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深耕银发经济 金融大有可为01-12
如果你在银行网点或柜台看到血压仪、急救箱、轮椅、老花镜等器具设备,是否习以为常?近些年,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社区,你有没有参观过?你的个人养老金有没有投向养老FOF基金?   近些年,围绕老年群体的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对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动养老产品不断丰富,金融对养老领域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效果不断显现。在金融业人士看来,未来推动银发经济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大有可为。   货币政策工具发力   回顾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大养老金融支持力度。指导银行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强化养老服务金融支持力度,就是其中一项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已累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河北等5个试点省份的66家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我们以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为契机,加大对养老行业的研究和分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普惠养老供给。截至目前,成功申报普惠养老再贷款共计1.25亿元。”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近日发布消息称。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的一批普惠型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建设项目就受益于再贷款政策,据了解,养老中心改造项目已获得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1.2亿元,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的支持领域为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机构。2022年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业内人士介绍称,养老项目存在投资大、资金需求与收益较难平衡的问题,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能够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助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最终造福有需要的人。   “专项再贷款是一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金融机构以较低利率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比如对普惠养老领域的定向支持,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资金支持,这种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极大地支持并引导金融机构投向定向领域,从而提升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金融服务供给加大   除了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信贷政策指引,促进养老产业信贷投放,鼓励开展金融适老化服务升级,提升养老金融普惠性,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养老金融发展的具体举措。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养老产业贷款余额约1012亿元,同比增长31%。   在适老化金融服务方面,《金融时报》记者发现,不仅银行网点推动服务升级,在移动客户端等线上端,银行也都在进行适老化改造。记者点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几家银行的客户端,发现都开设了养老专区,有的在养老课堂栏目设置了养老政策、养老投资、养老服务等子栏目,普及科学养老知识。   “养老金融发展不仅要在政策支持上有力度,在金融服务上还要有温度。现在很多银行针对银发客群推出专属产品,满足银发客群的金融需求,增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还有的银行上门为困难老年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真正做到便民服务‘零距离’。”董希淼说。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等。落实《规划》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推出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储蓄、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   以个人养老金基金来看,2022年11月,证监会公布的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目录显示,共有129只产品入选;一年后,最新一期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8日,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数量已增至161只。另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显示,截至2024年1月9日,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753只。其中,储蓄类产品数量达到465只,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基金类产品数量为162只,总数排名第二;保险类及理财类产品各有107只和19只。   养老金融前景广阔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是其中之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   董希淼认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等相关会议精神,发展银发经济,政策和市场二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要加强基本保障;另一方面,用好市场机制,各类经营主体包括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满足银发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相信接下来相关政策会持续完善,促进各方共同努力,发展壮大银发经济。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着眼于养老市场长远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抓住资管、托管、存款、保险等业务机会,挖掘账户、发卡、结算等间接业务机会。从组织架构看,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门组建养老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如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以增强养老领域的专业化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消费者教育,以适当的方式普及金融知识,努力提高银发一族的金融素养,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董希淼说。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养老金融应该包含三个维度,即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以及养老产业金融。目前,在政府和市场通力合作下,以个人养老金为代表的养老金金融步入新的轨道,养老服务金融成效初显,养老产业金融持续发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养老需求不断增多,养老金融将获得更大发展。  
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 我国对外资来华展业兴业“磁吸力”进一步增强01-11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日前召开的2024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就今年稳步推进外汇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部署了具体措施: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支持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支持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   针对2024年外汇管理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近日撰文指出,有序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持续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推动银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区域开放创新。   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   近年来,国家外汇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资本项目开放道路,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超过90%的资本项目实现不同程度的开放,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积极进展。跨境证券投资也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   “2023年,我国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特别是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均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均有所增加。不仅提升了服务外资外贸能力和质效,还有效防范了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了我国经济金融安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年,外汇领域现行高水平开放措施试点范围扩容、开放力度加大,令人印象深刻。”在采访中,兴业研究公司汇率研究高级研究员张梦表示,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启动,“北向互换通”先行开通,沪深港通股票标的双向扩容,扩大“跨境理财通”业务开展范围并降低准入门槛,香港交易所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等,这些举措进一步拓宽了跨境证券投资渠道,金融市场双向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   另外,2023年7月,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   提升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是稳步推进外汇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国家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指出,要推进境外上市、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等法规修订,稳慎推进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研究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探索支持跨国公司财资中心建设。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支持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是持续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关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同时,要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国家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指出,要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加快出台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全面推广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在全国推广银行办理本外币资本项目业务数字化服务政策。   2023年12月底,国家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从主体范围、试点地区、试点额度等方面对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进行了升级。其中,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主体范围,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有效缓解了“轻资产、高成长”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2023年,在持续扩大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国家外汇局着力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同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特别是鼓励外商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吴丹表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增强,更多境外机构持有境内债券等金融资产。2023年11月,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达到3.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人民币首次超过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首次超过日元,晋升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谈及如何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要持续深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积极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拓业,有序推进合格境内投资机构对外投资业务的发展。要有效清除合格机构投资者在外汇登记、账户开立、资金划转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明确规模额度管理和投资范围、简化跨境投资和跨境收支流程,并通过优化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管理流程、精简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便利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办理。   