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十年步履铿锵 普惠金融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11-20
湖南绥宁县东山侗族乡的葡萄园里,藤架上的串串红提果香弥漫,果农龙开军正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此前,为扩大种植规模,龙开军计划购入旋耕机、全自动打药机等机械,但因为没有抵押物,资金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彼时,建设银行湖南邵阳分行与绥宁县东山侗族乡政府深化战略合作,在农村广设“裕农通”服务点,以支持东山侗族乡打造“一乡一品”特色产业,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龙开军从该行了解到,通过“裕农通”App可以线上申请贷款。凭借个人信用,他将相关信息建档录入系统后,贷款额度显示可达28万元。“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家里开沟就用耙子抓,一亩地要干两天。有了旋耕机开沟,我家28亩地两天就能完成。与人工喷药相比,全自动打药机作业效率大大提高。”龙开军预计,今年他家红提可增收近8万元。   曾经,龙开军没钱承包土地种植红提,只能给别人帮工种水稻,抵减土地租金;如今,他不仅迎来了自己的丰收,果园的另一头,他的新洋房也即将竣工。   从融资难、融资贵,到线上贷款“秒申秒贷”;从线下营业网点跑断腿,到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办理,越来越多的农户像龙开军一样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果。   从2013年首次被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2015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再到2022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   恰逢十周年之际,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动金融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加力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三是大力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四是不断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五是统筹普惠金融发展与安全。   奋楫扬帆正当时。可以期待,在政策引领下,在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普惠金融将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量增、价降、面扩”   贷款“更容易、更便宜、更便捷”,不只是龙开军一个人的感受。   从金融助力精准扶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三农”领域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大幅提升。据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截至今年8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5.0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约25%。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扶贫再贷款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普惠金融领域。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于2020年推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2021年,人民银行又推动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接续转换工作。人民银行披露的信息显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已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截至今年6月末,这一工具累计提供激励资金398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增加普惠小微贷款222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200亿元。另外,2023年6月,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   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农业保险已覆盖农林牧渔各领域,2023年1至8月,覆盖农户1.4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7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8%,较2017年累计下降3.1个百分点。   “十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普惠金融产品服务持续优化创新,服务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支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更加健全,普惠金融发展框架基本确立。”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显著变化,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方法逐渐显效,中国在普惠金融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从相关数据来看,中国多项普惠金融指标增长明显,多项普惠金融核心指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   普惠金融体系更趋完善健全   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近年来,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逐步完善层次分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行业发展格局,推动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前述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政策推动下,大型银行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了“头雁”作用。目前大中型银行普遍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内部资源倾斜、差异化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敢做”“愿做”的普惠金融内部经营机制。截至今年6月末,六大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合计10.66万亿元,同比增长35.3%,增速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六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量约1078万户,户均贷款余额98.9万元,比上年末数值提高约18万元。   地方法人银行则结合自身定位强化普惠金融战略导向,利用人缘、地缘优势贴近客户、下沉重心,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以金融监管总局湖北监管局为例,该局指导地方法人银行立足本地,发挥人缘、地缘、亲缘优势,恪守支农支小定位,担当小微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全省农商行和汉口银行成立小微金融部,全面实施微贷业务转型,湖北银行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2017年,批准设立省内首家民营银行众邦银行,专门面向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线上融资服务,目前服务客户9.8万余户。   此外,保险公司积极围绕涉农保险、低收入群体人身保险等业务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标准,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普惠性。   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也表示,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普惠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优化,但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无法更好满足普惠金融重点群体多元需求。因此,有必要构建、完善不同类型银行层次分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错位竞争的行业发展格局。   《实施意见》对于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作出部署,要求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其中,引导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做深做实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的考核激励、资源倾斜等内部机制,完善分支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当地定位、聚焦支农支小,完善专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转贷款业务模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合作银行风险共担机制,立足职能定位稳妥开展小微企业等直贷业务。   前述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类机构应进一步坚守定位,找准优势、深挖特色,积极助力发展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发挥资源、技术优势,进一步向无贷户、前期信贷投放薄弱地区倾斜资源,支持农业产业链各类经营主体。地方法人银行要专注贷款主业、专注服务当地、专注支农支小,将发展普惠金融与改革化险、强化公司治理等有机融合。保险机构要拓展普惠保险服务广度和深度,丰富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发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作用。   普惠金融改革多点开花   今年9月,云和县举办第六届农民丰收节暨云和雪梨梨王争霸赛,一只5.1斤的雪梨脱颖而出,摘得“梨王”称号。   云和雪梨是丽水市云和县农业第一产业。2016年,“云和雪梨”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22年又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全县雪梨种植户约1200户,年产值超亿元,农民收入人均增加达1.2万元。   小小一只梨,增收大产业,离不开金融支持。据了解,人民银行云和县支行指导金融机构将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融合,开展“云和雪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质押融资工作。