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等工作,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坚持“治已病”与“治未病”相结合,2022年以来,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果。 《报告》显示,金融管理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一些突出风险得到稳妥处置。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建设,加快推动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要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风险防范,稳步推动重点企业集团、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化解,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精准拆弹“治已病” “精准有效处置重大金融风险,一些突出风险得到稳妥处置。”《报告》谈及了过去5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的积极成效。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对重点集团、大型企业的风险处置稳妥推进,同时支持风险较大地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取得进展。 一方面,对高风险企业集团进行“精准拆弹”。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果断接管包括包商银行在内的10家“明天系”金融机构;新设大家保险对安邦集团实施拆分和重组;完成华信集团整体合并破产;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执行完毕。目前,“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资产负债规模大的企业集团风险得到了有效处置。 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有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顺利完成恒丰银行等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财务重组和增资扩股方案顺利实施;2020年至2022年,新增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支持配合相关地方政府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总体下降。 “过去几年,我们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和化解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成功的经验。”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机构改革和风险化解是以“修复”为主,通过兼并重组、新设合并的方式进行。从结果来看,进行风险处置之后,机构能够较好地恢复正常运营能力,在处置过程当中也没有出现风险外溢或引发市场波动,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平稳成功。 影子银行和非法金融活动也得到了全面清理整顿。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资管新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统一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标准,重点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当前,“类信贷”特征的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近30万亿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非法集资受到严厉打击,过去5年,累计2.5万起非法集资案件被立案查处。 《报告》表示,经过3年集中攻坚,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遏制,金融业脱实向虚、盲目扩张态势得到根本扭转,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下一步工作,人民银行表示,将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确保处置措施有效执行和落地。 强化制度建设“治未病” 为了更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网,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有力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夯实金融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5年来,金融法治建设持续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实施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迈上了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总体上看,金融稳定立法工作成效显著,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金融稳定立法,相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同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金融稳定法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草案总体思路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强调着力完善金融风险事前防范、事中化解和事后处置全流程全链条的制度安排。业内专家表示,金融稳定法的出台将明显提高金融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稳定法的出台,将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发挥常态化处置功能奠定法律基础。”曾刚表示。为了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相关部门设立了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中央掌握,资金来自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等主体,“金融风险严重危及金融稳定的,可以按照规定使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报告》中提到,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并且已在两个风险处置案例中得到实际运用。 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推出之前,我国已先后成立了多个行业性的风险保障基金,并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存款保险制度得到实施完善。《报告》提到,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共有4015家投保机构,存款保险50万元偿付限额能够为99.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下一步,还将探索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平台作用,支持重点区域和机构风险化解。曾刚表示,总体上看,作为关注系统性风险的保障机制,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推出,有助于弥补我国现有的行业保障机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提升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报告》还提到,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 此外,相关部门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统筹监管。具体包括:批准3家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稳妥有序开展准入管理和持续监管;出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规定,健全完善监管框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提高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覆盖面广,一旦出现风险,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为了使金融风险被及早发现、及时化解,人民银行在“早发现、早处置”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选取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对新增的高风险机构强化“早期纠正”的限期整改硬约束;加强银行风险监测预警,针对预警银行苗头性问题及时纠偏;组织对包括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内的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年度压力测试;按季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基于评级结果对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分段管理,增强风险防范化解针对性等。 “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长效机制,推动处置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人民银行表示,将坚持“治已病”和“治未病”相结合,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补齐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制度短板,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等工作,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坚持“治已病”与“治未病”相结合,2022年以来,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果。 《报告》显示,金融管理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一些突出风险得到稳妥处置。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建设,加快推动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要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风险防范,稳步推动重点企业集团、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化解,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精准拆弹“治已病” “精准有效处置重大金融风险,一些突出风险得到稳妥处置。”《报告》谈及了过去5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的积极成效。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对重点集团、大型企业的风险处置稳妥推进,同时支持风险较大地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取得进展。 一方面,对高风险企业集团进行“精准拆弹”。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果断接管包括包商银行在内的10家“明天系”金融机构;新设大家保险对安邦集团实施拆分和重组;完成华信集团整体合并破产;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执行完毕。