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坚决防范超调风险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线拉升09-12
9月11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近期外汇市场形势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相关指导司局、8家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是对近期汇率关注问题的回应。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自8月下半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3附近运行。上周五,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突破了2010年6月汇改以来的新低。   对此,会议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虽然有所贬值,但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对非美主要货币保持相对强势,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预期总体平稳。随着国内稳经济、稳预期政策陆续出台落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转正,进出口数据好于预期,房地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明显回暖,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经济“进”的势能正在积聚,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实际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主要是短期的、阶段性的。美元指数已连续八周走强,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加上暑期跨境游、海外留学等外汇需求增大,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一定贬值压力。   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人民银行在过去汇率应对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下一阶段,将继续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坚决纠偏,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金融时报》记者整理发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针对汇率波动,人民银行已采取多重措施持续积极应对,有效保持内外均衡。中间价持续偏强,9月1日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在香港增发央票,多措并举稳住汇率。数据显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及非美货币仍保持相对强势。8月以来至9月8日,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升值0.1%、0.1%、1%,衡量一篮子货币的CFETS指数升值1%。   实际上,9月11日,随着8月超预期金融数据发布以及前述会议召开,人民币汇率应声大涨。9月11日午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波动直线拉升逾300点,强势站上7.30关口;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涨幅扩大,升破7.31关口,日内涨超500点。   “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业内人士分析,美联储加息已近尾声,外部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国内支持政策加快显效,经济基本面回升向好更加巩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金融管理部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外汇市场成员、广大企业和居民的共同愿望。”会议强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金融管理部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迎新一轮调降09-11
 时隔3个月,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再迎调整。   9月1日,6家国有大型银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在官网更新了人民币存款参考利率表,即日起对中长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下调。   相比今年6月的下调,本次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更大,各家银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普遍分别下调了10个基点、20个基点、25个基点、25个基点。   “从中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来延缓息差缩窄压力,是商业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保持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持续性的重要举措。   多家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日前,《金融时报》记者致电北京地区多家国有大型银行网点时了解到,9月起,商业银行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   9月1日一早,《金融时报》记者查询各家银行官网时发现,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以及邮储银行6家国有大型银行均对人民币存款利率表进行了更新。   具体来看,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55%,邮储银行下调10个基点至1.58%。6家国有大型银行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20个基点,降至1.85%;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25个基点,分别降至2.2%和2.25%。   此外,一年期以下整存整取利率、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暂未调整。   除国有大型银行外,9月1日,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也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调整,无论是下调涉及的期限品种还是调整幅度,均与国有大型银行保持一致。然而,由于此前挂牌利率不同,各家股份制银行调整后的利率并不统一。   其中,招商银行调整后的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1.55%、1.85%、2.2%、2.25%。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两家股份制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1.75%,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2.0%,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降至2.25%、2.3%。   从本轮存款利率调整情况来看,主要以中长期定期存款为主,且调整幅度比上一轮更大。今年6月8日,6家国有大型银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二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均下调了15个基点。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本轮存款利率下调,是商业银行在一年内第三次对存款利率进行集体调整,此前两次分别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均为国有大型银行牵头下调,并带动中小银行陆续调降。   缓解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   “在提振市场信心、有效融资需求有待加强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投放面临压力,因此,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谈及今年以来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的原因,董希淼表示,资产端收益的下降倒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端成本。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以及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各家商业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净息差继续下行至1.67%、1.81%。   “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来延缓息差缩窄压力、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在当前仍然具有必要性。”在董希淼看来,这也是商业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保持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持续性的重要举措。   近期,随着半年报的陆续披露,各家上市银行上半年的净息差表现也逐步浮出水面。《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半年报数据时发现,截至今年6月末,各家国有大型银行净息差呈现持续收窄的趋势。   具体来看,上半年,工商银行净息差为1.72%,同比下降31个基点;农业银行净息差为1.66%,同比下降36个基点;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67%,同比下降9个基点;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79%,同比下降30个基点;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31%,同比下降22个基点;邮储银行净息差为2.08%,同比下降19个基点。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监管对银行净息差“合意”标准为1.8%以上。   合理控制负债成本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8月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后,市场对于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已有充分预期。   在近日密集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家上市银行高管透露了接下来调降存款利率、控制负债成本的计划。   “受益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的持续释放,预计后续存款成本压力将得到一定缓解,有信心继续保持存款成本的比较优势。”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表示。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采取措施,合理控制3年期以上、期限较长的高付息成本存款,包括同业存款。”   “从去年开始,已通过存款自律定价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对冲LPR下调带来的影响,缓解银行息差下降压力。”在兴业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该行监事、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赖富荣表示。   在业内专家看来,接下来,其他中小银行将跟进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银行、不同地区资产负债结构不同、存款市场竞争情况不同,存款利率下调的节奏、幅度也可能不同。
稳息差需从资产负债两端齐发力09-11