2023年6月,金融机构向“云和雪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质押贷款授信1亿元。另外,2022年开始,云和县开展雪梨种植保险试点工作,为种植户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   “政银保”助力雪梨产业是丽水推进普惠金融改革的生动缩影。2006年,丽水以林权抵押贷款作为破冰之举,启动农村金融改革。2022年,经国务院同意,丽水获批“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制定新一轮金融改革迭代升级的总体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十大标志性改革任务,这让丽水普惠金融发展有了更肥沃的政策土壤。   多年来,浙丽林业碳汇贷、“两小”平台、取水贷、不动产+生态价值融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新农人增信计划”等一个个金融改革工程在这片生态沃土上落地生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发展普惠金融”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多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相继建立。从中部、到东部、再到西部,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扩围至七省十地。在人民银行和当地政府部门等的支持和引导下,各改革试验区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探索多元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积累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打造了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改革样板。比如,兰考县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普惠金融“兰考经验”。临沂市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参与村庄规划改革试点,涌现了美德积分金融转化、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普惠金融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天上的卫星可以成为“信贷员”,帮助农民更容易、更便捷地获得贷款?听上去似乎是天方夜谭的科幻故事,但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已经照进现实。   据悉,由网商银行首创的“大山雀”系统卫星遥感风控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等AI技术,解析卫星图像,识别作物的种植面积、种类和长势时,结合气候、地理位置、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利用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产值,了解农户不同时期的种植规模和所需资金,再实时更新卫星影像和识别结果,给予农户精准的授信和合理的还款周期。三年来,“大山雀”已经覆盖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苹果、柑橘等15大农产品产业,识别准确率达93%以上,并帮助超150万种植户获得贷款。   “过去10年来,在政策推动和机构积极参与下,我国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获得感和便捷度都极大地提高了,普惠金融已经实现了非常大的质变,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上。”据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小龙介绍,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在移动端和机具上经办的业务已经超过92%,并且利用大数据来评判信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刘国强近日在2023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指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普惠金融扩面增效。要持续探索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运用,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建设,促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与经济社会各类场景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规模稳结构优 我国外贸暖意浓11-16
车辆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卸货平台前一个个满载的集装箱整齐排列,作业人员片刻不停,面膜、口红、洗发水等琳琅满目的跨境电商保税商品,漂洋过海进入保税仓……今年“双十一”前夕,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京东国际广州保税区仓库内灯火通明,商家全力开启“备货模式”。   “今年大促活动,我们备货总量突破230万件,总货值7亿元左右。海关主动提前对接我们,了解在大促备货期及活动期的业务诉求,为我们提供了有力保障。”京东国际关务负责人马俊宇说。   透过“双十一”跨境电商火爆的生意可以发现,我国外贸的“暖意”逐步回归,不断升温。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外需低迷、价格下跌等问题,我国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持续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总体来看,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展现出较强韧性,保持平稳运行。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03%。其中,出口19.55万亿元,增长0.4%;进口14.77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4.78万亿元,扩大3.2%。   外贸稳的基础不断夯实   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广交会增长2.8%;品牌企业出口成交63.5亿美元,比第133届广交会增长7.8%,占出口成交总额的28.5%;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层出不穷,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主流,创新创意产品备受青睐……近日举办的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彰显了中国外贸的创新实力,出口成交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参展企业表示,境外采购商的快速回归推升了展会的“暖意”,采购商除现场签单外,看工厂、看车间、看产能等后续预约不断,未来有望达成更多合作。本届广交会到会的境外采购商量质提升、下单积极,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对明年外贸出口的信心。   本届广交会客商和成交额都呈恢复性增长展现我国外贸强劲韧性。今年以来,我国外贸“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势头逐步显现。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至59.7万家,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另外,从时间维度看,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从地区维度看,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4.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1%,超过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整体增速,此外,我国对美欧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也有所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外贸领域“新”的动能也在加快聚集。“新三样”出口保持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1.7%。新业态蓬勃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增长14.4%。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今年前8个月分别增长10.4%和8%。   年末我国进出口有望改善   对于下一阶段外贸形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展望未来,由于去年11月出口基数下沉明显,这将带动今年11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改善。但从全球及各国制造业PMI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接下来一段时间海外经济下行将会继续拖累我国出口贸易形势。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三季度以来,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未来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将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年末我国进出口有望改善。   温彬进一步分析称,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去年11、12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一度下降至两位数,低基数有利于推升今年同期同比增速;另一方面,进口需求恢复大超预期,意味着国内经济稳中向好,随着后续提振内需政策继续发力,叠加“双十一”、圣诞等节日效应,有利于支撑进口需求继续回升。   进口方面,王青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对实际进口需求的拉动作用将继续走强,同时,第六届进博会可能也会对后续进口需求起到阶段性的提振作用,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走低,11月进口额同比改善的趋势将会持续。不过,考虑到10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跌对进口金额的影响会在11月逐步显现,因此,价格因素可能会对进口额同比增速起到一定下拉作用。   四季度通常是外贸旺季,是全年外贸的“大头”。为进一步加大贸易政策支持力度,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好《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加快推动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支持二手车出口、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等多项政策措施,做好新政策的研究储备,稳定重点产品出口优势,有序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快推出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出台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展。
