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内外压力实现正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专家认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恢复基础较好,随着防疫和复工复产取得阶段性胜利,稳经济六方面33项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发挥效力,下半年经济还将持续恢复。如何看待下半年经济形势?内需潜力如何释放?稳增长动力何在?就业、物价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又该如何进一步解决?围绕这些问题,本报推出一组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了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正增长。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经济运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但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面临挑战。 站在年中时点,怎么看待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如何助力稳增长?对此,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从下半年情况来看,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进稳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下一阶段,要抓住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抓好一揽子稳定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夯实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半年经济恢复趋势明确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及时果断施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并加快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金融系统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亿元;截至6月末,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支持民间投资;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助企纾困稳外贸……上半年,从中央到地方,对各行各业的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目前,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快,外贸外资实现持续增长,物流人流更加畅通,企业预期信心逐步改善。 当前,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释放,6月份经济实现较快企稳回升。展望下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疫情继续得到稳定控制、稳增长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以及楼市有望逐步回暖的前景下,经济恢复势头将会持续,三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将会逐步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外部金融环境收紧不会影响国内宏观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 “宏观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9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上表示,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还有相当大发挥效能的空间,增值税留抵退税上半年已超过1.8万亿元,政策的持续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实际退税规模;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实际使用,新出台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运用,将会形成有效投资更多实物工作量并拉动就业和消费。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日前也表示,下一阶段,大规模留抵退税、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等政策效应会继续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 内需将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 今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全球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但是我国外贸进出口克服了外部环境趋紧、疫情短期冲击等不利影响,保持较快增长,显示出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增长13.2%,6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3%,比上月加快4.7个百分点。 “出口所展现的超预期韧性是中国经济上半年的核心内生动能,而基建投资则是财政积极部署带来的外生加力,两者合力使得中国经济在如此严峻的大变局中还能保持稳定,并实现经济正增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 展望下半年,虽然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序恢复将起到持续激活经济主体、巩固贸易优势的作用,但在海外需求回落和高基数效应的叠加作用之下,出口可能出现缓慢减速的情况。业内专家认为,内需将替代外需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程实表示,基建发力和消费反弹将对三季度经济增速回升形成强有力的保证。 从投资来看,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提速,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望增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通过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大对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下一步要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用好新增的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3000亿元投资基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投入,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支持。 对此,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表示,按照金融工具占项目资本金比重不超过50%的要求,预计金融工具占每个项目总投资比重不会超过10%。资本金足额到位后,前期的8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中长期信贷资金就可以及时跟进,商业银行贷款等社会资本也将迅速跟进,共同助力形成项目实物工作量,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从消费方面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渐次复苏,加上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有望继续恢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分析认为,经济复苏将带动失业率、居民收入等指标的修复,为消费恢复奠定基础。疫情形势缓和将为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线下接触式消费恢复创造条件。此外,随着大量促消费政策落地实施,汽车消费还将继续回暖,成为推动消费恢复的重要力量。 稳住就业物价切实保障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等影响,就业压力陡然上升,居民增收困难加大,民生保障难度增加。针对突出问题,各方面持续加大稳就业的力度,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成效逐步显现。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5月份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改变前期走高态势,连续两个月下降,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 不过也要看到,当前,年轻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业内专家认为,要细化实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 稳就业是稳定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财税、金融等政策将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下半年要谨慎出台带收缩效应的行业政策,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推动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复苏,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企业稳岗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支持和保障政策可能陆续推出。 