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部署,并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浙江金融改革创新行稳致远,助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营造良好的区域货币金融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效的要求,围绕“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浙江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引导金融机构深挖有效需求,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1月至8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9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截至8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近期,在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着力推动下,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在浙江落地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截至9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23.6万亿元,比年初新增1.84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9.92%,有力支撑了浙江发挥“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作用。同时,维护市场利率定价秩序,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引导作用,推动合理让利市场主体。1月至8月,全省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28个、0.27个百分点,均为有统计以来最低。 二、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会同9个省级部门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提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能力和水平。 科技金融创新驱动。组织推动《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落地实施,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着力构建同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截至8月末,全省科技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0.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8个百分点。推动杭州、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布《科创企业认定与评价指南》《科创金融专营组织评价规范》等多个省级团体标准,累计认定科创金融专营机构31家。 绿色金融低碳引领。在全国率先推出排污权、碳排放配额抵质押贷款等生态权益价值实现产品。将辖内3家法人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范围,加大碳减排重点项目信贷投放。推动地方绿色金融规范迭代升级。建设全省统一环境信息披露数字化平台,实现银行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省全覆盖。截至二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同比增长30.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4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扩面提质。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小微专项金融债等政策工具,发挥好“贷款码”融资模式作用,实施信用融资破难行动,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政策,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3.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3个百分点。 养老金融提升温度。抓住浙江作为全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契机,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养老机构、老年产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企业和项目,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支持银行机构对营业网点和线上服务进行亲老适老化改造,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养老业贷款同比增长1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4个百分点。 数字金融赋能发展。开展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支付之省”,形成37个金融数字化转型标杆应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规模、应用场景数量位列同批试点省市第一。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数字经济贷款同比增长18.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4个百分点。 三、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把风险化解在源头,守好金融安全防线。 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指导金融机构按需投放“保交楼”专项借款以及抓好“金融16条”、经营性物业贷款等政策落实和延期工作,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目前,全省首套、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惠及全省310多万户家庭,每年节约利息支出约130亿元。 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建立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目前,全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有序推进,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融资平台数量实现“双降”。 全面加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围绕“全覆盖”和“硬约束”两大核心,运用央行评级、现场核查、稳健性评估等金融管理手段,持续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健发展。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中小法人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平均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标准且保持一定安全边界,损失吸收能力较为充足。 四、创新深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 浙江是外向型经济大省,涉外企业数量多、贸易业态新、涉外经济活跃。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立足省情,锚定“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为浙江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抢抓改革机遇,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围至全省,落地一揽子便利化政策,成效居全国前列。聚焦贸易新业态,构建跨境电商资金结算“双通道”,服务跨境电商42万户。助力总部经济发展,支持7家特大型跨国公司参与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提高企业借用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便利境内资金划转,跨境收支规模逾50亿美元,有力支持跨国公司全球资源配置。 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纵深推进首办户拓展、示范户评选、重点户对接行动,开展“跨境人民币示范看‘浙’里”、跨境金融“惠企利民”等系列宣传活动。1月至8月,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6万亿元,大宗商品、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同比分别增长64.4%、41.1%。 引导企业不断提升汇率避险管理能力。深化“汇及万家”“外汇联络员”和“担保增信”机制,推动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汇率避险政策,担保比例为8%,覆盖各类外贸企业及新业态主体。1月至8月,全省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3636家,担保政策为企业节约资金占用成本超12亿元。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深入实施支付便利化工程,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支付服务模式,在机场等境外人员聚集区域建设9个支付便利化优质服务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咨询导引和业务办理,全面完善支付受理环境。截至9月末,全省重点商户、重点区域ATM境外银行卡受理改造率达100%,重点商户数量居全国第一;在411家涉外酒店设立外币代兑点,实现四星级以上酒店全覆盖,外币代兑点数量居全国第一;设立603个现金服务点,组织兑换“零钱包”164万个。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增量货币政策落地见效,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做好区域金融风险防控,为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实践贡献金融力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