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央行等价超额续做MLF2000亿元03-18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3月15日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1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与此前持平。数据显示,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自此,按全口径计算,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市场流动性方面,15日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持平报2.063%,7天期上行1.8BP报2.122%,14天期上行6.6BP报2.167%,1个月期上行0.1BP报2.301%。   此次MLF操作为增量续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此举能够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提升其放贷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遏制市场利率上行势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针对居民户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可以适时采取降准、降息等措施,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和扩大市场需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央行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通过“MLF+逆回购”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中国2月M2同比增长9.2%,预期9.5%,前值9.8%;M1同比增长4.7%;中国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00亿元,预期14544.4亿元,前值39800亿元;中国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00亿元,预期22157亿元,前值61700亿元。   中信固收认为,2月金融数据中信贷投放不及市场预期,引发投资者担忧。目前信贷需求是核心制约,预计后续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财政政策将加大支出、撬动投资,房地产政策会着力修复市场信心。预计3月信贷总量会有所恢复,但幅度有限;结构的好转仍需等待二季度,届时需警惕利率调整风险;但目前市场关注的重心仍是信用收缩,预计短期内利率还有下行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本次MLF操作量增价稳,略超预期。MLF量增反映央行适度增加长期限流动性供给,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小微、三农、绿色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另外,近期全球金融环境略有紧缩,央行适度增加长期限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走向,周茂华认为,从政策走势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保持灵活适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一步仍有可能动用降准、结构性工具等,总量与结构性工具协同配合。“国内防疫与经济复苏领先于发达经济体,经济与金融结构持续优化,物价平稳,金融机构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独立,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仍充足。”周茂华表示。(记者 钟源)
央行发放首批金控牌照 对金控公司实施全面、持续、穿透监管03-18
首批金融控股牌照落地。3月17日,央行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据了解,目前有5家企业申设金控公司,包括中信集团和北京金控。央行表示,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对于另外三家申请设立的公司,央行还在根据程序进行审批。未来,还将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对于已经批设的金控公司,央行将遵循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以并表为基础,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全面、持续、穿透监管,推动其保持资本充足,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隔离,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业投资,形成了金融集团;还有部分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了多家多类金融机构,成为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中,一些实力较强、经营规范的机构通过这种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丰富和完善了金融服务,有利于满足各类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但在实践中,也有少部分企业盲目向金融业扩张,隔离机制缺失,风险不断累积。 2020年9月,为加强对非金融企业、自然人等主体实质控制多家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下称《准入决定》)。《准入决定》明确指出,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准入管理,并授权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开展市场准入管理并组织实施监管。 随后,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下称《金控办法》),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标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彼时,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实施《金控办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人民银行将依法依规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和持续监管,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此前,对于非金融企业控股国内多家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从金融机构股东的角度上监管,但没有对这些已具备金控特征的企业单独的监管规定,这是过去的一个监管短板。《准入决定》的发布补齐了制度短板,要求符合设立情形的企业,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纳入监管。”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感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央行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落实《准入决定》《金控办法》这两份文件。一方面,不断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如,2021年4月对外公布《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对符合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情形的企业进行督导。 根据《准入决定》和《金控办法》,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市场准入管理。主要考虑:一是金融控股公司往往规模大、业务多元化、关联度较高,跨机构、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实施市场准入予以规范。二是设立明确的行政许可,是对金融控股公司依法监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全方位推动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规开展经营,防范风险交叉传染。三是体现了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和依法准入的监管理念,也符合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实际上,《准入决定》和《金控办法》的实施,继续坚持金融业总体分业经营为主的原则,从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与金融板块,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防范风险交叉传染,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实质控制多类金融机构的非金融企业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纳入监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补齐金融监管短板的重要举措。而对于一些实际控制了两家金融机构,但是规模没有达到设立金控公司的企业,也有相应的监管办法。 有关人士表示:“这类公司具备金控公司特征,但控股机构比较小。目前,这类公司主要是从股东监管的角度上规范。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有着明确的规定。其实,对于金控公司的管理也是对该文件的落实,对于不满足设立金控情形的企业按照这个文件,从金融机构的股东等角度加强监管。除此之外,对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股东也有相关的监管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集团和北京金控在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金控公司设立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信集团是内部新设一家公司,将其金融机构的股权划转到里面来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以此来隔离实业业务,防范风险交叉传染,这种方式俗称“小金控模式”。 