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顶层设计出炉 碳市场发展按下“快进键”02-08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六个方面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并围绕“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等作出有关规定。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是指导我国碳市场运行管理的法律依据,在碳市场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作用,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加快打造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提供了法治保障。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竺效介绍,《条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条例》出台之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主要依靠部门规章来进行。”据他介绍,相较于部门规章,《条例》属于位阶更高的行政法规,在制度内容方面则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规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工作部署,围绕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工作重点,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及相关活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管理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条例》对排放数据真实性高度关注。在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方面,《条例》主要从四个方面作了规定:一是强化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二是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在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年度排放报告编制和技术审核中弄虚作假的,规定了罚款、责令停产整治、取消相关资质、禁止从事相应业务等严格的处罚,并建立信用记录制度。   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看来,夯实碳排放数据管理根基,有助于激发碳市场建设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可靠的数据质量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而重点排放单位是切实提高数据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他表示,作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主体和直接利益相关者,当前部分重点排放单位存在碳排放管理能力较弱、缺乏完备的内部数据管理和碳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未合理设置专职管理岗位等现象。《条例》对于数据质量管理的要求,有助于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及相关技术服务机构对碳排放数据质量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   不再新建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条例》明确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赖晓明表示,《条例》施行后不再新建地方碳市场。“全国碳市场与目前正在运行的地方碳市场各自独立运行。此外,为避免重复管理,已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地方碳市场交易。”他说。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碳高级分析师谭琭玥也关注到了这一规定。她表示,完善现有市场的制度规范,也是本次《条例》的重要内容。   “对于《条例》施行前建立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当参照《条例》的规定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谭琭玥对《金融时报》记者说,作为中国碳市场政策文件的顶层设计,《条例》对未履约企业的处罚力度大幅提升。“此前,未履约企业罚款是3万元,而《条例》规定,处未清缴的碳排放配额清缴时限前1个月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大大增加了惩罚力度,有助于提升市场有效性。”她表示。   对于碳交易主体、碳交易活动及碳市场风险的监管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强。根据《条例》,将禁业限制人员参与交易、操纵市场、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活动全面纳入交易监管。具体来看,操纵市场和扰乱市场秩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欺诈、恶意串通、散布虚假信息等。相关处罚则体现了碳市场的严肃性,也对正常按照规定购入配额完成清缴的企业起到了保护作用。   配额分配等机制发生新变化   《条例》一个重要的规定是在免费分配的基础上引入了有偿分配。   “《条例》明确了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思路和方向,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并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赖晓明称,一方面,以免费分配为主是全国碳市场的核心分配思路。另一方面,全国碳市场未来将逐步引入有偿分配。   在赖晓明看来,有偿分配机制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通过有偿分配形成的一级市场可以提供最基本的流动性和履约保障,同时,一级市场的价格也可以对二级市场形成参考和联动,进一步发挥碳定价功能。   谭琭玥认为,有偿分配(拍卖)等市场调节机制成功施行后,此前卖方惜售、买方集中被动履约等交易行为可能会下降。   从国内外碳市场来看,常规的调节机制一般通过制定某些触发条件,对市场中的配额供需或者价格进行调节,例如公开市场操作(拍卖、回购等)、调节减排量抵消使用要求等。   此外,针对碳排放权交易产品,《条例》第六条规定,碳排放权交易的产品包括碳排放配额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现货交易产品,换言之,目前市场将是一个“现货市场”。   “我国碳市场尚处在发展初期,交易产品以配额现货为主,配额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重点排放单位进行发放,重点排放单位获得配额后即可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交易。未来,结合碳排放管理有关要求,其他围绕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产品经国务院批准后纳入全国碳市场进行集中统一交易。”赖晓明说。
人民银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02-07
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主题教育总结会议精神,总结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对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进行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中央第十八巡回指导组组长钟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第十八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周小莹以及其他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其他成员出席会议。   潘功胜指出,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示范带动系统各单位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统筹抓好主题教育和机构改革,坚持严督实导、同题共答,实现对两批单位督导指导全覆盖。严防严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维护主题教育的政治性和严肃性。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提升了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强化了转作风树新风的内生动力。   潘功胜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主题教育总结会议精神,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学思想”作为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集体学习第一主题、干部培训第一主课,努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取得实效。要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钟山指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和人员转隶,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上获得新进展,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以学铸魂,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见行。要坚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坚持“四下基层”,持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检视整改突出问题。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各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在京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总行党委主题教育巡回督导组在京组长、副组长在北京参会。总行党委主题教育巡回督导组京外成员,地(市)分行及以上分支机构、所属单位部门副职以上党员干部,县(市)支行班子成员在各地分会场参会。
从36城试点到走向全国: 制度优化呼声再起 个人养老金如何“吸睛又吸金”02-06
在36城试点一年零两个月之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加快走向全国。   2022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参加流程、产品管理、账户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由此启动,至今已经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运行一年多时间。   人社部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在36个城市及地区先行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开立账户人数超过5000万人,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从部分地区试点到即将走向全国,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还需要直面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升居民缴纳个人养老金、投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积极性。一年多来,试点地区有关部门和银行机构积极发力,投资者开户热度持续提升,但缴费人数和缴费金额“冷”的问题也逐渐显露。热衷于开户但不缴费,这背后则是关于税收优惠、资金流动性、缴费限额、产品种类和收益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和产品运营的讨论和期待。   试点成绩可圈可点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试点一经开启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首月开户数就超过1700万,当年年底参加人数达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达142亿元。   试点一年多来,个人养老金开户规模、产品数量持续扩容,目前,个人养老金开立账户人数超过5000万人。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4月底,在账户中投入资金的人数在1000万人左右,投入的资金总量约200亿元,账户平均缴费约2000元。仅施行半年,个人养老金覆盖人数就远超运行近20年的企业年金参与人数。   个人养老金账户内可投资的养老金融产品也日渐丰富,形成了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公募基金、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协同发力的格局。记者查询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发现,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共有726款,其中,养老理财产品23款、储蓄存款产品465款、保险产品58款、养老基金产品180款。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的意义远不止于缴费人数、产品数量等数据的增长。从微观视角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为增加居民养老财富储备提供了必要手段,让居民晚年生活多了一份保障,让长期投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也为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带来了助力。从宏观视角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加快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一年来,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获得初步发展。