多管齐下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11-13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我国对外开放再次取得颇丰成果。无论是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多次表态,还是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以及国际“朋友圈”的纷纷点赞,无不彰显着我国有序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魄力。   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余条开放措施,外资准入条件持续放宽,国内市场规则、制度不断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金融市场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毫无疑问,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的重要举措,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是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可以看到,对“制度型开放”的强调,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商品和要素准入型开放逐步向制度层面转变,需要持续打造有利于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具体而言,要优化外资准入政策设计,通过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对表,吸引优质国际金融机构来华投资、拓展业务,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促进中国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要在持续扩大市场准入的基础上,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同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鼓励外商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要用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的影响力,让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和有益经验惠及更多地区,进一步探索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可行路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指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接下来,要进一步发挥沪、港金融开放枢纽门户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一方面,更好服务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搭建更多对标国际、对接国际的功能性平台,强化上海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与风险管理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增强香港地区证券、离岸人民币业务等范畴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要坚持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一个更大范围、更开放的金融市场正在加速形成,金融市场运行复杂程度也会随之增大。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一方面,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对于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更加注重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金融监管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补齐监管制度短板,确保金融服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此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我国应继续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健全本外币一体化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同时,稳步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能力,完善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等制度和基础设施安排,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金融业总体运行平稳 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11-10
本报讯 记者马玲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11月9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下,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2.5%、4.0%、3.2%和1.3%。东部地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兴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消费提质升级,新型外贸取得突破,有力支撑经济大盘稳定;金融业总体运行平稳,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中部地区加速经济崛起。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全面回升,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外贸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增长趋势向好;金融服务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支持有力。西部地区大开发成效显著。新技术新能源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绿色低碳发展质效提升,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东北地区加快全面振兴。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巩固,工业经济稳步回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支出保障有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提升。   根据《报告》,2022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增强,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中部、西部地区增长潜力持续释放,经济增速总体高于东部地区。核心区域带动作用增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2.0%、3.0%、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新进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内需规模扩大,外需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6%、8.9%、4.7%和1.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西部地区同比增长21.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4%,东北地区同比增长20.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9%。新型消费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四分之一。进出口稳中提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4%、14.3%、10.2%和9.3%;利用外资稳中有进,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3%。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按算术平均计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分别上涨2.0%、1.9%、1.9%和2.0%。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所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6%,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为2.8%。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0.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4%、5.6%。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0.4%。四是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2022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五是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4%,有力支持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0%,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30%,普惠小微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20%。六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成果。2022年12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56个、0.61个、0.54个和0.76个百分点。七是金融风险整体收敛,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支持风险较大地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取得积极进展。中部、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21个、0.13个百分点。