北京金控采用的是“大金控模式”,当金融资产占集团并表总资产的85%以上,就可以整体申设金控公司。 央行目前已经在官网进行了公告,总共受理了5家企业申请。其中,2021年6月,受理了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2021年8月,受理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申请;2022年1月,受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的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对于另外三家申请设立的公司,央行还在根据程序进行审批。除已申请的5家之外,央行还将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已经批设的金控公司,央行将遵循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以并表为基础,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全面、持续、穿透监管,推动其保持资本充足,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隔离,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信集团称,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中信金控的稳健运营,构建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架构和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丰富和完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和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中信力量。 北京金控集团也表示,将在落实监管要求上强化担当,在牌照布局优化上率先探索,在激发联动创新上奋勇前进,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着力谱写金控公司规范运营、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如何才能申请设立金控公司,流程是怎样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首先是要满足设立情形、设立条件,然后向央行提出申请。获批设立的金控公司应当符合相关的监管要求。 设立情形。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准入决定》,申请设立情形之一是控股或者实际控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文件将金融机构分成了六类:1.商业银行(不含村镇银行,下同)、金融租赁公司;2.信托公司;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5.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6.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机构。 同时,控股的机构规模达到了一定门槛,就需要设立金控公司。具体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中含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不少于人民币5000亿元,或者金融机构总资产少于人民币5000亿元但商业银行以外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总资产不少于人民币1000亿元或者受托管理的总资产不少于人民币5000亿元; 2.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中不含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不少于人民币1000亿元或者受托管理的总资产不少于人民币5000亿元; 3.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总资产或者受托管理的总资产未达到上述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标准,但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宏观审慎监管要求认为需要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设立条件。例如,实缴注册资本额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不低于所直接控股金融机构注册资本总和的50%;股东、实际控制人信誉良好,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有符合任职条件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为所控股金融机构持续补充资本的能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其他审慎性条件。 央行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依规开展已受理企业的审批工作,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遵循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以并表为基础,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全面、持续、穿透监管,推动其保持资本充足,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隔离,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行两会”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03-17
央行:     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     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3月16日中午,人民银行行长、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同志主持召开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第51次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人民银行系统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积极担当作为,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落到实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保护产权和两个毫不动摇。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证监会:     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党委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就抓好贯彻落实进行研究部署。     证监会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回应了市场关切,作出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     证监会将在国务院金融委统一指挥协调下,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加强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金融运行。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香港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融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国务院金融委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务求落地见效,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银保监会:     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3月16日上午,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并就做好下一步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银保监会系统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要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高监管前瞻性有效性,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会议强调,要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融资供给,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各部门和派出机构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支持国家科技研究,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镇安居创业。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完善健康保险服务。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要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支持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保险机构发行组合类产品。要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市场预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保持政策预期稳定一致的合力。
千余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03-15
