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央行: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12-1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12月16日在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时强调,金融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易纲强调,要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统筹考虑今明两年衔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稳步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态势,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金融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会议认为,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虽然面临短期下行压力,但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外资加快增持中国资产 汇率双向波动仍是常态12-16
  12月6日至12月10日,北向资金创下488亿元的单周净买入记录,年内净买入金额则已经超过4000亿元,相比去年全年增长近95%。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仍是双向波动走势,整体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推进,未来外资持有中国资产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人民币汇率急涨踩“刹车”   伴随日前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急涨踩下“刹车”。在9日晚央行宣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后,当晚离岸人民币汇率应声下跌超300点,连续跌破6.35、6.36、6.37、6.38四个关口。12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3702,下调204点。   对于央行在此时点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此举相当于在外汇市场上收紧了美元的供给及流动性,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   纵观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较年初已累计升值2.99%。2021年前三季度,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明显,6月一度升值至6.3572,随后围绕6.45上下波动。进入四季度后,人民币汇率走出一波明显的升值行情,10月和11月两个月升值幅度超千个基点。进入12月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不减,从6.38附近强势拉升至现在6.35附近。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最近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可能吸引了部分投机资本介入,上调外汇存准率,可以降低银行的外汇贷款能力,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减少投机力量,稳定汇率。   “11月以来加仓离岸人民币多头头寸的海外投资机构明显增多。”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称,一方面由于近期美元指数冲高回落提振了人民币汇率估值,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地区相对良好的防疫措施与经济增长基本面令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对稳健,形成较强的投资安全垫效应。   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强,上周北向资金创下大幅净买入纪录。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周北向资金依然延续了此前3周的净买入态势,单周净买入额达488亿元,创陆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11月9日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216.56亿元,创单日净流入历史次高,仅次于历史最高纪录217.23亿元。   从北向资金增仓市值居前的个股来看,白马蓝筹股为本周北向资金最为青睐的类型,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分别获得北向资金增持43.74亿元、16.56亿元、12.15亿元。大金融板块中东方财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中国平安等均被北向资金大幅增持。与北向资金相呼应的是,上周以白马蓝筹为主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表现强势,周内分别累计上涨4.10%和3.14%。   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从北向资金流入情况,还是从外资持有A股、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数据来看,对外资机构而言,中国资产吸引力都正在持续增强。   在此前举行的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介绍,外资保持稳步流入A股市场的总态势,今年1至10月,境外投资者累计净流入约2409.76亿元。截至今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而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已经达到4072.52亿元,而去年全年北向资金的净买入额仅为2089.32亿元,相比去年全年增长近95%。   机构普遍认为,2022年外资将继续增配A股。“一方面,2022年人民币汇率有望维持强势,有利于海外投资者配置中国优质资产;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不断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A股投资的吸引力。”兴业证券全球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中信证券也认为,由于海外权益基金在A股配置比例依然偏低,明年外资的净流入量相对今年会继续增加。判断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及没有新指数纳入前提下,北向资金在2022年有望净买入4000亿元。   另一方面,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也大幅增长。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93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4%。这也意味着,1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加仓人民币债券约800亿元,为今年2月以来单月增持规模新高。与此同时,国际资本交易更趋活跃。债券通公司最新发布的债券市场运行报告显示,11月债券通交投活跃,日均交易量达293亿元,月度成交6440亿元,环比增长44%。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大,而且外资占比较低,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境内债券收益率相对较高,人民币币值稳定,债券市场有良好的投资价值。中国实行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债券收益率仍然会维持在合理适宜水平。
