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数字人民币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数字人民币在北京冬奥会舞台上实现了精彩亮相,全新升级的数字人民币APP在各大应用市场正式上架,软硬件钱包成功落地,智能合约、无障碍适老化产品等取得重大进展,多层次产品体系初步形成,有力支撑了试点地区的场景探索。可以说,数字人民币在应用场景、生态体系、试点地区、使用功能等多个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被视为金融基础设施的一次重要升级。“数字人民币是现代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对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一次大的升级,既包括技术上的升级,也包括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上的升级。”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去年9月在2022年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通过这一升级,将实现全国支付市场的统筹、整合,打破支付上的壁垒,提升用户的体验,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底部支撑。 数字人民币APP上线 用户体验不断提升 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试点地区的用户能够更为便利地获取数字人民币APP。此前,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中,白名单用户通过获取兑换码、安装包的方式安装APP,存在安装步骤长、操作复杂、无法重复下载使用等问题。而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上线,用户体验大大提升。 此后一年里,数字人民币APP多次更新,不断上线新功能。从“随用随充”(指数字人民币钱包在已关联银行卡的情况下,在商户付款时若余额不足,将自动从已关联银行卡充钱至钱包并完成支付,充钱金额为当笔支付需补足部分)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再到“花式”发红包的“现金红包”及个人专属头像上线,数字人民币APP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数字人民币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总结了2022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在多个方面的突破。从试点地区看,试点范围逐步扩大,更多用户可以体验数字人民币。2022年4月,第三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公布,增加天津、重庆、广州、福州、厦门和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12月,扩大到首批试点的四个城市所在的省份,此外,还增加了山东省济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防城港市和云南省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试点地区。 从生态体系看,人民银行主导、多方参与的数字人民币生态正在形成。目前,已有10家商业银行作为运营机构直接从事数字人民币运营,科技公司、支付机构、地方政府等各方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双层运营”架构是构建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的最优方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平台支持数字人民币交易,数字人民币支付生态愈加丰富,与移动支付和互联网平台的结合更加紧密,这也与其服务于小额高频支付的特性密切相关。 保持开放生态,将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过程的重要思路。人民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此前表示,在推动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注重市场经济中的制度安排,推动形成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与商业激励机制,持续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持我国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先发优势。 对此,董希淼建议,要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在他看来,10家商业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在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及日常应用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银行还应该加大工作力度,加大线上线下商户拓展。”董希淼认为,此外,互联网平台特别是大型互联网平台掌握线上和线下支付的入口与流量,是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可或缺的一环。他建议,大型互联网平台应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快速融入数字人民币生态。 场景创新提速 智能合约解痛点 随着试点的扩围,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在一定程度上,场景即规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原则上,移动支付的各种应用场景都适用数字人民币。而且,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相比,在技术上还有“账户松耦合”的优势,在国内银行尚未开立账户的外国人也可以申领数字人民币钱包实现快捷支付,在移动通信网络信号不好的区域也可以执行钱包对钱包的价值转移。 从应用场景看,北京冬奥会拓展了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场合的使用场景。数字人民币在冬奥会场景下顺利使用,是首次有境外人士参与试点,提高了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根据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披露的数据,冬奥赛事期间,国内观众和工作人员数字人民币交易量显著增加,数字人民币成为红线内主要支付方式之一。此外,部分境外人士也在红线内网点和签约酒店兑换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体验数字人民币带来的支付便捷。红线外落地数字人民币线下消费场景近5.5万个,实现交通出行、餐饮住宿、医疗卫生等七大场景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全覆盖。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精彩亮相,满足了场馆内观众的移动支付需求,也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创新支付方式。 而近期,以“数币场景,赋能亚运”为主题的亚运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发布暨公交场景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业内预计,亚运会将成为数字人民币国际展示的又一重要窗口,围绕亚运会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望持续拓展。 在重大活动之外,数字人民币正在逐渐渗透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让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用“真金白银”的消费券来刺激消费。这既包括传统的消费券,也包括数字人民币红包。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各商业机构还开展了多次市场化推广活动,有力促进了社会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 “现阶段,数字人民币试点发展态势良好。”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数字人民币在各类试点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并因地制宜融入各地购物节等活动开展推广,既能够在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使更多用户熟悉使用数字人民币,为用户提供更多支付选择,又能够有效促进当地消费,为商户、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支持。 相关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试点正在稳步推进,不论是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交易规模,还是钱包开立数量都屡创新高。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令业界期待的是,数字人民币不仅仅是一种低成本、便捷的日常支付手段,智能合约或将给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带来更大的空间。2022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发布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就是如此。这款产品是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用户权益的解决方案。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解释 ,当消费者向商户预付资金时,运营机构为每一位消费者创建一个加载了智能合约的数字钱包,一方面将合同条款写入智能合约,商户不能随意划转消费者预付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实际消费之前,预付资金仍然归消费者所有,即使商户破产清算,也能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 苏筱芮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预付卡行业站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变革。一方面,不少机构只拥有部分地区的经营资质,展业范围受限;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原本主打线下的预付卡业务也面临挑战。但是,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将数币可编程、可追溯特性与智能合约结合起来,落地到预付类业务,在各类新型科技的加持下,预计传统类预付业务将焕发出新的生机。”苏筱芮说。 业内人士对智能合约的应用抱有极大期待。“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很多行业、地区迫切希望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市场需求。”数研所副所长狄刚举例,比如财政补贴、贷款、科研经费等,对资金发放对象和支付用途有严格限定的场景;预付资金管理、资金归集、智能分账等,涉及资金存管、存在多个主体之间复杂资金往来关系的场景等。 当然,智能合约并非万能药。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提示,新技术应用有助于解决现实难题,但是智能合约并不能消除各行业的原生风险,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探讨业务剩余风险管理问题。 跨越数字鸿沟 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让更多人方便使用数字人民币是其发展的初心。如何通过无障碍及包容性设计拓宽数字人民币服务半径、跨越“数字鸿沟”,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数字人民币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 2022年9月,数研所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无障碍及包容性设计——通过无障碍及包容性设计促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课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数字人民币相关无障碍产品解决方案。针对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认知障碍、肢体障碍、老年人、少数民族、儿童、短期来华外国人等群体,该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用户研究。此外,《报告》还编制了数字人民币体系标准规范草案,涉及产品、环境建设、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 实际上,在数字人民币设计之初,无障碍已被纳入全盘规划之中。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特征,人民银行提出了“控源头、建体系、可扩展、有温度”的包容性设计理念,并对软硬件产品都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例如,打造无障碍数字人民币APP,全面兼容手机辅助功能对视障用户读屏软件的支持、增强视觉要素可识别性、优化交互操作提升易用性、提供个性化配置等。 例如,在数字化时代,为解决一些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电子产品的困境,数字人民币可视卡硬件产品应运而生;而短期来华的非居民如果不习惯使用手机APP软钱包,也可以使用可视卡。丰富的钱包矩阵和支付硬件形态,为无手机APP支付习惯的用户或不便于使用电子支付的群体,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 “从使用功能看,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载体和功能更丰富。”董希淼表示,数字人民币在手机数字软钱包之外,还可以有卡片、手表、手套、手环、徽章等多种硬件载体,“软硬兼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些硬钱包可以让用户在运动、无信号等不便于使用手机的情况下,仍可快速完成数字人民币支付。 2022年年底,“无电支付”功能的上线进一步让消费者可以在一些极端场景中使用数字人民币。部分安卓手机用户发现,在数字人民币APP硬钱包的“支付设置”中新增了“无网无电支付”入口,可实现数字人民币手机终端无电支付。 所谓“无电支付”,是指用户在手机关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手机“碰一碰”收款终端完成支付。在手机系统升级后,用户开通数字人民币APP中的无电支付功能并设置好关机后可支付次数和额度即可。 “无电支付功能可解决用户在手机无电关机下不能支付,同时也未随身携带实物现金应急的痛点,保障用户在极端情况下仍可继续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业务。”一位业内人士评价,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态的法定货币,是数字化的现金。尽管无电支付的场景相对小众,但作为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尽可能体现出了类似现金的便利性,照顾到了各类人士、各种场景的需求。 数研所表示,实践经验积累和技术能力提升,将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的统一标准和实施规范,向参与者输出各类产品的解决方案,形成无障碍产品的研究和评价机制,打造测评认证服务体系。完善无障碍适老化设计。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着力弥合“数字鸿沟”,把践行普惠金融、打造符合“人民性”原则的数字人民币产品体系作为数字人民币研发的重要理念。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介绍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栾海军 摄) 宣昌能介绍称,2022年,面对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冲击,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金融委各项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1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一是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二是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贡献金融力量。”宣昌能表示。 将研究推出几项新的结构性工具 2022年,人民银行两次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2022年,人民银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对此,宣昌能表示,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但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针对结构性货币政策,邹澜表示,总的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截至去年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为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邹澜透露,最近在研究推出另外几项结构性工具,主要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包括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 2022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同比少增1.05万亿元。“少增1.05万亿元,主要是受债券融资减少较多的影响。”阮健弘表示,一方面,当月政府债券融资2809亿元,同比少8865亿元,主要是政府债券发行的节奏比较靠前,前11个月已经新增6.8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财政也提前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有所波动,企业债券融资受到一定影响,去年12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4887亿元,同比少7054亿元。“虽然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作为社会融资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当月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44万亿元,同比多增4051亿元,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她表示。 “从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整体情况看,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阮健弘表示。 数据显示,2022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8%,比2022年11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021年末高2.8个百分点。 “M2的增速较高,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派生的货币相应增加。”阮健弘分析称,一是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增加较多。2022年,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6.92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投资多增1.39万亿元;二是人民币各项贷款平稳增加。2022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三是金融机构的股权及其他投资多增较多。2022年,股权及其他投资增加5225亿元,同比多增5663亿元;此外,中央银行上缴利润1.13万亿元,增加财政可用财力,经财政支出后,推动M2增速升高约0.5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后续走势?阮健弘表示,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预计M2增速将保持平稳,继续保持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 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调整,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邹澜表示,随着相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去年9月到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去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邹澜表示,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防范风险从问题房企向优质房企扩散,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重点推进“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个方面共21项工作任务,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这些任务中既包括抓好已经出台政策的落实,也包括设立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专项再贷款、设立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新举措。”邹澜表示,《行动方案》中关于优质房企的条件并没有具体名单,由金融机构自主把握。 关于备受关注的“三线四档”规则,邹澜表示,《行动方案》明确要完善针对30家试点房企的“三线四档”规则,在保持规则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完善部分参数设置。 