    “感谢每一位**理财投资者的信任,2022年**理财一定会继续做好投资服务,做大家信赖的金融机构。”3月14日,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经理在客户群再次发布了一则安抚客户的消息。     3月14日,A股三大指数再次下跌。     与股票走势相同的是,今年以来,在国内外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共振等因素影响下,一直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未能幸免。     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全市场共计28811只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的有1606只,累计净值等于1的有2304只,累计净值大于1的有26507只。     “作为洁净起步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在购买时就知道投资的是三星级产品或权益类产品,就应该有破净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时期,一方面理财公司要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投资者也要准确认识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自己的投资产品,不断加强对净值化的认识和理解。”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日前在《国民财富大讲堂》上表示。     为何破净增多?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29%,收益率波动相对平稳,全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报告同时显示,2021年9月份,受市场影响,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走低,但该月产品净值最大回撤基本控制在1%以内,净值波动相对稳定。平均来看,在月内发生破净情况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的均值仅约1.2%,即使净值出现短期波动,产品收益率基本能够较快回归均值水平,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健。     不过,从截至3月14日的情况来看,银行理财市场破净的理财产品占比已达到5.57%。从这些破净的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来看,除了传统银行外,还包括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也有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和外资理财子公司。     “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了一定回撤,主要还是受到了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的影响。2022年开年以来,国内外权益市场波动加大,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来,股票市场短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也在低位震荡后上行了接近20bp,债券资产估值相应出现回调。”3月14日,工银理财发布文章解释,此轮调整的主要原因还是国际环境和突发事件带来的外生冲击,具体包括全球流动性趋于紧张、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等。     中邮理财日前发布的《行稳方能致远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也解释称,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出现净值下跌,主要还是受到了国内外经济变化的影响。债券市场方面,外部环境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刺激市场避险情绪,推升避险资产和大宗商品持续上涨等;内部环境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调整等。     事实上,除了上述因素外,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资管新规实施后,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估值方法发生变化等原因,使得客户对理财产品净值的变化感知更加明显。     “其实波动一直存在,只是净值化转型前你看不到而已,以前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时,市场涨跌并不会在理财产品体现,现在大部分理财产品都采用市值法估值,产品市值随着它所投资资产的市值变动而变动。尽管变得透明以后,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让大家感觉理财产品似乎不那么稳定了,但是它的投资风险并没有被抬高。”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银理财还表示,风险等级越高的理财产品,配置权益类、衍生品类资产的比例就越高,净值波动往往更大,但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也因此得到提升。     应该怎么办?     截至目前,已经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已经有25家;截至2021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万个。面对破净增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怎么办?     机构方面,工银理财表示,在市场风险释放过程中,该公司的投资团队也在及时调整策略。首先,通过调整债券组合久期、控制利率风险、提高票息收入等方式稳定固收投资,充分发挥高票息资产的“稳定器”作用;其次,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坚持多元均衡配置策略,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降低单一资产和策略的波动风险;最后,根据市场形势灵活调整股票仓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力争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提高风险收益性价比。     华夏理财多策略投资部与权益投资部日前也透露,为了应对目前市场的波动,该公司对产品中的权益资产比例、配置方向进行了严格管控,提高绝对收益策略的配置比例,降低产品整体风险暴露,而部分业绩承压的产品会根据净值状况、到期时间进行逐一安排,尽心竭力向收益目标努力。     作为理财产品投资者,中银理财提醒,当产品净值出现波动时,大家最好先了解波动产生的原因,是市场波动、产品扣费、投资分红还是投资失误?短期账面的浮亏并非意味着产品最终会呈现负收益,应理性看待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聚焦长期视角。     “坚持长期主义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短期浮亏不代表最终的投资结果,不必过于恐慌。”工银理财表示,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首先,理性看待风险事件带来的短期波动,给自己也给专业机构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其次,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风格相匹配的理财产品类型;最后,优选并长期持有值得信赖的理财产品,熨平市场的短期波动风险。     中邮理财也提示,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认真完成风险测评并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明确产品类别、辨析风险,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切勿盲目跟风。     潘东表示,购买银行理财,投资人要去选择合适的产品匹配自己的风险偏好,有两个平衡要做好:一是平衡好理财投资与消费、储蓄,不要把消费和储蓄的钱做投资,这是最大的原则,如果你这么做了,就会很焦虑;二是平衡好风险承担能力和收益预期,如果风险承担能力差,就不要去想翻倍,如果要想翻倍,那就要承担亏掉本金的风险。
截至2021年末民生银行小微贷款规模突破6000亿元03-15
      记者 苏向杲     见习记者 杨洁     3月10日,民生银行携手万洋集团、中国银联、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华为、京东、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公司等合作伙伴,在北京、温州等15个城市以“现场+云端”方式举办“万洋集团园区联动服务专题会”。     民生银行表示,2020年以来,民生银行以大中小微一体化服务作为重要着力点,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实体经济服务质效,探索实践、创新构建客户服务生态圈,联合战略合作伙伴服务中小微企业。在此基础上,民生银行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中小微营销服务体系,丰富了中小微产品服务体系,整合了中小微线上服务渠道,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末,民生银行小微贷款规模突破6000亿元,累计为超过120万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5万亿元。     产业园区是中小微企业成长的沃土,也是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支持产业园区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民生银行一直在行动。截至2022年2月末,民生银行累计开展了302场园区万里行活动,覆盖全国33个省(区、市)的475个园区、近28万家入驻企业,逐步树立起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品牌形象。     