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机构上市?交易所深夜回应
内容发布机构:中国金融新闻网 内容发布于:2022-11-23 09:05:46

近日,多家“核酸检测”概念企业申请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引发市场关注。对此,11月21日深夜,沪深交易所集中发声。 

  上交所方面: 

  问:近日,有自媒体报道了有关企业科创板上市的情况,关注其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请问上交所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依据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对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核,重点关注了其科创属性、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剔除该等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等,要求公司进行了风险揭示。上交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证监会工作要求,坚守科创板定位,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欢迎市场各方多提意见和建议。 

  深交所方面: 

  问:近日,有个别自媒体报道了达科为等企业申请创业板上市的情况,关注其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请问深交所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依据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对有关公司的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核,重点关注了其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剔除该等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等,要求公司进行了充分披露。深交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证监会工作要求,坚守创业板定位,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欢迎市场各方多提意见和建议。 

  核酸概念企业扎堆上市引发市场关注 

  目前提交上市申请的“核酸检测”概念企业包括康为世纪、达科为、致善生物、瑞博奥、菲鹏生物。其中,康为世纪已于10月25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其核心产品包括分子检测酶原料、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以及分子诊断试剂盒等。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在答记者问中点名“达科为”。深交所官网显示,申请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达科为早在2021年9月就已经受理,今年10月14日提交注册,距注册结果仅一步之遥。公开资料显示,达科为成立于1999年11月,注册资本5996.7万元。该公司共对外投资8家企业,涉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等领域。新冠疫情大背景下,达科为自主研发病毒保存试剂,用于病毒样本的收集、运输和储存等。 

  其招股书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达科为于2019年至2021年度分别营收4.35亿元、6.05亿元、8.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82.96万元、8133.45万元、10351.25万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74亿元,净利润4779.23万元。 

  针对核酸检测业务,达科为表示,公司自主研发了病毒保存试剂,用于病毒样本的收集、运输和储存等。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病毒保存试剂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5260.37万元、4827.88万元和4190.23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1%、5.78%和8.84%。随着新冠疫情被控制以及新冠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公司的收入贡献可能减少,该部分收入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 

  另外引发市场关注的是,在达科为的股东中,95后、00后位列前五大股东。企查查APP显示,该公司由吴庆军、何俊峰共同出资设立,当前该公司大股东为吴映洁(吴庆军之女),持股比例达15.455%。招股书显示,吴映洁出生于1995年2月,目前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所学专业为经济学,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不参与公司管理。而达科为第五大股东何政龙,是一名“00后”,出生于2005年的他,目前仍是未成年人,企查查APP显示,何政龙直接持有达科为7.7275%股份。因为未成年身份,何政龙所持股份的权力由其父何俊峰代为行使。 

  业绩能否持续成为监管关注重点 

  今年以来,在全国多地疫情接连不断的背景下,上述核酸检测相关公司收入颇丰。 

  致善生物2019年至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858.22万元、3.29亿元、4.76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885.74万元、1.02亿元、1.14亿元。 

  瑞博奥2019年至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35亿元、2.84亿元、2.85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489.36万元、1.13亿元、1.1亿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480.85万元、9955.82万元、1.01亿元。 

  菲鹏生物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2.89亿元、10.68亿元和23.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61%、269.31%和118.44%;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745.49万元、6.33亿元和15.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3.53%、1001.95%和137.38%。 

  在沪深交易所的回应中,“依据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和审核标准,对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核,重点关注了其核酸检测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相关收入的可持续性,以及剔除该等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等,要求公司进行了风险揭示”成为关注的重点。而在相关企业上市审核中,业绩的可持续性也是监管审核的重点。 

  在上市委审议会议中,创业板上市委要求致善生物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自身竞争优劣势、国内获证进展及障碍、在手订单等因素, 说明新冠类产品销售收入是否存在可持续性, 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风险和采取的应对措施。 

  瑞博奥表示,新冠疫情情况逐步获得控制,公司新冠疫情相关产品及服务收入预计将出现下滑。菲鹏生物也表示,由新冠疫情带来的业绩大幅增长具有一定偶发性,若新冠相关产品未来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