地产融资“恢复正常”再确认 11月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逾2000亿元12-16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行为持续改善。人民银行12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投放继续增长。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   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环比延续增势,较2020年同期也有明显回暖。记者从监管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1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多增1100多亿元,开发贷款同比多增900多亿元。   近期,各家银行在房地产贷款额度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其中,大行已在逐步释放存量额度,中小行则结合政策基调,按照自身空间和余地进行微调。   涉房信贷改善态势持续   个贷投放增长明显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已连续两个月明显改善。10月的房地产贷款投放较9月大幅放量,环比多增超150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500多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元。   “结合近两个月数据看,房地产贷款、特别是个人按揭贷款逐步回升,能更好满足合理需求。”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对银行防范自身信贷风险也非常有必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房地产个人贷款连续两个月回暖,反映出金融管理部门及时对部分金融机构房贷政策执行纠偏,起到了明显效果。房地产销售回暖,房企资金加速回笼,现金流压力逐步舒缓,房地产信心有望逐步回暖,预计后续房地产投资将止跌企稳。   保护刚性需求 银行“粮草先行”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在部分地区和银行,房地产贷款在“大方向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强调对“合理资金需求”的满足。其中,大行已在逐步释放存量需求,小行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微调与修正。   一家大行某华东支行行长透露,11月初该行已将房地产公司存量已审批的信贷项目投放。他表示,现阶段先解决存量问题,增量则是“走一步看一步”。   部分股份制城商行房贷授信政策也已松动。一家股份制银行房地产事业部人士透露,该行目前的政策是“管控额度内促投放”,言下之意也是加快存量信贷的投放。一家上市城商行在沪某支行行长表示,近期该行已有信号,准备放开涉房授信政策,只是在他所在的支行层面,尚未收到明确指示。   此前一段时间,受个别房企风险上升影响,部分银行出现短期、过激市场反应,一度收紧信贷资金。但在金融管理部门持续积极引导下,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   “今年,特别是上半年,由于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加上个别房地产公司的风险事件出现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部分金融机构在执行房地产贷款方面存在偏差,对于开发贷款的合理融资需求和个人刚需贷款都停止发放。”温彬表示,这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初衷相悖。9月,监管部门对于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偏,对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微调,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积极信号不断 融资环境持续回暖   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稳健发展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房地产企业融资积极信号不断,融资渠道愈发畅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2月10日举行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会议表示,将优先支持符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企业注册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并购项目或已售在建项目建设。据悉,招商蛇口等企业近期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兼并收购。   据参会人士透露,交易商协会将重点支持符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企业注册发行中长期限的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优先用于补充已售在建项目的资金缺口,以及用于房地产项目或资产的股权收购,支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积极满足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认为,鼓励符合调控政策的地产企业发行并购债券恰如其时,这是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体现,也将加快地产行业的调整和出清进度。   此前,房地产发债的消息密集传出。记者梳理发现,11月以来,碧桂园、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光明房地产等房企均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Wind数据显示,11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金额471亿元,环比增长84%。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短期个别房企出现风险,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近期,境内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中资房企开始回购境外债券,部分投资人也开始买入中资房企美元债券。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APP账号注销仍存在5大问题12-16
未注明注销条件、注销条件设置不合理、无法通过APP直接注销……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APP账号注销仍存在5大问题   中消协建议APP运营者明示合理的注销条件、提供便捷的注销路径,保障用户顺利注销账号   在是否可以顺利注销APP账号方面,50款APP中有20款APP存在不同程度问题,占总排查比例的40%。这些问题包括未注明注销条件、注销条件设置不合理、无法通过APP直接注销等5大问题。这是《工人日报》记者14日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50款APP账号注销及自动化推荐退订测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获悉的。   电子商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明示用户信息查询、更正、删除以及用户注销的方式、程序,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   此次测评结果显示,在是否可以顺利注销APP账号方面,50款APP中有20款APP存在不同程度问题,占总排查比例的40%。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未注明注销条件,涉及的APP为万顺叫车;二是注销条件设置不合理,涉及的APP为嘀嗒出行、百合网、翼支付、淘宝、快乐购、饿了么、麦当劳、枫叶租车和1905电影网;三是注销流程设置不合理,涉及的APP为Soul、TT语音、南方航空和腾讯视频;四是经人工审核方可注销,但人工审核存在无人受理、承诺时限过长(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承诺时限不明的情况,涉及的APP为爱抢购、禾适外卖、南方航空、萌果和抱抱直播;五是无法通过APP直接注销,涉及的APP为6人游、携程租车和腾讯视频。例如,百合网APP(协议版本号11.3.1)的《百合网账户注销协议》提示“你申请注销的百合网账户应该处于正常状态,账户信息过时、缺失、不正确的账户或被冻结的账户不能被申请注销。”   此外,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   《报告》显示,在自动化推荐退订方面,50款APP中有5款APP存在不同程度问题,占总排查比例的10%。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APP未向用户提供关闭自动化推荐的方式,涉及的APP为曹操出行、翼支付和禾适外卖;二是APP内关闭自动化推荐的方式过于隐蔽,涉及的APP为滴滴出行和支付宝。   针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中消协建议所有APP经营者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认真开展自查整改,明示合理的注销条件、提供便捷的注销路径,保障用户顺利注销账号。同时,要设置便捷的自动化推荐退订方式,持续完善相关用户协议及隐私政策。(记者杨召奎)
年内第二次降准今日落地,释放1.2万亿元利好谁?12-16