八是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启动建设,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多地开展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各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报告》分析称,当前,国际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但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区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更好支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1-09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并讲话。   围绕如何理解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潘功胜分享了他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   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围绕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潘功胜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5.2%,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这个增速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潘功胜表示,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期经济增长动能增强,生产消费稳步回升,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主要经济指标向好。   从最近的三季度数据来看,国内大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回升,总体呈现逐月走好的趋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分析称:“今年7月份部分主要指标增速还有所放缓,8月份各项宏观数据实现边际回稳,9月份数据则回暖态势更加稳固,这表明我国实际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看好也是各界的一致判断。就在此前一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4%,高于此前预期。   除了增速之外,在潘功胜看来,观察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基数规模;二是需要平衡好经济增速和增长的质量及可持续性。“我国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不低的速度。”潘功胜强调,我国经济需要合理的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速度更加重要。   关注增长方式、强调可持续性正是我国近年来各项政策的出发点。“7月份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这些政策的特点就是关注结构性调整,平衡发展增速和可持续性。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在讲话中,潘功胜回顾了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表现。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3月份和9月份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6月份和8月份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市场利率持续下行。8月份,推出房地产金融“政策包”,调降首付比、房贷利率下限,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指导商业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居民家庭每年节省支出约1700亿元,惠及约5000万户、1.5亿人;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潘功胜表示,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这一表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当前,我国仍然处在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我们要在短期内通过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通过跨周期调节促进经济结构更好转型,为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取向仍将保持稳健基调,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在总量上,继续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结构上,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对于今年市场颇为关注的汇率,潘功胜表示:“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对非美元货币有所升值。”   一组数据也证明了上述观点。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涨2%,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0.3%,对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升值1.5%、2.1%、3.7%。国际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此轮加息接近尾声,美元持续升值的动能减弱。   潘功胜强调,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他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三方面风险受关注多措并举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备受关注。   潘功胜在本次讲话中强调,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同时,他还对上述三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说明。   围绕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   “总体来看,未来中小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或体现在坚守本地特色化经营和逐步出清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和市场化出清将在维护稳定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建议建立风险预警和早期纠正体系。当前我国已建立银行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从而将问题机构的识别和处置由此前的“治已病”前置到“防未病”阶段,应将金融风险扑灭于萌发阶段,防范金融风险扩散和蔓延,同时降低处置成本。   围绕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近三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金融部门配合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出台“金融16条”政策,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等。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   “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潘功胜表示。   曾刚表示,房地产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有利于防控房地产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强化对民营房企的支持。   这也正是当前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潘功胜表示,下一步,将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围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他介绍说,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潘功胜表示,必要时,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实际上,无论是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还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当前,我国已经是金融大国,拥有数量庞大的金融资产。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449.21万亿元。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客观来看,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金融行业结构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等问题,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现象。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意味着金融体系的发展重点将更多地从规模体量的提升,转向夯实服务质效和提升防风险能力等“质”的方面。   对于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潘功胜从三个方面予以强调,包括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推动金融机构体系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   “完善金融体系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改革的重点是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从机构和市场体系看,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开放包容的精神,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服务网络,形成大中小机构合理分布、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   围绕“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称,要把握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资金跨境流动将越来越频繁,汇率波动幅度也将扩大,这加大了外部金融市场的输入传导型风险。”李佩珈建议,应注重完善与金融开放相适应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健全金融安全网,筑牢金融风险防范的安全堤坝。
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六11-08