目前,“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资产负债规模大的企业集团风险得到了有效处置。 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有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顺利完成恒丰银行等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财务重组和增资扩股方案顺利实施;2020年至2022年,新增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支持配合相关地方政府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总体下降。 “过去几年,我们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和化解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成功的经验。”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机构改革和风险化解是以“修复”为主,通过兼并重组、新设合并的方式进行。从结果来看,进行风险处置之后,机构能够较好地恢复正常运营能力,在处置过程当中也没有出现风险外溢或引发市场波动,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平稳成功。 影子银行和非法金融活动也得到了全面清理整顿。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资管新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统一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标准,重点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当前,“类信贷”特征的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近30万亿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非法集资受到严厉打击,过去5年,累计2.5万起非法集资案件被立案查处。 《报告》表示,经过3年集中攻坚,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遏制,金融业脱实向虚、盲目扩张态势得到根本扭转,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下一步工作,人民银行表示,将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确保处置措施有效执行和落地。 强化制度建设“治未病” 为了更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网,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有力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夯实金融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5年来,金融法治建设持续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实施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迈上了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总体上看,金融稳定立法工作成效显著,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金融稳定立法,相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同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金融稳定法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草案总体思路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强调着力完善金融风险事前防范、事中化解和事后处置全流程全链条的制度安排。业内专家表示,金融稳定法的出台将明显提高金融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稳定法的出台,将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发挥常态化处置功能奠定法律基础。”曾刚表示。为了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相关部门设立了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中央掌握,资金来自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等主体,“金融风险严重危及金融稳定的,可以按照规定使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报告》中提到,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并且已在两个风险处置案例中得到实际运用。 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推出之前,我国已先后成立了多个行业性的风险保障基金,并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存款保险制度得到实施完善。《报告》提到,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共有4015家投保机构,存款保险50万元偿付限额能够为99.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下一步,还将探索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平台作用,支持重点区域和机构风险化解。曾刚表示,总体上看,作为关注系统性风险的保障机制,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推出,有助于弥补我国现有的行业保障机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提升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报告》还提到,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 此外,相关部门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统筹监管。具体包括:批准3家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稳妥有序开展准入管理和持续监管;出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规定,健全完善监管框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提高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覆盖面广,一旦出现风险,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为了使金融风险被及早发现、及时化解,人民银行在“早发现、早处置”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选取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对新增的高风险机构强化“早期纠正”的限期整改硬约束;加强银行风险监测预警,针对预警银行苗头性问题及时纠偏;组织对包括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内的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年度压力测试;按季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基于评级结果对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分段管理,增强风险防范化解针对性等。 “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长效机制,推动处置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人民银行表示,将坚持“治已病”和“治未病”相结合,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补齐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制度短板,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 文章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文章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文章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文章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龚旗煌教授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习近平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 习近平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联合基金资助效能,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要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组织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 习近平强调,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要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设施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开放共享水平和运行效率。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习近平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要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要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习近平强调,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要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同国际对接。要努力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有效维护我国的科技安全利益。 习近平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广泛宣传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习近平最后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科技知识、发扬科学精神,主动靠前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松绑减负、加油鼓劲,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28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6%,近5年年均增速接近25%。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1月份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1月份,外资托管的境内人民币债券3.03万亿元,较去年12月份略减。 1月份市场情绪整体回暖,外资持债规模为何减少?业内专家认为,1月份国债到期量大于往年同期,同时,受早春因素影响,当月交易日有所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境外机构的投资节奏。不过,去年年底以来,外资持续恢复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加之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不停,全球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长期趋势不变。 外资加速进场 人民币资产持续受到外资青睐。