广大居民尤其是先行落地城市或地区的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有了更多了解,居民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个人投资养老的重要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对居民投资个人养老金的具体需求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累服务经验。政府部门也可以从试点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短板和制度设计。   人社部近日表示,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这意味着更多人群将被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范围,个人养老金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不过,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项持久战,从一年多的“实战”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制度设计、产品运营等方面亟待改革优化。   “吸睛难吸金”根源在哪儿   个人养老金试点落地之前,各家银行便围绕开户展开“抢客”大战,试点落地后更是轮番送出抽奖送礼券、立减金、话费券等开户大礼包吸引投资者。不少银行甚至抢先一步,推出预约开户服务,将个人养老金业务触角延伸至非试点地区。   轰轰烈烈的“抢客”大战,有市场对于个人养老金试点进一步扩容的期待,也是银行提升在个人养老金市场竞争力的必要动作。但与“开户热”相比,“缴费冷”的问题凸显。数据显示,在4030万开户人数(截至2023年6月底)中,实施缴存的活跃参加人仅为900万左右,占开立账户人数的22%,投资人数则仅占缴存人数的62%。《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也显示,当前,个人养老金普及率高、购买率偏低,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达80%,但实际购买率仅为8%。其中,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而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   一边是银行花式营销、开户人数增加,另一边投资者并不买账、缴费以及投资产品的热情较低,个人养老金“吸睛难吸金”,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答案指向制度设计亟待优化、产品丰富度和收益率有待提升以及个人养老投资意识亟待增强等多个方面。   “当前,个人养老金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有待加强。”普益标准研究员周彦希表示,对于收入水平没达到个税起征点的群体而言,个人养老金账户在税收方面没有明显吸引力;对于中等收入人群而言,每年免税限额标准较低,免税效果有限;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不高,缴费受限制。   根据《办法》,个人养老金的参加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试点以来,个人养老金参与者以及业内人士多有提升缴费额度的呼声。   产品同质化、收益率不高也让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娄飞鹏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基金、理财产品收益不佳,影响了投资者投资积极性。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基金类产品收益分化较大,少数实现了正收益,但大部分处于浮亏状态,甚至个别基金浮亏幅度较大,这让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信心受挫。此外,账户内的金融产品相对较少且差异化不足,渠道不够通畅,部分银行代销准入产品较少,影响了投资体验。   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比,个人养老金尚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吸引力,背后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多数居民还没有培养起投资养老意识,对政策普遍持观望态度。原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第十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上表示,调研显示,部分年轻群体和农村居民对长期规划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充分建立起自主规划养老、尽早规划养老的理念。还有很多人仍习惯通过传统投资或者储蓄方式积累养老金,缺乏应用个人养老金制度提升养老保障的意愿。特别是重点人群个人养老金参与度低,政策对35岁,尤其是30岁以下的客群吸引力不足。   图为工行北京海淀中关村南路支行工作人员在向客户讲解个人养老金有关政策。 记者 刘志良 摄   多只产品收益率遇冷   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产品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养老FOF、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和储蓄存款。养老FOF包括目标日期养老FOF和目标风险养老FOF。养老保险包括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和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   短期产品收益率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直接影响着缴费和投资积极性。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存款、理财以及保险产品收益率较为稳定,而受权益市场波动影响,基金类产品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   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存续的2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多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面向个人养老金参加人销售以来,大多数取得了正回报,但也有个别混合类理财产品跌破净值。记者查询某股份行个人养老金专区发现,部分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过了4%。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表现也较为稳健。统计数据显示,从16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来看,稳健型账户结算利率均值为3.54%,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均值为3.73%。   相比之下,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基金表现几乎清一色的负增长,大面积净亏损让不少投资者对本就不算太熟悉的基金产品“望而却步”。记者查询某银行个人养老金专区发现,专区内78只目标风险养老基金中,仅有2只产品近一年来的收益为正,1只收益率不足0.5%,一只收益率在1.6%左右,其余76只产品均为负收益,最大跌幅近18%;50只目标日期养老基金收益率全部为负,最大跌幅超过25%。   谈及养老基金亏损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主要为FOF产品,整体权益投资比例高达40%,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拖累了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的投资体验。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近日表示,个人养老金储蓄类产品和一部分保险产品收益率比较稳定,收益率在2%到3%之间。去年二季度以来,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收益率持续下滑,2023年度能取得正收益的产品数量大致在七分之一左右,平均收益率下滑到负增长。   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和期望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信心。需要明确的是,个人养老金是一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账户长期封闭运行也正是为了引导投资者避免对短期收益过度关注,从而规避“一赔钱就赎回”的短期行为。不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金产品,对不少投资者来说仍是一个难题,多达700余种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让投资者直呼“犯了选择困难症”。   对此,明明表示,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配置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对于金融知识较为匮乏的投资者而言,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或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风险偏好适中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养老理财,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则可以考虑养老FOF基金。   目前,银行储蓄和理财产品占据着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半壁江山,这与长期以来居民较为旺盛的储蓄习惯和风险偏好有关,但产品同质化问题也影响了投资体验,需要具有养老金管理经验的金融机构发挥作用,创新更多提供中长期稳健收益的养老金融产品。   各方期盼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   “去年年底,我又向个人养老金账户里充了钱,要不然税收优惠就浪费了。”在北京工作的小赵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自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以来,他每年年底都会缴费,主要用来购买个人养老金专区中的理财和存款产品,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能节约不少税。   个人养老金的节税效应是小赵缴费的主要动力,但他也有一些顾虑:“个人养老金封闭期太长了,距离能领取个人养老金还有很多年”“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率不高,不敢买基金,只买了理财和存款”……小赵的顾虑也反映了一部分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的呼声。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全面实施的政策预期下,各方迫切期待进一步改善优化税收优惠、流动性、开户限制、缴费额度等制度设计,同时进一步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丰富度、增厚产品收益。   节税效应是居民参加个人养老金的重要驱动力,业内人士也多有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的呼吁。梁涛建议,在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的EET模式(税前缴费)基础上,可以通过丰富税收优惠选择,鼓励不同税基群体积极参加个人养老金,凸显制度的普惠性。明明表示,未来或可以参考德国里斯特养老金和我国新农合的成功应用,对特定人群进行直接补贴,或可发挥杠杆效应,有效扩大个人养老金的参与范围;也可以参考美国个人退休账户(Roth IRAs),开创我国TEE模式(税后缴费)账户。   也有专家认为,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制度应更关注低收入人群、增加家庭缴费。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谢勇才就提出,应支持鼓励家庭共同参保,对于低收入家庭参保缴费进行补贴。实行多种税收优惠模式,推动税收优惠资源向中低收入倾斜,鼓励个人合理配置税收优惠额度,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严格的领取条件导致的低流动性是一些居民不愿缴费的重要原因之一,业界对此也多有关注和讨论。对此,梁涛建议,可适度提高取用的灵活度,变“强锁定”为“弱锁定”,在有效管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个人养老金领取的条件,保障参与人在发生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大额资金的应急需求,更好地平衡制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提高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娄飞鹏表示,应研究对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适当放松,如扩充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领取条件;对个人养老金账户采用分层设计的方式,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封闭期;或者研究对提前领取的适当收费等。   此外,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的丰富度和选品便捷性也被认为是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的突破口。专家认为,可以探索建立统一的个人养老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站式解决账户信息查询、养老金产品查询、产品购买、扣费退费查询、税收优惠测算、投资咨询等需求,方便参保人便捷缴费和选择丰富多样的产品。
坚决清除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毒瘤”02-02
