,在相关部门和各枢纽节点的共同努力下,“东数西算”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3月底,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整体上架率为62.72%,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ms)要求;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先进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到80%左右,新建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最低降至1.10。“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带动了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等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国家整体算力水平。 据了解,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要求在“东数西算”工程的基础上,推动全国范围内算力资源高效协同调度,形成跨地区、跨部门发展合力,为全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普惠、易用、低价、绿色、安全的公共计算服务。其中指出,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等。 杜巍表示,接下来国家数据局将推动多源异构算力协同发展,促进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400G/800G高带宽全光连接,引导电信运营商提升“公共传输通道”效能,推进算网深度融合;推动行业数据和算力协同,实现数据可信流通,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算力电力融合发展,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中西部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推动提升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安全防护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是另一个备受公众期待的话题。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表示,近年来,国务院共发布了六批共享责任清单,有力支持了“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和“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便民服务。开放是通过在线方式开放公共数据或者数据集,主要是为了方便企业和公众免费获取可以公开的数据。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已经有226个地方建立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其中有省级、也有地市级的,开放的有效数据集目前超过34万个。但还有一部分数据资源经济价值非常高,但又有一定的敏感性,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经过适当处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张望表示,接下来,国家数据局一方面将持续做好政务数据共享和公共数据开放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将授权运营作为共享开放的重要补充,重点解决好数据供给和使用管理权责不清、供数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是要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厘清数据供给、使用、管理的权责义务,激发供数动力和市场创新活力。目前国家数据局正在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授权运营规范以及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明确合规政策和管理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指导和管理。其中,对于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提倡有条件无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