此外,今年以来,国际通胀压力整体上升,国内对于价格稳定的担忧也在上升。受地缘政治冲突、世界主要经济体流动性扩大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粮食和能源价格持续高位,对国内输入性通胀影响加大。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加大市场保供稳价力度,抓好粮食和能源生产,保障了国内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保持基本稳定。 “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CPI涨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主要是由于我国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政策。面对国际输入性通胀,加大了国内市场保供稳价的力度;此外,加强粮食生产,今年的夏粮实现了丰收,夏粮生产比上年增长了1%,保障了CPI总体稳定。”付凌晖表示。 物价形势的稳定,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也有利于民生改善。唐建伟预计,从全年来看,CPI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PPI则为前高后低,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将持续收窄。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并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这也为我国宏观政策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9日晚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发表致辞并同企业家代表互动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400位企业家参加。 李克强表示,当前国际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发展的前提,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多边主义,携手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是各方共同而紧迫的任务,各国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保障粮食能源稳定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要加强团结协作,坚定维护和促进经济全球化,深化双多边国际合作,促进普惠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在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说,今年二季度,受新一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4月份主要指标深度下跌。我们果断应对、及时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推动原定政策靠前发力,推出和实施稳经济33条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下滑势头放缓,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主要指标较快反弹、由负转正,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下降,带动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稳住经济大盘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李克强强调,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支撑是就业稳物价稳。2020年以来,我们在应对新冠疫情等重大冲击中实行的政策在规模上是合理的,没有“大水漫灌”,也为防通胀创造了条件。今年夏粮增产丰收、又创历史新高,秋粮生产势头良好,煤炭电力稳定供应,为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打下了基础,也有利于全球粮食能源市场稳定。中国有1.6亿多户市场主体,人民勤劳智慧,这是经济发展最大韧性和底气所在。近年来我们直面市场主体需求实施宏观政策,通过稳市场主体稳住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我们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继续着力帮扶市场主体纾解困难,留住经济发展的“青山”。宏观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还有相当大发挥效能的空间,增值税留抵退税上半年已超过1.8万亿元,政策的持续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实际退税规模;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实际使用,新出台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运用,将会形成有效投资更多实物工作量并拉动就业和消费。我们将坚持以改革添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将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自由贸易、公平贸易,推动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两个“轮子”一起转。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障外企依法平等进入开放领域,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愿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将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实现更加精准科学防控,持续优化签证、检测等防控政策,进一步有序恢复和增加国际客运航班,稳妥有序推动出境商贸和跨境务工活动,更好促进中外人员往来和对外交流合作。 李克强还就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制造业发展前景、消费政策等回答了外国企业家代表提问。 肖捷、何立峰出席上述活动。
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7月25日发行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4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金银纪念币图案
消费者足不出户,在手机上下单就能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近年来,跨境电商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订单和利润有所下滑,不少企业通过开辟跨境电商等线上市场逐步走出经营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 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稳中提质,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持续润泽。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精准施策,持续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比如,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中,专门针对促进外贸出口发展提出了政策举措,包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等多项措施。 在金融政策的支持下,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跨境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服务力度,积极创新跨境电商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贸易结算支付便利水平,畅通人民币结算渠道,充分满足跨境电商发展金融需求。 创新跨境电商专属信贷模式 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艺卫浴”)是一家主营生产销售水暖器材、卫生洁具、橱柜、五金系列产品和卫浴产品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全球空运成本上涨,海运港口靠泊作业不确定性增大,为此,去年下半年以来,华艺卫浴开始尝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 农业银行江门分行了解到企业这一模式调整后,迅速深入了解企业全流程资金需求和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为其量身打造了专属服务模式。一方面,制定贸易融资方案,为企业办理出口商业发票融资,截至2022年6月13日,累计为企业投放出口商业发票融资人民币4000万元,并执行优惠利率;另一方面,制定衍生交易业务方案,高效率、零成本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截至2022年5月末,累计为企业办理汇率套保签约量1000万美元。 