保险业如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保险业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为更好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奠定了基础。今年前9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8%;原保险赔付支出1.3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4%。其中,针对今年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接连引发的洪涝和地质灾害,保险业对河北、北京、黑龙江等16个受灾地区赔付及预赔付金额达79.47亿元,在助力防汛救灾、灾后重建方面充分发挥了保险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   在看到保险业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面临的挑战。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保险产品与服务供给在总量上仍需丰富、在结构上仍需优化。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科技的进步经济规模的增大、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都会带来新的风险,这将持续考验保险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需要深刻把握保险机构的职能定位,坚持回归保险本源。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37家。大型保险机构、中小型保险机构同场竞技,并未体现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产品与服务同质化问题仍比较突出,导致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充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业要“完善机构定位”,保险机构应重新审视自身职能定位。国有大型保险机构要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中小型保险机构要立足当地特点,开展特色化经营;政策性保险机构要强化职能定位,从职能定位出发,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面保驾护航。   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需要持续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保险强国。过去10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88%,保险密度从1144元/每人上升到3326元/每人。发展速度明显提升,但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保险业的保障水平和能力,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产品服务等都存在改善空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提升风险定价、精细化管理、防灾防损、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精准高效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通过自身高质量发展,加快共建保险强国。   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需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计民生重点领域,更好地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保险产品体系;更好地防范和减少各类风险对经济社会的负向冲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和长期稳定资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唯有笃行不怠、一以贯之,真正从保费至上转变为保障至上,从速度至上转变为效益至上,保险业方能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五11-07
站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新的目标起点上,基于当下经济金融背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针对资本市场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这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资本市场工作的指引,也是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资本市场是配置资本性资源的市场,一头连着实体经济,一头连着资金供给方。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从沪深交易所成立至今,资本市场30余年间在持续改革中不断提升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服务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上市融资。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A股市场共有530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78.5万亿元。特别是近5年来,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以及北交所相继问世,各类资本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尤其是助力科创企业、中小企业的渠道日益畅通。   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日趋完善,但这不等于市场功能的完全有效发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给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金融资源被更多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成长是必然趋势。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要加强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升发行审核效率,更加精准有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建立健全针对性支持机制,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要探索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等其他股权融资方式,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从而提高经济效率;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确保长期资本源源不断输送到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产业。   资本市场是交易资本性资源的市场,一头连着融资端,一头连着投资端。只有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投资端、融资端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同时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在会议强调的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中,“活跃资本市场”是其中之一。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后,一揽子政策措施渐次落地,其中最受市场关注、与投资者联系最紧密的是加快投资端改革,包括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等。近期,上市公司、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和长期资金纷纷布局,逐步加大入市力度。   当前,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工作逐步走向深入,但提升投资交易便利性,营造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点痛点堵点不容忽视,亟待打通。例如,如何提高长期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如何推动资本市场产品工具的有效创新等。   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的市场。会议指出,“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也是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直接融资市场,债券市场在促进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截至10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152万亿元,较2014年末增加116万亿元。与此同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促进下,双创债、科创票据、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乡村振兴债、革命老区债等债券新品种不断涌现。   扩容增量为债券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向高质量发展继续迈进,促活力、防风险缺一不可。要进一步促进股债联动,加强债市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满足各类型发行人和投资人需求;应深化改革,夯实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机构教育,提高市场效率和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债券市场风险防范预警和识别机制,保障市场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市,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与合作,在保证金融安全基础上深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路虽远,行则将至”。对于接下来资本市场应扎扎实实办好哪些事情,“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是一个总纲,也是一个准则。锚定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这一目标,我们期待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三11-03