在房贷利率政策方面,去年9月末,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四季度阶段性放宽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邹澜介绍称,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政府积极作出相应调整,带动了新发放房贷利率有所降低。2022年12月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全国平均值为4.2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在此基础上,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邹澜进一步谈到,出现连续3个月上涨或者连续3个月下降,能够说明房价出现了趋势性变化。建立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后,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能够实现“因城施策”原则下的双向动态灵活调整,既能够有效支持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困难的城市政府,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又能引导房价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城市政府及时退出,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2022年以来,美国、欧元区、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大幅加息,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紧缩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跨境资金面临流出压力。 宣昌能表示,对于2023年美联储加息,市场有一定预期。对我国来说,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应对疫情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稳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这些都有助于缓冲和应对外部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加息带来的溢出效应。总的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对其他比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影响可能比较大。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2022年11月中旬以来,随着国内稳经济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的相继出台,加之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渐转向升值态势,12月5日即期汇率升回到7.0以内。 “当前和今后人民币汇率走势会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收支、市场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宣昌能表示,总的看,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的基础。近期,中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的发展态势,疫情防控动态优化,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们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考虑到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指数下降,我国贸易顺差增速可能有所回落。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经过多年金融改革与开放,我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预计通胀水平总体仍将保持温和 近期,一些国家的通胀压力引发了市场关注,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要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2023年我国会出现通胀吗?对此风险将如何应对? 对此,邹澜表示,2023年,预计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仍将保持温和,但也要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一方面,我国供给总体充裕,需求尚在恢复,过去也没有超发货币,通胀是有望保持稳定的。当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恢复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运转较为通畅,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产出缺口依然为负。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可控。中长期看,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之一,经济供需大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具备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对于通胀形势也不能掉以轻心,对其未来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要保持密切关注。从国内看,一段时间以来,我国M2增速处于比较高的位置,这不排除对物价的影响是发生滞后的显现。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居民消费动能会逐步释放,总需求趋于升温后也可能伴随一定通胀上行压力。从国际看,地缘政治冲突依然扰动全球能源供给,发达经济体通胀仍然处在高位,所以输入性压力也需要警惕。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加强政策间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邹澜表示。 四大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近年来,受疫情反复冲击、国际形势不稳的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民营企业经营更加困难。马贱阳介绍称,人民银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信贷支持政策、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持续改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连续4年保持在20%以上,去年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4.9%,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马贱阳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扩大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三是进一步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2020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针对过去金融业务存在的无牌经营、监管套利、无序扩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改。马贱阳介绍称,目前,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业务不断规范。与此同时,金融管理部门标本兼治,加快监管制度建设,在第三方支付、个人征信、互联网存款、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文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为后续常态化监管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础。 马贱阳进一步表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推动相关平台企业加快剩余少数问题整改,善始善终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加强监管科技力量建设,支持平台企业合规经营,稳慎发展金融业务,并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三是研究制定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平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质效,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将数字人民币数据纳入M0统计 自2022年12月起,金融统计数据将数字人民币数据首次纳入流通中货币(M0)统计口径。将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包括在M0中有何用意? 对此,宣昌能回应称,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它与实物人民币一样,本质上都是货币组成部分。从统计和管理角度看,有必要对二者进行一并统计、合并分析、统筹管理。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逐步深入,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稳步扩大,交易金额、存量也不断增加,相关管理和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将数字人民币纳入流通中货币即M0统计,能更准确反映流通中货币总体规模。到2022年底,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是136.1亿元,纳入M0以后,M0同比增速是15.3%。 宣昌能进一步表示,按照“十四五”规划“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要求,人民银行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生态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应用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不断深化试点成效。金融统计也会关注未来数字人民币发行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数据。
1月13日,银保监会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主持会议,其他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靠前指挥下,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任务。顺利召开系统党代会,选举产生银保监会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面向全系统和银行保险机构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三是坚决有力抓好中央巡视整改。按照党中央要求,高质量完成集中整改任务,持续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是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21.3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长9%,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超过11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23.6%、13.7%。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0.8%。覆盖新市民的金融产品超3万个。保险业赔付1.5万亿元。五是稳妥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扎实推进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改革化险。着力推进不良贷款处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六是持续深化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加强党的领导,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成公司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农信社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开业,辽宁农信社重整方案启动实施。配合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发挥行业保障基金风险处置平台作用。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稳步推出新型养老金融产品。批准一批中外合资、外方独资行业领先的金融机构筹建或开业。七是切实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水平。制定或修订35项监管制度办法。正式实施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620家次,处罚责任人员7561人次,罚没28.99亿元。开展银行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清退费用5.75亿元。八是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姜丽明、秦会忠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实现会党委巡视全覆盖。 会议认为,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谋划、亲自指挥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是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脱实向虚、盲目扩张势头得到扭转。二是存量信用风险得到有效缓释。累计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约15万亿元,超过此前历年处置额总和。三是影子银行野蛮生长得到根本遏制。具有“类信贷”特征的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近30万亿元。四是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治。查办非法集资刑事案件2.2万起,涉案金额1.5万亿元。五是抵御外部冲击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六是房地产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稳妥处置头部房企风险。七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快速上升势头得到管控,存量风险化解正在持续推进。八是部分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化解成效明显。同时,中小银行机构改革化险取得重要进展。保险公司深化改革回归本源。信托业转型发展形成较好态势。华融公司等其他非银机构风险化解稳步推进。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基本完成。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银行保险监管工作意义重大。银保监会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动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三是加快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积极稳妥推进城商行、农信社风险化解,稳步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鼓励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四是统筹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和风险处置。坚决整治恶性竞争乱象,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五是积极推动信托等非银机构聚焦主业转型发展。引导信托公司发展本源业务,持续拆解“类信贷”影子银行。加快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六是有效应对信用风险集中反弹。督促银行机构做实资产分类,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七是强化金融机构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做好股东资质穿透审核和股东行为穿透监管。研究构建符合中小机构特点的差异化公司治理监管制度。发挥金融人才库作用,推动选优配强中小银行保险机构领导班子。切实加强投资者保护。八是持续提升监管有效性。健全金融法治。完善全流程全链条审慎监管。提升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九是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会议强调,2023年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决不能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长效化中央巡视整改,持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优配强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深化管党治党“四责协同”机制。 中央组织部、中央财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同志应邀出席会议。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首席会计师、首席检查官,审计署金融审计二局、驻会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金融工会负责同志,各在京会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会机关参加会议。各银保监局班子成员及其他局级干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计划单列市银保监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纪委书记,各京外会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1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2022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4.21万亿元,同比增长9.6%;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认为,2022年12月金融数据反映国内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长期贷款明显多增,从M2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国内货币环境继续为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从2022年全年看,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表外融资收缩,债券和股票融资明显多增,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同时,从M2同比增速维持高位、高于名义GDP增速可以看出,为应对短期超预期因素冲击,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 市场主体信心加快恢复 企业贷款同比大幅增长 从贷款数据看,2022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2022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这表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实施,市场主体信心加快恢复,有效融资需求有所增长。 从2022年全年看,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认为,面对经济下行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压力,2022年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加码,大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支持领域不断发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回稳向上和信用平稳扩张。 从结构看,2022年全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0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06万亿元。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的持续走强成为金融数据的突出亮点,这意味着企业对经济未来预期在持续转暖,释放了经济有望企稳向上的积极信号。 “企(事)业单位贷款同比大幅增长是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长主要贡献,这得益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发力,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支持,以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措施保持延续性,推动企(事)业单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董希淼表示。 此外,2022年全年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董希淼认为,受多重因素影响,居民就业、收入不够稳定,日常消费需求下降,住房消费需求意愿不高。 