 8月末,A股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均已披露完毕,净息差收窄趋势延续受到各方关注。   今年上半年,在沪深两市42家上市银行中,有39家净息差较上年末下降。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商业银行净息差只有不低于1.8%才能在有关项目评分中拿到满分。目前,已有20家上市银行净息差不足1.8%。这意味着,近半数A股上市银行在评分中只能达到“及格标准”。   净息差即净利息收益率,是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在同样的资产规模下,净利息收入越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效率和盈利能力就越强。我国对商业银行包括净息差在内的主要指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净息差水平,这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此外,由于净息差与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资本充足率等商业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这就代表着净息差的持续收窄会让商业银行其他经营指标也随之承压。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净息差收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都需要面对的挑战。稳定净息差水平,既代表着要将净息差维持在监管要求的合格范围内,又代表着要尽可能减少净息差的波动,维持其相对稳定。   在这一问题上,商业银行的选择几乎不谋而合,增强资产质量管理能力是上市银行高管层的普遍思路,也是最契合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选择。   在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全部影响因素中,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不仅至关重要且变动较大。因此,商业银行稳定净息差水平,重点要从资产负债两方面发力。   在资产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是重中之重。商业银行要将信贷资源向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倾斜,加大对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金融供给,适度增加贷款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增强信贷投放节奏的稳定性。   此外,要提升其他资产优化配置能力。合理分配投资和同业业务的比重和期限,优化资金利用效率。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多元化拓展资本补充渠道。提升全面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特别是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建立健全风险隔离机制,及时清收处置不良资产。   在负债端,同样需要调整优化负债结构。要夯实稳定性强的存款业务基础,适度发展主动负债业务,完善多元化的负债结构,提高负债成本利率敏感性。同时,加快发展结算、托管、担保等业务。强化量价协同管理,做好存款定价精细化管理,提升综合服务客户能力等。   总体来说,商业银行只有从资产负债两端着手发力,实现开源和节流并重,才能做好净息差管理,维持稳健经营,从而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北交所改革落地 市场反应如何?09-07
2023年9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两周年之际,北交所重磅改革落地:证监会对外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即,北交所对标《意见》要求,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包括优化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   改革启动后首个交易日,9月4日开市后,北证50指数高开高走,截至当日收盘,上涨5.92%;217家上市公司中有215家股价上涨,占比99.08%;北交所日成交额达35.13亿元,环比增长82.30%。   从市场具体表现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积极变化。一是转板概念股表现突出。《意见》提出,“稳妥有序推进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9月4日早盘,北交所转板概念股集体大涨,龙竹科技率先冲击涨停,点燃资金做多情绪。不过,当日上涨后,北交所整体估值仍仅为16倍,北证50指数成份股和转板概念股约18倍,远低于科创板71倍、创业板48倍的估值水平。有分析人士认为,在A股企稳回升背景下,转板预期将会逐步抹平北交所市场与沪深市场的估值差。   二是投资者大举进场。科创板投资者可直接参与北交所交易,科创板投资者不再需要风险测评,券商端一键功能即可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可以预计北交所将快速批量引入一批科创板投资者,投资者总数由500多万快速向科创板的1000万靠拢。例如,华泰证券北交所开户功能上线后,仅9月4日就有近万名客户申请一键开通北交所权限。从市场表现来看,北交所成交明显放量,龙虎榜多家营业部现身游资大户身影。市场人士估计,近期增量资金还将继续跑步入场。   三是股价波动弹性大。北交所股票流通盘小、容易拉升,涨跌幅度30%,没有异常波动停牌核查制度,同时没有量化资金,3天涨停即可翻倍,上涨空间大、速度快,在各类集中资金涌入的态势下,财富效应有望加速释放。9月4日,北交所共有4只股票盘中一度冲击涨停,A股涨幅前十位中,一度有7只股票为北证市场标的。   四是交易机制不断完善。9月1日,北交所已上市股票全部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新股自上市首日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从沪深经验看,两融标的每次扩容后,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平均在3个月内提升至少20%。当前,北交所两融余额占市场流通市值不足2%,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北交所做市商门槛下调,经测算,扩容后做市商数量有望达到40家,做市商掏出“真金白银”建仓做市库存股,或会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一股重要力量。   业内专家表示,本次北交所改革力度远超市场此前预期,是一次系统全面的改革,既有助于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聚集,也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买方力量,促进投融资两端一二级市场平衡,还有利于北交所市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性生态加速形成。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09-0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TIMG 2023)》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总指数在全球排名第8位,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字经济大国。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1万亿元,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达到24.0%。我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大力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稳步推进5G基站、数据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8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智能传感器等设施建设,提高数据信息的感知、采集、甄别和传输能力,打造制造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推广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达到492台/万人。   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应用模式和关键基础设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个,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个,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坚持市场引导、企业主导、动态优化,推动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实施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务系统云端迁移。鼓励企业围绕制造业生产特点和企业痛点问题,开发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解决方案,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监测与运行分析系统,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利用闲置资源,实现制造资源跨企业优化配置、共用共享。   加速数字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数字技术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源泉和核心驱动力,推进数字技术创新,是打造驱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新引擎。   加强自主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我国制造业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产业体系健全,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工业软件、操作系统、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国家应加大对新一代数字技术基础理论的研发投入,努力在数字革命背景下取得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话语权,推动制造业产业链迈向中高端。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瞄准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集成电路等技术,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共同构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发云服务技术,鼓励统一垂直行业的制造业企业集合上云,以订单驱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制造业产业范式革新与产业数字化升级。   强化应用推广,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研发、生产、销售、运营、服务等各环节融合应用,促进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产业模式。从区域来看,在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以灯塔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未来工厂、黑灯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发展;在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制造业企业做好现有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精益生产管理等基础工作。从产业来看,鼓励以规模和效率为竞争优势的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企业来看,以建设智能制造场景、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企业为着力点,分类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领军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线上营销、远程协作、订单管理、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发展;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大力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快制造业生产模式由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生产,制造业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致力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技术研发、生产运维、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提高效率,赋能智能制造全面升级。   