2023年以来,外资加速进场。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开放不断扩大,人民币债券陆续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外资持债规模不断增加。根据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数据,2022年12月份,境外机构增持我国债券579.6亿元,结束了自去年2月份以来连续10个月的减持状态。2023年1月份外资托管的境内人民币债券3.03万亿元,规模保持稳定,同时新增4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1月末,共有1075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 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反映了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证券市场的热度。北向资金的大规模流入显示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信心。Wind数据显示,1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超过1400亿元,成为开通以来的最高单月纪录。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表示,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1月份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据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介绍,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春节假日休市期间,在每天约11亿美元的新兴市场资金流入中,有约8亿美元流向了挂钩中国资产的ETF产品、新兴市场基金。“越来越多的资本正加速流入大宗商品、原油期货等与中国经济快速复苏高度相关的另类资产。”庞溟表示。 外资自去年年底以来对人民币资产重回增持状态,背后原因有哪些?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分析称,一是人民币走强叠加一定的升值预期,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价值;二是中美利差倒挂形势有所缓和;三是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改善,带动了金融市场的情绪回暖。多重因素影响下,外资积极进入境内证券市场。 展望2023年,专家认为,全球投资者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长期趋势明晰。明明认为,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已处于加息后期,人民币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望趋缓,中美利差的倒挂程度或将逐步收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预期的修复或能提振外资的投资信心,预计外资持债在未来有望维持一定量的增持。“中国债券有分散化投资价值、有实际资金配置需求、有基本面支撑的判断并未改变。”庞溟表示,全球投资者通过增配和持有人民币资产,用“真金白银”给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投下最好的信任票。 债市开放持续深化 在经济预期向好的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不断走深,也让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和投资便利度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有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增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近日,为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相关业务,人民银行就《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即将从股票、基金、债券、理财等领域,进一步拓展至金融衍生品市场。 在明明看来,当前,外资持债规模呈现扩张态势,日度交易活跃,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利率互换作为主要的利率衍生品之一,能够更好地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互换通”的推出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利率风险的对冲工具,同时,也有望与“债券通”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深化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助推外资持续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 庞溟认为,在“股票通”“跨境理财通”“债券通”“ETF通”等陆续开通和完善之后,其他类别金融产品的互联互通计划也有望跟进推行,有利于逐步扩大市场、机构和产品高水平双向开放,推动市场由通道式双向开放走向全面互联互通,促进跨境资金流动平衡,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价值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一系列开放政策将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正在为中国市场引来“真金白银”。从中长期来看,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外资继续增持人民币资产是大势所趋。“在我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以及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等因素支撑下,外资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王春英表示。
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0%和2.75%。 据了解,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超过700亿元,约为发行量的2.8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不仅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流动性管理工具,而且带动了境内金融机构、企业等其他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近年来,在离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不断增加,发行方式和发行地点日益多样化,表明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对于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讯 记者钱林浩报道 2023年全国财产保险监管工作会议2月15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23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2年以及党的十九大以来财险监管主要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2023年财险监管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22年财险监管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有效防控行业风险,提升保险保障服务能力,认真开展中央巡视整改,推动财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财险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绩。财险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整体风险可控,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提供风险保障124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支付赔款9078.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219.4亿元,同比增长25%,为1.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6万亿元。截至2022年底,财险业总资产2.7万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9.0%。 会议指出,2023年财险业将继续处于良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增保障、控降风险、保险为民”,着力开展“保险增量、风险减量”行动,奋力开创财险监管工作新局面。要引导财险业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复苏增长,积极发展绿色保险、气候保险、网络安全保险、信创产业保险、新能源保险,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着力开展“风险减量”行动,做好前置减险、合规控险、精算计险、稽查化险、处置出险工作,提升“防”的能力、“减”的实效和“救”的服务,不断控降社会风险、行业风险,为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保险保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会议强调,做好2023年财险监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艰巨,财险监管要挺膺担当,迎难而上,坚持做到“三个务必”,走好“五个必由之路”,扎实履职尽责,推动财险业实现保障有力、市场有序、监管有度、风险有底、创新有支持、投资有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文章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文章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要优化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文章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我国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要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补短板、锻长板。一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必须确保国家安全,确保基本民生,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二是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文章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二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文章指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重大国策,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一是扩大市场准入。二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是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 文章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一是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文章强调,2023年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记者近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该行1月发放中长期贷款超过2100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适度靠前发力,优化信贷结构,服务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各地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资金需求较大。