展望未来信贷形势,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宏观经济复苏和社会有效需求提升拉动实体部门信贷需求和经济内生融资需求进一步回暖,稳地产新政加码下信贷助力房地产市场预期企稳,叠加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企业贷款成本、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预计市场主体内生融资需求、居民部门信贷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合理金融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信用投放将继续保持“总量稳、精度足、结构优”,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回稳向上。 M2增速继续维持高位 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11.8%,增速虽然比上月末回落0.6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对此,董希淼表示,M2增速继续维持在高位,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市场流动性仍然合理充裕。 温彬分析称,一方面,在财政支出力度放缓、企业债净融资大幅缩量等因素影响下,2022年12月M2增速有所回落;另一方面,新增信贷较上月明显回升,存款派生效应增强;当前理财赎回压力依然较大,居民存款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也对M2增速形成一定支撑。 “2022年以来,在稳增长基调下,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协同发力,基础货币投放加大,市场流动性维持充裕,M2增速达到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后期伴随财政支出力度放缓等,M2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温彬表示。 另外,2022年1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董希淼表示,M1环比增速连续多月放缓,反映出疫情扰动下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仍然有待恢复。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向,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周茂华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总量+结构”工具组合,促进经济运行好转,继续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和防风险发力,为部分行业企业纾困,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落实好稳楼市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内循环,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冲击,加快内需恢复。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等总体保持增长。 银行账户方面,银行账户数量小幅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账户2140.93亿户,环比增长0.85%。其中,单位银行账户数量保持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共开立单位银行账户9066.43万户,环比增长2.59%。个人银行账户数量小幅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40.02 亿户,环比增长0.84%。 非现金支付业务方面,三季度,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31276.37亿笔,金额1276.1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1%和15.05%。其中,银行卡数量小幅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3.82 亿张,环比增长0.89%。此外,三季度票据业务量总体保持下降趋势,贷记转账等其他结算业务量有所增长,银行电子支付业务量总体增长,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笔数同比增长3.56%,但金额为87.53万亿元,同比下降3.51%。 支付系统方面,三季度,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2983.36亿笔,金额2946.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8%和22.40%。
尺波易谢,寸晷难留。当新年第一缕阳光照亮东方,每一个人心中都升腾起新的希望。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系统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环境,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改进金融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的金融力量。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碳减排、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创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了对重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一系列增量政策工具次第推出,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既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又在全球高通货膨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的基本稳定。这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送来“及时雨”,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注入了金融力量和金融信心。 江河多曲折,道路非笔直。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展望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十分复杂严峻,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对此,我们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脚踏实地,稳中求进,在切实稳住经济大盘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的全面恢复和活力的再现。 奋楫新征程,扬帆再出发,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金融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过去10年金融事业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其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金融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 奋楫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金融业要为实体经济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天职。当前,在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的情况下,实体经济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支持。一方面,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另一方面,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我们必须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等多重目标,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奋楫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金融业要坚持继续做好风险防控工作。金融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标本兼治,短长结合,统筹好化险和改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奋楫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金融业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市场开放度,更好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同时,高水平金融开放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便利性,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治理,与世界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新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金融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即将过去的2022年,金融业坚定不移助力“双碳”目标推进,在绿色金融发展中不断取得进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正逐步成为金融业的普遍共识。 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做实做强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2022年,人民银行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继续推动绿色金融实践,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年里,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持续强化,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逐步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成效明显,绿色金融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一年里,转型金融稳步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继续深化,为国际气候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一年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再扩容,重庆以绿色金改试验区中唯一的直辖市及首个全省域覆盖的试验区身份加入,绿色金融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了更加积极的力量。 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各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领域探索,在绿水青山间打造“绿富美”。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逾1.26万亿元,均居全球前列。 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 环境信息披露是有效降低绿色金融供需双方环境信息不对称、降低“洗绿”等风险的重要机制。 “在落实现有部门规章和金融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逐步拓展碳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范围。”12月10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上海外滩峰会发言时提出,要强化气候类信息披露要求。 金融管理部门对环境气候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视由来已久。 “环境气候信息的披露,可以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应对气候环境风险。同时,能够提升金融机构自身环境绩效表现,有效引导资产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人民银行已出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绿色金融标准,今年以来,各地金融机构在上述标准文件的推动下,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 2022年,我国54家上市银行中,已有49家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更明确的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报告的形式,进行了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在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MSCI)公布的2022年ESG评级结果中,我国银行业ESG评级整体上升。其中,6家国有大型银行全部获评A级,为目前国内上市银行最高级别。 在地方层面,区域性环境信息披露同样在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稳步推进。“目前,贵州省118家金融机构、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湖州市辖内36家银行机构均开展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其中,湖州市成为全国首个全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地市,同时,江西省也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法人城商行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的省份。”王遥表示。 金融机构碳排放核算是做好环境气候信息披露的关键。2021年,人民银行印发《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为金融机构探索科学核算自身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以及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提出了具体方案,并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开展尝试。今年,在试验区试点核算的基础上,人民银行积极推动更多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碳核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自身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其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王遥表示,除了识别和控制自身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外,金融机构也要促进投融资活动结构由高碳耗能企业向低碳环保转型。这将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健全且完善的碳核算体系,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落实减碳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银行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2022年带动了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今年5月,在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后,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第一时间与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于6月初为该企业发放了1.15亿元优惠利率贷款,专项用于采购煤炭增加储备,有力支持了青岛市煤电企业提升电煤保供能力。 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实施以来,截至9月末,人民银行分别累计发放资金2469亿元和578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 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 随着绿色金融的深入发展,2022年,转型金融得到了更多关注。 今年4月,人民银行在召开2022年研究工作电视会议时提出,要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将成为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内专家表示,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的关键领域。“资金是实现高碳行业有序转型的关键,基于高碳行业转型的巨大资金需求,转型金融的概念被提出。”鲁政委表示,转型金融聚焦于支持高碳行业按照全球或区域的气候目标和路径进行有序的转型,为高碳行业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选择。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转型金融是其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目前,国内上市银行对公贷款较多集中在交通运输、商务服务、房地产、水电热燃、制造业和公共设施行业,多为高碳排放的‘棕色资产’,在‘双碳’背景下,碳减排硬约束条件对上述行业产生了结构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中信银行公司银行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述负责人认为,商业银行需要提前为此做好准备。一方面,通过加大对“纯绿”行业的资产支持,优化资产结构;另一方面,持续跟进高碳行业降碳转型进程,支持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需求,通过转型金融业务帮助高碳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升银行在传统行业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推动银行与国家低碳发展的同频共振。 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在转型金融产品供给方面开展有益探索,我国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起步。 10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银团独家牵头行和可持续发展协调行,在市场上率先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为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提供6亿元贷款,为期3年,贷款对应的绿色项目预计可减排二氧化碳至少2300万吨;同月,进出口银行作为人民币贷款组牵头行,向全球重要油品、有色金属和液化天然气贸易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的托克集团发放跨境人民币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在推动贸易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助力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与此同时,转型债券发行也取得进展。6月22日,银行间市场首批5单转型债券项目成功发行,发行人分别是华能国际、大唐国际、中铝股份、万华化学及山钢集团,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电解铝节能技改、动能转换升级减量置换等转型领域。首批转型债券支持项目皆出自投资者最关注,同时也是低碳转型效益较为显著的行业。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批准了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牵头制定的《2022年G20可持续金融报告》。其中,《G20转型金融框架》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专家表示,《G20转型金融框架》对我国转型金融政策框架的构建以及推动金融支持高碳排放行业和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绿色金改试验区建设 8月,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共同印发了《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将重庆纳入国家绿色金改试验区范围。 业内专家表示,对于绿色金改试验区的确定,金融管理部门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域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差异。“选取不同的、有代表性的区域,以试验区的方式,在局部探索形成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具体发展路径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合适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绿色金改试验区在实践中取得了诸多成绩,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 一入湖州,满眼皆绿。 浙江省湖州市是首批绿色金改试验区之一,其下辖的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在这里,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去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南百草原。 中南百草原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生态休闲观光景区之一,拥有森林、草原、湿地、竹海、野生动物等资源,将农业、林业、生态等与旅游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景区植被覆盖率达95%,拥有碳汇林面积3350亩。 正是这片碳汇林,帮助中南百草原获得了融资贷款。 今年初,在了解到中南百草原景区企业有融资需求后,农业银行湖州分行工作人员立即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分析其碳汇林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并给出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主动联系权威碳汇评估机构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评估。 评估后,农业银行湖州分行以经评估的林业碳汇价值为依据,以预计可实现的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该笔林业碳汇质押情况进行了质押登记和公示。仅用一周时间,就为企业申请到140万元贷款。 “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行,我们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肩负‘共同富裕’金融担当,探索国有大行绿色金融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美丽湖州’的农行样本。”农业银行湖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孟斌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这是绿色金改试验区探索绿色发展方式的生动缩影,也是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2年以来,我国绿色贷款增长迅速。与此同时,绿色债券稳健发展,拓展了绿色项目资金来源。“绿色债券的发展,让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充足、更长期限、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曾刚表示。 此外,2022年以来,在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同样在不断丰富。 随着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和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绿色金融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域绿色信贷增速明显加快。截至6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5.3万亿元,同比增长49.1%;上半年累计增加1.1万亿元,同比多增5002.8亿元。