积极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先行先试”   近年来,国家外汇局积极服务区域开放创新与特殊区域建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自贸试验区等对外开放高地在外汇管理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在上海、广东等4个省(市)部分区域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探索更安全更开放的外汇管理模式。截至2023年9月末,累计办理试点业务约16万笔1406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国家重点区域发展。   支持上海自贸区发展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2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满十周年。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上不断先行先试,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全国首张自贸区金融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有力支持了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要求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电信等重点领域高水平开放,通过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进一步优化上海总部跨境投融资服务水平。专家认为,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为上海自贸区持续创新发展插上“翅膀”。   国家外汇局多次提到,要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区域开放创新。对此,庞溟表示,预计接下来将优先支持服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点区域和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有序发展,并逐步将前期已在部分区域试点实施的便利化措施推广至全国。   张梦表示,有序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大方向仍是“层层递进、小步频出”。目前,通道开放和区域开放的框架已经建立,预计未来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通道开放的范围,减少准入条件,扩大区域开放的试点范围,在区域内试验创新开放措施。
聚焦“五篇大文章” 金融支持从“有没有”走向“强不强”01-10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至5日在京召开,对2024年重点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会议强调,要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五篇大文章”指的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此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均多次表态,要围绕相关领域加强工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系统阐释了“五篇大文章”的主要目标。他表示,科技金融排在“五篇大文章”之首,重在顺应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与充分转化,加快创新强国建设;绿色金融重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顺利达成,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普惠金融重在支持小微企业、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养老金融重在支持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数字金融重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并通过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本次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再次把‘五篇大文章’列为重点工作,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业内专家表示,多年来,金融机构在“五篇大文章”上已经有所深耕,个别领域在国际上位居前列,下一步,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金融服务要从“有没有”,发展到更关注“好不好”“强不强”。   综合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   温彬表示,“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五个发力重点,为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从人民银行工作角度看,要综合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   实际上,这也是近年来金融业持续发力的关键领域。以绿色金融为例,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普惠金融数据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口径的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4.8万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4260.5万户,较2023年初增加372.8万户。   但是,上述领域仍有不少发展瓶颈亟待突破。根据国务院2023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形势下,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绿色金融领域,尽管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标准不明、识别困难、激励不足等问题客观存在。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金融服务不仅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更要“从大到强”。   对此,本次会议提出,要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继续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必要时可以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也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应更好发力,持续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通过引导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将更多的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五篇大文章”。   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   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是流通储蓄、配置资金的重要主体,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必须打造与之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例如,在科技金融领域,“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建设被多次提及。为了更好支持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满足发展初期的科技企业,要完善以股权投资为主的“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   此前,在2023年7月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业务负责人就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介绍。   “大大小小的银行是我们提供科技资金的主力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从人民银行角度来讲,要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从其管理机制、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在养老金融领域,保险等金融产品被寄予更大期待。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于2022年11月正式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已满一周年。截至2023年6月末,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4030万,缴存金额182亿元。不过,开户热、缴存冷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要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打造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目标、不同期限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策略体系。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峰建议,可以逐步探索将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作为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方向,并打通养老资金与健康养老产业之间的投融资桥梁。机构可以将产品资金投向养老产业建设,进一步为购买产品的个人提供养老健康服务机会。   持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部门多机构协同配合   当前,跨部门、跨领域、跨产业的协同颇为重要。比如,要实现科技金融方面的综合支撑体系建设,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各类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均需采取行动。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要重视数字金融的重要作用。“金融机构要更好运用科技手段,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更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董希淼举例称,要将商标、专利等作为授信依据,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可根据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等特点,在保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更多信用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同时,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提升服务的效能。深度应用金融科技,有助弥补科技型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有效性。”董希淼说。   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则应在推进制度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要继续为科技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共同推动科技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防范科技金融风险。”董希淼建议,要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配套支撑,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和评估体系。   “当前,以大数据和数据技术为基础,建设了各类区域性和部门性信用信息平台,大幅度提高了信用信息体系的效率和覆盖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下一步,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着眼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信用信息体系和金融政策环境为中心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也是以数字金融带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定调2024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精准有效01-09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23年工作,为2024年工作指明方向。围绕下一阶段工作,人民银行列出了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并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在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增速适度增长,为实体经济恢复营造适宜环境。同时,在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下,运用价格、数量与改革相结合的手段,引导资金利率稳中有降,降低消费、投资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内循环活力恢复。此外,还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重点项目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会议指出,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这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表述。本次会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回顾2023年,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市场利率下行,引导商业银行有序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强化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4年货币政策如何实现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认为,“灵活适度”意味着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精准有效”一方面预示着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另一方面,将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区域政策等的协调配合,积极盘活被低效、无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实现信贷结构“有增有减”、融资结构“有升有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明确要求,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信贷工作、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会议强调,要注重新增信贷均衡投放,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全年可持续较快增长。