民生银行表示,未来将力求把更多的企业、更多的服务引入到服务万洋、服务园区、服务入园企业的生态中来,不断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园区各类主体,为园区经济发展赋能,为中小微企业成长助力,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月CPI同比上涨0.9% PPI和CPI剪刀差进一步收窄03-10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环比看,C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受春节因素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等共同影响,CPI环比涨幅略有扩大,同比涨幅总体平稳。   PPI环比涨幅由下降0.2%转正至上涨0.5%,同比上涨8.8%,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解读表示,2月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收窄,通胀水平尚处于相对温和水平。但在俄乌冲突升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通胀升温、发达国家宽松政策退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全球和我国通胀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CPI涨幅总体平稳   从环比看,C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食品中,受春节因素影响,鲜菜、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6.0%、4.8%和3.0%,鸡肉、鸭肉、牛肉和羊肉价格涨幅在0.3%—1.4%之间。   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祥对上海证券报表示,CPI环比数据主要的拖累项仍是猪价,而支撑项为鲜菜、生活用品和交通通信。   董莉娟表示,就地过年带动文娱消费及近郊游热度升高,电影及演出票价格环比上涨9.3%,民宿等其他住宿价格上涨2.2%;节后务工人员陆续返城,服务供给有所增加,家政服务和母婴护理服务价格分别下降6.8%和1.9%。   从同比看,CPI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9%,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6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42.5%,降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   “虽然猪肉平均批发价依旧承压,但是在2021年同期基数大幅下行3.5个百分点的背景下,预计3月猪肉CPI当月同比大概率在2月的基础上上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PPI同比涨幅回落   从同比看,PPI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4%,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9%,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   “PPI环比连续2个月下降之后再度上涨,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影响下,供给有限、恐慌情绪、炒作因素等叠加,导致能源、金属和农产品价格屡创近期新高。”温彬表示。   董莉娟也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行,其中石油开采价格上涨13.5%,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上涨6.5%,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上涨2.9%。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3月国际油价与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行,对3月PPI当月同比形成有力支撑。综合看,预计3月PPI当月同比大幅下行概率较低。”郑后成表示。   “随着国内经济稳中向好,CPI或将从底部回升。3月份以来因俄乌局势持续恶化导致大宗商品供需基本面恶化,进而使大宗商品价格剧烈上涨,PPI走势尤其是环比走势短期上行风险增大,应密切予以关注。”王祥说。   展望未来通胀形势,温彬表示,在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等政策调控下,我国通胀水平有望保持在可控区间,但需进一步关注未来通胀走势:一方面,目前猪肉价格仍处在深度调整中,对猪周期相关指标按照历史规律推算,今年下半年存在反转的可能;另一方面,全球通胀高企对我国形成输入性通胀风险,PPI涨幅回落斜率或有所放缓,需关注PPI在高位情况下向下游传导对CPI的影响。(陈芳)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03-07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栗战书主持大会 听取关于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等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战书主持大会。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习近平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杨振武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51人。5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790人,缺席161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大会。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上午9时,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场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1年工作回顾;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注重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二是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三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四是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五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八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报告中,李克强还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等作了阐述。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国务院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分别作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分别作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指出,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地方组织法作出修改完善。草案共48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充实“总则”一章内容;完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职权等相关规定;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职权等相关规定;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增加相关内容;明确区域发展合作机制;充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并完善相关规定。   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2023年3月任期届满,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于2023年1月选出。做好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拟定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于2021年12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进行了审议,会议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和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指出,按照选举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另行规定。为此,在本届全国人大任期届满前,需制定香港、澳门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根据有关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港澳基本法委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并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丁薛祥、刘鹤、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尤权、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周强、张军、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作成、苗华、张升民等。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有关单位、各人民团体有关负责人列席或旁听了大会。   外国驻华使节旁听了大会。
上交所“十四五”双碳行动方案发布03-04