在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下,从2021年11月初至今年5月份,华艺卫浴的11600套水龙头以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陆续顺利通关,运往企业设在美国的海外仓,海外仓模式自开启以来,约占该时段企业总销售的2.5%,累计为企业带来约200万元利润。 这一案例是疫情影响下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信贷支持的生动缩影。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银行机构对于发展前景良好但暂时受困的外贸企业,不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根据风险管控要求和企业经营实际,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银行保险机构纷纷行动,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以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为例,跨境电商综试区已实现全省全覆盖,跨境电商交易额、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金融时报》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5月末,辖内(不含深圳)支持跨境电商贷款余额216.05亿元,同比增长53.59%。2022年1至5月,辖内保险机构累计支持跨境电商保额68.02亿元,同比增长47.28%。 提升跨境电商支付结算便利度 政策措施不断加码,为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架桥铺路。但同时,跨境电商在结算、融资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特别是一些小微电商企业面临资金结算速度慢、费用高、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 对此,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便捷贸易支付结算管理,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和支付机构依法合规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提供结算服务,鼓励研发安全便捷的跨境支付产品等。外汇局也持续推动跨境贸易新业态结算便利化,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比如,引导银行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提供高效便捷的结售汇和资金收付服务。部分银行将跨境电商结算手续费降至2‰,基本实现了境外资金实时到账。同时,优化市场采购贸易结算流程。今年以来,备案商户在线自助办理收结汇约占70%,惠及中小微商户8万余家。 广东湛神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神通”)是湛江市首家备案成功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通过使用“洲博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境内200多家委托客户。由于湛神通收汇笔数多、金额小,收汇资金难以区分所对应的委托客户,一笔跨境收汇从来汇通知到上游工厂账户清分入账耗时耗力。 针对湛神通的业务需求,工商银行湛江分行将人民币结算类产品应用到外汇领域,打造本外币一体化产品,推荐企业使用该行支付结算产品——收款管家。运用收款管家服务,能实现收、结汇线上化办理,并批量清分至供应商子账户,打通了跨境结算和境内下游企业账户清分障碍,实现了“跨境+境内”业务线上化、自动化,提高了资金对外支付安全及效率。一笔跨境收汇从来汇到入账,从原来耗时大半天缩短至1到2个小时,便利度大大提升。 事实上,在人民币跨境结算方面,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涉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6月20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完善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政策,并将支付机构跨境业务办理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全部经常项下。 强化跨境电商风险保障能力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增多,防范化解风险的诉求提升,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相应增加。 政策层面也不断鼓励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意见》要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规模。鼓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外贸企业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市场。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也持续做好外贸企业承保理赔工作。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中国信保承保的规模已经突破了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为14.9万家外贸企业提供了保险服务,同比增长7.5%。 佛山市南海区某企业专业从事普通和镭射冷烫膜、UV镭射压印膜等特殊效果涂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深耕国外市场多年。2021年8月中旬,该企业在佛山海运出口了一批聚酯着色膜,买方收货后由于资金周转问题临近应付款日仍未付款,涉及金额近18万美元,这让规模本就不大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为此,企业紧急联系了中国信保佛山营业部。中国信保佛山营业部快速响应,推出“税保联动快赔快退”服务举措,由该营业部受理案件、介入勘察并定损核赔,佛山市税务局启动“将出口信用保险赔款视为收汇,予以办理出口退税”的工作机制。企业收到保险赔付款后,税务局第一时间为企业办理退税,帮助企业挽回损失,这也是全国首笔采用出口信用保险赔款办理退税的业务。
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对香港进行视察 习近平抵达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等前往高铁西九龙站迎接 新华社香港6月30日电(记者朱基钗 陈键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 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车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丈夫林兆波上前迎接。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5时10分许,习近平乘坐的专列徐徐驶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车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丈夫林兆波上前迎接。欢迎仪式上,香港警察乐队奏响热情的欢迎曲,充满精气神的舞狮欢腾跳跃,数百名香港青少年和各界群众代表挥动国旗、特别行政区区旗和鲜花,表达热烈的欢迎。习近平和彭丽媛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这次赴港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中外记者在现场等候。习近平走到采访区,向在场记者问好。他表示,明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全国各族人民将和香港同胞一道庆祝这件喜事。我向香港同胞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 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是习近平抵达香港时在采访区向在场记者问好,向香港同胞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习近平指出,我一直关注着香港,挂念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过去一个时期,香港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维护香港同胞福祉的好制度。 习近平强调,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香港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是习近平抵达香港时在采访区向在场记者问好,向香港同胞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等陪同人员一同抵达。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陈智思等前往车站迎接。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骆惠宁,中央政府驻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彭京堂、政委赖如鑫等也到车站迎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工业企业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涉及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今年前5个月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该数据最近几个月快速下滑。 在如此不理想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 A股却持续走高,继续着这一波已经长达两个月的反弹。 目前海外富时中国a50指数上涨1.6%,港股恒生指数上涨达到了2.1%,恒生科技指数大幅走高上涨3.5%。 