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每年新增20万亿元左右。资金存量远大于每年的增量,并且存量贷款形成的企业资产、派生的货币资金,仍持续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要求信贷结构“有增有减”。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认为,一方面,要持续支持重点领域,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关注房地产行业的供需变化、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融资结构的优化。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3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人民银行引导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分别累计下降20个和25个基点,带动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20个和10个基点。   以改革的方式促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3年1至9月份,我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1%,较2022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9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为经济发展营造了适宜的利率环境。   在存款利率方面,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之后,存款利率调整的灵活性明显增强。2023年以来,存款挂牌利率经历了三次调整,主要商业银行分别于2023年6月份、2023年9月份、2023年12月份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并陆续带动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这三次调整下调了中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   此外,本次会议进一步要求,在价格上,兼顾内外均衡,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明明认为,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下,2023年商业银行经历了三轮存款利率调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净息差压力,为后续实体经济降成本工具发力腾挪了更多的空间。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01-08
1月4日至5日,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在回顾去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平稳推进机构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对2024年如何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任务和要求。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积极因素不断积累。2023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从外部看,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上升、发达经济体利率持续高位。从国内看,经济稳定回升基础不稳固,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推动经济加快转型的紧迫性上升。在这一复杂局面下,人民银行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稳步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新征程,新使命。在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等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党中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本次会议进一步从十个方面明确了2024年人民银行的重点工作,并表示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有力有效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市场利率下行,引导商业银行有序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治理机制,持续优化宏观审慎压力测试机制,完善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小银行、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保持高度关注,人民银行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置换等手段,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推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常态化风险处置职能。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环境,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要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支持补充商业银行资本,落实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业务分类分账改革方案,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和主业,健全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要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和市场韧性,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有序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人民币已成为我国跨境收付第一大币种。下一步要继续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境外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有序推动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涉及金融业的国际贸易规则研究制定。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全面系统擘画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为金融系统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踏上新的奋斗征程,人民银行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清晰的目标、坚定的意志和灵活高效的操作,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复杂关系,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落地一周年 个人养老金发展“成色”待提升01-05
老龄化在我国是个不容忽视的趋势。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于2022年11月正式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已满一周年。   时间回到一年前,彼时各家银行通过“真金白银”吸引客户开户,出尽高招。截至2023年6月末,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4030万,缴存金额182亿元,成绩喜人。不过,开户热、缴存冷、投资低问题依然存在。   “个人养老金参加人积极性比较高的同时,怠惰性也比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式上说,在4030万开户人数中,实施缴存的“活跃参加人”仅为900万左右,占开立账户人数的22%。对于未来如何提高个人养老金发展“成色”,郑秉文表示,既要靠个人养老金自身制度的不断完善,还要靠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即“两个完善”缺一不可。   个人养老金账户出现“三高”“三低”现象   围绕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指标,郑秉文总结,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一年来出现了“三高”“三低”现象。其中,“三高”是指个人养老金参加人中,为了获取开户行提供的“权益奖励”而开户的人数比例较高,开户以后立刻申请销户并打算转到其他银行开户的人数以二次获益的人数比例较高,开户后缴存后立即申请“退款”遭拒后提出投诉甚至对簿公堂的人数比例较高。“三低”则是实际缴存人数比例过低,占开立账户人数的22%;相对于缴存上限来说,实际缴存金额比例较低,约为2.5%;缴存金额中实际投资的比例较低,即部分资金没有购买产品,成为沉淀在账户里的活期存款。   对于上述问题,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总结了主要原因。“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求账户封闭运行,时间跨度长、提取条件严格,灵活性不足。”梁涛表示,个人养老金实行资金账户强制锁定,封闭运行,只有达到退休年龄、出国境后、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形才能领取,这种方式在强制储蓄、专款专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于罹患大病、重大家庭变故等特殊情况的考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开户缴存的意愿。尤其是过分强调以加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个人养老金开户的前提,限制了一大批灵活就业者参加。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峰对此的态度更为积极一些。“截至2023年11月,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到5000多万,占我国7亿多就业人口的7%左右。虽然与个人养老金广覆盖、大规模、稳增长目标仍有不小差距,但是考虑到2023年是制度实施的第一年,政策效用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体而言还是个不错的成绩。”王海峰表示,个人养老金的前期探索为全面铺开打下了基础。“以美国个人退休账户(IRA)为例,从1974年到2023年近50年的时间里,近一半的规模增长发生在近10年。随着个人养老金后期发力,未来前景可期。”王海峰说。   多因素导致开局困难 投资者信心有待培育   除了封闭期长等原因外,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也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投资比例偏低的重要原因。   个人养老金制度诞生于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背景之下,一经面世就遭遇了低迷的投资环境,承受着资本市场的考验。放眼全球,头部大型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也出现大面积浮亏。例如,2022年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收益率为-14.1%,瑞典国民养老基金(API)收益率为-8.5%,韩国国民年金基金(NPS)收益率为-8.2%。   回顾国内,一年来,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出现分化。根据《报告》,在4类金融产品中,银行储蓄产品的年化利率大约在2.0%至3.5%,养老保险产品年化结算利率为3.0%至6.0%,银行理财产品全部取得正收益,收益率平均超过2.3%。   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出现波动,公募基金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吸引了众多个人养老金账户持有人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目标日期基金,还是目标风险基金;无论是1年、3年短持有期产品,还是5年或没有设置持有期的产品,绝大部分公募基金产品的收益率都跌破净值。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公募基金九成破净值,最高跌幅为-17.8%,平均收益率为-4.47%。   “一年来,资本市场波动导致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投资收益亏损的现状,对于刚刚落地扎根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其开立个人账户的投资人来说无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郑秉文表示。   政策激励仍有空间 业界建议降低门槛   从短期来看,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可以从政策支持和市场供给层面,调动投资人参与积极性,切实夯实第三支柱发展基础。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认为,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存在中低收入群体参加率较低、实际缴费人数较低等现状,应继续促进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优化制度政策。他建议,要有效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参与度,实现个人养老金的普惠性。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广泛的宣传,提升认知度,同时,打通堵点、疏通痛点、连通断点,提高个人养老金全流程业务的办理效率。   梁涛建议,可以适当放宽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限制,提升人们参与养老第三支柱的积极性,尽可能将各类收入群体、就业群体,特别是需要保障的灵活就业群体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不断扩大目标受众。   关于税收制度方面,梁涛建议,通过丰富税收优惠选择,鼓励不同税基群体积极参加个人养老金,凸显制度普惠性。例如,探索提供企业年金税收模式(如TEE等模式)供消费者选择,即在缴费环节征税,领取环节免税,对中低收入群体更友好。此外,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覆盖人群,建议调增缴费上限,提高年度缴费金额上限,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提高税收递延的激励效应,增加对高收入群体的吸引力。同时,对于灵活就业者群体,在允许开办个人养老金的账户下,可以考虑允许灵活就业者按照第二、三支柱合并的额度给予税收减免。   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 推动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养老金的积累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需要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王海峰表示,面对当前紧迫的老龄化形势和与预期目标的较大差距,需要抓住时间窗口,进一步改进优化工作举措。   