“风险”和“监管”,是刚刚闭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两大关键词。超高频率、超大篇幅,足以凸显中央对相关问题的重视。本次会议强调,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有力推动了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不过也要看到,当前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此时再提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可谓有的放矢。   为提升监管有效性,近年来,相关机制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通过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调整优化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职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本次会议指出,要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这也意味着下一阶段相应机制将随着金融业创新发展而完善,以充分防范监管套利和提高监管效率。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等关系。本次会议重点强调了三类风险监管及防范化解工作,包括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风险。这些风险的特点是,从源头看受多重复杂因素作用,从影响看外溢性较为明显。在处置这类风险中,既要对症下药,稳妥处置重点区域和重点机构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央地协同监管,落实属地责任,又要切忌“一刀切”等处置方法,在化解存量风险时,避免处置风险的风险,审慎把握时度效,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建立应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需通过制度建设、金融科技等手段,加强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推进监管统筹协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及时提示和处置风险。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完善处置风险的长效机制,推动深层次改革。从根源上讲,金融风险是实体经济和体制机制问题的镜像反映。例如,中小银行的风险成因,虽然可能源于个别人、个别事件的诱发,但公司治理和内控合规制度的不健全可能是更为根本的诱因。要想从根本上破除风险滋生和积聚的根源,必须标本兼治。在机构层面,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在监管层面,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推动建立防范化解风险长效机制,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金融业发展中永恒的命题。只有更好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才能全面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强作重要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11-02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李强对做好金融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来之不易。同时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抓好会议精神宣传贯彻,加强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何立峰作总结讲话。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北京市、辽宁省、湖北省、四川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中央金融委员会委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1-01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审计委员会推动审计体制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审计工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走出了一条契合中国国情的审计新路子,新时代治国理政在审计领域取得重要制度成果。一是深入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细化实化制度化。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三是审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动性更强、契合性更高,独特监督作用更加彰显。四是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型,审计成果运用贯通协同更加顺畅、权威、高效。   文章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做好新一届中央审计委员会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加强审计领域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文章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一是如臂使指。审计监督要集中统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审计系统内部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全国一盘棋,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把党中央意图和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二是如影随形。审计监督要全面覆盖,让审计对象感到审计像影子一样时时在身边。在形式上,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在内容上,兼顾质量和效率,形成实际的、实质的震慑。三是如雷贯耳。审计监督要权威高效,让审计监督能够顺畅实施、审计成果能够高效运用、审计作用能够有效发挥。一方面增强斗争本领,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把问题查准、查深、查透;另一方面做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审计的“尚方宝剑”是党中央授予的,必须对党中央负责,当好党之利器、国之利器。   文章指出,要扎实做好今年的审计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纲举目张的重大问题加大审计力度,促进各地区、部门和单位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聚焦实体经济发展,聚焦推动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要用好审计成果,在审计整改上打好“组合拳”。   文章指出,要加强审计自身建设。今年是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要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要全面从严治党治审,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各级党委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力。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管,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
推动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综述10-3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动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合力推进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事业稳健前行。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大幅度提升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部门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业立业之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我国金融体系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2014年的81.43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9月的230多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直接融资渠道也在不断畅通。从2012年的不到30万亿元,到如今逾150万亿元的托管余额,中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在超5200家A股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近2900家,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说。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不断加强——   近年来,金融部门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来自金融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绿色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6.8%、38.2%、18.6%、15.1%,均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   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   近年来,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日益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成效不断显现,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逐渐提升,推动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9月份我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5%,比上年同期低14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   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   金融资产脱实向虚势头得到扭转——   针对资金空转、套利等现象,开展市场乱象专项治理;全面实施资管新规……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坚决清理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等活动,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30万亿元。过去几年,流向实体经济资金大幅增加。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妥推进——   近期,辽宁农商行获批开业,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我国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举措相继出台。   机构整合、股权重构、市场退出……近年来我国扎实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一些改革重组后的机构正在逐步恢复造血功能,实现稳健经营。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完成对436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级。