监管部门一以贯之清除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毒瘤”。近日,证监会通报了*ST左江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证监会初步查明,*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   *ST左江股价在2023年涨幅惊人,被市场称为“史上最贵ST股”,多次刷新A股ST股最高价纪录。但自2023年7月之后一路下跌,最低跌至不足30元,跌幅近九成。2023年以来,*ST左江出现多个较为异常的事项,公司已收到多达6个监管函。其中,包括2022年年报问询函,2023年一季报问询函、半年报问询函、三季报问询函以及两封关注函等。   2024年,*ST左江股价炒作行情仍在延续。就在此次证监会披露*ST左江涉嫌财务造假之前,该股股价再度异动。1月23日晚,*ST左江公告称,公司将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进行核查,经申请公司股票自1月24日开始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五个交易日。1月31日,*ST左江复牌首日一字跌停;2月1日,继续跌停。   而就在*ST左江被通报的前几天,证监会表态将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提升案件查办效率,对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进一步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   财务真实性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造假手段复杂多样,破坏市场诚信基础,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毒瘤”,危害着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监管层始终保持重拳出击态势。近年来,证监会曾先后依法严厉查处了康美药业、康得新、獐子岛等重大财务造假案件。新证券法实施以来,证监会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对宜华生活、豫金刚石、紫晶存储、泽达易盛等影响恶劣的财务造假案件从严从重打击,违法成本大幅提升,震慑效果更加彰显。   证监会在通报对*ST左江调查进展情况时措辞极其严厉,强调将继续保持“零容忍”执法高压态势,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使造假“保壳”者“应退尽退”,让造假乱市者付出惨痛代价。而这些表述近期已经多次被证监会提及。   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个别上市公司刻意掩盖真实的资产状况、盈利状况、现金流状况,实施财务造假行为,严重误导中小投资者交易决策,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证监会肩负着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从监管角度出发,证监部门需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相关公司和个人的监管处罚力度,从严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要严格执行证券法、刑法等法条,对于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要坚决重拳打击,同时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   清除害群之马,还需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目前,我国强制退市标准从偏向财务类转变为财务与交易类指标并重,量化指标体系已相对完善。数据表明,“退市新规”显著提升A股退市率及保壳难度,A股市场的面值退市占比有所提升,财务类退市仍占主流。不过,对于公司治理、违法违规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对此,有券商分析人士建议,针对重大违法类退市,收紧财务造假量化指标,细化其他4种重大违法退市指标,给予交易所对于恶意规避、屡犯不改等情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明确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营业收入具体扣除事项,增加财务操作“保壳”难度,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对“摘帽”公司后续经营及盈利水平持续考核等。   1月31日,*ST左江发布公告,表示若公司2023年度财务数据最终审计结果为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触发相关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ST左江一字跌停,或许只是开始,参与财务造假的相关人员也一定逃脱不了法律制裁。
金融精准高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02-01
1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会议强调,精准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质效。   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围绕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监管总局给出了哪些更加清晰的目标和更加明确的方向?《金融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并采访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   过去一年来,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和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银行保险机构交出了一份出彩的“答卷”。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29.1%。加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高技术产业贷款增长22.6%。集成电路共保体提供保险保障1.1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2023年,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297亿元,赔付支出1214.6亿元。   “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更加精准有力。”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资源更多地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小微、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些领域贷款增速显著快于一般贷款增速;二是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定价水平持续下行;三是《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引导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根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需求,针对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四是引导金融机构把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本次会议提出,要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于这一要求,我们应如何把握?   “‘五篇大文章’的核心是支持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实体经济,而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五篇大文章’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这就要求“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要以科技金融强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前沿技术发展;要以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技术改造,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要以创新养老金融体系体制来支持养老产业、养老服务的发展;要以普惠金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以数字金融支持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以及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内嵌式发展。   “在全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内,金融供给将更有力度地服务实体经济。”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程瑞表示,金融资金将更加精准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创新手段,提升服务质效并降低融资成本。   着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与之一脉相承的是,金融监管总局也提出要“着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   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在加快恢复,但恢复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内部需求收缩等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金融系统应采取更加全面灵活的措施,为扩大有效需求提供更有力支持的服务。”   那么,下一步,金融业支持扩大有效需求的着力点在哪里?   “提振居民消费是扩大有效需求的重中之重。”董希淼建议,继续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政策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加快发展消费金融,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董希淼举例说,一方面,金融机构可充分应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手段,通过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等方式对新市民等用户群体进行精准画像,创新信用评价方式,针对用户就业、创业、消费等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出期限灵活、额度和费率适中的产品;另一方面,开发大宗消费金融产品是当前关键,可以加强与汽车经销商、电商平台、商场超市等合作,加强大宗消费金融场景建设,推出更多的汽车、旅游、家电消费信贷产品,丰富大宗消费金融产品线。   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统计,我国金融包容性显著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3.3%和12%。普惠型涉农贷款达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4%,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4.98万亿元。   本次会议强调,要“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质效。”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对此,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不仅包含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优质金融产品的能力,也包含确保金融消费者从金融服务中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能力。   “当前,服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障碍。”在莫秀根看来,金融机构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着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要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边界,为不同地域的金融消费者提供实时高质量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要提高金融服务的社会生态价值能力,提高金融服务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健康水平和金融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由于金融消费者的能力有限,对金融产品的特点了解不足,不能正确使用金融产品,导致不良的效果。金融机构有责任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金融能力,确保金融产品产生良好的效果。”莫秀根表示,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消费者保护的工作效果。   加强风险减量管理服务   一直以来,保险业始终发挥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此次会议上,金融监管总局高度肯定了保险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京津冀等地洪涝灾害和重大事故保险赔付实现快赔预赔、应赔尽赔。   面对京津冀等地洪涝灾害和重大事故,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保险机构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业共计为京津冀等16个洪涝受灾地区理赔126亿元。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理解保险业经济“减震器”的定位?   “汽车上的减震器,可以让乘客感觉不到颠簸,或者把大颠簸化解成为轻微的颠簸。作为经济的‘减震器’,保险业也应如此,在灾害来临之前应该一直发挥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形象地向《金融时报》记者解释说。   那么,下一步,保险业如何进一步发挥好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保险业的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保’为前提,‘赔’为基础,‘救’为补充,‘防’为核心,这四项重点合力构成了保险‘保防救赔’‘四位一体’的风险管理链条。”王国军表示,保险机构需要积极加强风险减量管理服务,特别是利用科技手段为社会防灾减灾救灾,以智能化为抓手,深化保险科技赋能,实现科技投入、风险减量与降费增效的良性循环。
锚定目标 躬身实干 书写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01-31