在王海峰看来,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在投资管理模式上一脉相承的,追求绝对收益之上的相对收益。个人养老金更加强调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打造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目标、不同期限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策略体系。王海峰表示,要发挥机构的专业价值,积极开发养老金融产品,成为闭环服务的创新者,例如,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能够发挥“保底+保障”的双重优势,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特别是年轻人而言,长达数十年的封闭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如何最大化发挥保险业在资产配置、资产创设方面的优势,弥补产品流动性不足的劣势,提供更多差异化的产品选择是亟待解决的难点。   王海峰提出,可以逐步探索将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作为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方向,并打通养老资金与健康养老产业之间的投融资桥梁。一方面,个人可以购买该类产品实现产品层次丰富的养老财富管理;另一方面,机构可以将产品资金投向养老产业建设,进一步为购买产品的个人提供养老健康服务机会。   郑秉文认为,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相辅相成,共生共赢。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作为外部条件的资本市场制度完善。   “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天然契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资本市场可以为养老金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并实现养老金资产组合的多元化和长期回报。”郑秉文表示,个人养老金既要靠自身制度的不断完善,还要靠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即“两个完善”缺一不可。   “如果说前者是必要条件,主要为制度覆盖面负责,后者就是充分条件,为保持参加人的激励性负责,让更多的账户持有人成为‘活跃参加人’。”郑秉文分析认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不但可以活跃养老金和提振参加人信心,还可以扩大中长期资金的源头活水,从而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形成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的良性循环。
一场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 天津市金融系统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一线观察01-05
取杯、萃取、打奶、拉花……小程序下单后仅90秒,智能咖啡机器人便将一杯香浓“拿铁”递到记者手中。在天津市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一家创业主题咖啡厅,“智慧”暖咖驱走冬日寒意,让人们感受到科技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   建设天开园是天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天开园以天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片区为核心区,“天工开物、智创未来”,天开园承载着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目前,逾千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汇聚于此,也吸引了银行、基金等投融资机构不断聚集,为滋润科创“幼苗”输送金融活水。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在这里有着怎样的创新实践?近日,《金融时报》记者深入园区感受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   专营机构:“跑”出加速度   天开园核心区4号楼沿街,一抹清新的“农行绿”十分醒目。2023年5月22日,园区开园后仅两个工作日,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即落地天开园首笔企业融资——为天津永续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综合授信,并以纯信用方式发放贷款100万元,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难题。天开园开园两个月后,农业银行天开园支行作为核心区首家金融机构开始对外营业。   66天打造出一家科技金融特色专营机构?农行天津市分行给出了精彩回答:从公开招标到网点营业,下好规划“先手棋”,开足马力施工,配齐专业人员,“跑”出网点建设加速度。紧锣密鼓的工作背后,是该行聚力科技金融业务专营的决心。   早在天开园筹建之初,农行天津市分行就积极投身其中,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方案,推出“创设一个专营机构、提供一系列特色产品、组建一支专属团队、实施一系列减费让利政策”等“十个一”专属金融服务举措。   “我们是一家特色科创支行,主要服务初创型、普惠型企业及高校师生。网点13名员工经过分行精心选拔,大家年纪轻、干劲足,其中3人是对公高级客户经理。”农行天开园支行负责人余帅峰带着记者参观。智能服务区、浓情暖域区、金融资讯区依次分布,生命周期墙、LED透明屏点缀其间,超级柜台、客户便民箱、照片打印机等设施一应俱全,绿色配白色的开放式设计,更使网点科技范、生态感十足。截至2023年11月末,天开园核心区注册的300户企业中,该支行上门对接了286户,其中已开立账户126户,并承诺两年内免收企业网银年费、转账手续费。   所谓“术业有专攻”,科技金融服务同样如此。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指导天津市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区位特色,设立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提供专业团队负责、专定额度支持、专有产品创新、专门流程服务、专项绩效考核的“五专”服务。目前,已推动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设立16家科技金融特色专营机构。   专门产品:实现“敢贷”“会贷”   2023年9月,安适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在天开园注册成立。“我们从核心团队中抽调部分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专注养老产业智能化产品硬件研发生产,力争将该模块业务完整孵化出来。”该公司董事长倪嘉辉说。   据介绍,安适锐研发的智慧养老产品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包括睡眠、呼吸、步态等,在老年人不慎跌倒时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对于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倪嘉辉信心十足。但市场规模拓展的同时也面临“成长的烦恼”。“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再到售后回款,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周期,整个过程都需要及时补充流动性资金。”倪嘉辉说。   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成长、快迭代的特点,基于传统信用评价体系,往往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源。“一方面,银行对企业成果转化的市场预期研判不准,普通信贷产品与企业发展周期不匹配;另一方面,传统信用评价体系中,创新能力指标权重占比不高,不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科研实力和成长潜力。”兴业银行天津华苑支行行长任晓秋说。   在不把“看过去、看现金流”作为核心授信依据的前提下,银行如何读懂产业、看懂企业,实现“敢贷”“会贷”?任晓秋给出的答案是:“技术流”评价模型。他介绍说,兴业银行天津分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技术流”评价模型。该模型对企业发展进行量化评价,选用事实类评价指标,包含行业地位、科技创新、知识奖补、核心人才等多个维度,通过获取内外部基础数据,自动生成“技术流”评价结果,用于企业授信申报、审批全过程,提供智能化的融资服务。“我们依据模型评价向安适锐提供授信额度400万元,后续仍有跟进。”任晓秋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天津多家银行积极打破传统信用评价思维,构建科技金融专属信用评价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信用评价能力。工行天津市分行在授信评价体系中引入地方科技部门创新积分制评价结果,通过与科技部门的系统数据交互,整合发改、工信、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企业信息,降低业务风险。天津银行以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股权等核心资产以及未来成长性、现金流预期、其他融资能力等作为评价要素,打造特色风险评价体系。   在天开园核心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金融超市”,各家银行、保险、担保及投资机构的产品手册摆满7个书架,各家机构结合科技型企业特点和发展周期,推出差异化的融资方案,“科”字头、“e”含量等产品亮点纷呈。   农行天开园支行为天津宇翼开鸿科技有限公司发放首笔“创享e贷”240万元,纯信用线上申请,支持随借随还。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适配国产化芯片,适用于智能平板、手持设备等各类终端设备。天津市文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光伏生产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为该公司匹配“科创e贷”产品,企业线上发起贷款申请,自动审批额度,在线签署电子合同,仅用3天时间便放款500万元。天津市某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是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的冷轧、镀锌、锌铝镁产品广泛应用于长城、长安、海尔等国内数十家企业。光大银行天津分行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仅用了3天的时间就为该公司批复综合授信1亿元,首批投放流动资金贷款7000万元,并为其申请到利率优惠50个基点。   专业精神:合力做好服务   从科技创新的链条看,专业创业投资机构对初创企业发展、治理的深度参与,有助于企业的孵化成长。   “所有团队成员都在天开园办公,入驻企业一旦遇到经营业务上的难题,可随时与我们沟通。”北洋海棠创业投资基金高级工程师赵玮川从发现、赋能、加速、投资4个环节介绍了该基金依托资本资源优势、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关键步骤。通过这种模式,北洋海棠基金已累计孵化30余家企业,针对每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独立策划项目。而兴业银行天津分行目前已完成北洋海棠二期5.4亿元的母基金托管。该行发挥“商行+投行”优势,与基金形成有效联动,通过“海棠科创贷”等专项融资产品,以债权方式支持被投资企业。   债券市场是推动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通过开展发行辅导、建立发债项目储备库、加强债券市场创新产品推介等方式,指导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创新企业债券承销力度,拓宽融资渠道。2023年1至10月,累计推动天津市科技创新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95.2亿元。特别是支持天津市首单民营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成功发行,将8家科技创新企业的5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整体“打包”,进行证券化融资,并给予地方财政补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到1.6%。   “要聚焦天津市‘十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晓明表示。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撬动倍增效应,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及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9月末,科技创新再贷款带动天津市金融机构发放科技创新企业贷款2187亿元,支持市场主体近2万户次,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7%。   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天津证监局、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联合推进机制,围绕《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要求,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与天津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金融局建立会商机制,共同梳理“天津市科技创新企业白名单”,组织金融机构对接融资需求;推出科技创新专项信贷产品线上手册,企业“一键扫码”即可挑选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结束采访,记者漫步在天开园核心区南广场,一位母亲形象的雕像双手托起孩子,象征“无限永恒”的莫比乌斯环围合在母子周边,寓意以科技孵化为动能,孕育经济循环活力,助力未来城市发展。在天津天开园,这场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不仅是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生动呈现,也勾画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向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奋勇前行 ——新年献词01-03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当新年的曦光温暖大地,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向广大读者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不平凡、充满挑战的一年。   这一年,全球政治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前景分化。在复杂局面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金融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切实改进,金融行业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452.82万亿元,银行业资产、外汇储备规模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建设金融强国,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回顾百余年风雨历程,我们党一直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指引我国金融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实践证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   建设金融强国,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必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服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环境。