A股市场已经开盘,各大指数纷纷上涨,沪深300上涨1%,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也上涨0.5-0.75%。开盘仅半小时,北向资金净流入已经达到了38亿元。 在欧美市场表现非常不如意的情况下,A股走出独立行情,从4月27日到现在已经连续两个月的反弹,但是宏观经济数据不理想,会不会影响A股后续的走势呢? 以下是近几个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我们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变化的趋势。 4月27日,1~3月份数据,同比增长8.5%; 5月27日,1~4月份数据,增长下滑至3.5%; 6月27日,1~5月的利润增长,同比仅仅1%。 三个月的时间就从8.5%降到3.5%降到如今的1%,由于这一数据是从年初开始不断累计到当前月,因此我们即使不看单月数据也可以知道4月5月利润同比下滑的比较厉害。 进一步细分来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下滑最严重,下降16.1%,私营企业下滑2.2%。而国有企业相对较好,增长9.8%,股份制企业的表现也不差,保持了适度的增长,同比达到7.8%。疫情对全球的投资和贸易影响巨大,所以,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影响也更大一些,从这一数据也得以体现。 如果我们再从不同的行业来看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受到影响反而有一些行业大幅度的增长。 最为夸张的是采矿业今年1~5月份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1%,由于全球量化宽松所直接导致的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煤炭钢铁石油等资源类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采矿业在今年的前5个月实现的利润超过了7000亿元。 而制造业的利润下降10.8%,则充分的体现了受到疫情影响之后实体经济的困难。 另一个数据也许说明了同样的问题,目前产品存货接近60000亿元,将近增长了20%,存货增加说明销售回款周期不断的增长。 虽然以上的1~5月份工业企业经济数据不理想,但是如果我们分月度数据来看,可能就会发现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从最低谷回升。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8%,这一同比增速比上个月有所回升。 在企业的利润方面,4月份的利润同比下降8.5%,5月份同比下降6.5%,下降的幅度收窄了,比4月份少了两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的利润降幅比4月份减少了3.9个百分点。 另外分地区来看,复工复产之后,工业企业正在不断的复苏,长三角和东北地区的表现更加明显,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利润额的同比降幅减少高达20个百分点。 虽然我们现在才看到了5月份的经济数据比4月份有所改善,但由于股市提前反映经济的未来情况,所以A股早在4月底就已经开始了触底反弹。 随着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回暖, A股未来走势虽然会有震荡但整体还会持续上涨。
工业生产由降转升,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外贸进出口明显加快,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1至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主要指标多数出现改善,恢复向好势头明显。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年以来, 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更为突出,消费、投资、就业等多项指标下滑。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保持定力,靠前发力,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合力,一揽子稳经济措施应出尽出、落地见效,全力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事实证明,疫情等因素带来的短期冲击并未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暖意渐浓,市场主体将重拾信心,中国经济也将继续企稳回升。 开足马力 经济运行加速恢复 在6月8日举行的上海“北外滩重点项目签约暨优化营商环境会”上,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6月17日,德州市2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亿元;6月18日,湖南祁阳市16个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总投资84.3亿元…… 面对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稳投资作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有关部门多次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有效投资,多地积极落实,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增速加快是5月份经济运行中的鲜明亮点。与此同时,生产供给逐步回升,外贸进出口明显加快,产业升级态势持续巩固等都印证着中国经济正在走出疫情冲击,稳步恢复。 “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各项指标环比上升,特别是复工复产进度明显改善,正带动经济走出低谷。”谈及5月份我国经济情况,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供应链修复加快,推动工业生产逐步恢复;二是外贸物流逐步改善,外贸企业生产恢复,推动出口超预期回升;三是专项债加快发行及落地使用,一批新项目集中开工,基建增速超预期回升;四是必选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可选消费降幅明显收窄,消费恢复超出预期。 经济中的堵点、痛点逐步疏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在不断积蓄。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1至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9%。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的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专家表示,疫情虽对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和基础。 汇聚合力 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 5月份经济恢复何以超出预期?这背后离不开宏观政策靠前发力,也有赖于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方式,承压前行。 “去年四季度,我们就享受了16万元的缓税红利,今年缓税政策继续延长,加上留抵退税款到账、顶格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预计能增加现金流80多万元。”自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来,河南汇源富民果业优先公司财务负责人黎彩红深感政策力度之大。 “企业享受了国家的好政策,也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据黎彩红介绍,该企业收购了周边果农原料水果2500余吨,既帮助周边农户解决了销路,又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多个重磅会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涉及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等6个方面33项措施,彰显稳经济保企业保民生的政策力度和速度。 4月15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投放长期流动性约5300亿元;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门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今年3月份,财政部已将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全部下达地方;截至6月9日,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超2万亿元……多种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有力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政策层面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企业也积极谋求转型,变压力为动力。“餐馆在堂食关闭的情况下增加外卖服务;疫情封控背景下员工在工厂内闭环生产;上海货运、港口堵塞背景下,港口运力转移至宁波、深圳等其他港口。”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我国经济内生韧性较强,微观主体想方设法谋发展,这也是经济实现超预期恢复的重要基础。 积蓄动力 经济形势有望持续向好 “前期企业遇到应收账款账期延长、原材料价格翻倍等诸多问题,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重庆农商行拉了我们一把。”据重庆福泰涂装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毅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汽摩、金属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和表面涂装加工的企业。