昨日(3月1日)召开的绿色金融主题研讨会上,上交所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旨在为上交所支持资本市场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建立健全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行动纲领。   会上,上交所副总经理卢大彪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将发生全面和系统的转型,在此过程中资本市场能够发挥重要功能,为实体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和动力。这对资本市场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据介绍,上交所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枢纽平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精心规划、积极推动绿色发展。2017年,上交所成立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推进小组,并制定行动计划。在支持绿色产业融资方面,近3年已有58家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在上交所首发上市,融资金额927亿元;2016年试点以来上交所市场共发行绿色债券270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84期,融资金额3661亿元。在开发绿色投资产品方面,截至2021年12月末,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了102条可持续发展主题指数;共18只ESG、碳中和、新能源等绿色主题ETF基金产品在上交所上市,规模合计252.26亿元。   《行动方案》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首先,优化股权融资服务,推动企业低碳发展。包括优化股权融资结构,加强与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绿色产业集中地区、重点绿色企业的对接和服务,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和符合条件的气候友好型企业上市融资。紧跟国家战略安排,在科创板入口端对于双碳领域重点行业和核心技术给予重点支持。《行动方案》称,上交所将配合证监会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自愿披露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效果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引导上市公司及拟上市企业关注绿色发展。   其次,加快绿色债券发展,助力企业低碳融资。推动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用于绿色项目。推进绿色债券质押回购。研究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推动绿色节能减排项目应收账款等证券化。提高绿色债券类产品的投资吸引力,推动政府部门对于绿色债券产品采取贴息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予以支持;拓展绿色投资产品,助力绿色投资。中证指数公司不断完善ESG评价体系,持续扩大ESG评价的覆盖面。推动保险、养老金等机构资金运用ESG指数作为业绩基准和投资标的。探索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的衍生产品,为投资者管理相关投资风险提供市场化工具。   此外,《行动方案》提出了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推进市场对外开放;加强绿色金融宣传研究,引导培育专业投资者;推进所内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交易所建设等方面的相关举措。(记者 朱凯)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新高 人民币资产受国际投资者青睐03-03
2月28日,Wind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31,最高升至6.3052,再创2018年4月份以来新高。截至18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3074,年内涨幅1.03%;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触及6.3089,最低为6.3275,年内涨幅0.86%。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突破多个关口主要是受避险情绪驱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欧元等传统避险货币避险功能弱化,市场开始寻找新的避险资产。得益于中国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和较高的资产回报率,人民币资产日益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汇率逐渐走高。   “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缘于外贸基本面的支撑。当前,我国外贸形势有望持续改善,在此情况下,人民币出现了明显的升值趋势。同时,随着经贸形势改善,外汇实际需求或将增加。”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部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短期人民币汇率过快上涨存在正反两方面影响。王有鑫表示,对于吸引跨境资本流入和压低企业进口成本来说,人民币升值存在积极影响。但对于服装加工、纺织、电子器材、家电等出口行业来说,则存在负面影响。   陶金则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贸基本面的反映。当前,我国外贸优势有望继续保持,商品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出口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人民币升值对外贸行业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短期的升值有望对金融等行业形成支撑。   对于后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陶金认为,在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受避险、外贸形势短期改善等因素影响,可能仍有升值空间。但考虑到全球疫情逐渐好转、欧美央行加息等因素,中国的供给优势可能被削弱。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长期基本面优势将成为人民币走势的主导因素,人民币汇率仍将维持双向波动态势。(记者 刘 琪)
2022年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03-01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5119.1亿元。其中,国债发行466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988.6亿元,金融债券发行7970.7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3268.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59.4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1272.5亿元。 截至1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34.8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22.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30.8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31.6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31.3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2.6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13.8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500.5亿元。 二、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1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0.9万亿元,日均成交9945.0亿元,同比增加22.9%,环比增加0.9%;单笔成交量主要分布在500-5000万元,单笔平均成交量5139.0万元。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3万亿元,日均成交1228.4亿元,同比增加18.3%,环比减少4.3%。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债券成交10.7万笔,成交金额220.8亿元。 三、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情况 截至1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4.15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3.1%。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4.07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5万亿元,占比61.9%,持有政策性金融债1.1万亿元,占比26.6%。 四、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1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11.6万亿元,同比增加23.0%,环比减少10.7%。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100.1万亿元,同比增加24.1%,环比减少10.7%;买断式回购成交4110.1亿元,同比减少2.1%,环比减少32.9%;同业拆借成交11.1万亿元,同比增加14.7%,环比减少9.5%。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31.7万亿元,同比增加20.8%,环比减少16.4%。 1月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4%,环比下降5个基点;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1%,环比下降1个基点。 