1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为接下来加强金融监管和银行保险机构怎么干划清重点、指明方向。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形势挑战,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发展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这一年,银行业保险业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总资产和主要业务保持稳健发展势头,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继续提升。这一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举旗定向,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更高的目标为金融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激发信心动力。   2023年,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拉开帷幕,组建金融监管总局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领域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一年来,金融监管总局全面落实“五大监管”要求,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等一批监管规则,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补齐制度短板;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2023年,银行保险机构罚没金额合计78.38亿元,监管执法震慑力持续加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成效明显,非法集资年均发案量较峰值大幅下降,亿元以上存案结案率大幅提升;“大消保”工作格局逐步落地,全年累计开展宣教活动94万余场,触及金融消费者近48亿人次。   全面有力的金融监管质效正在凝聚成银行保险机构稳健运行的动力。2023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防控,提升中小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突出保障功能;引导非银机构聚焦主业、差异化发展。多家省级农商行(农商联合银行)接连成立,村镇银行重组全面启动,强化保险产品“报行合一”……目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与此同时,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常态化经营,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试点,批准法巴农银理财等外资机构开业,加快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等一批标志性事件,为银行业保险业重点领域改革写下生动注脚。一项项落地有声的改革开放举措,筑牢了我国金融稳定运行安全网,有效激发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根本宗旨。2023年,金融监管总局着力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求银行业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积极发展首贷、续贷,提升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努力打造又普又惠、好用不贵的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29.1%;高技术产业贷款增长22.6%,集成电路共保体提供保险保障1.1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银行保险机构交出一份份精彩“答卷”,助推市场主体一次次爬坡过坎、奋发向上。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金融工作意义重大。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工作会议划定了今年金融监管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精准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图谱清晰展现,以“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金融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锚定目标,躬身实干。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伴随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中国经济必将释放更大潜力,继而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之源。金融监管总局系统和银行业保险业将凝聚共识、真抓实干,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以金融强助力经济强,以金融稳助力经济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信心满、底气足、条件优 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01-30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并要求“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   大幅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取消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推进跨境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实质性突破,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条开放措施,为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市场环境。   多位专家和外资银行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举措渐次落地,为外资机构来华提供了便利,外资加快布局国内金融市场也反映出对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高度认可。同时,持续回升向好的经济发展成绩、运行稳健的金融市场、更趋适宜的政策环境,增强了外资机构根植中国市场的信心。   “作为植根中国的国际金融机构,汇丰在内地的发展一直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业务领域也随着开放的步伐不断拓展。近期中国对于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表态,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中国市场持续投资、深耕业务的信心。”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说。   信心满:金融业稳健运行基础牢固   “展望今年,经济发展固然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更应看到,内地经济发展底子厚、经济增长活力足、宏观政策空间大,总体来看,依然是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内地经济长期向好、结构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近日,我国2023年经济金融运行“成绩单”相继公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2%,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高于疫情3年4.5%的平均增速。从横向看,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保持领先。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和主要业务平稳增长,总体运行稳健。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人民币贷款新增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初步统计,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4.2%,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20年前四大行股改上市至今,我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资产从不到30万亿元跃升至超过450万亿元,增长了15倍。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第一,债券、股票、保险市场居全球第二,并且是全球大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的经济体。   “展望今年,经济发展固然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更应看到,内地经济发展底子厚、经济增长活力足、宏观政策空间大,总体来看,依然是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内地经济长期向好、结构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目前,内地金融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致辞,释放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金融业稳健运行的积极信号。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活力足、政策空间大、风险防范经验多,这也让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更有信心和底气,进而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有利于国际资本分享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红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我国金融机构运营稳健,金融风险持续收敛,国内宏观政策空间较大、政策工具箱工具丰富,这些均表明我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底气足:三个“不会变”传递开放信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研究一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金融开放举措,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内地金融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资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外资提供更好营商环境的方向不会变,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近年来,中国内地金融业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陆续出台50余条开放新措施,取消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目前,境外24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内地设有机构,境外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已有近半数进入内地。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蹄疾步稳,为外资机构深度参与内地金融市场提供了便利和市场机遇,外资机构在华展业兴业,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研究一批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金融开放举措,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未来,中国内地金融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资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外资提供更好营商环境的方向不会变,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在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上,李云泽针对金融业对外开放三个“不会变”的表态,让深耕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机构备受鼓舞,也坚定了他们继续扎根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渣打银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渣打这样的国际性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巨大的业务机遇。”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在金融领域,近年来,众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市场开放举措相继落地,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昕表示:“近几年,中国金融行业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法兴银行长期关注中国市场,这也是法兴集团的重点市场之一,会持续密切关注中国任何的投资机会。”   条件优: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与香港方面的双边监管合作,在CEPA框架下不断推进向港澳更高水平开放,全力支持香港发挥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不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在经济自由度、金融市场深度、国际化法律环境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我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与香港方面的双边监管合作,在CEPA框架下不断推进向港澳更高水平开放,全力支持香港发挥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不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他同时提出包括进一步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内的四项具体举措。   