今年以来,公司到手订单充裕,发展前景喜人,但原材料涨价,应收账款账期延长等问题让公司流动资金十分紧张。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后,重庆农商行北碚支行为其发放了3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并执行优惠贷款利率,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笔300万元贷款真是及时雨,确保我们可以加快生产线满足订单需求,今年福泰涂装将有望实现年产目标。”刘毅说。 在助企纾困措施支持下,更多像福泰涂装一样的企业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5月份,从不同规模企业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PMI分别较上月上升2.9个、1.9个和1.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升至50%以上,表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大型企业较快回归正常运行,中小企业也趋于恢复。 在提振企业信心的同时,居民消费预期也在改善。当前,全国多地大规模发放消费券,覆盖汽车、数码家电、百货商超等多个领域,促进消费市场潜力释放。有关部门用足用好政策“组合拳”,加大稳岗支持力度,促进保企业稳就业。金融对于个人的纾困力度也在加大,比如支持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下半年经济形势有望继续好转。”王静文认为,下半年稳经济政策是首要目标,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压制作用将进一步转弱。基建托底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房地产市场继续边际好转,经济运行将重获动能。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一个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下阶段,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6月17日,中国金融学会以视频方式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来自会员单位及学界、业界的29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中国金融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新一届理事会理事166名,常务理事49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当选为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 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周小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周小川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果,这些成就的取得来自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也充分体现了当代金融人的使命担当与聪明智慧。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金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期待中国金融学会在新一届理事会带领下,踔厉奋发,继往开来,为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易纲代表学会第八届理事会讲话。易纲指出,中国金融学会在成立以来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始终服务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大局,在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未来,中国金融学会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高水平学术活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讯 记者马玲报道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5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5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春英表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保持顺差格局。一是银行结售汇延续顺差态势,5月份顺差规模为15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二是涉外收支总体呈现净流入,5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77亿美元。三是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27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 与此同时,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跨境资金净流入维持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5月份,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3亿美元,同比增长97%;直接投资涉外收支顺差5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受全球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服务贸易涉外收支逆差28亿美元,仍处于较低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季节性增加,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 王春英强调,当前,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恢复的动能在加快,有助于我国外汇市场和国际收支继续平稳运行。
一、广义货币增长11.1%,狭义货币增长4.6%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1.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当月净回笼现金80亿元。 二、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16亿美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09.6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贷款余额20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0.87万亿元,同比多增2326亿元。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4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5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12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61亿元,同比少增163亿元。 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099亿美元,同比下降2.9%。5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16亿美元,同比多减255亿美元。 三、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04万亿元,外币存款减少130亿美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5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人民币存款余额246.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1.6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存款累计增加13.99万亿元,同比多增3.8万亿元。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04万亿元,同比多增475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3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59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68亿元。 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9845亿美元,同比下降2.9%。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30亿美元,同比多减224亿美元。 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7%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43.73万亿元,日均成交7.19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7.3%。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4.8%,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4%,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1.2%。