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8月19日电(赵健彤)一个月前,在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峰主持的早餐会上,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忠正在“诉苦”:“之前销售回款不及时,账面已经‘揭不开锅’了,眼瞅着到了还贷时间,资金还没着落,真是要‘蒙圈’了。”
“这事儿包在我们身上!”董峰当场拍板,并立刻安排示范区财政部门启动示范区“纾困基金”,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10天后,1000万元纾困基金打到了李春忠企业的账户上。“这可给企业解决大问题了,我有点乐‘蒙圈’了”。李春忠说。
今年以来,针对示范区内一些中小微企业融资和经营工作面临的困难,沈抚示范区从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入手,设立了沈抚示范区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提供服务,解决难题。
“纾困基金是帮助区内企业解决短期流动性等困难的政策性资金支持,比如企业流动资金、过桥资金、资产盘活资金等。”沈抚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可根据实际困难情况,按照审批流程、单笔限定额度、使用时限、抵押条件等具体要求提交纾困基金申请,符合条件的企业,将第一时间予以发放。同时,违约的企业将承担相关责任,接受处理。
“这个纾困基金既创新又实用,就像区内自办的‘小银行’,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燃眉之需。”纾困基金的出台,得到了沈抚示范区不少企业负责人的认可。
辽宁方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日前收购了沈抚示范区区内某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的一处商业楼宇,虽已完成楼宇的验收手续,具备了产权移交过户条件,但原房地产开发公司无力缴纳相关税费,迟迟不能协助方大公司办理移交手续,导致产权无法过户,拿到手的楼宇也成了闲置资产。
了解到方大公司的实际情况后,示范区财政局登门服务,按纾困基金使用办法,为方大公司提供了3900万元的借款,用于原开发商补缴欠税及滞纳金,同时质押了方大公司相应股权。“用这部分纾困基金补缴相关税金后,我们还得到了其他的政策扶持,目前,已经及时返还了全部借款本息,资产闲置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方大公司负责人说。
急需资金解决企业经营问题的还有示范区内的罕王微电子(辽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产品研发阶段投入大量资金,导致流动资金周转困难,面临生产经营困境。企业向示范区提出了纾困基金的申请后,很快便得到了3000万元的纾困帮助,负责人黄向向说:“这些纾困资金就是企业在最困难时期的‘救命钱’,既缓解了公司短期资金缺口的压力,也帮助我们避免了各类违约风险。”
据了解,今年沈抚示范区将累计安排纾困基金2.19亿元,计划支持区内民营企业17家。截至7月31日,已放出纾困款2.02亿元,支持企业14家,放款率达到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