释放数据价值,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有利于构建制造业领域的新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推动数据高效流通,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集聚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实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发展的智能决策和模式创新。发挥数字经济在要素配置中的“时空压缩”效能,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加速数据在制造业生产领域的技术转化与应用,以数据要素优化配置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同步优化,进而提升制造业整体生产率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激活“人才引擎”动能,打造制造业数字化竞争新优势   人才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缺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到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450万人。在数字经济时代,要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激活“人才引擎”新动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精准引才,打造制造业数字人才高地。结合经济发展战略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鼓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编制制造业数字化人才需求规划,加大对行业领军人才、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市场化招聘、顶尖人才举荐、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及时发现、引进人才,对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高精尖缺”人才实施“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等灵活引才方式。推进柔性引才,打破地域、身份、资历、人事关系等方面的约束,采取招聘、挂职、兼职、项目合作等形式招引优秀人才。   精心育才,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将制造业数字化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制定“高精尖缺”人才目录和“数字工匠”培育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相关研究,设置相关专业及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建“互联网+制造业”“数字经济+制造业”等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育体系,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通过定向培养、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方式,探索制造业人才、数字人才资源共享,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结合自身需要、依托自身平台制定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实体的“工业4.0学习工厂”,开展员工在职培训,逐步提升制造业企业员工的数字化、智能化素质。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联动,使政府、高校、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暖心留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围绕“引、育、留、用”等关键环节,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建设“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平台”和“人才服务港”,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安居保障、医疗服务等一揽子人才服务项目方面,为制造业数字化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推广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工业互联网工程师、工业工程师等职称评定制度,畅通职称晋升和人才成长渠道。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氛围,为优秀人才探索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提供宽松环境。   科学用才,激发人才创新潜能。坚持科学用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应,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握岗位对制造业数字化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人才的专业、特长、意愿等,提升工作匹配度,做到人岗相应、以事择人,实现人才效应最大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设,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制度,不拘一格选聘使用优秀制造业数字化人才。针对顶尖人才量身定制激励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其真实需要,确保其全身心投入工作。构建以业绩、贡献、创新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支持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承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和实践任务。   (作者:肖琳子,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关键“5%”将撬动碳市场发展08-31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全国碳排放权市场2021年度、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已于近期启动。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对于其重启,大多数专家都乐见其成。“CCER重启是必然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补充,有利于遵约市场、企业实现低成本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从国际和国内看,CCER的重启已迫在眉睫。”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表示。   政策准备就绪 CCER蓄势待发   我国的CCER体系于2012年启动建设,2015年进入交易阶段。2017年暂停签发。暂停签发后,存量CCER仍可在地方碳市场上交易,并用于全国碳市场履约抵消。“CCER自2017年签发暂停之后,就没有再重新启动。”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碳市场高级分析师谭琭玥表示,此前CCER没有重启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多部门协调,需要时间周期较长;二是目前政策所涵盖的方法学等技术文件还没确定,CCER政策需要与其协同。   而目前,相关条件正在成熟。2023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为后续CCER项目的签发提供依据。6月27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项目初步验收,为CCER的注册登记和上线交易做好基础设施准备。7月7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编制形成《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8月17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交易相关服务安排的公告》,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即日起开通开户功能,明确了全国自愿减排交易的开户主体、交易场所等重要信息。   “《管理办法》的发布意味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即将重启,虽然具体的备案签发还得等一等。”谭琭玥表示,目前,行业相关企业还在观望新的方法学正式名录细则等。《管理办法》中有很多新的具体措施,可有效规避先前的数据质量问题。市场监管总局也会参与CCER的监管,会比以前严格。   数据质量一直是包括CCER在内的碳市场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梁希认为,数据质量提升需要不断完善方法学,同时加强第三方核查的力量以及加大政府监管和惩罚力度。长期来看,可以研究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并积极开展试验和示范,而现阶段这些手段的可实施性、经济性也需要考虑。   整体来看,对CCER重启的期待是一致的。“根据路孚特2023年碳调查问卷的最新结果,超过三分之一的问卷调查者认为CCER将于今年下半年重启,接近三分之一的问卷调查者认为2024年将重启。对于CCER未来价格的预测,近一半调查问卷填写者认为将高于50元/吨。”谭琭玥表示,业内都在静候CCER重启佳音。   与全国碳市场互补 5%比例不高但效应明显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在同场发布会上,刘友宾表示,近期,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启动了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共纳入发电企业2200多家,两年度分别履约、配额清缴时间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消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5%。   不要小看这5%。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CCER的需求量明显上升。根据中金量化及ESG团队的研究,CCER暂停签发前,全国碳市场尚未上线交易,经过审定公示的CCER审定项目共2871个,备案项目861个,减排量备案项目254个,减排量备案5000多万吨。在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后,仅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就消纳了3273万吨CCER,对CCER的消纳作用较为明显。   在全国碳市场扩容、配额逐渐收紧的预期下,CCER供不应求且一段时间内没有增量补充的情况,拉高了市场对于CCER重启签发的期待。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让CCER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此前,CCER市场多属于自愿交易,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交易的连续性和活跃性较为有限。但是,全国碳市场启动后,CCER可用作强制履约的一种补充,根据目前的规定,能抵消总碳排的5%,这就有了交易价值。   实际上,市场期待CCER重启,也是因为暂停签发后,CCER存量消纳导致供不应求,在部分市场价格维持高位。从数据来看,2020年和2021年的全国自愿减排碳市场成交量明显高于往年,CCER存量进一步消纳。2022年和2023年(截至6月)成交量低于前期水平。供应不足叠加需求上升,该情况整体提高了CCER价格水平。   当然,CCER重启也引发了对供需失衡的担忧。对此,梁希认为,需从开始加强项目把关,建立科学的市场预期,聚焦支持高质量减排项目进入市场,避免大量不符合要求、没有额外性的项目涌入市场。专家提示,自愿减排市场不仅仅需要考虑数据质量问题,还需要考虑纳入项目的质量问题,包括双重计算、额外性、碳泄漏等因素。