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2个和0.59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4个和0.6个百分点。 五、5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8060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301亿元 5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6092亿元、1968亿元、1206亿元、3095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本报讯 记者徐贝贝报道 6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关于主动加强金融服务 全面助力稳住经济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引导会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和相关群体的金融支持,确保有关金融纾困政策落地,更好地稳住经济大盘。 《倡议书》中提出,加大信贷支持,稳定市场主体。会员单位应及时满足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深入推进银担合作、银保合作,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努力实现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信贷余额持续稳步增长。会员单位应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交通物流、科技创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交通物流、粮食能源安全、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针对降低融资成本,《倡议书》提出,会员单位在继续实施现有减费让利措施基础上,应通过使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和地方纾困政策,及时获取低成本资金支持,加强负债成本管理,在商业可持续性的原则下进一步降低企业贷款利率。 《倡议书》明确,会员单位应主动对接需求,做好融资接续。其中,要明确重点帮扶对象,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给予续贷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群体性的限贷、抽贷、断贷;按照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等。 此外,《倡议书》还强调,要加强信贷管理,前瞻管控风险。会员单位应在平衡好增加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和防控信贷风险的基础上,科学把握信贷政策执行要求,对企业经营遇到的困难问题综合研判、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当前,在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通胀高企等多重压力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贸易国和主要外资流入国,中国面临多重挑战,但中国应对挑战的方案和行动,却为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 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中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全部下达,支持有效投资发挥关键作用,20条促消费政策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北京今年4月推出帮扶企业18条措施,建立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上海建立了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影响下,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的好政策,各方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力提供更加精准式、“滴灌”式保障,化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下更大功夫抓政策落实,今年全年约1.5万亿元留抵退税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之一。 同时,近期一系列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助于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政策措施接连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释放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鲜明改革信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着力破除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这些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彰显中国经济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定力。 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所说,疫情扰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趋势,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国民经济将会加快恢复,实现企稳回升。 最近,“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陆续召开,回顾这十年,中国GDP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1.4%升至18%以上,经济实力又迈上一个大台阶,其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取得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的超预期成绩。而如果把时间拉长为二十年,无论是面对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彰显出应对风险、战胜挑战的强大能力。 放眼看,中国经济巨轮航向明确、动力充沛,必将劈波斩浪,坚定地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彼岸。 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新华社昆明5月18日电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2个省政府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其中10个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十位。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发了言,辽宁省长李乐成、江苏省长许昆林、浙江省长王浩、安徽省长王清宪、福建省长赵龙、山东省长周乃翔、河南省长王凯、湖北省长王忠林、湖南省长毛伟明、广东省长王伟中、四川省长黄强视频发言。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稳经济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来之不易。头两个月经济运行平稳,但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一些重点地区更为突出,物流不畅,部分行业和企业困难加剧,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我们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仍有1.5亿多户市场主体、有很强的韧性,当前物价总体平稳,我们一直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即使2020年疫情冲击最严重时也没超发货币,应对新挑战仍有政策空间。要正视困难、应对冲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果断作为,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李克强说,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落实落细留抵退税减税等组合式纾困政策,让政策速享尽享。更加突出就业优先,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留工补助、留工培训等政策要加大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缓交利息。加大双创支持力度,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面向农民工扩大以工代赈。 李克强说,要继续做好稳经济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和能源稳定供应,夯实稳物价和保障发展的基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大动脉和微循环,打通物流和产业上下游衔接堵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有效举措增强民企发展壮大的信心。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制度规则和营商环境。城镇化是必然趋势,要稳地价稳房价,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做好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工作。 李克强说,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地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上有很多办法可用,要创造性工作。各部门要支持帮助地方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稳经济合力。 肖捷、何立峰参加。