大变局下全球经济的分化与博弈 2022年全球经济金融回顾与展望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 2022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地缘冲突再起,全球经济遭遇严重“逆风”,踏上深度调整之路。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供应链阻断,国际贸易增速触顶回落,全球投资持续低迷,通货膨胀飙升。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退潮,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各国货币利差出现大幅调整,世界主要货币离岸流动性收紧。全球结构性失衡叠加周期性调整,美元迎来强势升值周期,国际跨境资本大规模回流美国,触发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泥潭。当前,世纪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国际政经格局加速演进,全球迫切需要破解经济增长困局,探寻前行方向。 通胀预期长期脱锚导致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与通货膨胀相关的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数量论等传统范式正在失去意义。人口结构、气候变化、逆全球化、地缘冲突等因素对央行通货膨胀目标框架产生深远影响,全球通胀愈发持久和严重。当前,货币增发、地缘冲突以及供应链瓶颈等多重因素推高通货膨胀,全球货币政策调整面临新挑战。一方面,如果货币当局低估通货膨胀的持续性,缓慢地调整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成本将骤然增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全球蔓延迫使货币当局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而激进加息逻辑将引发“政策恐慌”,全球经济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 全球债务违约风险或将触发“明斯基时刻”。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债务持续膨胀,主权债务风险大幅攀升。历史周期表明,新兴经济体的债务繁荣有50%的概率以金融危机告终。新兴经济体债务依赖发行外债进行融资,存在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难题。当全球利率中枢上移,新兴经济体外币债务偿付面临严峻挑战。未来5年,新兴经济体政府到期美元计价债务规模或达2844亿美元。部分新兴经济体新增政府债务反映在本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内,债务风险传染性加剧。 流动性紧缩导致出现投资者赎回的“羊群效应”。全球发达国家央行开启竞争性紧缩浪潮,国债收益率攀升,国际市场流动性收紧,跨市场、跨区域风险传播加剧。开放式基金等金融机构出售资产以应对赎回压力,改变了市场情绪与投资者风险传播。投资者行为最大的结构性变化是普遍采用波动性作为风险衡量标准。这种模式放大了价格下跌引发投资者恐慌的负反馈机制,成为“羊群效应”的持续根源。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将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地缘冲突下,大国博弈加剧,全球经济发展延续区域分化之势,发达经济体全面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有望恢复增长动能。根据IMF预测,2023年全球GDP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当前,各国亟待摒弃分歧,深化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经济企稳复苏,有效推动国际金融治理变革。 第一,构筑金融安全网,防范金融冲击外溢效应。面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的跨境溢出效应,新兴经济体应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与评估,制定全方位的危机应对预案;防范货币错配风险,完善应对政策工具箱,构筑缓冲空间。梳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传统银行之间的关联度、集中度,评估金融脆弱性,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完善货币流动性互换机制,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与安全。 第二,秉持可持续性理念,推动跨周期债务平衡。全球债务增幅创“二战”以来新高,发达经济体债务可持续性削弱,新兴经济体债务结构性风险攀升。各国需携手采取有效的财政整顿方案,其中,发达经济体应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坚守财政纪律,做好通胀风险防范和财政收支之间的平衡;新兴经济体应不断优化债务币种结构、期限结构,设置债务的安全边界,实现财政可持续性发展,熨平主权债务风险的周期波动。 第三,引领数字技术革命,重塑全球经济发展动能。数字经济跨境、跨界链接成本低、韧性强,成为重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各国致力于构建优质可信的数字经济基础,破解数字鸿沟;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体系建设,推动实体商品、服务及数字化产品在各国之间高效交换;构建和完善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的国际准则,保障数字经济平稳运行,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复苏。 第四,推动低碳转型,实现全球绿色发展变革。“双碳”目标和愿景成为全球共识,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各国应加强协商合作,勾画绿色发展蓝图,创新气候解决方案,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通过加大绿色投资,催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全球供应链去碳化。推动技术绿色转型,加快替代高碳技术,降低应对气候变化成本;推进国际合作,形成绿色能源开发与消除能源贫困相融合的新模式;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扩大零碳燃料生产,探寻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是平等互利国际经贸格局的倡导者与引领者,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致力于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维护者,与国际社会一道反对单边保护主义和科技壁垒,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助力经济复苏。中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贡献者,倡导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们坚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互利合作是破解全球困境之道,中国的主张建议将有助于全球走出困境,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美好世界! 1、俄乌冲突引爆能源危机全球性通货膨胀来袭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全球供应链遭破坏,大宗商品市场剧烈动荡。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能源、农产品价格分别上涨91.2%和8.1%。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助推全球性通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2年全球通胀率将上升4.1个百分点至8.8%,期间,欧盟、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10.6%、9.1%,土耳其、黎巴嫩等国通胀更是严重。 点评:朱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重要出口国,两国冲突引发大宗商品市场剧烈动荡,石油等多种大宗商品价格创下多年新高。2022年3月,IMF发布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升至238.9,创历史最高纪录,全球通胀蔓延。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是本轮全球性通胀的重要助推因素,但由于疫情后各国经济复苏情况不同,通胀基础和市场环境存在差异,主要经济体通胀表现有所分化。 多数发达经济体通胀创多年来高点。疫情期间,“无限量”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美国市场需求快速复苏,需求侧驱动美国通胀上行,加上俄乌冲突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持续冲击,美国实体经济面临严重供需不匹配,引发通胀高企。欧洲通胀更多归因于能源危机。随着俄乌局势演变,制裁措施逐步升级,俄欧在能源领域加速脱钩,目前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已降至正常水平的20%以下。由于能源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导致欧洲通胀快速上行,对俄罗斯化石能源依赖越高的欧洲国家通胀水平越高。截至2022年11月末,希腊、德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最高分别涨至12.1%、11.6%,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日元大幅贬值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抬升进口成本,是日本此次通胀的主要原因。面对通胀高企,发达经济体纷纷加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需求,美国CPI同比增速于6月冲顶至9.1%后略有回落,但对能源供应引发的通胀效果十分有限,欧元区、英国CPI同比增速仍处于10%以上的高位。对于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而言,通胀的解决需要找到弥补能源缺口的方法。 部分脆弱经济体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埃及、黎巴嫩高度依赖粮食进口,从俄乌两国的小麦进口占比均超过50%。在粮价上涨及黑海港一度中断运输影响下,这些经济体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幅抬升,埃及CPI同比增速已突破15%,黎巴嫩再次出现物价巨幅波动。土耳其能源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能源价格上涨叠加降息带来的本币贬值,通胀一路飙升,目前未见明显下行态势。高企的通胀对这些本就财政问题重重的经济体形成严重拖累,黎巴嫩、斯里兰卡已宣布国家破产。对比来看,沙特、印尼等资源出口型经济体则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水平相对温和。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下行、需求回落,高通胀压力有望缓解,但难以回到从前。在“俄乌冲突爆发—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胀逐渐失控—货币政策加速收紧—经济增速下行”的逻辑主线下,目前全球经济正逐渐由“滞胀”向衰退演变,IMF最新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比2022年下降0.5个百分点。这种普遍性的经济增长失速将对全球生产和消费带来较大抑制,需求和产出持续萎缩,可能带动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以及通胀回落。世界银行预计2023年能源价格将下降11%,金属价格将下降15%,农产品价格将下降5%。在大宗商品价格筑顶回落,主要经济体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背景下,IMF预计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将下降2.3个百分点至6.5%,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通胀水平分别是4.4%和8.1%,分别比2022年下降2.8个和1.8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本轮全球性通胀降低至疫情前水平或将异常艰难。俄乌局势尚未明朗,能源市场面临长期制约,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虽预计下跌,但仍将处于相对高位。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同与合作,减少地缘冲突和保护主义对供应链的冲击,才能真正解决本轮全球性通胀问题。 2、欧美金融制裁全面升级国际政经格局面临诸多挑战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联合欧盟、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俄罗斯实施全面金融制裁,制裁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历史罕见。美欧制裁加速了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的演进,国际政经格局面临诸多挑战。 点评: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自2014年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以来,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俄罗斯经济、金融制裁。从2014年到2022年2月22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件数高达6517件。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是经过精心准备的。2月28日,美国政府宣布把俄罗斯部分金融机构踢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和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资产。由于外储被冻结,央行失去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贬值变得难于控制。而汇率断崖式下跌,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大量借入外债的企业破产。事实上,俄乌冲突前俄罗斯的通胀率已经超过4%,因而必须设法稳定汇率。实现汇率稳定只有三条路径:央行干预、加息和资本管制。俄罗斯中央银行选择了加息,将基准利率由冲突前的9.4%一下子提高到20%。而利率上升必然抑制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这样,在极短时间内美国的金融制裁就使俄罗斯金融体系发生严重混乱。美国希望这种金融混乱很快把俄罗斯实体经济拖入滞胀的泥潭中。 当然,俄罗斯立即实行反制措施,除加息、暂停股市交易外,俄罗斯政府暂停对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俄罗斯国债和股票支付利息和红利;阻止外国投资者出售俄罗斯股票和债券;威胁关闭天然气管道;要求出口商把80%的外汇兑换成卢布;限制非居民撤资和携带外汇现金出境;宣布“资本大赦”,鼓励居民把存放在海外的资金转回国内。 就全球金融体系而言,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资产的措施,是“尼克松冲击”之后国际金融体系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之上,而美国的行为彻底破坏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国家信用基础。如果外国央行的资产也可以冻结,在国际金融活动中还有什么契约和合同不可以撕毁呢? 印度前中央银行行长拉詹指出,在冻结了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之后,印度和许多其他国家会为它们的外汇储备感到担忧,如果有些国家决定冻结它们的资产,外汇储备就可能变得无法使用。由于像欧元和美元这样具有流动性的储备货币屈指可数,政府将不得不对诸如公司跨境借贷之类的活动加以限制。一些国家将不得不考虑一起建设新的报文系统以替代SWIFT,而这可能意味着全球支付体系的碎片化。印度央行行长达斯表示,印度的外储是充分分散化的。印度不会面临制裁,但将来这是每个国家都会开始考虑的问题。 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外储事件导致两个结果:第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用基础已经发生动摇,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可能再度高涨。第二,更为急迫的问题可能是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传统的外汇储备分散化做法已经无法保证在非常时期外汇储备的安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不存在确保外储、海外资产安全的万无一失的办法。发展中国家必须尽可能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量,或者使自身海外资产与负债处于平衡状态。 3、美欧开启史诗级加息潮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大 2022年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年内累计分别加息425个、250个和325个基点。随着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持续加息,美欧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全球工业产出呈下行趋势,国际贸易出现萎缩,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增大。 点评:张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为遏制通胀上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于2022年纷纷开启加息进程。在过去历次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国际流动性收紧威胁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稳定,外资加速撤离影响经济增长,新兴经济体通常承受较大的金融市场波动和经济下行压力。然而,在此轮加息潮中,发达经济体普遍存在通胀居高不下、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等问题,面临的经济挑战更加突出。 利率中枢上升抑制发达经济体消费和投资。美欧加大货币政策紧缩力度的原因在于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不过本轮通胀主要由全球供应链断裂和能源短缺引起,加息不仅难以有效缓解通胀压力,还将削弱经济增长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显示,基准利率变化主要通过抑制消费、投资等需求端渠道发挥调节作用,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将分别在1年内和3至4年内达到峰值。