李佩珈表示,在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中,香港扮演着联通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角色。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并依托香港地区引导更多国际资金向内地金融市场汇聚。以保险业为例,“研究出台提升大湾区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的政策措施”“支持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等举措,有望吸引更多香港保险机构来内地展业,也有望丰富香港保险机构的多样性,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的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跨境理财通”近日又迎来新政策。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明确了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拓宽业务试点范围以及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等举措。业内人士表示,这将进一步提升“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便利性,拓展参与主体和产品范围,扩大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对此,张晓蕾表示,随着“跨境理财通”新政发布,渣打银行也宣布将推出更多产品来满足大湾区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王云峰表示,汇丰一直将大湾区作为业务拓展的战略重点区域,也是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新的政策支持将加快推动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同时为金融机构创造更为广阔的业务空间。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也表示,作为港资银行,恒生银行将发挥与香港母行的资源联动优势,利用“跨境理财通”、数字化外汇综合服务平台等,把握住跨境居民理财、企业融资以及汇率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机遇,积极参与到中国下一阶段的建设进程中。
全国市场与地方市场并行 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共舞01-29
全国碳市场启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市场运行平稳,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基于其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特点,全国碳市场被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全国碳市场以外,我国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早在2011年即开启。目前,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湖北等8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与此同时,与强制减排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比,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也于2024年1月22日正式重启。   如何看待当前这种“ ”的局面?更早启动的区域碳市场如何与全国碳市场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格局,又能为后者提供哪些经验?自愿减排和强制减排如何共振?这些问题,正成为更好理解碳市场的窗口。   地方碳市场先行先试 多重经验可供借鉴   目前,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属于平行运行的状态,即全国碳市场由生态环境部统筹负责制度体系、标准方法、覆盖范围、纳入条件、配额分配方法、交易规则、管理办法、履约要求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而地方碳市场则由各地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根据自己司法管辖区内的行业特点、企业情况和排放特点,分别建立并运行管理具有当地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与全国碳市场相比,地方碳市场启动更早,涉及的行业范围更广,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地方试点碳市场最大的价值在于先行先试,其可以继续在覆盖行业、企业纳入门槛、配额分配方式、交易主体、交易品种、数据质量控制、监管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为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例如,各地方碳市场允许使用5%至10%不等比例的CCER以用于配额清缴抵消履约,而最后全国碳市场采纳并规定使用抵消比例不超过5%;此外,湖北碳市场制定的“双20”损益封顶制度也被全国碳市场借鉴采纳,保证控排企业履约成本可控,消除企业对增产及履约成本的顾虑。   “在配额分配方案上,不同碳市场对于相同行业制定了不同的配额分配方式。”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以水泥行业为例,北京采用的是历史法,湖北采用的是基准值法,而天津采用的是历史强度法。   此外,在配额有偿分配方面,多个地方碳市场结合自身实际,对有偿分配比例、参与方、触发条件、竞买具体形式、有偿分配收入用途等均设计了不同的有偿分配方案。在鲁政委看来,这为后续全国碳市场开展配额有偿分配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和经验。   对于后续全国、地方碳市场是否会长期共存,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碳高级分析师谭琭玥预测:“在行业方面,除了电力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地方8个试点碳市场有当地的高控排行业,后期预计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扩容逐步试点,如水泥、电解铝、钢铁等行业会被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试点地区预计会让位于全国碳市场。”   自愿减排正式重启 与全国碳市场互为补充   与强制减排市场不同,CCER市场最大的特点是自愿。业内专家普遍表示,CCER将是全国碳市场的有效补充。   我国的CCER体系于2012年启动建设,2015年进入交易阶段,2017年暂停签发。暂停签发后,存量CCER仍可在地方碳市场上交易,并用于全国碳市场履约抵消。   “CCER自2017年签发暂停之后没有再重新启动。”谭琭玥表示,背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多部门协调,需要时间周期较长;二是目前政策所涵盖的方法学等技术文件还没确定,CCER政策需要与其协同。   在鲁政委看来,CCER是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谈到,CCER是碳配额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均允许控排企业使用CCER抵消一定比例的碳配额清缴,降低履约成本;此外,CCER交易有助于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同时也是调控碳价的重要工具之一。他同时谈到,CCER是发展碳金融衍生品的良好载体,有助于碳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此次《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由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共同加强CCER管理,提升数据质量、工作质量;此外,项目申请流程发生重大变化,由先前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也体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求,也进一步突出了主管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鲁政委解释。   “CCER市场的活跃可能会推动企业采用更先进的减排技术,以获得更多的减排量进行交易,从而加速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此外,CCER可以提供更多的减排选项,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通过市场机制寻找最低成本的减排途径。”谭琭玥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以务实金融举措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01-25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放宽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研究制定整合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工具方案;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在1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现场宣布了多项“干货满满”“诚意满满”的重磅政策,释放出“真金白银”“惠企利民”的政策利好。   这既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也释放了货币政策加力稳增长的信号,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对于2024年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以专业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过去一年,人民银行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有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2024年,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人民银行在本次发布会上宣布,自2月5日起,人民银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本次降准的时点和规模均超出市场预期,将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再加上1月25日起人民银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到1.75%,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结构方面,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要注重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要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年,人民银行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下一步,要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经中央批准,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人民银行还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由现行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不超过2000万元,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拓展支持范围和增加工具规模,研究制定整合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工具方案,这为做好“五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   再次,要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把握好发展、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平衡。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下一步,要继续强化金融监管,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继续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能力建设,推动建立权责对等、激励约束相容的金融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稳妥有效化解重点领域和重点机构的风险。健全完善金融安全网,继续推动金融稳定立法。针对市场关注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问题,发布会当日,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改善流动性状况。   最后,要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一方面,要深入推进金融改革。着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进一步推进征信市场和支付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在安全可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本外币协同,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配置、持有人民币资产和风险对冲的需要。同时,要积极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发展,特别是要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枢纽动能。
金融监管总局“三度发文” “报行合一”要求不断细化01-24