五、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1月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2.9万亿元,贴现发生额1.8万亿元。截至1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7.3万亿元,贴现余额10.4万亿元。 1月份,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10.2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3.0%,签发金额2.0万亿元,占全部签发金额66.8%。贴现的中小微企业9.9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97.5%,贴现发生额1.4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79.6%。 六、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1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361.4点,较上月末下跌278.3点,跌幅为7.6%;深证成指收于13328.1点,较上月末下跌1529.3点,跌幅为10.3%。1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4356.5亿元,环比减少8.9%;深市日均交易量为6203.4亿元,环比减少4.0%。 七、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人结构情况 截至1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法人机构成员共3799家,全部为金融机构。按法人机构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2共计2248家。从持债规模看,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1.0%,主要集中在基金公司、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营)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代客);前20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81.7%。单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75、1、11、10家,持有人20家以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只数占比为92%。 1月份,从交易规模看,按法人机构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51.3%,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自营)、城市商业银行(自营)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营),前20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83.9%。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 注:1.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等。   2.自营投资者与代客投资者分开统计,下同。
房企融资环境不断优化 市场预期逐步好转02-25
 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AMC)在内的金融机构近日正积极参与房地产金融风险化解工作。与此同时,各地正通过各类政策措施,支持消费者购房合理需求。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各类金融机构将对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不断优化,市场预期逐步好转。   金融资源投放力度加大   银行和AMC在参与房地产企业风险化解方面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近期,监管部门频频释放鼓励AMC参与房地产企业资产处置及风险化解的信号。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金融债券的申请日前获批。此次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重点房地产企业优质项目的风险化解及处置,开展房地产行业不良资产纾困及房地产金融风险化解工作。   “除了全国性的AMC,不排除地方AMC也会逐步通过创新融资形式助力房地产项目纾困。”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此前,多家银行公告称将发行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比如,兴业银行计划发行不低于100亿元的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在此之前,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已推出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计划,募集金额均为50亿元。除此之外,招商银行宣布为多家房地产企业提供并购融资服务。   “目前,一些优质房地产企业陆续与银行接洽,明确了并购业务的金融需求,相关房地产企业也明确制定了并购业务融资标准,这为银行开展此类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银行通过此类工作,将显著提高金融资源投放力度,围绕并购业务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金融服务。   政策优化仍有空间   今年以来,多项举措释放积极信号,包括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出台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举措的推出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局面持续改善、房地产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将逐步得到满足。   “实现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是今年经济运行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房地产市场要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在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方面,此前明确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在利率层面,1月5年期以上LPR的下行带动按揭贷款利率下降。此外,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有一定调整,具体举措包括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以及按揭贷款利率等。   从房地产企业角度看,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有助于拓展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曾刚认为,稳预期、稳地价、稳房价是解决房地产企业潜在风险最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房地产企业要进一步纾困,就需要银行和AMC等金融机构的参与。   市场人士称,下一步,金融机构将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对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房地产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银行、AMC将在妥善处置房地产企业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此外,明明提示,房地产市场融资环境的改善不会一蹴而就,还要继续推动房地产行业改革,激励房地产企业销售和开工,房地产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央行2月24日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02-25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022年2月24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抚顺: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乡村振兴02-22
2月1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键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市农业农村局,专题调度推进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并就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部署。 高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支持保护持续加力,多元投入格局加快形成,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各县区、各部门要坚持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具体行动的能力,解放思想、深挖潜力、创新举措,以高质量项目强设施、优模式、补短板。要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两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立足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基础,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质高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高键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品牌化上下功夫,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重点区域优势,精准规划、精细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关注“三农”、走进“三农”,以实的作风、实的行动,自觉主动参与到项目建设和产业振兴过程中,让广大群众在振兴发展中得实惠、真受益,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要深入一线、现场办公、主动服务,超前介入项目前期,全力提高审批效率,下大力气破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领导干部、新闻媒体直播助农等方式,大力推介抚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奋力开拓域外市场,推动抚顺更多特色农产品销往全省、全国大市场。 市领导蒲信子参加会议。