在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完善机构定位,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领域,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建设金融强国,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全面和有效的关系,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要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要提高前瞻性和主动性,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有效“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建设金融强国,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大力吸引国际资本,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将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要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服务能力,助力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要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步有序推进对外开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金融工作至关重要。在新征程上,金融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推广现金服务便利化举措 强化现金服务基础保障作用01-02
近年来,随着非现金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出门不带实物现金,但实物现金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总体现金需求依然较大。据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罗锐介绍,2023年11月末,我国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11.02万亿元(占M2的比重为3.8%),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同比增长10.5%。   现金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上述数据可能与很多年轻人的直观感受相反。为什么M0还会持续增长?人们在哪些场合还在用现金?   罗锐表示,现金作为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是最基础的支付工具,是向全社会提供的基础公共产品,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其次,现金支付对于实现金融普惠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现金在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罗锐说。   实际上,现金在一些场合仍具独特优势。其使用几乎不受环境、场景、物质条件限制,不需要银行账户、手机终端等应用基础,对老年人、农村居民和低收入人群等特定群体至关重要。相比电子支付,现金在匿名性、隐私保护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促进支付方式多元化发展。   据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介绍,居民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仍在使用现金,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娱乐、流动摊贩等是消费现金的主要使用场景。   老年人是现金的“重度用户”   那么,谁是使用现金的“重度用户”呢?   根据张萌提供的数据,目前现金使用以农村地区和老年人(65岁以上)为主。“特别是县域老年人对现金依赖较强。据抽样调查,老年人中经常用现的人数占比超过75%。其中,县域老年人经常用现人数占比为80.4%,城市地区老年人经常用现人数占比为67.6%。此外,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小微商户、进城务工人员等使用现金也比较多。”他表示。   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也显示,老年人正是现金的“重度用户”。工商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戴辛晨从银行柜台现金存取业务角度披露了该行的相关数据:“近年来,网点柜面现金呈下降趋势,2019年至2022年年均降幅约14%。疫情防控转段后,2023年收付量同比增长了8%,达8.5万亿元。从客户年龄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客户占比超45%。”   据农业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王金国介绍,该行老年客户柜面业务占比为54%,以卡折存取为主,明显存在柜台现金业务偏好。此外,他还谈到了不同区域对现金偏好的结构性差异——“总体来看,南方地区存取总量略高于北方。个别地区如甘肃、青海等,以农业、畜牧业为主,更倾向于现金交易。”   基于此,银行积极推动适老化服务,并加强了网点和相关服务的区域布局优化。例如,工商银行积极推行适老化改造,对2500余台ATM新增存折使用功能,开通绿色通道和专门柜口;针对公交公司、大型商超等现金存款需求,为1.59万个客户站点提供上门收款服务,2023年相关业务量达950万笔,金额超1100亿元。   农业银行则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强化现金服务基础建设,2023年迁建网点70%位于县域、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乡镇,并大力推进农情服务工程,对1.4万家网点进行适老化改造,使用移动金融服务车,为偏远地区村镇提供金融下乡服务,2023年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上门服务超过20万人次。   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在行动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对现金的使用需求长期客观存在,但是现实中,拒收现金行为仍难以完全杜绝。   “自2018年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以来,拒收现金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整治,但受市场竞争、成本控制、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拒收现金行为仍难以完全杜绝,并出现一些新情况。”张萌表示,线下场景与移动支付捆绑、部分经营主体收取现金的意愿下降、部分商业银行现金服务不足等客观存在。   对此,早在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曾牵头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202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强调要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   “现金是最基础的支付工具,对于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罗锐表示,人民银行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既是为了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也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满足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等群体对现金的需求,同时也保障多元化支付方式的和谐发展。   具体如何整治,不同地方也各有高招。   据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曾志诚介绍,在查处拒收现金违法行为方面,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坚持严肃惩治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对公众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大的拒收现金主体实施处罚,先后对20家拒收现金违法主体给予了5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经济处罚,累计罚款304万元,处罚数量和金额均居全国首位,起到了较强震慑作用。被处罚单位涉及旅游景区、交通出行、卫生医疗、停车场、购物、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场景,以案促改效应显著。对公众关注度较低、影响范围较小的小微经济等拒收现金主体,以警示教育为主。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杨仁荣分享了该行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举措,包括强化现金流通网格化管理、积极推广现金服务便利化举措、全力开展现金流通环境立体化建设等。人民银行组织银行机构开展“零钱包”上门兑换服务,减少商家跑银行换零钱的麻烦。   “零钱包”服务也得到了多家金融机构的响应。“工商银行创新推出300元、500元等多券别‘零钱包’,为衣食住行游购等重点商户提供上门送款和到店‘即来即兑’服务,满足广大商户现金找零备付需求。”戴辛晨表示。   “农行探索‘零钱包’服务模式,通过‘引进来’柜面发放和‘走出去’商户发放的形式,在商超、医院、药店等涉及民生场景开展调研和试点,目前已在全国29家分行推出‘零钱包’服务。”王金国说。   这项工作还将持续进行。张萌透露,未来4个月,人民银行将集中做好拒收现金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商业银行依托网格化工作机制,深入摸排涉民生场景、涉外场景经营主体是否具备现金收付条件、是否存在不愿收取的情况,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就有关情况进行暗访抽查,确保相关工作落地落细。此外,还将持续推进宣传引导工作,并进一步实施查处,对于公众关注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大的拒收现金行为实施处罚并予以公示曝光,充分发挥警示作用。   “如果公众遇到拒收现金行为,可明确告知对方其行为违法,保留相关视频、音频证据,并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投诉举报。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和执法程序规定,对事实进行核实,并视行为性质、情节轻重、影响范围大小等,给予批评教育、警告以及罚款。”张萌表示。
助推专利变现跑出加速度 知识产权证券化“南京样板”全国开花12-29
自去年11月南京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后,一年时间里,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金融活水润泽“科创森林”枝繁叶茂。据悉,包括“宁创融”在内,南京市打造了“宁科投”“宁科贷”“宁科债”和企业上市“宁航行动”等系列科创金融品牌。除此之外,知识产权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模式在南京日益蓬勃,也为全国各地推动知识产权金融转化运用蓬勃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专利变红利 知识产权证券化“多点开花”   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盘活存量知识产权,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加大企业科研投入的重要金融工具,是以知识产权所产生的未来预期收益为基础资产,通过公开市场发行标准化产品,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成长型科技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据介绍,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成本低,还款期限长,资金使用灵活,抵质押方式简易,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形成良好协同,为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22年12月末,8个省(直辖市)、16个地市先后试点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首单发行。2023年11月末,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省份也加入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队伍,知识产权证券化已在全国“多点开花”。   多管齐下 南京精耕知识产权金融热土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知识产权金融的创新模式,是实现知识产权和金融资本融合的有效途径。作为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南京一贯重视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2021年,南京市首次出台知识产权证券化专项奖励政策,为科技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创造了良好条件,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政策支持和各方推动下,南京市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南京市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6单,发行规模5.03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模式已有租赁、保理、小贷三种类型的模式,且全国首创了“知识产权信托质押融资”模式和“纯市场化增信”模式。证券交易所内频频敲响绵长悠扬的锣声,是南京厚植金融沃土、精耕经济发展的最好回响。   本土企业领跑 “南京模式”复制全国   丰沃的知识产权金融土壤,为南京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培育了良好条件,南京本土也涌现了一批领军服务机构,为护航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南京鑫欣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欣保理”)是南京本土一家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自2022年4月起,鑫欣保理助力发行南京江北新区、鼓楼区、建邺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据鑫欣保理董事长周治翰介绍,近两年鑫欣保理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区域已走出江苏、面向全国,在江西赣州、浙江杭州等全国各地共发行了7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合计金额6.934亿元。