国家开发银行立足职能定位,聚焦国家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积极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加快推进国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项目资金合规支付和配套融资,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1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1378亿元,占比超过65%,有力服务稳投资扩内需。 在陕西西安,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融资支持的西安地铁8号线项目完成曲江池西站—寒窑站右线盾构贯通,目前已实现全线37座车站中25座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建成后,将搭建起主城区二环与三环间的客流换乘快速通道,有力服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发展。在福建厦门,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的翔安新机场建设正全面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分行加快国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资金支付,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需求。在四川宜宾,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投贷联动支持的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一期工程正加紧建设。该项目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19万人,职校学生10万人,计划引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医疗康养、艺术体育等类别的境内外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前来办学和开展教育项目合作,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将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保持信贷稳定增长,强化金融服务,完善差异化政策体系,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业务结构,动态平衡好信贷投放总量、结构、节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开发性金融新的积极贡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治理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什么事也办不成。” 新时代十年的非凡历程雄辩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展望前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两个确立”必将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始终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2023年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数据发布——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份成绩单,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注脚。 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战”中,习近平总书记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亲自指挥这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夺取全面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大考”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坚决果敢,带领人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世所瞩目的成绩; 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发展和安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保持国家安全大局稳定; ……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韬伟略、远见卓识、战略定力,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建立非凡之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全党才有了“顶梁柱”,14亿多中国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的远征。 征程越是壮阔,目标越是远大,越需要核心的掌舵定向、真理的指引领航。“两个确立”不仅是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走向辉煌未来的根本保证。 展望未来有机遇——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望前路亦有挑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 把握新机遇、战胜新挑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地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坚定有力的话语,鼓舞着14亿多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顽强拼搏——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年新开局,新春新气象。 各地全力以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拉满弓”“上满弦”,着力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 春节后多地紧锣密鼓召开“新春第一会”,定任务、抢新机、忙签约; 天津组织招商团组赴海外开拓商机,福建厦门“点对点、一站式”帮助务工人员返岗,广东佛山组织招商小分队赴23个城市开展招商活动; 海南推出形式新颖的新春市集,陕西提出积极培育运动、康养、托育、家政等消费新热点,上海明确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让烟火气旺起来、人气聚起来; …… 各行各业,充盈着“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持续复苏的中国经济,也给世界带来“暖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等都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在诸多外资金融机构眼中,中国经济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新年伊始,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紧盯“四风”老问题新表现,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廉洁文化培根沃土、成风化人……强有力的作风和纪律,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 各地区各部门减负增效,广大干部轻装奋进,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牢固,14亿多中国人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完善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严格规范招标投标交易担保行为,全面推广保函(保险)。《通知》鼓励招标人接受担保机构的保函、保险机构的保单等其他非现金交易担保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措施中提到,在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工程质量等保证金。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工程保证保险等保函(保险)代替现金保证金。这种创新管理形式,能够有效帮助建筑企业释放保证金压力,保证合同履约,防范和应对信用风险威胁,切实保障工程款项和工资支付,是建筑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机制发展较为缓慢,各类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较为薄弱,不乏失信行为的存在,这广泛影响到施工合同履约、工程款支付和农民工工资发放,甚至为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因此,在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往往需要保证金来保证各方权益。 虽然传统保证金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但其现金保证金形式暴露出的资金数额大、占用周期长、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保函(保险)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一位建筑企业相关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做建筑工程项目实属不易,抛开工程建设本身来讲,前期投标就非常令人困扰。投少了中标项目就少,投多了单是投标保证金就交不起。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有时一次就得投好几个标,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对于中小企业的负担太大了。而且还有可能遭遇保证金被挪用的事情,甚至恶意扣除的情况,我们太难了。” 如今这种困扰正在迎刃而解。上述建筑企业通过与保险机构专业人士的沟通,在新一次投标中,成功地用投标保证保险替代了投标保证金。尝到甜头后,该企业又用农民工工资保证保险、完工履约保证保险替代了这两部分的保证金,累计节约近500余万元保证金,极大地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的问题。“保险公司还为我们的项目量身定制了工程一切险保险方案,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保驾护航。”该负责人表示。 该建筑企业正是采用了《通知》中所提到的非现金交易的相关保证保险担保方式。而保函又称保证书,是指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或个人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开立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凭证。据记者了解,保单保函是保险公司根据委托人的相关请求,向第三方(如保险受益人、被保险人等)开立的书面信用担保凭证,例如,建设工程投标保证保险、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履约保证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缺陷责任期保修保证保险。 