科技创新“一二三四” 加快创新抚顺建设02-22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创新抚顺’形成浓厚氛围,加快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生态、人才团队建设步伐,推动抚顺转型振兴。”日前,市科技局党组书记赵晨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起,市科技局将大力实施以一个核心、二个抓手、三项重点工作、四项保障措施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四”工程。 以科技成果为核心 如何将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怎样将创新第一动力转化为抚顺转型振兴新动能?赵晨阳认为,实现路径有三个,一是全力开展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二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 赵晨阳介绍,2021年,我市有4个联盟跻身全省首批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行列。抚顺石化、抚矿集团、抚挖重工分别承担了全省首批“揭榜挂帅”项目。今年,市科技局将全力构建市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体系,帮助指导更多企业跻身省级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帮助企业与域内大学建立常态化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和指导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固体废弃物产业技术研究院、辽宁抚清助剂有限公司科研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培育和打造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加快建设创新载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赵晨阳看来,当前修渠筑坝更为重要。市科技局以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创新阳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持续引来科技创新的活水,增添城市转型发展活力。 经过10多年发展,高新区已经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地方,形成了科技创新氛围和腾飞的基础。在这个时候推一把,必定有大的作为。赵晨阳表示,市科技局将组织高新区内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技术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和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将其打造成全市创新驱动的龙头引擎,带动和辐射各区域协调发展。同时,继续推进辽宁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辽宁省固体废弃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壮大,加快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平台建设,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打造抚顺战略科技力量。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聚焦“揭榜挂帅”“带土移植”和企业群体培育“三项重点工作”,加快培育创新主体。赵晨阳介绍,通过政府引导,实施“揭榜挂帅”,以需求为牵引,重点围绕我市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和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继续实施“项目+团队+人才”的“带土移植”工程,帮助企业引进一批科技人才、团队和实质性产学研合作项目。强化企业梯次培育力度,挖掘一批拥有高新自主知识产权、“专精特新”产品的科技型“苗”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雏鹰企业”和“瞪羚”企业。 加快建设创新生态 创新需要生态环境,加快创新生态建设,让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和人才团队成为有机整体,高质量发展。赵晨阳表示,市科技局将在以下四个方面提供保障服务。 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用好《抚顺市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和《抚顺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创新平台给予后补助奖励,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加强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安排。组建精干的服务团队,高效推动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高质量发展,组织或参加各类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 大力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紧扣我市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政策宣传、培训指导、业务咨询、专家答疑等一系列服务手段,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继续开展“科技助手”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科技型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宣传各类科技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科技服务。
抚顺:坚持一手抓安全稳定一手抓经济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02-11
2月8日,市委书记来鹤带队深入新抚区、望花区进行工作调研。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坚持一手抓安全稳定、一手抓经济发展,迅速掀起“转作风、优环境、抓落实”的热潮,努力形成更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鹤先后走进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抚顺供电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认真听取了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汇报,现场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希望各企业坚持创新引领,注重延链补链,厚植发展优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抚顺振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期间,来鹤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新抚区、望花区工作汇报。他指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重要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两件大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各级班子齐上阵、多措并举防风险、实实在在落项目、稳中求进促发展,直面问题、决不“绕道”,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抚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来鹤要求,要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坚持把“三到位”挺在前面,充分发挥信访案件领导包保、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消存量、控增量,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将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抢抓《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国家支持政策机遇,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的能力,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全力抓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要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强环境整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做好绿化工作,注重留白留璞增绿,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城市更美丽、人民生活更幸福。要把抓落实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干成想办法,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用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市领导田野、杨军、王金华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