财政部:加强财税支持政策落实 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08-30
日前,财政部发布通知,从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等方面,要求各地区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知要求,要及时足额兑现减税降费政策。在认真落实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精准税费优惠政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弱政策力度,确保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持续发挥各项税费优惠的政策效能,为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增动能。   通知强调,要从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支持地方打造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等方面,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保障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通知提出,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央财政继续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并已经下达有关预算。各地财政部门要抓紧向纳入支持范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拨付资金,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等。   通知要求,落实政府采购、稳岗就业等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及时支付,健全防范新增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将政府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纳入日常监管,形成有力约束。   通知强调,在分配财政资金的过程中,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促进支持政策直达快享。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财力状况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和实际困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同比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恢复改善08-30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好转。国家统计局8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5%,降幅较1至6月收窄1.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降幅自年初以来逐月收窄,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其中,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7%,降幅较6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当月同比降幅已连续5个月收窄。   “7月份,工业生产稳定恢复,产销衔接水平明显提升,企业营收边际改善,盈利水平持续好转。”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逐月收窄,主要受益于国内需求稳步修复,工业品价格降幅逐步收窄,宏观纾困、促内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等多重因素影响。   今年企业单位成本首次同比减少   整体来看,7月份,我国企业营收改善、单位成本降低、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共同带动工业企业利润恢复。   首先,工业企业营收有所改善。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降幅较6月份收窄1.9个百分点。其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速触底回升,对企业盈利的拖累也在边际减弱。孙晓表示,随着经济恢复向好,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明显提升,加之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收窄,共同推动工业企业营收改善,有助于工业企业利润继续恢复。   从成本来看,7月份,企业单位成本首次同比减少,推动利润率降幅继续收窄。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中下游行业原料成本压力有所减轻,工业企业单位成本总体改善。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5元,同比减少0.55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减少,有利于企业扩大盈利空间。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随着原材料成本压力持续缓解,助企纾困政策加力,需求改善推动产销衔接水平提高,预计企业单位成本有望逐步改善。   从利润率来看,7月份同比降幅继续收窄。1至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9%,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7月份,利润率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对工业企业盈利的拖累继续减弱。在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看来,利润率降幅收窄主因在于成本压力缓解,展望未来,企业成本压力有望继续下降,推动工业企业利润率继续回暖。   分企业类型来看,1至7月,国有控股、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0.7个、2.8个、0.4个百分点,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所改善。从库存情况来看,1至7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长1.6%,增速较1至6月回落0.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企业库存持续下降,被动去库存阶段已开启。在专家看来,工业企业短期或仍处于去库存周期。   装备制造业利润稳定增长   从结构来看,在政策发力见效下,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中游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稳定增长,下游电力、燃气、水等行业利润增幅扩大,共同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改善。   受部分工业行业供求关系改善等因素推动,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7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7.7%,降幅较6月份收窄29.6个百分点,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改善。其中,钢铁、石油加工行业均由上年同期全行业净亏损转为盈利,利润同比增加288.0亿元、177.5亿元;有色冶炼行业利润增长1.17倍,增速明显加快。   中游装备制造业利润稳定增长,但受极端天气影响、同期国内外需求偏弱等拖累,增速有所回落。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积聚壮大,持续助推工业企业效益恢复。1至7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延续增长态势,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2个百分点。此外,电气水行业利润增长加快。1至7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38.0%,增速较1至6月加快3.9个百分点。   周茂华认为,制造业和下游电力、燃气、水供应行业利润改善,主要是受能源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国内需求恢复带动的影响。尤其夏季电力需求强劲增长,带动行业利润增速保持高增长。数据显示,随着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持续发力,发电量增长加快,1至7月,电力行业利润增长51.2%。   从大类行业利润占比来看,7月份,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占比有所下降。1至7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升至34.6%。伍超明认为,装备制造业利润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连续5个月回升,主要由于其增速持续高出全部工业增速较多,同时,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占比继续筑底,反映出实体需求不足仍相对明显,亟待政策加力扩内需。   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速降幅收窄,与之前公布的PPI同比表现较为一致。受访专家认为,工业产出和宏观数据显示出国内需求延续恢复扩张态势,随着国内经济循环逐步畅通,同时受益于逆周期政策加力,国内需求总体有望继续恢复,下阶段工业部门整体经营状况有望持续改善。   “展望未来,工业企业盈利同比增速或于四季度转正。”高瑞东表示,一是下半年PPI同比有望回升,从价格和利润率两个层面推动企业盈利回暖;二是库存周期已向被动去库存切换,企业去库存压力将明显减轻;三是8月份以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有望加强企业的盈利修复动能。但同时,伍超明认为,房地产恢复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加上民企投资信心有待提振、外需趋弱拖累出口,对本轮企业盈利修复弹性应保持客观谨慎。   企业预期整体乐观。“当前,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回落,加上国内宏观政策支持,工业市场需求稳步恢复,中下游工业制造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此外,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保持扩张,反映出企业对未来市场需求与经营前景保持乐观。”周茂华表示。   近段时间以来,工业稳增长政策不断加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1个部门研究制定了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4个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于8月25日正式对外发布。此前,多部门联合发布的《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将通过一批重点举措,巩固拓展轻工业稳增长良好态势,力争明年年底前,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5万亿元。   专家认为,接下来,国内宏观政策既要着力于积极推进国内消费和内需稳步恢复,也要落实好稳外贸支持纾困政策,促进外贸平稳健康发展。对此,孙晓表示,下一步,要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宏观政策,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明显提升08-23