美欧央行持续大幅加息,削弱了私人存货、住宅和建筑投资等利率高度敏感领域的增长动力,企业投资和固定资本形成也受高利率拖累,房地产投资和需求大幅下行。IMF在10月预测,2022年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6%、3.1%和3.6%,2023年将进一步降至1%、0.5%和0.3%。由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是主要消费市场,占全球经济比重约45%,其需求放缓将引发全球贸易萎缩,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加息潮对新兴经济体具有负面外溢效应。2022年以来,为应对高通胀、防范资本外流,全球多国相继开启加息周期。拉美新兴经济体央行加息步伐快、力度大,高利率挤压货币政策空间,削弱其应对未来经济冲击的能力。亚洲新兴经济体虽然拥有较高外汇储备和稳定的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紧缩步伐较缓,但由于美欧加息潮快速推进,部分通胀相对稳定的国家也不得不进行被动加息。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全球贸易下滑也将削弱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长动力,阻碍经济复苏进程。 美元流动性收紧引发的金融风险极有可能传导至实体经济。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债收益率上升,跨境资本加速回流美国。离岸市场美元流动性紧张将加大国际结算、企业外币融资、银行跨境信贷等业务的风险,影响国际贸易与跨境投资,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展望未来,考虑到美欧通胀出现小幅回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和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各国货币政策将陆续迎来拐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可能放缓加息步伐,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压力减小,被动加息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全球融资和流动性环境有望改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将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4、强势美元引发全球货币贬值日韩掀起汇率保卫战 2022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高企、美联储激进加息背景下,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一度突破114水平,创20年来新高。全球货币随之大幅贬值,部分亚洲国家货币也未能幸免,日韩相继陷入货币暴跌旋涡,并掀起汇率保卫战。然而,在经济金融周期分化背景下,日元、韩元对美元汇率下行趋势难以根本逆转。 点评:贺力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本轮美元强势周期不同于以往,呈现单边失衡格局。一是美元升值速度历史罕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指数总体经历了三轮周期。尽管本轮走强阶段美元指数峰值水平较低,但其上涨陡峭趋势远超前两轮周期。2022年9月26日,美元指数突破114水平,创20年来新高,较年初上涨约20%。二是非美货币贬值范围历史罕见。全球超过85%的其他货币对美元贬值,不仅新兴市场货币普遍承压,发达经济体货币也未能幸免。三是非美货币汇率贬值幅度巨大。2022年以来,土耳其里拉、巴基斯坦卢比、埃及镑和阿根廷比索等20余个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跌幅超过20%,实质性陷入汇率风暴甚至货币危机。同时,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汇率跌破历史关口。欧元对美元汇率跌破平价,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刷新历史新低,日元对美元汇率创32年来最低位。 美元“一家独大”,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致使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一是美元利率大幅抬升,金融资产价格急速重估。作为全球核心货币,美元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最重要变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2022年,各期限美元利率普遍上行,带动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调整,甚至步入下挫通道。二是全球再度陷入“美元荒”,跨境资本流动加剧金融震荡。随着美元步入强势周期,离岸美元流动性急剧收紧,非美国家和地区的美元获取难度和成本加大。跨境资本加速回流美国市场,2022年前9个月,美国国际资本净流入金额达1.2万亿美元,为1979年有统计以来最高水平。新兴市场证券投资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汇率贬值进一步引发金融资产抛售浪潮。三是全球货币政策被动紧缩,抑制全球经济修复进程。2022年,在美联储加息后,全球约有90多家央行开启加息进程,基准利率水平显著上行。高通胀与美元走强相叠加,即使各国货币政策被动紧缩,其国际收支可能继续恶化,汇率剧烈震荡,市场过度反应,宏观调控面临重大挑战,对经济复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面对汇率暴跌及金融市场震荡,日韩等许多经济体采取了外汇干预、积极救市等应对措施,但总体收效有限,难以从这场美元强势风暴中完全脱身。究其根源,一是国际货币格局的不平衡特征突出,美元作为主权国家货币与其具有的显著的外溢效应以及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二是有关国家通胀走势差别巨大,尤其在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方向存在重大对立。对此,世界各国应携手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改革,降低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充分发挥欧元、人民币等其他主要货币在流动性供给中的补充作用,为全球货币市场稳定贡献积极力量。加强国际沟通、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多边平台的作用,缓释宏观政策对外围国家的溢出效应,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降低周期性金融风险,熨平潜在过度波动。 5、英国养老金危机引发债市动荡全球流动性紧缩效应凸显 2022年9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价值450亿英镑的减税计划,英国国债惨遭大量抛售。国债收益率飙升导致英国养老金利率互换协议巨额亏损,需要进一步抛售国债以补足保证金头寸,最终出现国债价格下跌、养老金抛售的恶性循环。随后,英国央行紧急救市,宣布实行临时“无限量”购债计划,才得以暂时平息这场风波。 点评:陈卫东(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 2022年以来,主要经济体央行先后启动加息政策抑制通胀,全球金融条件持续收紧,主要金融机构流动性不断紧缩,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 养老金高杠杆运作是引发英国国债崩盘的导火索。长期以来,英国养老金一直采取“负债驱动型投资”策略,其负债端是指未来(30年甚至50年)向养老储户持续支付的养老金费用。在英国养老金构成中,81%是固定收益型养老金,即不论养老金资产端表现如何,未来负债端所需支付的费用是确定的。过去20年,英国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利率走低侵蚀养老金资产端国债投资收益,而负债端现值不断膨胀。为保证资产端和负债端现值相匹配,“负债驱动型投资”策略迫使养老金购买大量“支付浮动利率、收取固定利率”的利率互换协议。在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支付浮动利率而收取固定利率,令英国养老金获得巨大收益。 英国激进减税政策迫使债市陷入“死亡循环”。利率互换协议的优点在于,养老金只需向投行缴纳少量保证金和抵押品,就可获得长期资金匹配契约。但如果利率互换协议发生亏损,亏损方则需要补缴足额保证金。英国政府大规模减税计划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养老金购买的利率互换协议面临巨额亏损。更为棘手的是,养老金提供给投行的国债抵押品,由于国债收益率的飙升而价格出现暴跌。为补足保证金头寸,养老金开始大规模抛售国债,进一步引发国债价格下跌,最终出现“国债价格越跌,养老金越卖”的恶性循环,导致英国债市全面崩盘。 英国养老金危机凸显全球流动性紧缩效应。英国养老金危机并非独立事件,而是全球流动性紧缩下的风险暴露。当全球流动性大幅收紧,利率长期维持高位时,市场波动风险随之增加。各国在低利率背景下的收益和风险管理策略难以迅速调整,金融市场原有的脆弱性和结构性扭曲加速显现。一是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国国债价格暴跌,国债市场流动性渐趋衰竭,可能引发债券抛售、高波动与流动性不足之间的负反馈循环,加剧国债市场运行风险。二是新兴经济体主要依赖美元进行融资,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借贷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在全球高利率、高波动背景下,一旦发生流动性危机,新兴经济体资产首先被抛售,货币贬值叠加利率上行可能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困境。 历史上,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后半程以及全球流动性紧缩效应凸显的背景下,金融风险频发。例如,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东南亚货币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2011年欧债危机等。当前,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金融状况持续收紧,全球金融风险日趋增加。各国亟待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配合,强化金融监管,降低极端市场环境下风险事件暴发的可能。 6、斯里兰卡宣布国家破产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引关注 2022年7月5日,斯里兰卡总理正式宣告国家破产,并陷入自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自2022年4月以来,斯里兰卡燃料、食物、药品等大量必需品严重紧缺,通货膨胀率达到创纪录的69.8%,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困境。由于无力偿还126亿美元到期债务,斯里兰卡构成主权债务违约,成为本世纪以来首个外债违约的国家,推倒全球债务违约的多米诺骨牌。 点评:李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斯里兰卡主权债务违约,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长期经济结构单一导致脆弱性较高。从产业结构来看,斯里兰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服务业处于主体地位。旅游业一度占全国GDP的12%以上,并占外汇收入的14%,是斯里兰卡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新冠疫情导致斯里兰卡旅游业受到极大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外汇收入骤减。二是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一方面,斯里兰卡外部经济长期失衡。从贸易收支看,在出口方面,斯里兰卡的出口产品以茶叶、椰子、橡胶、纺织服装等为主,支柱产业低端化发展导致出口缺乏竞争力;在进口方面,由于资源匮乏,斯里兰卡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小麦等资源进口,贸易逆差长期持续。另一方面,发展战略与经济现实匹配性较低。长期以来,斯里兰卡经济中低速增长,而2009年内战结束后建立的全民福利体系造成庞大开支,债务融资型增长模式导致主权债务持续累积,债务负担不断加重。以上所述皆为内因,就外因分析,美联储激进加息步调急剧推高了该国主权债务风险。2022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抬高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斯里兰卡资金持续外逃、货币大幅贬值,导致外债偿付压力大幅攀升。 全球债务风险再上新台阶,脆弱性经济体或将引爆债务危机。本世纪以来,全球债务风险不断上升,在疫情冲击下,全球债务规模高速增长。2021年底,全球债务规模达到303万亿美元,约为全球GDP的3.51倍。如此高的债务密集度,着实令人担忧;随着美元进入新一轮强势周期,全球金融条件收紧,脆弱经济体面临严峻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一方面,部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面临主权债务危机。25%的新兴经济体正处于或接近债务困境,约2370亿美元债务正面临违约风险,占所有新兴经济体外债的五分之一;而60%以上的低收入国家也陷入债务困境。特别是,外债负担沉重、能源资源匮乏且经济结构单一的阿根廷、埃及、黎巴嫩、巴基斯坦等10余个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正在债务泥潭中挣扎。另一方面,部分欧洲国家或再陷入主权债务困境。随着欧洲央行的激进加息,低增速、高负债的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偿债负担明显上升,其债务率和赤字率均超过2010年欧债危机时期,债务“灰犀牛”引发经济危机的风险骤增。 有效应对债务风险,显然是2023年全球经济面对的主要挑战。各国需高度警惕主权债务风险,采取主动、精准、有效的前瞻性措施,防范主权债务危机。一是尽可能保持外债规模的合理规模。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水平及外汇储备等多元因素设定政府外债上限,将主权债务规模动态调整到合适的区间。持续优化债务结构,提高以本币计价的政府债务占比,有效规避主权债务风险。二是加强主权债务风险管理。加强债务周期性变化对本国偿债能力影响的研判和前瞻性预警,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实施逆周期的债务管理机制,熨平主权债务风险的周期波动。三是做好通胀风险防范和财政收支平衡。坚守财政纪律,以负债率红线对政府债务进行约束,强化财政预算硬约束,尽可能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并对各种可能的结果做出应对预案。四是强化短期资本流动管理。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与评估,制定可靠的危机应对预案。关注主权债务的货币错配风险,定期组织现场检查,设置短期债务比重的预警线,防范对外汇储备的短期冲击。 7、Meta重仓元宇宙引发股价暴跌虚拟资产估值泡沫破灭 截至2022年12月22日,Meta股价报收于每股117.12美元,较年初跌幅达到65.4%,总市值缩水约6439亿美元。元宇宙领域入不敷出成为拖累公司业绩、导致投资者负面情绪的重要因素。2022年前三季度,Meta的元宇宙业务部门RealityLabs累计亏损94亿美元,预计2023年亏损额将继续增加。随着元宇宙市场虚拟资产估值泡沫破灭,投融资步伐和项目估值逐渐降温,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点评: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驱动互联网迈向3.0发展的全新业态,通过整合多种技术形成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新形态,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融合,从而对实体经济带来价值赋能。随着元宇宙概念股Roblox在美国上市、Facebook改名为Meta,国内外各大互联网企业跟进加码元宇宙布局,吸引海内外资本快速涌入元宇宙赛道。 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元宇宙资本热潮迅速降温,以Meta为代表的元宇宙概念股估值不断下调。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欧美货币政策收紧叠加地缘政治风险打击,市场倾向确定性较强资产。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持续加大,主要经济体增长动力明显减弱,全球主要股指呈现不同幅度跌幅。股票等风险资产面临挑战,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黄金、美元等安全性较强的资产。二是前期概念炒作脱离实体经济价值投资的本质要求。随着元宇宙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科技创新方向,围绕“元宇宙+”相关的概念炒作层出不穷,逐渐脱离实体经济,从而引发资产泡沫和一系列乱象。例如,元宇宙概念股经历猛涨后迅速进入下跌通道,2022年上半年,六大元宇宙平台内虚拟土地价格跌幅达85%;监管缺失使元宇宙虚拟币成为违法工具等。三是元宇宙自身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作为映射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元宇宙本身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经历漫长的技术迭代和演进过程。当前,元宇宙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距离形成成熟的产业生态存在明显差距。据Gartner数据,人工智能增强设计、分布式身份、行业云、个人数字孪生、双向脑机接口等支撑元宇宙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技术尚处于技术萌芽期,达到成熟期的时限多为5至10年。 从长远看,元宇宙行业要实现稳步发展,还需解决三方面的矛盾。一是短期支出高昂和未来盈利不确定性的矛盾。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的全过程中,企业需要在核心技术突破、场景成熟落地和用户黏性养成等各个环节投入巨额资金,但是盈利前景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短期利润受损,经营难以为继。二是供给端野蛮生长和需求端热度偏低的矛盾。从供给端来看,目前支撑元宇宙技术的硬件主要为VR/AR设备,存在体积大、沉浸感不足等问题;软件多以游戏、电影为主,应用场景不够丰富。此外,科技公司围绕元宇宙开发的产品相对独立,难以形成体系化的生态系统。从需求端来看,元宇宙产品短期内提供的使用体验有限,难以满足用户对虚拟世界的高预期。三是虚拟空间的高自由度和现实世界伦理规则规范的矛盾。元宇宙世界具有区别于现实空间的高自由度、高开放度、高包容度特性,但是作为映射现实的网络空间,元宇宙中的道德准则、伦理规则规范尚不完善,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统一。 预计,随着本轮虚拟资产估值泡沫的破灭,未来元宇宙领域投融资将重归理性。展望未来,伴随关键技术突破、产业边界外延和治理体系规范,元宇宙领域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8、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真实交易试水数字货币国际合作提速 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宣布,2022年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以下简称“货币桥”)平台上首次成功完成了基于四地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由实验阶段进入试行阶段。 点评:钟红(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二十国集团(G20)将加强跨境支付作为重点任务,并将央行数字货币确定为改善跨境支付的重要方式。货币桥项目搭建了一个高效、低成本且具备良好兼容性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平台,提供央行、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直接连接的网络,大幅增加了项目参与国之间国际贸易流动和跨境业务能力。货币桥项目的成功试点,标志着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新型跨境支付基础设施从实验阶段迈向试行阶段,数字货币国际合作驶入“快车道”。 跨境支付涉及不同交易结算币种、不同监管主体、不同司法管辖区,长期以来存在高成本、低速度、透明度不足以及金融排斥等问题,一些新兴经济体用户无法享受全球金融系统网络的服务。在货币桥项目中,用户在处于同一网络的多个司法管辖区完成点对点支付,构建了更加高效、便捷、包容的支付系统,提高跨境交易透明度,降低交易结算风险,对解决跨境支付中长期存在的痛点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未来,数字货币国际合作仍将聚焦于减少全球跨境支付摩擦,创造新的商业机会。第一,协调数据隐私治理和监管问题,防范潜在金融风险。跨境交易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主体,各国对隐私保护的认知和法律标准存在差异。跨境交易中,各国监管机构是否有权力以及有多大权力查看他国用户身份信息、敏感交易信息等隐私数据以化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仍需各国加强协调合作。同时,跨境交易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以防范交易中可能出现的资本外逃和金融不稳定等风险,不同司法管辖区将面临相应的监管改革。第二,丰富业务场景和功能,探索新的商业机会。央行数字货币不仅能优化跨境支付服务,其交易数据全程可追溯、加载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等特点将促进支付业务模式创新,在贸易结算、数字化贸易融资等场景中发挥更大作用。数字货币国际合作有助于将新型业务拓展至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央行数字货币促进经济数字化,助力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央行数字货币兼容性。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跨境场景中央行数字货币的互操作性,促进不同央行数字货币信息互换,增加跨境支付的透明度,实现多方共赢;另一方面,充分复用现有基础设施,促进央行数字货币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将央行数字货币有机整合至现有金融生态系统中,实现与更多金融基础设施灵活对接,打通不同商业场景间央行数字货币应用通道,增加央行数字货币使用范围。 