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表示,现金流可谓建筑企业的命脉,但国内建筑市场,如垫资带资施工、工程款与工资支付拖欠等不规范市场行为普遍存在,加之传统保证金管理形式下,对建筑企业产生的沉重资金压力,严重影响着建筑企业乃至建筑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建筑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全面推广保函(保险)有助于激发企业与市场活力,作为一种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式,能够通过杠杆的放大效应,以较少的费用撬动大额现金保证金,释放企业巨额保证金压力,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盘活企业现金流。在招投标活动中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参与招投标交易成本,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该人士表示。 多省发文推行保函 事实上,早在2019年,住建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六部门就联合发布《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工程担保制度》,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保证保险市场机制的作用,切实减轻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负担,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2020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要求,降低小微企业等经营成本,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推行以保险、保函等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通知》也明确,投标人、中标人在招标文件约定范围内,可以自行选择交易担保方式,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和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排斥、限制或拒绝。鼓励使用电子保函,降低电子保函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投标人、中标人指定出具保函、保单的银行、担保机构或保险机构。 在此指引下,近日全国多地纷纷发文推广保函(保险)。比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行投标保函(保险),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南京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鼓励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用保函、工程保证保险等替代现金方式。 “相对于银行或担保机构的保函方式,保险机构推出的保单保函具有手续快捷(最快一天可以出保函)、成本较低、保险保障等显著优势,所以建筑公司也更加愿意选择保单保函。”上述专业人士表示,就工程保证保险而言,其引入了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参与承保项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进行承保前风险评估、承保后风险排查和预警、保险事故发生后协调和理赔,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各类信用履约风险。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 一、形势背景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 ——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 ——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 (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 (六)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 (七)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八)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 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 (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十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 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 (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 (十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 (十五)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时代风貌,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评审、推广。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打造品质工程标杆。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 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十六)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 (十七)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 (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 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十九)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 (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 (二十一)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九、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二十二)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深入推进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不断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功能性定位、专业化建设,推进经营性机构集约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深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提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水平。 (二十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推动形成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逐步增加计量检定校准、标准研制与实施、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促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构建协同服务网络,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区域内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鼓励跨区域要素融通互补、协同发展。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应对。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十、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 (二十五)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推动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有效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 (二十六)健全质量政策制度。完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鼓励地方按有关规定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实施激励。建立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健全符合采购需求特点、质量标准、市场交易习惯的交易规则,加强采购需求管理,推动形成需求引领、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将质量内容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完善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和职称制度,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质量政策评估制度,强化结果反馈和跟踪改进。 (二十七)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制度改革,分类放宽一般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准入限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推动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探索建立全国联动抽查机制,对重点产品实施全国企业抽查全覆盖,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召回技术支撑,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质量竞争、优胜劣汰。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机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二十八)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鼓励创作体现质量文化特色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十九)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的质量对话与磋商,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等,建设跨区域计量技术转移平台和标准信息平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贸易质量争端预警和协调机制,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规则和标准制定。参与建立跨国(境)消费争议处理和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开展质量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双多边合作。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 十一、组织保障 (三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 (三十一)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将纲要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十二)开展督察评估。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纲要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处罚情况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银行依法对两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 被处罚单位为武汉丽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及武汉市楚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受处罚原因分别为拒绝公众使用人民币现金支付停车费及学费。两家单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十六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两家单位分别收到警告并被罚款,罚款金额0.5万元。 人民银行坚持宣传引导与严肃惩治相结合,持续推进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对核实为拒收人民币现金的,人民银行依法处罚并予以曝光,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 人民银行表示,社会公众遇到拒收现金行为,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依法维权。广大经营主体应强化法治观念、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诚信经营、尊重公众支付选择权,共同打造现金和谐流通环境。