今年1至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1至7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3.94%,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升至6.3%……一组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作了详细分析,也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操作思路作出部署。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报告》在货币政策基调相关部分指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在政策展望相关部分指出,“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与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的指向基本一致。   其中,“专栏2——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介绍了精准有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恢复的支持作用。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我国经济恢复步入了正常轨道,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长远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仍有较多空间,预计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发挥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缺口将逐步弥合   上半年,金融数据总体较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效果逐步显现,总的来看,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在总量上,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合理增长。在价格上,稳步有效激发市场需求。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支持挖掘经济需求潜力。在结构上,支持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不断加大对小微民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培育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未来与金融数据将更加匹配。”《报告》提出,当前金融数据总体领先经济数据,主要是宏观政策和金融靠前发力、实体经济恢复时滞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疫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居民消费倾向和疫情前相比还有差距,民间投资意愿有待提升,这些挑战都是经济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从当前形势看,疫情后经济恢复步入了正常轨道。《报告》分析称,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现积极好转,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持续高于全部投资,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六成和九成,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全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将逐步弥合。   “从长远趋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报告》进一步表示,未来1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增长到8亿以上,市场规模优势庞大。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不断积蓄,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有耐心、有信心。   稳固实体经济恢复向好势头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报告》提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精准有力,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稳固好实体经济恢复向好势头,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提出,金融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继续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更好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最根本的措施是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加快推动经济恢复和回升。只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增加,金融支持服务的力度不断增强,金融风险将得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   上述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货币金融政策将朝着稳增长方向进一步发力。其中,会议将“力度要够”放在首位,表明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数据总体上将继续领先经济数据,为经济恢复动能转强积蓄力量。   董希淼认为,“节奏要稳”是要求金融机构妥善安排信贷投放计划及其他金融服务,保持金融支持服务的月度、季度和年度平衡,尽量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忽冷忽热等现象。   而“结构要优”则是要求金融机构在总量上加大服务的同时,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等结构,提升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例如,大力发展小微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进一步服务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科技型企业发展。   就“价格可持续”而言,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政策发力的重点是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同时,还需要保持银行净息差、利润处于合理水平,从而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精准有力、协调配合 打好政策“组合拳”08-21
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指出,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继续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的部署已然明确,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三个主要着力方向也足够清晰,接下来,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必须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同时,进一步提高宏观政策的协同性、有效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这既源于我国经济自身具有的巨大发展韧性和潜力,更离不开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下,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各类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了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稳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增强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今年1至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1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发挥政策利率引导作用,6月份、8月份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分别合计下行20个和25个基点,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1至7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3.94%,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此外,锚定房地产、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人民银行持续推动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强化风险防范化解。   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成为财政政策端“组合拳”的重要发力点。例如,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减税降费支持重点,在降低经营成本、支持科技创新、支持融资、鼓励吸纳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对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保障就业和民生、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聚焦就业、产业、投资等方面,各政府部门根据现实情况,纷纷有针对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共同形成了稳定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仍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因此,在前期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持续发力的基础上,做好未来一段时间工作,需要继续打好政策“组合拳”,在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等方面精准发力、协调配合,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盘活经济的重点一招,其关键在于让居民有能力消费、有动力消费,即一要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二要提振消费信心。锚定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应继续拓展扩消费、促投资政策空间,提振大宗消费,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储备,从根本上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货币政策方面,要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在资本市场方面,推动实施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协同发力,提升市场活力、效率和吸引力,保持资本市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从而对促进居民消费、拉动有效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打好政策“组合拳”,出台举措只是一个方面,抓好落实是关键。首先,应扎实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持续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密切跟踪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提高宏观政策的及时性、前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机、力度、节奏,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其次,应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跨部门沟通和政策协同,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防止出现“合成谬误”问题,维护好稳定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形成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的强大合力。最后,应确保政策出台务实见效。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并推动各地加快落实已部署的各项任务,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 7月份房价稳中略降 专家:预计未来居民住房消费和房企投资意愿将逐步改善08-18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减少,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下降、同比有涨有降。   “7月份新房价格指数环比跌幅有所扩大,但数据并不悲观,8月份各地优化调整政策的动作,客观上有助于促进房价指数企稳。”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相关政策也要做出积极调整优化以适应新形势。   日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调整阶段,部分房企经营遇到一定困难,影响市场预期,但要看到这些问题是阶段性的。   专家预计,近期,各地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居民收入增加,房地产市场调整优化政策显效,居民住房消费和房企投资意愿有望逐步改善。   房价上涨城市环比减少 7月居民购房意愿较低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连续两个月下跌。其中,一线城市环比连续两月持平,二线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3%,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   从同比来看,7月份,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和0.2%,涨幅略有回落;三线城市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受访专家表示,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购房意愿较低,开发商降价促销的力度也在加大,市场面临一定的压力,还需要各地加快优化调整政策,促进交易量和价格等指标企稳。   二手房价格总体呈现跌幅扩大的态势。7月份,一、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4%、2.7%和3.5%,降幅比6月分别扩大1.0、0.3和0.1个百分点。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认为,二手房同环比跌幅比新房大,主要在于二手房挂牌量不断创新高,而月度销售量小于挂牌量,交易周期增加、预期下滑,导致部分房源持续降低挂牌价,以求尽快“出货”。严跃进认为,各地要注重“激活二手房、带动一手房”的重要思路,把二手房稳定工作作为楼市激活的重要突破口。   房价上涨城市较之6月也有所减少。在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中,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0个和6个,比6月份分别减少11个和1个。其中,西安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0.2%;广州、深圳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2%、0.6%。   当前各地房屋销售遇到压力,成都、上海、宁波、杭州等同比上涨的城市多为中心区改善盘集中入市,因定价合理而出现热销。不过,从8月份各地的反馈情况看,部分地区看房数量有所增加,市场预期也在做积极调整。严跃进表示,当前各地政策正在逐步落地,客观上也有助于促进房价指数企稳。尤其是考虑到很多城市二季度需求尚未释放,后续房价指数复苏也将具有全面性,市场预期也将进一步向好。   政策密集发力 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   当前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从供给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7月新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0.8%,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9.5%,二手房的在售房源量也在持续累积扩容。但在需求方面,1至7月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3%,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6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开发情况来看,1至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低于上半年7.9%的降幅,弱于市场预期,显示房地产企业仍优先保证竣工,继续拿地和新开工意愿不足。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居民对楼市预期不振导致市场交易量下降。但同时,竣工面积有所回升充分说明一年来保交楼工作具有积极成效。受访专家认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关键要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购房者入市的信心。   延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指导银行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优化限购限售政策、强化公积金政策支持……面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的新形势,近期政策正在密集发力,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向好。住建部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近期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密集发声,表示要支持和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部分二三线城市也在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各地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客观上有助于促进房价指数企稳。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各部门已经在积极落实和部署房地产相关工作,当前围绕着改善型需求的住房政策依然存在调整空间,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将是各地政策密集发布的关键窗口期。   “政策、预期等积极信号的出现,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评估房价指数走势。”严跃进表示。在他看来,当前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机遇期,一是各地购房政策纷纷调整优化;二是市场企稳复苏基础越来越扎实,乐观情绪正在增强;三是宏观经济基本面有进一步转好的基础,对于房地产市场企稳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08-16
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丁薛祥出席主场活动开幕式并讲话   新华社杭州8月15日电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开幕式,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并讲话。丁薛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以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促消费“一揽子”政策出台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居民消费潜力08-10
近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正式发布。《措施》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力求长短兼顾、务实有效。   “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恰恰相反,促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避免不法‘套路’、假冒伪劣等产品。政府施策更有效、更惠民,老百姓消费和福利就能同步得到提升。” 在国新办举行的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这次印发的《措施》中举措共有20条,希望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   李春临表示,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整体处在恢复过程中,餐饮、文旅、影院等线下场景快速恢复,商场、商业街重新热闹起来了,体育赛事、演唱会等也陆续恢复,常常“一票难求”。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消费品类增长势头仍不稳固,一些居民朋友的消费信心不强、顾虑不少,一些领域消费体验不佳、感受不好,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力。   李春临还表示,《措施》将与各领域、各品类重点政策一道形成促进消费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促进消费工作点多面广,但基本思路一以贯之,始终坚持三个基本考量:   一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顺应市场规律和消费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潜在需求,着力营造推动消费升级的良好生态。   二是坚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   三是坚持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更好结合。突出体现大众化、普惠性,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人们的旅游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许多旅游景区重现了“人山人海”景象。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介绍称,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是23.84亿,实现了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9%和95.9%,居民旅游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旅游出行大幅增加,带动了相关消费的扩大。假日旅游消费方面,“五一”假期旅游出行距离和消费活跃度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暑期以来,旅游市场延续了强劲复苏势头。   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快速恢复,为拉动消费上升、促进经济恢复、提振发展信心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缪沐阳表示,下一步,主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着力完善政策环境。落实好近日发布的恢复和扩大消费文件,研究制定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国内旅游品质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抓好平台载体建设。启动新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的建设工作,使这些成为消费促进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指导各地开展24小时生活圈和新型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   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为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在一季度汽车产销同比下滑的情况下,二季度汽车产销明显恢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保有量均创历史新高。   李春临介绍称,现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已经先后出台,同时,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这些都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李春临进一步表示,针对汽车消费细分市场,将研究优化更多大众化、普惠性的支持政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汽车消费还是其他消费品消费,我们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需求变化,创造新需求,供给侧不改革,拿出来的产品不适销对路,老百姓是不买单的。”