9、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纳入气候因素全球气候金融风险管理加快推进 2022年7月4日,为降低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支持经济绿色转型,欧洲央行宣布将气候因素纳入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框架。具体措施包括调整对不同气候表现企业的债券持有量、将抵押品制度与碳足迹挂钩、完善与气候相关的抵押品披露要求、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信用评估系统等。 点评:鞠建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以来,欧盟作为反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2016年,欧盟集体签署了《巴黎协定》并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欧洲央行作为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机构,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框架具有标志性意义,以绿色方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将对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极端气候袭扰欧洲,欧洲央行参与气候治理不断深入。近年来,欧洲饱受极端气候袭扰,严寒、高温、厄尔尼诺等频发的极端气候现象给欧洲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根据德国评级机构Scope的研究报告,1980年至2019年,极端气候现象给欧洲经济区(EEA)成员国造成超400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气候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失已难以忽视,并有可能暴露欧洲国家在经济风险防控中的薄弱环节。在此背景下,将气候风险纳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考量范畴,提高政策应对气候风险的韧性,成为影响欧洲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因素。欧洲央行宣布将气候因素纳入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对频繁极端气候现象和气候风险对经济金融系统冲击的积极应对。 欧洲央行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将给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影响。一是提高金融资产的绿色溢价,引导投资人关注发行人的碳排放情况。欧洲央行将调整持有的债券结构,使持有的债券向温室气体排放更低、碳减排目标更高、气候信息披露更透明的发行人倾斜。这为债券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的投资人树立了榜样,未来金融资产的绿色属性将进一步凸显。通过释放增持低碳资产的信号,引导金融市场形成绿色溢价的良性预期。二是限制高碳足迹实体资产在欧元信贷体系中的抵质押份额,倒逼高碳足迹企业绿色转型。欧洲央行关于抵质押制度的设计,形成对高碳足迹企业的绿色金融约束,对其资产带来流动性限制,抬升高碳企业的融资、运营成本。这将倒逼高碳足迹企业加快绿色转型的节奏,提升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公开透明的碳排放信息环境。通过完善与气候相关的抵押品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企业瞒报漏报碳足迹的道德风险;以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更多决策参考,进一步培育绿色的信息环境、经营环境及融资环境,加速社会整体向绿色低碳转型。四是形成绿色信用评估体系,有效应对气候风险。一方面,发展风险评估工具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央行内部信用评估系统,有利于培育绿色信用体系,形成更好的市场实践和标准;另一方面,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既预防气候风险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冲击,也向市场释放中央银行将不断深入参与气候治理的重要信号。 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未来中央银行将进一步管理和缓解气候变化的金融风险并评估其经济影响,通过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向低碳经济的有序过渡。金融业需提前部署,充分考虑信贷审批中的绿色要素、完善金融供给的绿色评价,不断丰富绿色产品体系,协助建立碳足迹信息披露机制。企业经营主体应加快适应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方向,提升在纳入气候因素货币政策框架下的绿色融资能力。 10、全球外汇交易量创新高人民币跻身第五大交易货币 事件:2022年10月,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了3年一次的全球外汇市场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外汇交易量攀升,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份额迅猛增长,晋升为全球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2022年4月,人民币日均外汇交易量增至5264亿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市场份额提升至7.0%。 点评:管涛(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2022年,在全球贸易增长和国际汇市波动加大背景下,贸易汇兑与外汇套期保值意愿不断增强,推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规模节节攀升。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额为7.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加码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强,触发世界主要货币汇率高度波动,非美货币遭遇较大幅度贬值,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不断上升,推动全球外汇交易量进一步攀升。 多重因素推动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大涨。一是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与投融资交易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2022年中国进出口表现良好,前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优势扩大,推动人民币支付结算规模增加。2022年8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单月破1万亿元,为历史单月交易量最高;1至10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7.4万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16.4%。二是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需求增加。2022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首次批准境内市场可创新交易美式、亚式外汇期权等产品,丰富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工具篮子,更好满足了境内外市场主体基于实需的汇率风险管理需要。BIS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4月,全球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较2019年4月(上次抽样调查)增长87%,占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量的67%。 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地位提升,体现了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和使用意愿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储备功能进一步凸显,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达2.88%,同比上升0.38个百分点。同年,IMF将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未来,在中国经济稳增长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中国对外贸易合作将加快向纵深推进,RCEP政策红利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人民币外汇交易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上升。 人民币国际化应顺势而为、有序推进,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导向,拓展人民币在对外贸易投资支付中的使用场景,不断夯实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灵活调整,逐步推进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增强人民币外汇交易的市场活力。不断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便利境外机构对中国市场的投融资活动,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良性循环周转。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宏观政策国际协调,持续优化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行稳致远。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李克强主持 李强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李克强主持会议。李强、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出席会议。 习近平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当前,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习近平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习近平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习近平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要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习近平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要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李克强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真学习领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会议主题和工作实际,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胡春华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决完成好“三农”基本工作任务,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从各地实际出发,按农业农村规律办事,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不断提高工作实效。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新冠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返乡务工人员和大中专学生防疫服务,加强农村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医疗保障,最大程度维护好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等出席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有关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省区市设分会场。
本报讯 记者杨毅报道 日前,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和李强同志的总结讲话,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证监会党委深刻认识到,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点任务,推出了一系列超预期的政策举措,释放出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强烈信号。这次会议领航定向,纲举目张,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干劲。证监会党委将学深悟透会议精神,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 证监会党委深刻认识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方面政策向稳增长聚焦发力。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扩大支出规模,更好发挥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抓住总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中央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2019年以来,民营企业IPO家数、融资金额分别占A股市场的81.75%和60.56%,这些不争的事实折射出党的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是一贯的、有力的。这次会议深刻阐述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要提供足够流动性,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政策,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中央关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推动平稳转段的决策部署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疫情冲击将是短暂、有限的,预计明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加速释放。还要看到,上述政策将极大地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活力,有利于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生动局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要充满信心。 证监会党委认为,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落地,一系列超预期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总体回升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面因素将显著改善,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将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证监会党委将组织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重大任务举措,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切实做到“六个更好统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不断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有效管控各类风险,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走稳走深走实。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供给,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助力保供稳价。加快资本市场监管转型,推进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扩大标的、优化交易日历落地。推动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国际监管合作环境。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加快平台企业境外上市“绿灯”案例落地。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三是全面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持续监管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要求,着力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推动民营上市公司规范稳健发展,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整体质量。稳步推进并购重组注册制改革,落实好“分道制”“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更好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加快发展。 四是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抓好资本市场各项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助力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全面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实施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工具,更好推进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落实好已出台的房企股权融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加快打造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板块。 五是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推动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尽快形成市场规模。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久战,继续稳妥有序化解私募基金、债券违约、金交所等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对跨市场、跨境、跨领域风险的监测分析与统筹应对,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证监会党委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开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本报讯 记者李国辉报道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新时代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做好人民银行各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认真履行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会议提出,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任务: 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功能,有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支持力度。 三是推动金融平稳健康运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推动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推动长租房地产市场建设,按照租购并举方向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提升平台企业金融活动常态化监管水平,引导平台企业金融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发挥场景、数据和技术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做好重点企业集团、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化解工作,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是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好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举措。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受惠面。