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5月8日举行的第177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和落地效果。 支持重点群体 助力复工复产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总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介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共包括7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其中,在信贷支持领域重点包括三方面,即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普惠群体的信贷支持、强化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在信贷总量方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推动金融机构加快对接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运用好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加大复工复产金融支持力度。对于普惠群体,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强化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主要是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直达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保障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有效满足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融资需求。 捷诺生物和海优威是上海首批666家复工复产“白名单”中的重点科创企业,捷诺生物主要生产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海优威是光伏产业链核心原材料重点工业企业。面对复工复产中的资金需求,工行启动信贷审批快速响应机制,为这两家企业各提供5000万元专项流动资金贷款,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复工复产。申能集团旗下的吴泾第二发电厂2号机组计划利用高温亚临界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及时推动其与建行进行对接,成功获得4.8亿元12年期资金支持。这三笔信贷资金都将获得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从而使获贷企业获得相对较低成本的银行贷款。 “《指导意见》很重要的就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我们在已有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基础上,积极运用国家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等优惠政策,督促带动金融机构重点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余文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自3月份以来,上海市各金融机构共向731家抗疫物资保供企业、物流企业发放贷款335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向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受疫情影响的1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723亿元。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光群介绍,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增贷款”和“降成本”的诉求,该局要求做到应贷尽贷:一方面,加大信贷投放,满足抗疫和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鼓励减费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市主要大中型中资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6400亿元,同比增长30%。目前,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约4.96%,为全国最低地区之一。 同时,上海银保监局大力推进“无缝续贷行动”,稳定企业融资预期,要求银行按照“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原则,支持中小微企业无缝续贷。今年一季度,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通过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方式,累计投放无缝续贷1992亿元,其中无还本续贷同比增长109%。比如,上海一家法人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在一天内完成线上签约、核保到无还本续贷的全过程,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局还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做好货运物流和货车司机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4月末,上海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对货运司机和货运物流小微企业信贷余额280亿元,较年初增长12.4%。同时,针对货车司机、快递小哥等岗位人群,上海保险机构开发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解决其后顾之忧。 上海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同样主动作为,积极为上海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例如,海通证券为承担设计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华东建筑集团非公开发行项目提供保荐承销服务,募集资金9.41亿元;主承销临港投控集团发行公司债5亿元,助力临港新片区抗疫和方舱建设。国泰君安证券助力上海地产集团发行25亿元企业债券,其中14.7亿元专项用于防疫用房项目;牵头主承销上海金桥集团非公开发行全国首单疫情防控债7.6亿元。 近期,部分企业反映因疫情防控影响员工工资发放。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室以及在沪50多家商业银行,迅速建立工作专班和应急处理机制,支持商业银行通过线上核验企业身份和支付工资意愿,接收相关材料,为企业发放工资提供便捷服务。 加强保险保障 聚焦惠民利企 “为全力以赴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4月20日,上海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坚持人民至上 做好金融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总的原则是四句话:‘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应贷尽贷应续尽续、能减则减能让则让、能保则保能赔则赔’,根本目的是‘让金融行业一份利、保实体经济百业兴’。”曹光群表示,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保障少”“赔付难”的顾虑,上海银保监局要求“能保则保能赔则赔”,鼓励保险机构开发设计责任更广、价格更低、覆盖更全的普惠保险,并通过减费让利、延后保费缴纳时间、扩展新冠肺炎保障责任等方式,加强减负惠企,加大赔付力度,支持上海市企业和人群渡过难关,发挥保险“稳定器”和“减震器”作用。本轮疫情期间,在沪保险公司在2700余款保险产品上扩展新冠责任,覆盖参保人数500余万人,目前涉疫保险赔付金额已超3400万元;为全市医务工作者无偿提供专属保险保障,保额超过1500亿元。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明确要求,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逾期信贷业务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征信记录;已经报送的,按征信纠错程序予以调整。同时,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针对受疫情影响、个人房贷还款困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指导金融机构迅速回应市场关切,鼓励应延尽延,推出延期还款、调整还款计划等措施,缓解客户还款压力。 此外,各在沪金融市场在确保交易运行、核心业务不间断的同时,积极发挥直接融资渠道作用,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减免手续费、开展线上受理等方式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额免除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手续费;上海期货交易所免收全部期货品种交割手续费;上海票据交易所引导会员机构线上办理业务并拓展线上受理范围;中国银联实行银联二维码交易手续费折扣的扶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