长期以来,在与银行的合作中,一些人身险公司高度依赖银保渠道,保险公司普遍缺乏话语权。随着银保渠道手续费率的不断上行,保险公司负债成本进一步推高,费差风险逐渐放大。“报行合一”严格实施后,将使银行与保险在银保渠道上的严重失衡得以缓解,最终起到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作用。   任务再细化、责任再落实,备受业内关注的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迎来又一有力举措。   1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提出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这是自2023年8月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第三次针对银保业务下发规范性文件。可见,“报行合一”势必成为2024年行业监管的重要方向。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通知》既是强化“报行合一”落实的责任,也是细化落地执行和监管检查的具体要求。“报行合一”实施后,将极大程度上促进和规范银保渠道健康发展,促进寿险行业长期稳健发展。   三次发文   确保“报行合一”尽快落到实处   近年来,在个人代理人队伍规模下滑和个人代理人渠道保费规模缩减的情况下,银保渠道已成为人身险公司新业务增长的主力之一。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为620.66亿元,同比增长45.7%;人保寿险为443.37亿元,同比增长12.9%;新华保险为368.30亿元,同比增长18.1%;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为268.43亿元,同比增长61.7%;太保寿险为221.45亿元,同比增长7.7%。中国平安首席运营官付欣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就银保渠道的发展来说,业绩超出预期,管理层比较满意。银保渠道的未来值得期待。”   随着银保渠道火热,渠道费用的“内卷”引发高度关注。“近年来,保险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保险产品的定价预定费用假设逐渐成为产品价格竞争的核心因素。同时,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相对较高,可能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备案时的水平,影响公司稳健经营。”某大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银保渠道手续费攀升已经引发监管部门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强化“报行合一”不仅是监管部门一以贯之的监管理念,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   2023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让“报行合一”这个在车险市场上已实行了多年的词汇进入了人身险领域,银保渠道成为第一个被规范的渠道;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部通过人身险产品备案系统发布《关于银保产品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执行“报行合一”;此次《通知》的下发,是金融监管总局半年内第三次就“报行合一”发文,再次凸显了强化“报行合一”落实责任的监管意图。   “《通知》使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进一步落到实处,增强了‘报行合一’在实务中的可操作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向《金融时报》记者举例说,比如,针对保险公司总公司和分支机构关于“报行合一”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问题,《通知》就十分明确地划分了总公司与分支机构的职责工作。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2024年作为“报行合一”政策在银保渠道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年度,监管部门通过一系列措施严加规范,预计银保业务将更加规范,费用率水平将进一步下降。   全链条全过程   严令银保佣金费用“报行合一”   此次《通知》从科学设计和备案产品、健全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内部监督管理,统筹开展监管和检查、形成同管共治合力五大方面制定十项具体举措,力求“报行合一”落地实施。   严格规范银保渠道佣金费用“报行合一”,体现在银行代理渠道业务的全链条、全过程中。   在对产品设计方面,《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水平、经验数据和管理能力,充分考虑保单周期、交费周期和退保率假设等因素,科学确定纯风险保费和附加费用率的水平。同时,银行代理渠道销售的产品在备案时,应当在精算报告中明确列示各交费期附加费用率和附加费用率结构。   在业务执行环节,《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按照经备案的产品精算报告执行费用政策,向银行代理渠道支付的佣金不得超过列示的佣金率上限,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出单费、信息费等名义向银行代理渠道支付佣金以外的任何费用。   更进一步看,保险公司还需根据实际经营结果,定期对费用假设开展回溯分析,及时调整,必要时应先行停售相关产品;同时,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保险公司应当将“报行合一”执行情况纳入内部审计项目,加大对各部门、各级分支机构的专项审计。   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明确总、分公司职责划分   实际上,自监管实行银保渠道“报行合一”以来,仍有个别险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报行合一”只与总公司有关,而与分支机构无关。在市场上出现了保险总公司在产品备案时严格执行“报行合一”,而其分支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却随意突破备案佣金率上限的情况,银保“小账”问题仍然突出。   针对这种市场乱象,《通知》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费用真实性管理。保险公司应当严肃财经纪律,细化银行代理渠道费用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明确各类费用科目列支的具体要求,根据费用事项实质与受益对象认定专属费用和共同费用,共同费用应建立费用分摊机制。   与此同时,《通知》首次将保险公司落实“报行合一”中总公司与分支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通知》明确指出,总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银行代理渠道的业务、财务、内控及预算考核机制,确保下属分支机构有效落实“报行合一”要求;分支机构应当按总公司要求严格落实“报行合一”工作。   “这为保险公司总公司在内控、考核、监管等方面提出约束要求,而分公司作为业务执行者则需切实按照总公司要求执行。”一位人身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这对保险公司各层级的协调、配合,总公司的管理、统筹,分公司的执行能力均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赵明表示,为了真正实现“报行合一”,保险公司需要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层层落实、严格把关。首先,保险公司总公司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率,并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执行与总部政策保持一致。其次,分支机构需要认真执行总公司的政策,确保上报的佣金率与实际使用一致。此外,银行机构也应遵守相关操作规范,不得虚报、乱报佣金水平。   各级监管同步发力   必要时向银行延伸检查   此次《通知》除了对保险公司重申“报行合一”要求,更对地方监管部门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报行合一”追责机制。   在地方监管层面,《通知》要求,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监管局应当重点关注总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情况,科学设定数据指标,监测“报行合一”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各监管局应当加强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测,对业务增速、费用水平等存在异常的,及时预警并进行早期干预。   同时,各监管局应开展保险公司“报行合一”专项现场检查,鼓励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发现问题线索,并结合非现场监测数据科学精准立案,做到快立、快查、快处。   此外,向银行延伸检查也是严格落实“报行合一”的一大重点。“检查重点关注佣金水平超支、费用不真实、渠道套利、账外支付等问题。”《通知》强调,必要时向银行延伸检查,发现账外暗中收取、输送利益等商业贿赂行为的,及时按程序向公安司法、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移交。   让利于民   倒逼保险公司苦练内功   业内人士将银保渠道大发展,比作是一次少有的银行、保险两大金融行业的“双向奔赴”。“报行合一”这个重磅政策的实施,对这场“双向奔赴”有哪些影响?又对人身险行业影响几何?   长期以来,在与银行的合作中,一些人身险公司高度依赖银保渠道,保险公司普遍缺乏话语权。随着银保渠道手续费率的不断上行,保险公司负债成本进一步推高,费差风险逐渐放大。   “‘报行合一’严格实施后,将使银行与保险在银保渠道上的严重失衡得以缓解,最终起到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作用。”王国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监管严格落实“报行合一”,有助于从根源解决行业乱象,真正实现让利于人民。   此前,“报行合一”政策成效已经有所显现。《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按照“报行合一”要求,保险公司与相关银行已经完成“总对总”层面的重新签约,初步估算,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约30%。   随着“报行合一”政策的全面落地,高质量的差异化竞争也将成为人身险行业发展的新要求。“落实‘报行合一’等重要政策,将带来保险公司内部的深刻变革,对公司的综合性经营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在手续费率一致的情况下,“报行合一”倒逼保险公司在专业经营上下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联证券研究员也分析指出,“报行合一”严格实施后,过往部分中小险企凭借高手续费率、“小账”、额外“返点”等抢占银保渠道份额的方式将不再奏效,中小险企在银保渠道拓展业务的难度预计也将加大。而头部险企拥有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客户服务优势,在渠道费用率压降的背景下,银保渠道的市场格局有望向头部集中。
消费金融自律管理任重道远01-22
2024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京召开数字金融重点领域自律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就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听取了协会相关自律工作思路。   会上,协会有关部门还报告了前期对消费金融相关业务的摸排情况,指出当前贷款网络营销业务快速发展、规模巨大,在提升消费金融服务效率、满足普惠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良率走高,营销端行业数据统计监测机制欠缺,部分平台“变相兜底”、不当营销、信息滥用、暴力催收等问题。   下一步,协会拟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研究吸纳从业机构建议,从贷款网络营销、信用信息共享、催收自律管理等方面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一是综合运用规范标准、统计监测、信息披露、备案登记等自律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对金融产品网络营销业务的自律管理工作机制,并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分步骤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二是以信用建设专委会为依托,以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三是加速催收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应用进程,大力推动催收业务自律管理工作,推动净化消费金融市场环境。   参会机构一致表示,全力支持、积极参与协会消费金融相关自律工作,加强自我约束,合规经营,共促消费金融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访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01-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当前贸易强国建设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新成效?怎么看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针对这些问题,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日前回答了记者提问。   外贸运行总体稳定,实现促稳提质目标   记者:去年以来,贸易强国建设取得哪些新成效?   王文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贸易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202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建设贸易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商务部深入学习领会、扎实贯彻落实,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推动贸易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3年,商务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打出“1+N”政策组合拳,推动出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实施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专项政策,以及一系列促贸助企保障措施,推动外贸运行总体稳定,实现促稳提质目标,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规模稳。