除了在深交所和银行间市场发行相关产品,2023年12月21日,鑫欣保理还助力浙江杭州一批科技型企业在上交所首次全市场化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鑫欣保理已发行的产品皆为全国或者区域内首创产品。其中,由鑫欣保理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行的南京江北新区灵雀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是全国首单使用信托模式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相比于过往同类型产品,不仅降低了产品架构的复杂程度,同时还解决了过往产品“二次许可”模式中的税费问题。该模式不仅让鑫欣保理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受到了全国关注,更让南京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新征程上迈出了标志性的一大步。   除了模式创新,鑫欣保理还在产品增信上进行突破。鑫欣保理副总经理毛卓铭介绍,鑫欣保理创新引入市场化银行保函增信方式,区别于过往对国资担保的依赖,由银行自主审核及评估,为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防范和监测手段。今年3月,鑫欣保理助力南京鼓楼区发行银行保函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为全国首个采用市场化增信方式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此后,该模式更进一步推广到苏州昆山、浙江杭州等多地,把南京科创金融的种子播撒到了全国。   加速知产培育 标杆应用场景持续赋能   在着力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同时,南京也在提前布局知识产权培育工作。2022年南京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公布了20个标杆应用场景项目,其中唯一的金融类场景项目是由南京本土企业开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鑫科技”)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培育库及风险管理应用场景”。目前该场景已投入使用,并已成功支持多笔知产证券化业务,目前已有80余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培育库,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实时评估。同时借助该系统,金融机构还能实时监测30余家证券化融资企业的风险情况。   “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打造了一个企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库平台,企业可将自身的知识产权情况上传到平台,自动完成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企业也可自主加入感兴趣的证券化项目,将自身知产进行证券化发行。对于发行机构而言,该平台可自动化完成企业资料审核、风险监测、合同签约报送等一系列繁杂的发行工作,在节约人力成本、缩短发行时间的同时,还极大降低了产品风险。”据开鑫科技负责人介绍,近期该平台进一步纳入了知识产权在线评估、质押融资等模块,将进一步成为服务南京科创企业知产融资的重要平台,持续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从“尝鲜”到“常用” 从“支付”到“智付” 数字人民币试点稳妥推进12-28
深圳是首批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对数字人民币,最初的陌生感与新鲜感已经过去,深圳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又有哪些突破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尝鲜”到“常用”、从“支付”到“智付”、从“产品”到“产业”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已经渐入佳境。   促消费 振内需 数字人民币红包“超好用”   整个2023年,领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了新时尚。从年初的“新春欢乐购”1亿元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开始,深圳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贯穿了2023年全年。   兔年春节,盐田区数字人民币文旅消费券、光明区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深圳人在“赶时髦”的愉快氛围中体验了丰富的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福田区、罗湖区开展的全国首次数字人民币深港跨境购物节活动,也让香港人第一次体验了深圳便捷的数字人民币支付。   据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数字人民币专项工作组主管计煌凯介绍,在2023年罗湖区“跨境嘉年华”活动期间,港人持硬钱包在罗湖区指定1000多家商户消费时可以享受 8 折优惠,由罗湖区政府给予补贴,消费 1000元时每人最高补贴 200元;在今年罗湖区“数币公交行”活动 期间,港人持硬钱包乘坐公交可享前 20 笔免费, 由罗湖区域政府给予补贴,鼓励港人乘坐公交,带动沿线商户消费。   “目前香港居民收到的硬钱包,是粤港澳湾区专属硬钱包(深蓝色太空鸟瞰粤港澳夜景卡面),独具纪念意义。”计煌凯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罗湖区“跨境嘉年华”活动开展期间(3 月-10 月),总计超过 2.5万位香港居民自助申领了大湾区数币硬钱包,设备运行情况良好。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近两年开展近百次的各类红包补贴活动,累计发放数币红包近1.5亿元,涉及文体旅游业、渔业、餐饮业、珠宝业、婚庆业等行业,将数字人民币融入消费者‘衣食住行娱’场景。”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总经理王江如数家珍介绍了相关活动,“我行推出绿色出行系列活动,在龙华区有轨电车上首家上线数字人民币APP扫码乘车;在地铁推出“农行钱包、伴您出行”优惠立减活动,累计40万人次参与;并助力政府‘促消费扩内需’政策,在龙岗甘坑小镇、大鹏海滨、光明虹桥、盐田大梅沙等旅游景区搭建数币消费场景,开展优惠活动,参与客户达12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2023年深圳各级政府与运营机构已累计开展了80场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活动范围从餐饮零售拓展到了旅游、住宿、黄金消费等领域,形成了带动消费的新常态,同时也为夯实数字人民币用户基础提供了有效保障,2023年前11个月,深圳平均月活钱包近200万个。   为什么数字人民币红包这么受欢迎呢?笔者了解到,与传统的消费券相比,大部分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的消费券核销率超过90%,部分地方核销率甚至高达99%。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发放消费券可较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拉动消费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给《金融时报》记者解释称,数字人民币红包对各方都有好处。从消费者角度,作为国家法定货币,试点地区的用户无需银行账户即可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且使用场合限制少,可灵活拆分使用;从商家角度看,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的发放,不仅促进了新型消费发展,也加快了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其资金结算效率高、零手续费等特点也得到了广大小微商户的认可;从财政资金效率角度看,数字人民币消费券不仅可以简化财政部门操作流程,提高用户申领和发放的自动化程度,还能强化消费补贴执行保障等。从实际上拉动消费效果看,有试点地区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的消费放大效应超过15倍,有力促进社会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   智能合约应用初具规模 迈出放心消费“关键一步”   除了日常支付,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正成为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的重要方向。其中,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已有诸多探索。   近据记者观察,预付式消费早在深圳诸多市场应用,包括从几百元的理发卡、超市卡,到动辄万元的美容卡、健身卡等。但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退卡退费难、商家卷款跑路”等问题时有发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近日,我行还携手古德菲力健身,在南山举行‘数币预付,乐享健身’首家大型连锁健身机构落地数币预付监管启动仪式,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江表示。   具体来看,当消费者向商户预付资金时,运营机构为每一位消费者创建一个加载了智能合约的数字钱包,一方面将合同条款写入智能合约,商户不能随意划转消费者预付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实际消费之前,预付资金仍然归消费者所有,即使商户破产清算,也能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货币发行处处长孙荣建介绍,相比于传统的通过银行账户进行预付资金监管的方式,消费者、经营者、银行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都成为了资金监管的参与方,数字人民币智能化优势有助于减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压力;消费者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预付资金后,后续的合约加载、资金冻结以及释放均可以做到全流程自动执行,经营者与消费者未完成约定服务前,任何一方均无法动用预付资金,有效保障了预付资金的安全。此外,该模式的全称自动化以及资金安全性,从技术层面看已不再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对预付资金进行监管,也降低了银行业务成本,消费者和经营者能够进行互信交易,也为预付资金加上了一把“安全锁”。   智能合约在预付金领域的优势被业内人士概况为“四性”平衡原则,即消费者的资金安全性和支付便捷性,经营者的合理收益性和充分流动性,打造可持续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生态。   此外,《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结合预付式商户数字人民币交易流水信息,各运营机构也积极探索金融支持预付式商家模式。例如,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为入驻数字人民币预付平台的商家打通普惠融资渠道,首创“预付e贷”“订单e贷”等低息信用贷款产品。目前,已为鲜颂佳等6家餐饮商户核定授信近20万元,充实企业现金流,助力商户稳健经营。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预付贷”,为商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大数据模型成功实现预付商家自动审贷批贷,满足商家日常经营周转的流动性需求,已成功为深圳市福田区某餐饮商家发放首笔贷款。
以金融之力赋能卓越科技企业发展 交大高金在京发布覆盖全周期、全生态科创金融课程体系12-27
1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在北京中心举办科创金融课程体系媒体恳谈会,高金教授、科创金融课程体系负责人蒋展围绕“卓越科技企业的形成和背后的金融动力”主题展开分享,并介绍和交流高金科创金融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进展。   培育卓越科技企业离不开金融要素   “当商业化与道德标准相结合时,可以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强大引擎,而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科技进步和商业化的平衡。”蒋展指出,“基础科学的进步有时并不是以商业化为目的,如何更好地把科学研究中的成果转化为商业化的成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商业’的课题,同时如何在转化的道路上保证持续的资金支持,也是个‘经济+金融’的课题;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显然,科技金融需求侧有多元化主体和多元化需求,而供给侧对需求的匹配还需要提升。“比如银行的难点、痛点需要创新方法和产品;创投行业早中晚全周期覆盖募投管退全链条通畅,才能长期精准支持科创。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出,科技金融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蒋展补充道。“我们认为要大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转化效率,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同时健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激励机制和成长通道。”   科创大时代呼唤多元化科技金融“专才”   在蒋展看来,科技中心不仅需要数量,更重要质量。拥有多元化文化、资本和资源,科技土壤的成长才会更加旺盛。在金融力量是推动世界级科技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金融支持科创当前还有很多挑战,譬如金融工具和科创需求存在一定的资源错配和期限错配,较长的发展周期和较大的风险也需要资本更多的耐性和供给相匹配。而面向挑战,助力金融资本赋能技术变革的过程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也呼唤更全面和广泛的人才培养。   培养高端金融人才高金自建院至今一直肩负着的发展使命之一。作为一所以金融为特色的国际化商学院,高金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学院的核心优势,对学院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升级,提出聚焦科创金融、金融科技、可持续金融三大方向的战略目标,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走访和调研科创参与各方之后,我们发现科创企业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周期,在设计股权架构、激励机制、知识产权规划、创新成长战略指定等多个维度都需要更为系统性的规划和科学的指引。”作为高金科创金融课程体系负责人,蒋展对此有切身体会,而这样的需求不仅仅限于科创企业内部,“科研单位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政府要更好的服务于本土科创产业的持续发展,金融和投资机构要突破局限,协同创新,也无不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包括海内外实践对标、多元路径梳理复盘、创新模式反复迭代等。”   而对于首都北京而言,这样的需求尤显迫切。“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的‘五篇大文章’将科技金融放在首位,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赋能科技,驱动发展,是探索首都科技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蒋展表示。   “应需而生”的科创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2023年,高金陆续推出和完善国内首个覆盖全周期、全生态的“科+创+金融”科创金融课程体系,以金融有效服务科创为导向,贯穿科创事业全周期,覆盖科创主体全生态,满足科创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构等不同主体对科创金融人才的多维度需求。   