他强调。   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特别是接触型聚集性服务性消费呈现良好恢复态势,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3.9%和95.9%,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62.7亿元,截至7月29日,已经连续39天破亿元,刷新中国影史纪录。从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5.5%,这其中消费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和收入都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李春临表示,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激发活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通过消费能力提升,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此外,恢复和扩大消费也离不开良好的消费环境。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表示,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场监管总局着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消费提质扩容。一是不断完善法规机制,夯实消费环境制度基础。二是持续加强监管执法,净化市场消费环境。三是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下一步,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改善消费环境的意见,启动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发挥城市整体创建的牵引撬动作用,带动各地消费环境进一步提质升级。
问道科创金融:“股贷债保”探路08-08
 科创金融堵点何在?   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强调要把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围绕更细节的问题,在7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回应了媒体关切。他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优化市场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作为联结资本、科技、产业的重要枢纽,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助力。   然而,科技型企业确实面临着筹资难掣肘,导致科技成果难以产业化。如何把技术和资金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风险收益匹配的筹资机制以及妥善的资金退出机制,各方均在不断探索。   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科技创新型企业在促进国家创新活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链全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得到多元化的接力式金融服务。与他持类似观点,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锋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金融市场发展改革稳步推进,各项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接连发布。不过,当前加强科创能力建设的迫切性非常突出,对金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因此,亟须梳理当前科创金融发展面临的堵点问题,明确强调现阶段需重点发力的方向。   “当前我国科创金融发展尚不成熟,主要表现为资本、科技、产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链条尚不畅通,导致创新企业生力军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期再提科创金融,旨在进一步强调金融之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科创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   “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由于科技型企业具有“三高一轻”(高科技、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特质,与传统融资供给制度不匹配,所以“如何获得资金”一直困扰着这些企业。与此同时,单一的金融形式也很难满足科创企业发展需求。   “要满足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定位以股权投资为主,股权投资是满足初创期科创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时要采取‘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张青松在前述吹风会上表示。   田轩表示,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的关键,在于不同融资渠道之间的互相补充与支撑。一方面,从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以股权投资为主,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落实面向创业投资基金的差异化监管政策,鼓励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规范化发展,促进关键技术、人才、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的相互驱动;另一方面,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丰富银行信贷产品,提供多样化的债券融资产品,推动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完善担保与风险共担体系等,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   股权投资依然是最主要的部分。服务科技创新,是资本市场与生俱来的使命。在多位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这种表述重点突出了以“股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结构中,银行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位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近十多年来,为了适应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在体制架构上做出不小的转变,推出了不少适合初创期科技企业特点的产品,也有部分银行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在贷款过程中附加股权投资的条款,覆盖了部分风险。“目前来看,这些探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支持了不少科技型企业成长。”该负责人表示。   “不错的效果”体现在科技型企业贷款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连续3年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较高增速;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更多尝试破题的方式还在探索中。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通过投资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推动政府政策支持和银行融资服务同向发力。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将有利于银行通过平台更好地对接企业需求和金融服务,进行业务“撮合”。而且,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对项目进行筛选,有利于金融机构规避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风险。   此外,地方政府也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例如,深圳市政府成立千亿元级规模的投资引导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兴产业领域;设立百亿元级规模“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领域,创新推出高政府出资比例、全额让利等全国领先的优惠政策。再比如,2022年末,科创新高地合肥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设立各类基金35只,投资合肥市项目259个、金额138.43亿元。   平衡风险与收益   在强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也特别提到,要统筹做好融资支持与风险防范。   田轩分析表示,科技创新企业往往自身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且内控制度往往不够规范、财务信息不够透明,银行难以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加之我国融资担保、抵质押品管理等机制尚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风险防控难度较大。此外,由于科技创新企业资金需求一般为长周期、持续性投资,尤其是在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阶段,资金需求较大,单个项目投资风险较高。   如何正确看待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风险防范与尽可能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之间寻求平衡?这是维护金融稳定、推动科技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   “信贷市场方面,应进一步健全信用机制,完善融资担保、抵质押品管理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调增风险准备比例,同时向重点科创领域精准投资;股权市场方面,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实施差异化管控,引导投资机构在早期的风险较高阶段联合多个机构共同投资,以分散风险,同时通过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吸引长线资金。”田轩说。   “科创企业特性与传统金融风险识别缓释手段不匹配。”在原银监会主席、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尚福林看来,发展多元化多层次金融市场、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协同发挥各方合力等,都是解决这种不匹配的方式。他同时表示,金融也需要通过多元化投资、拉长投资久期等来进行风险管理,进而获取回报。   值得关注的是,为降低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本,引导其加大相关投入力度,2022年4月,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利率1.75%,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60%提供资金支持,今年额度又增加了2000亿元。   另外,技术手段的快速更迭也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能力。以商业银行为例,市场大,但是工具不完备,就必须淡化传统授信审批所倚重的财务和抵押物指标,通过评估企业科研团队、技术先进性、成长阶段、现金流特征等多方面因素为科创企业进行综合授信,引入“第四张表”。事实上,这也是从商业银行底层逻辑驱动金融转型的表现之一。此外,尚福林建议,以投贷联动为突破口,健全银行和资本市场协同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比如,利用银行和其理财子公司等银行集团优势,探索试点“信贷+股权+认股期权”的金融服务,改善科创金融的风险收益结构,实现风险与收益的跨期平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315.08万家,获贷率45.9%,比上年末高1.3%。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2%,比上年末高0.9%。   