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金额以人民币计达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从数量看,外贸进口、出口数量均保持增长,增速分别为2.9%、3.1%。从份额看,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基本稳定,保持在14%左右。从横向比较看,我国外贸增速表现好于多数主要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7.5%。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在2022年的高基数上,我国外贸稳住了规模、稳住了份额,充分彰显了强大韧性。   二是结构优。规模稳的同时,外贸结构上呈现不少新亮点。新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23年全年,“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了近30%。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6%,其中出口增长19.6%。目前我国企业建设的海外仓已超过2400个,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新主体活力迸发,全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表现突出,进出口增长6.3%,占比升至53.5%。   三是伙伴多。目前,我国有230多个经贸伙伴,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新兴市场贸易关系更加紧密,2023年全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提升至46.6%,对拉美地区、非洲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6.8%和7.1%。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持续扩大,去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我国还和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新加坡等多国新签或升级了自贸协定,自贸伙伴已增至29个,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外贸总额比重超过1/3。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多次提出中国方案,引领完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推动实质性结束部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在G20、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机制下推动达成多项经贸成果。联合多国共同发布《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辩证看待、准确把握外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记者:如何看待贸易强国建设面临的形势?   王文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我们要深刻领悟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辩证看待、准确把握外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决定了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是建设贸易强国的根本保证。同时,还有五方面有利条件。一是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我国经济2023年增速好于绝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对贸易强国建设形成有力支撑。二是强大的生产能力。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球的30%,规模和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大部分产品在国内就可以实现全产业链配套。三是广阔的创新空间。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数字、绿色等新赛道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带来贸易新机遇。四是超大规模的市场。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超大规模市场还有利于摊薄成本、加快迭代、创造场景,让新产品快速产业化规模化。五是完善的基础设施。我国高铁、高速公路里程及快递发货量、5G基站数量、港口吞吐量均为世界第一。跨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8万列,成为亚欧之间重要的贸易物流大通道。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为外贸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也要深入分析不利因素。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增多,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国际需求方面看,世界经济依然低迷,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2.9%,低于2023年的3%,也低于疫情前20年3.8%的平均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2024年全球贸易仍“高度不确定且总体悲观”。从贸易壁垒方面看,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贸易壁垒明显增多。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壁垒有增无减,绿色等新型壁垒层出不穷。从国际竞争方面看,我国竞争优势逐步从要素成本优势向营商环境、自主创新、产业配套等综合优势转变。当前,周边国家以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发达经济体也积极吸引产业回流,跨国公司推进“中国+1”“中国+N”布局,这些都给外贸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从地缘冲突方面看,外溢风险显著上升,影响全球贸易供应链稳定畅通。此外,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也增大了外贸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   综合起来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不容忽视,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预计2023年我国仍将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我们有能力、有底气、有信心在更高水平上推动贸易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下一步,商务部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王文涛: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夯实货物、服务、数字贸易“三大支柱”,统筹贸易发展与安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升级货物贸易。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实施好已出台的稳外贸政策,根据形势变化提前研究储备,适时推动出台新政策,发挥政策“组合拳”最大效用。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贸易伙伴关系。推动贸易绿色发展和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促进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提升海外仓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加工贸易水平,促进加工贸易在国内梯度转移。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拓展多元进口渠道,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切实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支持,继续发布重点国别贸易指南和外贸促进信息,为企业赴境外参展办展提供更多便利。加强贸易投资联动,外资企业进出口是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吸引更多外资投向“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不仅“在中国、为中国”,而且“在中国、为世界”。   二是创新服务贸易。加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出台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从推动制度型开放、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拓展国际市场布局、完善保障支撑等多个方面,做好政策指引。建设创新发展平台,在前期圆满完成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遴选试点成效显著的地区,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扩围提质,促进文化服务、中医药服务、专业服务等走出去。深化服务领域开放,推动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出台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扩大中医药等特色服务出口和研发设计、节能降碳、环境、医疗等服务进口。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推动服务外包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三是发展数字贸易。出台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政策,明确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框架,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政策创新和跨部门跨领域统筹协调。做强做优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在数字服务市场准入、国际规则对接、跨境数据流动、数据规范化采集和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培育科技、制度双创新的数字贸易集聚区。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治理,立足自身制度框架,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建立以自由流动为基本原则、统筹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体系。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的八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与共建国家的贸易畅通工作机制,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拓展“丝路电商”布局,加快建设上海“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依托“两国双园”合作打造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持续拉紧与共建国家的贸易纽带。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以高质量实施RCEP为抓手,用好用足已签署自贸协定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进程,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进一步扩大“朋友圈”。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发出更多中国声音,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在联合国、G20、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框架下,推动达成更多经贸共识。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要展会,发挥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阿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区域性展会作用。   五是维护贸易安全。加强对外沟通磋商,用好中美商务部沟通交流机制及中欧、中日出口管制对话机制等平台,争取扩大合作面、缩小分歧点。积极做好摩擦应对,完善多主体协同应对工作机制,稳妥做好贸易摩擦应对工作。丰富反制“工具箱”,通过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等法律手段捍卫合法权益,用好不可靠实体清单等。面对无理的制裁和打压,我们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自律管理体系建设01-18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京召开数字金融重点领域自律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就当前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研讨,并听取了协会有关自律管理工作思路。   参会人员认为,供应链金融在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当前,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趋势,部分创新型业务发展较为迅速,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顺畅有效运转。以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为例,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客观反映出市场旺盛的需求。