为了创设一个可以覆盖科创各参与方和科创事业全周期的完整课程体系,高金设计团队梳理了全球80所院校的146个项目和502门课程。以“金融驱动”为重点,该课程体系包含“6+2方面”,即“宏观背景、金融驱动、市场导向、管理保障、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科技支撑、行业前沿”,以及“基础、支柱、纵深”三个层次。该课程体系还可根据各类科创参与主体在不同科创生命周期的不同“痛点”,组合开发针对性专题课程,满足各方需求。   “高金正在积极行动。”蒋展表示,高金正在广泛关注科创生态的相关方,通过研究、合作、共建等方式,梳理和整合难点,形成反馈,并以此不断迭代课程体系。“将研究成果甚至是政策建议带入课堂,再通过学生的管理实践来推广实施,并反哺研究,这样的知识体系才更具备实用性和先进性。” 责任编辑:杨喜亭 相关稿件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25条落地 解决了民营企业哪些难题?12-26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正在陆续落地。举措提到在总量上,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针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如何能获得首贷的难题,举措也明确“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记者了解到,近期金融机构正发力拓展首贷客户,并创新金融授信模式,多款适合民营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陆续推出,让民营小微企业能更容易获得企业的第一笔贷款。   上海这家民营企业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产品研发,由于医药产品研发周期长,企业对日常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需求非常大。但企业还在初创期,并没有任何收入,企业想从银行贷一笔款并不容易。   某中小企业财务负责人 王义平:我其实也陆陆续续联系了近十家银行,那么给到的反馈其实不太尽如人意。主要的原因还是说银行对于企业现阶段的还款来源,会有一系列的风控问题。   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时,金融支持民营企业25条举措的落地给了民营初创企业解决方案。上海一家银行推出了一款“伙伴贷”的产品,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共享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让银行能像投资机构一样获得更专业的审批视角。   浦发银行张江科技支行行长 田野:我们一起来做风险的评价和风险的管理,大家在一个链条上,可以说就是企业可以享受到产业基金和银行的一个共同的金融服务。   某中小企业财务负责人 王义平:借助于企业的投资方与银行与企业自身互相的了解,可以给到企业一定的扶持的政策优惠,相当于帮助我们走到一个简易的、快速申请的通道,整个过程估计是三周左右。   随着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有所恢复。数据显示,1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进一步升至89.3,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   缺乏抵押物 民营科创企业如何融资?   除了总量上要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在结构上,金融支持民营企业25条明确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但是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缺少抵押物等问题仍是民营科创企业融资的绊脚石。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订单量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企业的融资需求也随之增加。最近一段时间,天津一家企业就面临资金需求的难题。这个月,企业拿到了河南明年开春80多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大单,可企业的流动资金不够,拿到了订单却没法开工。   企业没有合适抵押物,想要贷款,传统途径并不容易。为破解民营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难题,天津金融监管部门不看抵押物看创新要素,推出以科技创新要素为核心的人才贷、积分贷、知识产权贷、专利技术贷等多重金融产品,把企业的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以及成长性都纳入考核体系,通过考核科技“含金量”来给企业发放贷款。   有了这笔资金支持,企业马上用2000多万购买了急需的生产材料,剩余的全部投入新产品的研发。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量和占比都在明显上升。10月末,“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7.7%、22.1%、15.7%,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保持高速增长。   税惠红利精准“落袋” 助民营企业减负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25条还强调要强化财政奖补、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等财税支持措施。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分批次延续、优化和完善近70项税费优惠政策,有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然而由于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原因,资金周转困难成为制约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当地税务部门在了解企业困难后,运用税收大数据,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送达企业,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优惠套餐。   我国延续、优化的这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是主要受益对象。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2385.6亿元,金额占比近75%。
深化中国特色评级体系建设 护航科创企业融资发展12-25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领域效能,护航科创企业融资发展,应凝聚多方合力,以提高科创领域服务质效为导向,创新评级体系、打破信息壁垒、优化融资机制、培育投资生态、健全增信体系,共促资金直达科创领域。   近年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3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方针,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的措施频出,科创债券市场建设成果初显。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助力科创企业融资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未来信用评级支持科创企业融资仍大有可为,应多措并举深化中国特色评级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支持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科创债券市场建设成果初显   信用评级为市场构筑风险屏障   资本市场是助推科创企业发展、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的债券市场,积极赋能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围绕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出台多项支持性制度,进一步丰富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的创新金融工具,拓展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一)在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下,科创债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在2017年创新创业公司债券、2021年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22年5月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正式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交易商协会同步升级推出科创票据,后续又进一步创新推出附加股债联动条款的混合型科创票据。自落地以来,科创票据和科创公司债累计发行超过7000亿元,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创新品种,发行增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科创类债券发债主体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为引领示范,超八成由央企、国企发行,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符合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助推实体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资产证券化产品亦为科创企业融资的创新渠道。近年来,以版权、专利等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不断发展,通过盘活企业无形资产,助力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和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企业持续发展。可转债市场对科创领域的服务力度也较大,2023年前10个月,九成以上的可转债发行人具有科创属性,融资规模约千亿元,为科创企业流动性提供了有力补充。此外,间接融资类债券同样在服务科创企业融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债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的发行人为商业银行或地方性城投企业,其通过债券筹集的资金可投向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为难以直接进入债券市场的中小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扩大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覆盖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国家级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债券市场也运用多元化的融资工具箱,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专精特新类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债、小微金融债等品种从债券市场融资,融资规模近百亿元;债券市场亦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行可转债,为企业引入金融活水,专精特新企业在具有科创属性的转债发行人中占比约为三成,转债市场对专精特新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容忽视。   (三)信用评级机构在服务科创企业融资、推动债券市场资金精准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立足专业水平,坚持客观、严谨、尽责的职业操守,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全流程、多维度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助力科创企业相关债券发行。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科创企业风险特征的评级方法体系,综合考量科创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特征、宏观经济运行、行业竞争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等因素,构建全面的科创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以提高信用评级对科创企业的分析能力,做好债券市场“看门人”。   强化信用分析发挥信用评级力量   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党中央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动力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意味着需要将科技创新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的作用,形成目标推进的强大合力。   (一)资本市场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是护航科技创新行稳致远的重要平台。优化资本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功能、加速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的重要性凸显。近年来,债券市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在引导要素资源向科创领域聚集、推动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需正视的是,现阶段科创企业债券市场融资规模整体较为有限、市场占比不高,且存在结构性问题,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支持效力仍有拓展空间。针对现存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科创企业信用分析,优化科创企业债券融资环境,合理满足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服务质效,推动债券市场融资资源与科技资源有效对接,助力增强企业创新实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信用评级为监管部门和债券市场搭建了一个相对标准化、高效、低成本的信用风险防控体系,帮助市场了解债券信息,辅助进行债券风险定价,通过发挥信用揭示与预警能力,在支持重点领域融资、深化宏观调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用评级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将贯彻落实党中央会议精神,坚持“金融报国”理念,继续助力债券市场扩容,服务科创主体融资需求,更好支持资金流向重点产业领域,为促进债市高质量发展、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添砖加瓦。   (三)发挥信用评级力量,需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精准把握科创企业风险特征。科创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等特点,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迭代、市场份额、人才流动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与前景,与传统的信用分析框架以历史财务表现和经营状况等为基础的分析体系并不适配。科创企业信用分析需坚持长期主义视角,贴合科创企业成长周期和发展特点,从“看过去”向“看未来”转变,重点关注科创企业成长性、技术竞争优势、经营策略稳健性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等特色要素。