原标题:习近平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李强蔡奇丁薛祥陪同看望慰问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祝各族人民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进步、兔年吉祥!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蔡奇、丁薛祥陪同看望慰问。 临近春节,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1月18日上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黑龙江、福建、新疆、河南、北京、四川等地基层干部群众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福利院的老年朋友、能源保供企业的员工、高铁站的干部职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和群众、乡村基层的干部群众,给大家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 习近平十分关心新冠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他首先同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视频连线,同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亲切交流,详细询问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发热门诊接诊、重症救治、药品配备和患者康复等情况。当医院院长说“急症、重症患者数正在下降,病房、床位充足,药品准备充分”时,习近平很欣慰。接着,习近平同一名住院的老年患者亲切交流,当得知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即将出院时,习近平祝他早日康复出院,回家欢欢喜喜过年。他指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特别是这一波疫情来势凶猛,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直在防控疫情和日常治疗两线作战,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工作,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新春的祝福。他强调,近三年来,我们对新冠疫情严格实行“乙类甲管”,是正确的选择,经受住了多轮病毒变异的冲击,最大限度降低了重症率和病亡率,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实施“乙类乙管”赢得了宝贵时间。现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依然处在吃劲的时候,但曙光就在前头,坚持就是胜利!目前,防控重心已经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医院承担的任务更为繁重。要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增加药品配备,特别要做好重症救治的应对准备,保障正常医疗秩序。要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和关心关爱,确保他们身体健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切实做好重点机构、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防控,统筹各种医疗资源,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 视频连线镜头切换到福建省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在院老人和护理人员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给大家拜年。他仔细询问福利院生活和医疗条件、疫情防控和老年人疫苗接种情况,并同在院老人聊起身体状况、日常生活,嘱咐他们保重身体。当得知这里伙食品种丰富,药品储备充足,对有基础病的老人加强了日常健康监测,节前备足了年货,习近平十分高兴。老人们拿出亲手制作的剪纸“福”字,向总书记献上真诚的祝福,习近平表示感谢。他强调,当前,病毒仍在不断变异,这一波疫情虽然毒性有所减轻,但传播更快、传染性更强,对老年人风险很大,我特别关心关注老年朋友。老年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对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人员防护和健康管理的措施,要严于其他场所,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养老院、福利院等要加强与医疗机构的配合,推进疫苗接种,完善防控和救治机制,确保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救治。习近平指出,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公办养老机构和普惠型养老服务,特别要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要适当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朋友过一个欢乐、健康、祥和的春节。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石油塔里木油田是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也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为南疆和下游沿线15个省区市民生用气提供保障。习近平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连线。节日期间大家能轮休吗?你们在外过年,年货都准备好了吗?春节期间,你们如何抓安全生产、确保平稳供气?习近平问得仔细,现场员工一一作答。总书记叮嘱他们站好岗、供好气,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习近平强调,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冬季用能高峰期。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精心组织调度,全力做好煤电油气保供稳价工作,做好应对极端寒潮天气的准备,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中央企业是能源保供的“顶梁柱”,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郑州东站是我国最大的高铁站之一,今年春运期间预计旅客发送量337万人。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铁路客运干部职工。在东站一站台,郑州东站站长汇报车站春运总体情况。习近平又详细询问车站现在每天的客流量是多少?防疫措施落实得怎么样?春运治安采取了哪些措施?嘱咐他们精心组织调度,严守安全底线,确保广大旅客安全出行。月台上的旅客看见总书记,争相赶到镜头前,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亲切询问他们是回家过年还是外出旅游,叮嘱他们注意旅途安全。习近平指出,春运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客流量大幅回升。交通运输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提升保通保畅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对出行相对集中的务工流、学生流的服务引导,确保他们节前安全返乡、节后顺利返岗返校。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规定,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几率,保障旅客身体健康。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职工埋头苦干,担当奉献,功不可没。春节期间,许多同志要坚守岗位。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交通运输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新春的祝福,并祝广大旅客旅途顺利。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市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习近平通过视频亲切看望慰问批发市场留守的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在蔬菜一区露天交易区,商户和现场的群众热烈鼓掌,向总书记问好。听完市场负责人介绍保供和物流情况后,习近平仔细询问这几天市场运行情况怎么样、今年商户的买卖怎么样、今年批发价格怎么样。得知菜价保持平稳、种类充足齐全,习近平十分欣慰。他指出,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过年过节,安全不能忘。批发市场既要在拓展货源、丰富品种、保证质量上下功夫,也要在加强食品检测和市场管理上下功夫,让首都市民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农贸市场人流物流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要适度调控人流物流,加强疫情监测检测,搞好市场环境卫生,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风险。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粮油肉蛋奶果蔬菌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畅通物流配送,丰富节日市场供应,确保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放心、价格稳定,让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如今已成为全国文明村。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被誉为“云朵上的山寨”,枇杷、苔子茶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很好,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乡村旅游很旺,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屏幕上,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羌族群众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向乡亲们、游客们拜年,向全国广大农民朋友,向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同志们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习近平同村干部、游客就村里收入怎么样、春节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不多等问题一一交流。村民们告诉总书记,靠着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石椅村的农产品和农家乐旅游越来越红火,并热情邀请总书记来村里做客。