金融管理部门也发挥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7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统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将督促金融机构强化风险管理,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健全内控机制,完善债券信用评级、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化约束,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投资,积累风险隐患。   资本市场如何“挑大梁”   科技型企业技术迭代快、资金消耗大且轻资产运行的特点,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适配性。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支持科技创新已被资本市场摆在最突出位置,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类型的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总能找到愿意与其“牵手”的金融力量,也更适合投小投早。   在6月8日举行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近年来,我们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上市企业占比超过七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先导产业聚集效应显著。”   具体来看,2023年,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落地,资本市场包容性进一步增强。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含创业投资)—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北交所—沪深交易所(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不断畅通完善,当前,科技、产业、资本市场间的良性循环已初步可见。截至今年6月底,科创板上市企业542家,总市值达6.72万亿元;北交所上市企业204家,总市值超2668亿元。   以私募股权投资为例,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私募股权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近20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超过11.6万亿元。投资整体呈现典型的初创期、中小型、高科技特点,聚焦计算机、半导体、医药生物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和国家战略,累计投资规模近5万亿元。自注册制改革以来,更是有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六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获得过私募股权基金支持。   作为直接融资中占据着绝对比重的部分,近年来,债券市场通过“自我创新”,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支持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之一。   从早年的双创专项债券、双创金融债券、创投企业债、高成长型企业债、创新创业公司债(即双创债)、私募可转债等,到202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的科创票据、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以下简称“科创债”),再到今年7月刚刚落地的股债结合型科创金融产品——混合型科创票据,债券市场满足不同类别、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的覆盖面愈来愈广。   从各区域性政策来看,2021年12月,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定向发行高收益债券;去年11月,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伴随着一个个创新产品的诞生、一则则支持性政策的发布,债券市场服务科创企业融资能力相对薄弱的状况已逐步得到改善,并取得一定成效。张青松表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明显增强。截至2023年6月末,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余额约4500亿元,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近14万亿元。   保险兜住风险   除了资金难题,令科创企业束手束脚的还有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不同风险。   “科技创新风险与科技创新如影相随。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发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刘冬姣表示,科创企业除了面临一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之外,还面临技术开发风险、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风险、技术转让风险、技术信用风险、科技人员研发责任风险、研发中断风险等。总体来看,科创企业具有高风险性、风险载体特殊性、风险事故复杂性和风险损失分布难测性等特点。   针对上述风险,科技保险应运而生。目前,保险能为科创企业提供哪些保障?   以武汉东湖高新区金融工作局7月初公布的《东湖高新区首批科技保险试点险种与产品库及保险费补贴政策》为例,其中涉及履约保证类、财产损失类、法定责任类、网络安全类、意外健康类、研发保障类、“三首”类、绿色保险类、其他等9大类52个保险险种,保险责任覆盖了科创企业生产经营、人身健康、资金融通等多个领域风险。仅研发保障类就包含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研发费用保障保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保障保险、科技企业研发设备损失险、临床试验责任保险、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等6个保险险种。   尽管近些年科技保险对科创企业的保障范围日益扩大、保障程度日益增强,但是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当前,我国科技保险还处在探索试点阶段。“科技保险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不少问题需要逐步解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科技创新领域的技术和数据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保险业难以按照传统的方法实现风险评估和产品定价。同时,由于缺乏具有科技创新领域专业背景的核保、风险管控与产品开发人才,保险业对科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存在“先天不足”。   “先天不足”直接导致科创企业对科技保险的态度总是“再看看”。因此,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尤为重要。   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为例,2015年,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转型,中央财政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进行保费补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对被保险人制造销售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因存在质量缺陷,导致用户单位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该装备自身损坏或人身伤亡、其他财产损失,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理赔,从而解决用户单位不敢用、不愿用的问题。   从市场反馈来看,有了保险兜底,制造企业更有信心将新技术、新装备推向市场,并不断根据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后续创新研发。   “科创活动不确定性较强,融资担保和保险有风险分担的天然职责和职能。”据张青松透露,将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政策。   政策再引领   可以说,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科创金融仍存在一些难点,需进一步研究和突破。   例如,科创企业发债门槛高,债券市场支持科创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作用有限,是企业作为发债主体面临的一道鸿沟,也是摆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有心无力”“牵涉部门、机构太多”“多元化、差异化导致复杂难解”是《金融时报》记者采访过程中最频繁听到的感慨。   如何让“心头病”变为“心头好”?最核心还是在于解决债券市场的信用分层问题。“中小科创企业信用资质偏低,缺乏传统实物抵押资产,部分中小科创企业发债规模相对小,都可能影响这些企业的债权融资能力。可以探索依托融资担保机构增信等方式完善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机制,以此来降低科创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及融资风险。”某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市场化增信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反担保要求,需要融资企业具备较多的固定资产或现金资产,但科创类企业一般具有轻固定资产、重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特点,这便产生一定的矛盾。“如果科创类企业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能够进行第三方反担保,那么也能够提升科创企业获取融资担保服务的可得性,不过,这需要建立在充分的尽职调查前提下。”明明进一步强调。   商业银行方面,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观点集中在:加强重点行业研究,做更懂科技的金融人,提高项目筛选、贷后管理等专业能力;继续提高数字技术在分析评估企业领域的运用,缓解信息不对称;针对不同阶段,提供全链条、综合化服务;在授信、风控、定价、考核等方面建立新的机制等。   此外,金融机构支持科创企业的资金来源也被关注,“要多方面拓展创投基金的中长期资金来源。”张青松表示,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按照商业化原则投资创投基金。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   对于这一问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科创金融大会上表示,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耐心资本”。他建议,完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促进养老金规模增长,并优化养老金产品的投资政策。“因为养老金是一种真正的长期资本。”陈文辉表示,相比而言,银行资金存款是一种负债,要保持它的流动性不太现实。养老金在这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而且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在整体策略上,张青松在前述吹风会上透露,金融管理部门将重点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进一步推动扩大科技型企业发债规模,为科创型企业发债开辟绿色通道;二是研究推进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建设高收益债券专属平台,设计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机制与系统,同时加强专业投资者的培育;三是进一步丰富科创类债券产品,鼓励发行混合型科创票据,募集资金可投资科创型企业股权,债券的票面收益可以和科技型企业未来的成长收益挂钩,支持非上市科技型企业发行含转股条件的创新公司债券,加强股债联动;四是进一步优化科创型企业发债融资环境,包括评级机构、评级方法、评级覆盖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