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近期,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12月19日以来已通过14天逆回购操作提供跨年资金3580亿元,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要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保障,有针对性地加大支付清算、现金供应、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合理金融需求。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系统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 确定加强重点商品保供稳价措施 保障群众生活需求 部署持续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 兜牢民生底线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确定加强重点商品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群众生活需求;部署持续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兜牢民生底线。 会议指出,今年稳就业稳物价、稳住经济大盘的工作成果,来之极为不易。当前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但基础还不牢固。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实现明年好的开局。 会议指出,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推动经济运行由下滑转为回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这些政策措施仍有释放效应空间,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对扩投资带消费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现在工作做好了对明年稳增长也会起更多成效,要抓住时间窗口,狠抓政策落实。一是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补齐,确保全面落地。二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项目不得停工。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结合实际促进服务消费有序恢复。落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交楼和房企融资等16条金融政策。为国际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便利。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序推进落实,要统筹协调保持经济回稳态势,为明年经济增长打好基础。会议强调,近期有关部门要再次督导地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扛起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责任,推进“放管服”改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会议指出,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今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元旦春节临近,要继续抓好生活品保供稳价。一要保障交通物流畅通,尽快解决有的地方物流“最后一公里”不畅问题。二要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双节”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和物价平稳。切实保障群众防疫和医疗物资需求,支持相关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并加强国际合作,合理进口急需品。三要确保生活生产用能和群众温暖过冬。 会议指出,今年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但当前稳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要进一步抓实稳就业保民生。一是突出保市场主体稳就业,落实好助企纾困、稳岗拓岗各项举措。二是扎实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三是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帮助农民工节后及时返岗。四是支持以创业带就业。五是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该扩围的扩围,及时足额发放低保等各类救助金。六是对因疫困难群众予以临时救助,情况紧急的先行救助,户籍不在本地的由急难发生地直接救助。切实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近日,数字人民币App上的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围。具体来看,开展试点最早的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广东省、江苏省、河北省、四川省),此外还增加山东省济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防城港市和云南省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试点地区。 市场主体对这一消息期盼已久。实际上,早在今年9月,人民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已透露,对于开展试点最早的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人民银行将适时推动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希望各参与机构和试点地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定数字货币发展之路。 “更多地区加入试点,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对数字人民币进行更大规模的测试应用,更深度地检验数字人民币系统性能,也有助于更多公众提前体验数字人民币的魅力。”对于此次试点扩围,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如是评价。他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第一批试点的四个城市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地方政府、科技公司等各方积极性,大力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便利百姓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以四个城市为重点,广东、江苏、河北、四川等省份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的条件已经成熟。 再度扩围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有序扩大 本次试点扩围是年内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又一次扩大。2022年3月31日,人民银行召开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座谈会,宣布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在原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增加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厦门市、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个城市作为试点地区,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转为试点地区。截至本次扩围前,人民银行先后选择15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并综合评估确定了10家指定运营机构。 “2020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北京和上海等多个应用场景进行测试和试点,反响良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黄国平表示。他谈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明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已成为当今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局面的战略着眼点。 从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北京冬奥会场景,到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试点地区形成的“10+1”个试点地区,再到今年的两次扩围,数字人民币稳步发展。 “这既是货币形态演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董希淼表示,数字人民币是我国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便利百姓民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实物货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优化了货币支付功能、提高了支付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不依赖第三方支付中介,可实现远距离点对点交易。”黄国平分析了当前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在技术和制度上能够实现匿名可控,在保护隐私、信息披露、交易安全等诸多方面可以实现有效平衡和兼顾,这也是各国政府加强和重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发展和落地的重要原因。 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正在稳步推进中,不论是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交易规模,还是钱包开立数量都屡创新高。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场景创新不断加快 促消费初显身手 此前,在3月31日的座谈会上,人民银行强调,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政务缴费等领域形成一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例如,北京冬奥会期间,数字人民币成为冬奥会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根据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披露的数据,冬奥会期间,国内观众和工作人员数字人民币交易量显著增加,数字人民币成为红线内主要支付方式之一。此外,部分境外人士也在红线内网点和签约酒店兑换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体验数字人民币带来的支付便捷。红线外落地数字人民币线下消费场景近5.5万个,实现交通出行、餐饮住宿、医疗卫生等“七大场景”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全覆盖。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精彩亮相,满足了场馆内观众的移动支付需求,也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创新支付方式。 而近期,以“数币场景,赋能亚运”为主题的亚运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发布暨公交场景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业内预计,亚运会将成为数字人民币国际展示的又一重要窗口,围绕亚运会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望持续拓展。 “从使用功能看,钱包载体和功能将更丰富。”董希淼表示,数字人民币在手机数字软钱包之外,还可以有卡片、手表、手套、手环、徽章等多种硬件载体,“软硬兼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此外,今年9月,我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及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20家商业银行基于货币桥平台为其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跨境支付也有新突破。 除了重大会议,数字人民币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让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用“真金白银”的消费券来刺激消费。这既包括传统的消费券,也包括数字人民币红包。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各商业机构还开展了多次市场化推广活动,有力促进了社会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 “现阶段,数字人民币试点发展态势良好。”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数字人民币在各类试点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并因地制宜融入各地购物节等活动开展推广,既能够在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使更多用户熟悉使用数字人民币,为用户提供更多支付选择,也能够有效促进当地消费,为商户、实体经济带来更多支持。 “数字人民币在促进消费,提升金融普惠方面的价值逐渐显露。”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利用数字人民币结合智能合约可扩展可定向的特性,在保险、预付费、贷款发放、B2B资金结算、房屋租赁等场景里都有数字人民币的项目正在试点。特别是存在定向支付、交易流程不透明、交易资金用途难以约束这几个条件的场景,都能发挥出数字人民币的优势。例如,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绿色骑行活动,为实施“双碳”战略提供了新抓手。
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刘鹤表示,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显著增多。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中欧关系重要性尤为凸显。 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 中欧关系的关键纽带是什么? 逆全球化趋势下 中欧在哪些领域还将展开深入合作? 回望国内 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前景如何? 在致辞中,刘鹤回应了这些问题。他表示,贸易投资合作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并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表示“我们极有信心”。 持续深挖中欧贸易投资潜力 寻求更多领域的互利共赢 刘鹤强调,贸易投资合作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对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表示,中欧关系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双方经贸关系仍呈现出很大的韧性。2021年双方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德国是欧盟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在欧盟27个国家中最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从2016年开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德国的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从投资看,即使受到全球资本流动放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中欧相互投资依然继续上升,欧盟在华投资实现较好增长。 今年以来,中欧经贸合作继续逆势上扬。数据显示,前10个月中欧贸易额达7114亿美元,增长6.3%。1-8月欧盟对华投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1%。 近期中欧的互动更是颇为密切。今年7月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成功举行,在诸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目前双方正在共同积极推动落实,力争抓住机会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11月至今,从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到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欧洲多国领导人与中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再到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来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数次互动。其中,朔尔茨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称“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德国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 本次会议上刘鹤再次明确表态,中方愿与欧方积极拓展在经贸、绿色、数字、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中欧双方经济和产业强互补性的再次彰显,两大市场相互之间也有着庞大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中欧均支持经济全球化,支持全球贸易治理、投资治理和金融治理,也在继续深化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共同追求低碳绿色发展,在诸多领域拥有共同的立场。基于此,中欧贸易和投资的潜力将会不断释放。”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说。 例如,在绿色领域,双方的合作一直在不断加强。一方面,基于中欧班列、全球供应链上的紧密合作,中欧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创新产业发展合作紧密;另一方面,在追求低碳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中欧方向一致,并在包括绿色金融标准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2021年11月4日,由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召开IPSF年会,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减缓气候变化》,这有助于推动中欧绿色投融资合作,引导跨境气候投融资活动,同时降低跨境交易的绿色认证成本。 中国经济前景向好 房地产市场结构性潜力值得挖掘 在本次致辞中,刘鹤还谈到“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他特别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刘鹤提到的房地产行业也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楼市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金融支持“稳地产”的力度持续升级。从年初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政策调整、年中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设立专项借款“保交楼”,到LPR下行、各地降低首付比和房贷利率,房地产市场迎来诸多政策护航。而近期,相关政策更是力措频频,11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11月1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即“金融16条”),包含16条内容,涉及开发贷、信托贷款、并购贷、保交楼、房企纾困、贷款展期等诸多领域,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大幅提振市场各方的信心。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前期的稳楼市政策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11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比上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也是下半年以来环比跌幅首次收窄。同时,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从58个,下降到51个,这也是下半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实际上,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的房地产需求仍有潜力可挖。刘鹤谈到,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李宇嘉也表示,从七普数据看,目前加装电梯的楼栋占比只有20%,3亿新市民大多数没有拥有产权住房,而广东珠三角有7800万人口,一半人租房,而且大部分租在居住体验感较差的城中村。因此,他分析,未来围绕居家、社区生活、设施升级换代、二次装修等需求的潜力还很大。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也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11月以来,监管部门出台多项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金融16条”“第二支箭”“第三支箭”先后落地,对修复市场信心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授信资金、发债和股权融资等更多处于初期阶段,资金真正落位仍需要时间,短期企业资金压力仍在。 在陈文静看来,随着政策落地及显效,市场信心或得到修复,核心城市市场亦有望逐渐进入恢复通道。其中,结构性潜力值得深挖。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内容,亦将影响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格局,房地产新房市场规模总量已见顶,但结构性机会仍在,人口、产业等资源集聚的地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会或将更大。此外,与房地产相关内容还包括服务消费,如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未来房地产服务的发展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陈文静表示。