习近平高兴地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习近平强调,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我最担心的是农村和广大农民朋友。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薄弱,防控难度大、任务重。要坚持像脱贫攻坚那样,“五级书记”抓农村防控,县乡村三级尤其要承担起属地责任,强化返乡务工人员和大中专学生防疫服务,加强农村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医疗保障,最大程度维护好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群众平安过年。 随后,在各地基层干部群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佳节,我更牵挂基层的干部群众。往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到基层走一走,同大家拉拉家常,看看大家还有哪些困难,听听大家新年有哪些打算,分享大家迎接新春的喜悦。今年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看的地方更多,东西南北中都有,虽然隔着屏幕,但我依然能感受到全国各地浓浓的年味,感受到大家的幸福和喜悦,我的心同大家、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向大家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仍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除夕和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都能欢欢喜喜过好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保障节日期间供电供气供暖,抓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是要落实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确保全国各族人民过一个欢乐喜庆、安定祥和的春节。 习近平强调,过去的一年很不平凡也很不容易,我们一起努力,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大家都作出了贡献,每个人都了不起。新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力加油干,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作为、更大收获! 刘国中、孙春兰、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看望慰问。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12月及全年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我国外汇收支状况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当前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有什么突出特点和新变化? 答: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全年总体均衡,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全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022年,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规模分别为1073亿美元和763亿美元。近期,在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趋平稳,2022年12月,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分别为70亿美元和231亿美元。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2022年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总体保持基本平衡。 第二,外汇市场预期总体平稳,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远期和期权市场反映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相关指标变动幅度可控,没有出现持续较强的单边走势,说明市场主体汇率预期保持总体稳定,市场主体结售汇和涉外收支行为理性有序。市场主体结汇意愿基本平稳,总体保持“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2022年结汇率(即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较2021年提升1个百分点。企业积极使用自有外汇对外支付,持汇意愿较为稳定。2022年11月末,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的境内外汇存款余额6396亿美元,较2021年末下降562亿美元。 第三,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资金流入发挥了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主导作用。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增长45%,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韧性。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显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另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1至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巨大消费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仍然较强。 第四,近期境外投资者持续恢复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据外汇局统计,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美元和84亿美元。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近期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问:2022年,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保持总体稳定,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22年,受主要经济体“高通胀”“紧货币”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股票和债券指数大幅下跌,美元指数创二十年新高,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相继创下近二三十年来新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经受住了考验,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均衡,这主要得益于两大支撑因素,表现为两个“韧性增强”。 一方面,国内经济尤其是涉外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国际收支稳健运行得到有力保障。首先,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基础性国际收支顺差发挥了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主导作用。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107亿美元,为历年同期最高值,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体现了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也显示了稳外贸稳外资等政策举措效果。其次,外债结构总体优化,风险总体可控。近年来外债债务类型结构、币种结构以及期限结构都有所优化,存贷款等传统融资型外债调整幅度相对平稳。 另一方面,外汇市场韧性增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一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逐步增强,有助于及时释放外部压力,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更加明显。二是人民币在跨境使用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有助于降低跨境交易的货币错配风险。2022年,人民币收支在我国跨境收支中的占比接近50%,较2016年提升20多个百分点。三是市场主体主动管理汇率风险,更多开展套期保值操作,对汇率波动的适应性明显增强。2022年,企业外汇套保比例为24%,较2016年提升11个百分点。此外,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完善,为跨境资金平稳流动、外汇市场理性交易提供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 问:请问您如何看待2023年我国外汇收支形势? 答:展望2023年,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但国内经济有望总体回升,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跨境资金流动将更加稳定。 国内经济基本面是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优化疫情防控、稳经济增长等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主要国际组织等机构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国可能成为唯一呈现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经济体。同时,我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高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也将继续为跨境资金流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数据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紧缩节奏可能有所放缓,相关溢出影响将边际减弱。 2023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影响渠道有望更趋平稳。一方面,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继续处于均衡区间。货物贸易项下,随着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将更加坚实,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贸易合作的持续推进也有助于提升货物贸易产品竞争力、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及发展跨境贸易新业态,我国货物贸易有望保持较高规模顺差。服务贸易项下,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服务、商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将带动相关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另一方面,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有望更加稳定。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保持稳步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合理有序,直接投资将总体延续顺差格局。近年来,我国外债结构优化,企业跨境融资波动性降低,未来仍会延续平稳走势。在我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以及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等因素支撑下,外资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