与此同时,这类创新型业务潜藏的风险也引起各方担忧,包括业务规范不明确、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管理要求缺失、行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管理。   参会人员表示,当前供应链金融主流业务模式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但由于供应链潜藏的风险传导性,一旦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或经营不善等“爆雷”事件,则容易将风险扩散传染至整个供应链。对此,应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研究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建议后续各方形成合力,推动供应链企业信用数据整合,加强金融领域物流、存货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订单、仓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自律管理规则。   下一步,协会将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积极发挥行业自律机制作用,针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创新型业务加强自律规范,与各方推动风险稳妥化解,同时逐步在供应链金融其它业务领域开展自律管理。及时响应广大从业机构诉求,就供应链票据、国内信用证等业务与有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基础设施作用,为各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在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领域继续开展相关工作,研究推动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各类企业行为数据、交易数据整合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融合运用。引导供应链金融从业机构合规展业、促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逐步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自律管理体系,迭代完善有关自律管理规则,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健康发展。
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01-17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推动统战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不断加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更加巩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动员更加有力、发挥作用更加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民营经济人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做好港澳台和海外争取人心工作,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和台湾爱国统一力量,凝聚侨心侨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不断加强;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的合力显著增强。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   2022年7月29日至3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摄   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就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起来有以下12个方面。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现在,统战工作不是过时了、不重要了,而是更重要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   2023年12月29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新年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茶话会并观看演出。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第二,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党治国理政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第四,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统一战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时推动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各民主党派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努力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第五,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第六,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七,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重要工作。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尊重是前提,加强引导是关键,发挥作用是目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强引导、发挥作用。   第八,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第九,必须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增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发展壮大台湾爱国统一力量,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围绕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主题,积极引导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第十,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培养使用党外代表人士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要加强培养、提高素质,科学使用、发挥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同我们党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   第十一,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要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团结联系,坚持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待之以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助之以实,真正赢得党外人士尊重和认同,为党交一大批肝胆相照的党外朋友。   第十二,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百年发展史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    ※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29日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双向开放01-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月10日晚在京会见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一行时指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将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双向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双向开放”,再次向外界释放出中国金融业坚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构建开放新格局之路的强烈信号,资本市场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各方也有明确预期,随着一系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举措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从实践看,境外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持续加速。2024年开年,国际资管公司联博集团宣布,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联博基金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成为在中国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这只是近年来境外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   回望过去几年,自2020年4月公募基金业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以来,外资进入中国基金业的进程持续加快。国际资管机构或通过新设机构,或以股权变更的方式,实现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在境内的落地。目前,我国境内已成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已增至9家。证券机构中的外资机构身影同样不断增多。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全行业共有17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其中,外资控股9家,外资独资2家。此外,还有多家外资券商正在申请设立。   与外资机构竞相在国内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同步,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正通过股市、债市等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2513亿元,当月增持规模创2018年以来月度新高。这也是境外机构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3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境外机构已连续10个月净买入,2023年累计净买入量超1.3万亿元。从境外机构主体情况来看,截至去年11月末,共有1115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市,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入市约100家。证监会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81家机构获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资格,范围覆盖全球1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从这一系列数据不难看出,境外资金积极布局中国金融市场,入市机构数量和资金规模稳步增长。   境外机构和资金积极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正是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和市场信心的证明。有外资机构投资人士此前表示,外资资管机构长期坚守中国市场有诸多理由。比如,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发展将长期向好,市场对金融产品的配置需求空间广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投资者开始配置养老产品,这就需要市场上有更多经验丰富、专注长期的资产管理人为投资者服务;高等教育普及化后,国内出现了基数庞大的求知型投资者。   除了对中国经济和市场潜力具有信心,外资机构持续进入,还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市场制度的优化完善。十年前,A股市场是否能被纳入MSCI(美国明晟公司)指数,一度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为推进这一进程,国内相关方面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出台有力举措,化解外资机构认为“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A股市场早已顺利纳入MSCI。而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更是持续深化各项改革,落实各项跨境投资便利制度,极大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高水平双向开放格局中,境内包括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机构,正稳步走向国际舞台。比如,公募基金近年来依托沪深港通、互认基金等制度创新,不断推出跨境创新产品,畅通境内外投资渠道。境内券商“走出去”的步伐也在稳健迈进,跨境业务合作逐步深化,对国际成熟市场的覆盖不断加大,在“一带一路”业务中发挥跨境资本市场服务优势等。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的举措将持续落地实施。在这一进程中,资本市场的改革亟须进一步深化,各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要持续加强。同时,要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有序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快构筑与开放程度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