一场期盼已久的雨,飘落在地处沙漠边缘的沙特首都利雅得,人们称“喜雨迎贵宾”。 这一天是12月7日,是沙特和很多阿拉伯国家瞩目的一天,是“尊贵的中国客人来到阿拉伯半岛的时候”。 古老的阿拉伯半岛,世界航运要冲、能源供给的阀门、璀璨文明的交汇之地……诸多角色里,他们十分看重一个定义:中国的朋友和伙伴。 雨后初霁。 阳光穿过云层,大地像铺了一层梦幻般的金色薄纱。6架“沙特之鹰”礼宾护卫机腾空而起,到蓝天上迎接习近平主席的专机。专机两侧,早有4架沙特空军战机从其入境起一路护航。 停机坪上,紫罗兰色地毯如沙漠中的一条花带。沙特王室重要成员和政府高级官员在舷梯下等待。 专机降落,机舱门打开,习近平主席健步走出。几乎同一时刻,礼宾护卫机从苍穹呼啸而过,拉出象征中国国旗的红黄两色彩带;利雅得上空,21响礼炮声震云霄。 中共二十大召开后,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中东之行,拉开了帷幕。 有沙特媒体将3天的丰富行程,形容为“三环峰会”。 中沙层面,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二十大后习主席的首个国事访问。 中海层面,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召开,中国同这一次区域组织深度互动,里程碑意义载入史册。 中阿层面,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中东外交的重大创举”,是“中阿关系划时代的里程碑”。 伙伴握手的时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阿合作新格局,正徐徐铺展。 中沙关系的四个刻度 一份文件,令世界瞩目。8日午后,阳光透过王宫办公厅会见厅的窗洒进屋,随着习近平主席和沙特国王萨勒曼落笔,《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面世。 为双边关系定一份协议,不仅于中国外交,放在世界外交中都不多见,却也体现了以契约精神对彼此关系的敬重和呵护。协议里有句话十分醒目:“同意每两年在两国轮流举行一次元首会晤”。 元首外交的节奏,恰是国家关系的生动写照。从四个刻度,可以追寻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个刻度,1990年中沙建交。因历史的缘故,它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后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春水破冰,两国关系一经建立,发展势不可挡。 一个刻度,是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沙特。那也是他第一次到访沙特。访问期间,中沙建立战略性友好关系,双边关系进入快车道。 一个刻度,是2016年。担任国家主席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到访阿拉伯国家,首站就是沙特,中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共赴“四方宫”参观、共品阿拉伯咖啡、共舞沙特传统的“剑舞”……两国元首此次见面,对那次访问的美好时光记忆犹新。 第四个刻度,正是这一次,习近平主席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8日,日程密集,既有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代表萨勒曼国王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宴会和深入的会谈会见,也有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为表达心意而亲自陪同出席的苏欧德国王大学管理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如何定义中沙关系?既需鉴往知来,也要有宏阔的全局思维。 习近平主席在同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会谈时,用三个重要予以定义。他指出,沙特是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重要一员,也是多极化世界中一支重要的独立力量,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伙伴。 这席话,同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的一个论断一脉相承:“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中沙关系战略性、全局性更加凸显。” 翻开此次访问期间通过的中沙联合声明,双边、地区、国际合作层次丰富、包罗万象。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为何能跨越山海,彼此信任并饱含期待? 互信是基石。 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曾经评价说,双方没有任何分歧。 此行,萨勒曼国王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时,有感而发:“中国关心的就是沙特关心的,中国人民关心的就是沙特人民关心的”“双方在诸多问题上都拥有重要共识,中方的利益也就是沙方的利益”。 合作是纽带。 沙特通讯社用了一组数据来佐证:1990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约为5亿美元;2000年跃升至约30亿美元;2021年达873.1亿美元。而2022年前十个月,两国贸易额达970亿美元,同比增长37.4%。 同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的会谈内容丰富,延长许久。2016年4月,沙特启动“2030愿景”,寻求在15年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社会多元化转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2030愿景”深度对接,双方合作天地广阔。 而“落在实处”正是两国关系的特点之一。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对萨勒曼国王说,我高兴地看到,我们就发展中沙关系达成的重要共识,都正在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沙特是最早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的利雅得,古时就是往来商队的驿站中心。郑和云帆高张,远航到吉达、麦地那等地,更是至今为人们乐道。 而今,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正联通彼此。沙特第一条轻轨铁路麦加轻轨、西部小城的延布炼厂、和福建合作的古雷乙烯石化项目、吉赞产业集聚区、红海公用基础设施项目,还有5G通信、合作探月……“我们去的时候面对一片荒漠,走的时候留下一片热闹。”中国建设者的感言也是中沙合作的生动写照。 此次,双方决定将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牵头人级别提升至总理级,显示了双方对下一步合作的高度重视。面对习近平主席,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再三表达一份期待:“您的来访必将推动沙中关系迈上新台阶”“我对沙中关系前景充满信心”。 2016年在《利雅得报》的署名文章,习近平主席以“四个伙伴”,擘画中沙关系的美好蓝图:我们要做相互支持、真诚互信的战略伙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互惠伙伴,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的合作伙伴,往来密切、交流互鉴的友好伙伴。 中沙媒体,乃至阿拉伯媒体等全球诸多媒体,一遍遍回放着8日中午,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代表萨勒曼国王为习近平主席举行的欢迎仪式。 插着中沙两国国旗的车队,在摩托车队和马队的护送下,缓缓驶进王宫办公厅。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在下车处热情迎接。 检阅亭、仪仗队、执剑礼仪、《义勇军进行曲》……一切的镜头都在浓墨重彩书写着真诚朋友、亲密伙伴的交往故事。 王宫办公厅典礼厅,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在此进行。沙方一席热情洋溢的致辞,讲述的正是沙特眼中的今日中国: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渴望进步与繁荣的各国人民向往的楷模。如果没有一个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加以引领,这些都无从谈起。” 中海关系的四个定位 俯瞰世界版图,阿拉伯海的西北部向亚洲大陆伸出一个海湾,其沿岸国家星罗棋布,既是能源资源富集之地,也是战略要塞之所。“海湾地区”早在1981年就将推进“一体化”的构想付诸行动,成立了由6个成员国组成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9日下午,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宾朋接踵而至。一场载入史册的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进入倒计时。 合影后,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微笑着迎请习近平主席入场、落座。 一张圆桌,静待各方合力书写新的中海故事。在习近平主席两侧,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巴林国王哈马德、科威特王储米沙勒、阿曼副首相法赫德、阿联酋富查伊拉酋长沙尔基等,以及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齐聚一堂。中国同万里之遥的海合会成员国的距离,近在咫尺。 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主持。 今年上半年,沙特作为海合会轮值主席国,向中国提出了在中阿峰会召开之际同时举办中海峰会的建议。中国欣然同意。 前所未有的创举,却是水到渠成。 回望千年丝路,驼铃相闻,舟楫相望。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交往经由史籍流传至今。 回望百年历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他们并肩奋斗;在百废待兴的国家建设事业中,他们相互支持、互利合作。 自41年前海合会成立,双方合作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和双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不断走实走深。 不同的海合会国家,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同一份期待。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的主旨讲话中,强调了这一点:“海合会国家都希望加强对华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峰会规划未来海中合作重点领域,开辟海中关系新篇章。” 相向而行,顺势而为。峰会决定,建立并加强中海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主席在题为《继往开来,携手奋进 共同开创中海关系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中,就此提出四大伙伴关系:共促团结的伙伴、共谋发展的伙伴、共筑安全的伙伴、共兴文明的伙伴。 “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习近平主席曾经对伙伴关系的思考,恰是中海关系的生动写照。 探求中海关系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习近平主席以四个“归根于”予以概括,其中之一是“患难与共”。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有一句谚语:“患难见真交”。 一场世纪疫情面前,见证了何为真友谊。疫情初始,萨勒曼国王是第一位专门就疫情给习近平主席打电话的外国元首;阿联酋全球第一高楼哈利法塔打出“武汉加油”的巨幅标语;卡塔尔航空为中方抗疫开辟“绿色通道”…… 中国铭记于心。习近平主席也曾在一次通电话时动情地强调“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在阿拉伯国家包括海合会国家疫情面临严峻挑战时刻,中国慷慨解囊。仅以疫苗为例,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已向阿拉伯国家提供超过3.4亿剂。 “高度互补”,是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的另一条“归根于”。一家外媒如此形容中海合作:“一个是最大全球市场,一个是最大能源供给地,几乎是如拼积木般拼接契合。” 一组数据生动佐证:中国长期保持海合会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中海贸易额逆势增长44%。2021年中国前十大石油进口来源国中,海合会国家占据四席。 中海合作的经济协同效应,正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一方,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和改革转型的先行地;一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合作势能。 习近平主席主旨讲话中提出的“五大合作领域”,处处聚焦合作新格局、新突破。 比如,能源合作方面,“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金融投资领域,推进数字货币、绿色发展;科技合作板块,5G、6G、大数据、云计算令人目不暇接;太空合作领域,习近平主席向海合会国家发出邀约:欢迎海合会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欢迎海方参与中国航天任务搭载合作。 上天、入海,中海合作的广袤天地正待驰骋。“中海关系既古老又年轻。”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在会场之外的海湾地区,回响声不绝于耳: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去年底并网成功;在科威特,穆特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移交;在阿曼,伊卜里光伏电站项目缓解了阿曼的用电紧张问题,也为该国的能源转型提供助力…… 一份《中海战略对话2023年至2027年行动计划》,在峰会落幕之际出炉。15个领域、近100项举措,为未来5年的合作大厦垒砖砌瓦。 既有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整体推进,也有同海合会不同国家合作的各自亮点。峰会前夕,习近平主席同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会见时,开场白就从中塔合作的卢塞尔体育场讲起。 “世界杯赛程已经过半,现在是八强,今天晚上有比赛。我相信世界杯将取得圆满成功,是一届能够载入史册的世界杯。”习近平主席微笑着说。 塔米姆埃米尔回答:“卡塔尔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好,中国公司帮助在卡塔尔兴建了卡塔尔最大的体育场,在那里将举行本届世界杯决赛。”他还提到了“京京”和“四海”,来自中国的两只大熊猫落户卡塔尔,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阿拉伯谚语“独行快,众行远”。和伙伴并肩而行,也让外国媒体纷纷感言:“这些会晤的本身已具有划时代特征,表明新的世界秩序正具有愈发现实的轮廓。这是中国影响力增长的一个标志。” 大国外交的四个维度 一个现象发人深思。有观察者追问: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有差异,内部也并不平静的阿拉伯国家,不仅为中国纷至沓来,还纷纷期待在峰会之外同中国领导人有更深入的单独交流,这份吸引力是如何塑造的? 8日,习近平主席在进行国事访问之外,出席四场同中阿国家领导人的双边会见; 9日,上午七场双边会见;下午在中海和中阿两个峰会之间的40多分钟里,增加了三场会见;而峰会之后,紧跟两场会见。 从更广阔时空去端详此次沙特之行,更能看清其中所蕴含的国际格局变迁的静水深流。在新时代十年里,中国同世界的深度互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这段日子,中国外交更是亮点频出、精彩纷呈。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社会面临的困难、挑战层出不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始终坚守初心,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习近平主席夙兴夜寐的出访日程,映射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多重维度。 维度之一,是信心和期待。 科威特王储米沙勒饱含感情地对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是伟大的国家,双方情谊犹如兄弟般深厚。”“我代表全体科威特人民祝贺您深受人民爱戴并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前不久,阿拉伯国家包括海合会国家,纷纷在中共二十大闭幕后第一时间向中国发来贺电贺函。此次见面,他们当面向中国朋友再次表达祝贺祝福。 不仅是关切中共二十大之后的中国走向,更渴望从中国式现代化里谋求发展机遇。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说:“今天我们向全世界重申,阿拉伯人将再次追求进步和振兴,从此之后的每天我们都将证明这一点。”他们远眺坐落于太平洋岸边古老的东方大国,断言“世界的未来就在那里”。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沙特时强调,愿同沙方在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上携手前进。为振兴梦想而共同努力,这也是中海合作的内在逻辑,并由此延伸出双方更深入的战略对接。沙特“2030愿景”、阿联酋“面向未来50年国家发展战略”、阿曼“2040愿景”等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对接,正形成“1+1>2”的强劲合力。 维度之二,是“站在一起”。 深厚的政治互信,源自风云变幻的国际场合上,彼此一次又一次的坚定支持。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3个阿拉伯国家投下赞成票。 听听双边会见、峰会发言时的这些肺腑之言吧: “中国一直与我们在一起,哪怕最艰难时刻也是这样。” “我们在中国的身后,中国也在我们的身后。” “我们认为一个中国原则就是重要的红线和底线,我们无论谁执政,都毫不动摇地秉持这一原则,我们始终坚定地站在中国的一边,面对一些国家试图把人权政治化的企图,我们坚定地支持中国。” “我们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认为中国在各个国际场合所秉持的立场都是正义的,因此我们愿在所有问题上都坚定地同中国站在一起,这是不容置疑的。” ……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信任是牢不可破的,也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维度之三,是和平与发展。 消除和平之殇、破解发展之困的任务,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愈加迫切。经历过战火和动荡,阿拉伯国家更深知和平和发展的来之不易,也因此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访问期间,有阿拉伯媒体从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言行中去分析,认为“阿拉伯国家对中国以及中国领导人访问中东的集体政治态度,绝不是最近几个月国际形势之下突然转变的结果”。 中海、中阿的合作,全球性意义举足轻重。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期间,多次提到“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也谈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收获广泛共鸣。 维度之四,是美美与共。 古时,中国的瓷器、造纸术、印刷术一路西行,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万里东来。今天,往来如织的物流、技术流、信息流之外,还有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合会国家方兴未艾的中文热。 沙特、阿联酋都将中文纳入教学大纲,中海正打造语言文化合作新亮点。在此次访问启程之际,习近平主席向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的复信也传遍了阿拉伯半岛。一位写信的阿拉伯学生说:“这会是我们珍藏一生的宝贵记忆。” 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是枝繁叶茂的根,是汩汩流淌的源。 海合会国家以东方文明自豪。习近平主席在中海峰会的主旨讲话中,也强调:“中海同属东方文明,文化价值相近,人民相知相亲”。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相辉映。中海、中阿尊重各自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也源自对古老文明的尊重和传承。 西方媒体援引了沙特学者的说法:“北京从来不向伙伴提出非分要求或者提出政治条件,而且从不干预它们的内部事务。”习近平主席曾经用“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这句阿拉伯谚语和赛骆驼的比喻,强调文明的共处之道。 这正是包括海合会国家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渴盼。 2022年元首外交收官之作,在10日早上的利雅得哈立德国王机场落下帷幕。挥手之间,飞机腾空而起,飞向遥远的东方。中沙、中海、中阿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人们也在期待着不远的未来能够再一次见面,正如伙伴握手时刻,穆罕默德王储兼首相对习近平主席所描绘的,“我相信这一次的峰会将成为阿拉伯国家同中国、海合会国家同中国,在更高层面开展机制化交流的新起点”。(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