一是关注成长潜力。科创企业成长潜力是其发展前景的体现,科创企业往往经营规模偏小,较难基于传统的规模性财务指标以评估其信用实力,而企业成长速度、客户满意度等可反映其在所处行业中的成长潜力,成长速度越快,客户满意度越高,则越容易在行业中占得先机,反映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二是关注技术优势。科创企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核心技术或产品通常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使其得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信用分析过程中需重点考量研发实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关键技术人员稳定性、市场份额等。三是关注经营策略稳健性。科创企业管理层的专业能力和经营策略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创企业生命周期较一般企业更长,若管理层采取激进的经营策略实现短期高增长或难以保障其长远健康发展。对科创企业进行信用分析时,需要关注管理层的背景、经验和能力,分析其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的稳健性。此外,考虑到科创企业对所在领域产业环境变化高度敏感,还需着重关注产业扶持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深化中国特色评级体系建设   助力资金畅达科创领域   近年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多次强调金融要为新动能、新发展模式等提供高质量服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领域效能,护航科创企业融资发展,应凝聚多方合力,以提高科创领域服务质效为导向,创新评级体系、打破信息壁垒、优化融资机制、培育投资生态、健全增信体系,共促资金直达科创领域。   (一)创新评级体系,构建与国情相适应的科创评级方法。现阶段我国科创企业培育取得良好成效,但科创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成长期,具有轻资产、高风险、信息透明度不足等共性特点,传统评级体系较难与其发展阶段及风险特征相契合。提高评级服务科创企业质效,需从评级框架、指标、符号等方面协同创新。一方面,创新评级框架,可考虑基于传统框架增加特色评级模块,考量科技属性及创新价值,构建适合科创企业的评级框架。另一方面,创新指标体系,重点选取体现企业成长潜力、技术优势、经营策略稳健性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关键要素,尤其对于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卡脖子”难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予以重点考量。此外,考虑到科创企业特征和评级方法的独特性,可单独构建带有“科创标识”的评级符号体系,提高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辨识度。   (二)打破“信息壁垒”,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提供信用信息支持。科创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可能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丰富的数字化信息,信息透明度偏低,加大外部机构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科创企业自身亦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专业壁垒,使得其在资本市场融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为打破“信息壁垒”,畅通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建议强化科创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信息披露管理,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完整度、可信度,减少信息不对称行为,降低评级机构等外部机构的信息获取成本。此外,合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通过科技部、知识产权局、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权威信息解决科技信息壁垒,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提供信用信息支持。   (三)优化科创债融资支持机制,培育良好投资生态。强化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可考虑为符合条件的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科创债券融资给予贴息优惠,提效降本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创新融资工具,加大混合型科创票据、含转股条件的科创债等创新品种市场推广,推动以版权、商标、专利等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ABS)发展,以盘活无形资产方式支持科创企业直接融资。与此同时,培育科创债良好的投资生态,引导投资者优化投资理念与框架,更好地认识科创债意义和投资价值,将中长期视角下产业升级要素纳入投资评估体系,综合考量投资收益及投资可产生的社会效益;健全多层次投资者结构,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科创债券投资,提高科创债交易活跃度,引导投资资金向科创领域聚集。   (四)完善多元增信机制,撬动资金流向科创领域。科创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科创债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或难以满足风控要求,在科创债发行初期,有必要采取担保、增信等方式完善偿债保障措施,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用风险,提升投资端吸引力。一方面,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助力科创企业融资工具发行流通。可由政府引导、联合区域担保机构等市场机构设立专项融资担保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和弥补担保损失,增强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完善市场化增信机制,并加快市场推广。技术类等无形资产在科创企业盈利中起着更为重要的支撑,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无形资产均可作为质押物为科创债增信;充分运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央地合作”增信等创新模式,联合更多市场机构创设信用保护工具,撬动资金流向科创领域。
2024年宏观政策展望:同向发力 合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基础12-22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总体上呈现增速较高、物价较低、就业平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格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但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更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堵点突出。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为2024年经济工作谋篇布局、指明方向。关于明年的宏观政策思路,会议指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我国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大,物价水平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近日表示,今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出台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这些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释放。   “会议提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将为明年经济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同时也更加重视政策本身增效和政策之间配合。”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预计明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形成合力、放大组合效应。   稳健的货币政策 注重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本次会议为货币政策定调,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思路相一致,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同时要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灵活适度”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精准”的方向下,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问题,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变。为使政策效果更为有效,将强化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盘活被低效、无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效”,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受到进一步倚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另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的提法颇受关注。“价格水平是宏观经济的‘温度计’,太高或者是太低都不好,要使物价保持在温和、适度水平。”韩文秀表示,这有利于更好统筹实际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预期目标要求,更加符合宏观调控的实际。温彬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会议侧重强调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水平预期方面的重要作用,预计明年货币政策有望适度发力,推动物价水平温和上升。   积极的财政政策总量适度加力、结构调整优化   总量适度加力、结构调整优化是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词。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调不变,这是由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微观主体信心未根本提振的形势决定的。提质增效是近年来财政政策在加力之外的重要目标,这是由当前财政形势紧平衡决定的。”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定调积极,即加力以扩大总需求、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需要施策,不搞大水漫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积极,避免大幅提高财政风险,要让财政更可持续。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当前财政政策空间更多存在于中央层面,明年中央财政或继续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与“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相呼应,或指向后续财政资金更多倾斜于债务负担较小、项目储备较多、质量较高的经济大省,而非切块划分。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也是市场关注重点。对此,钟正生表示,“提质增效”旨在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才能“用好”财政空间。财政支出方向将更多向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等民生领域重点倾斜,削减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在有限的财政空间里释放出更大的政策潜力。   在强调调整优化结构之外,会议还要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为进一步用好财政空间,未来财政政策有必要以支出政策为主、减税降费等收入政策为辅,推动财政政策逐步从重投资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罗志恒说。   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   继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求之后,本次会议再度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并提出更为细化的协调配合安排——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对此,韩文秀表示,实践表明,除了直接的经济政策之外,许多非经济性政策也对经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要坚持系统观念,既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也要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使各类政策更好协同发力,增强合力。   罗志恒也谈到了非经济性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要综合考虑非经济性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避免引发供给冲击、打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导致生产弱于需求。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将在哪些方面形成合力,又该如何加强协调配合?   钟正生表示,为形成合力、放大组合效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性将进一步增强,除熨平日常财政收支影响、支持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外,还将体现在三个层面:在政策发力必要性提升的关键时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同步发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加强对民营企业和房地产“三大工程”的支持,在关键领域,财政贴息将与货币政策支持并驾齐驱;协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赵伟表示,一方面,后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加强协调,以及创新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另一方面,多部门政策需形成合力、强化统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将更注重与稳就业、科技产业创新、区域协调、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