结果显示,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峰值压降近一半。10省市辖内无高风险机构。   社会金融秩序基本实现“由乱到治”——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正在形成。我国非法集资新发案件数量、涉及金额和人数连续多年下降。深入推进P2P网贷专项整治工作,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   多项金融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成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   配合推出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设立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求、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金融“组合拳”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仅要关注重点领域,更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从整治股东股权入手,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标本兼治,补齐监管短板,筑牢金融安全网。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防范化解风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   金融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   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多项涉及金融监管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从上一轮金融监管领域改革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组建中国银保监会,到本轮金融监管格局再次迎来重大调整,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推动监管标准统一、监管效率提升。   金融领域制度改革持续发力——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不断改进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和服务;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围绕供给侧发力,找准金融服务重点,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   近年来,改革成为金融领域的高频词。从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到持续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系列改革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金融开放蹄疾步稳——   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债券通、互换通,中国债券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展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外资机构不断加大在华投入。   “中国金融市场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清晰的开放信号,也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显著增强了全球市场信心。”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总干事李剑阁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从2020年至2023年9月末,在华外资银行增(注)资总计达187.3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有中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0-25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申铖)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了上述安排。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国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大道同行 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10-20
 秋风送爽,旌旗飘扬。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吸引着世界各方的目光。   丝路精神传承千年,互联互通是各国谋发展的必由之路。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已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10年来,从倡议到实践,从规划图到实景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10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引领构建了全球互联互通新模式、引领开辟了共同繁荣发展新道路、引领探索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新方案,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书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条开放之路。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心联通”,10年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10年间,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量增质升,双向投资成果丰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这是一条务实之路。共享机遇,务实合作。10年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共建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顺应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各国政府携手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带给各国人民实实在在的好处、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这是一条共赢之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菌草种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帮助数万人摆脱贫困,澜湄国家7000多名居民饮水安全有了保障,肯尼亚建成了独立以来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世界更多地方盖起了学校和医院、接入了互联网、乘上了现代交通工具……共享机遇,互利共赢,各国正携手将各自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收获沉甸甸的发展成果。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未来的发展更值得期许。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当下,在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格局中,各国更加迫切需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本次论坛举办恰逢其时,聚焦共同发展繁荣,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社会对全球团结共谋发展的期许,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愈发彰显、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一条丝绸之路,穿过历史长河,传承了2000余年的文明记忆;一个发展之约,跨越山海阻隔,串联起150多个国家的繁荣梦想。大道同行,千年丝路精神赓续,崭新的实践重绘出合作共赢的新时代画卷;共商共建共享,秉承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继续携手共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10-1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银行业践行金融工作人民性,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做好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实事。   “沉睡账户”主要是指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沉睡账户”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本次“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自2023年10月起持续1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通过“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及时查看、使用或注销冗余账户,唤醒沉睡的“钱袋子”,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是金融监管总局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期间开展的“为民办实事”专项行动之一。金融监管总局将以此次提醒提示专项工作为契机,推动银行业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优化账户管理相关措施,提升账户查询、提取、注销等服务的便利性,不断增强银行业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10-16
10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6万亿元,同比下降19.3%;委托贷款余额为1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信托贷款余额为3.8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91万亿元,同比下降0.3%;企业债券余额为31.39万亿元,同比下降0.3%;政府债券余额为66.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31万亿元,同比增长9.4%。   从结构看,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5%,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4%,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8%,同比高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