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受高温多雨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季节性上涨,同比涨幅继续扩大。具体来看,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1至8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2%。 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6%。1至8月平均,PPI比上年同期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1%。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主要受高温多雨天气带动蔬菜价格快速上涨影响,8月CPI同比涨幅比上个月小幅扩大。不过,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国内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由正转负,旅游出行等服务价格也有走弱,核心CPI同比低位下行。PPI方面,受原油、铜、铝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以及国内定价的钢铁、水泥、煤炭价格持续回落影响,8月PPI环比跌幅加深,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当月PPI同比跌幅结束此前连续收窄过程。 食品价格上涨推动CPI继续上涨 8月份,受高温多雨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上涨,同比涨幅继续扩大。 从环比看,C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是拉动CPI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食品中,受夏季高温及局地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鲜菜、鲜菌、鲜果和鸡蛋价格均有上涨,生猪产能去化叠加看涨预期偏强也带动猪肉价格上涨。非食品价格则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3%。其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3.0%;临近开学出游需求有所回落,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5.1%和0.7%。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CPI环比上涨0.4%,涨幅高于近10年同期平均值,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3.4%,也高于近10年同期平均水平。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涨,主要受夏季高温及局部地区强降雨等天气因素以及生猪产能去化叠加看涨预期因素影响。与此同时,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核心CPI环比也在下降,当前有效需求仍然不足,政策还需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从同比看,C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2.8%,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5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21.8%,涨幅比上月扩大18.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上涨5.3%转为下降2.7%;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6.4%,降幅略有扩大;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1.9%和3.6%。 “8月主要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蔬菜价格环比大幅上涨18.1%,涨幅比上月高出近一倍,远超季节性;价格同比则由上月的3.3%骤升至21.8%,大幅加快18.5个百分点。”王青表示,据测算,仅此一项就拉动当月CPI同比涨幅扩大0.37个百分点左右,连续两个月成为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贡献因素。另外,高温及强降雨天气也带动鸡蛋、水果价格快速上涨,这些食品价格的同比涨幅都有所扩大。 展望CPI走势,温彬表示,随着夏季天气因素逐渐消退,食品价格整体供应有保障,预计难以持续上行。如果国际能源价格回落,核心CPI则会受到内外需同步放缓的制约。后几个月,CPI有望随着翘尾因素回升而回升,但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 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导致PPI降幅扩大 8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均下降,且降幅均较上月扩大。 从环比看,PPI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0%,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连续两个月持平。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高耗能行业价格下降是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2.3%,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2%。另外,数据显示,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价格上涨,其中,飞机制造价格上涨2.1%,工业机器人制造价格上涨0.8%,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4%。 温彬表示,8月PPI环比降幅扩大,一方面,由于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受全球制造业回落等影响,需求因素下降导致原油、有色等国际定价商品降价;另一方面,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基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黑色金属、煤炭、非金属矿物等国内定价商品降价。 从同比看,PPI下降1.8%,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受当月PPI环比跌幅扩大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影响,8月PPI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这也是PPI同比连续第23个月负增长。”王青表示。 具体来看,当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0%,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1%,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5.1%,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4.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3.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3.0%,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2%,上述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47个百分点,对PPI的下拉作用比上月扩大0.74个百分点。 温彬分析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继续回落,而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后几个月随着基数因素消退,预计PPI可能面临同比降幅扩大的局面,走出负区间仍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