       15日,央行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   日前,央行宣布将于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此次降准,是继7月15日后央行2021年第二次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12月6日,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国际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紧张制约了各国经济复苏。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消费复苏乏力,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同时,经济恢复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仍较为困难。   “央行此时全面降准,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促进实体经济稳步持续恢复,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董希淼称。   给楼市和股市带来利好   下半年来,楼市遇冷运行,新变异株奥密克戎给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时至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的背景下,专家分析称,“降准”带来的市场流动性充裕,在一定程度上将利好楼市和资本市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后续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市场参与主体和银行接触时,获得贷款的空间比较大,便利性更高。降准使得房企的资金压力可以更快得到缓解,具有积极的作用。   股市方面,自12月6日央行宣布降准以来,大盘走出持续上涨走势,沪指一度冲上3700点关口之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降准为股市带来了流动性,也为投资人带来了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盘和林认为,在当前我国股市注册制下,IPO逐渐常态化,北交所启动后,资本市场股票标的数量有所增加,所以维持一定的流动性投放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能够让股市平稳度过岁末流动性枯水期。(宫宏宇 左雨晴)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12-16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张国清代表第十二届省委向大会作报告 李乐成主持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12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沈阳隆重开幕。   张国清代表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的报告。张国清指出,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加快推进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肩负着全省350余万名共产党员的重托,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步入辽宁人民会堂。   会场内,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会标,二楼眺台上悬挂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的醒目横幅。党徽生辉、红旗鲜艳,现场气氛隆重热烈,催人奋进。   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张国清、李乐成、胡玉亭、陈向群、刘慧晏、范继英、刘奇凡、于天敏、王新伟、王健、熊茂平、梁平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由李乐成主持。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应到代表、特邀代表824名,实到805名,符合规定人数。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国清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二、今后五年的目标要求;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张国清在报告中指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应对风险挑战,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   张国清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辽宁高度重视、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辽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推动辽宁振兴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辽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辽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营商环境正在加快改善,政治生态正在持续净化,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各方面对辽宁充满期待,振兴发展前景光明辽阔。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定发展信心,强化使命担当,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张国清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奋力开创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张国清指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强有力支撑,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高于全国水平。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一圈一带两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法治环境显著改善,营商环境根本好转。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治理效能全面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就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张国清指出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顶住转型阵痛,摆脱路径依赖,注重发展品位,保持战略定力,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理旧账补短板、防风险守底线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营造环境、积蓄力量,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谋划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辽宁振兴,以辽宁振兴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用改革的方法解难题,用开放的理念求突破,用创新的举措促发展,不断增强振兴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直面问题、清除障碍、决不“绕道”。   张国清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呼唤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要锚定目标,砥砺奋进,形成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张国清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创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加快引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推进头部企业本地配套。加快数字辽宁建设,倾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打造数字生态,以数字赋能倒逼改革、激活创新,实现辽宁“数字蝶变”。加快智造强省建设,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工业率先振兴。   张国清指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强化省级统筹,突出沈阳、大连“双核”牵动辐射作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各展所长、协同共进的发展局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乡村振兴项目和各类工商资本下乡项目与农民利益联结,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张国清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环境违法企业实行联合惩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协同创建辽河国家公园。   张国清指出,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振兴发展动力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和保障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公职人员服务精神;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重拳打击违法失信行为;着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以高水平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强化开放意识,优化开放环境,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畅通海陆大通道,为国内及日韩等国货物通过辽宁港口北上、西进通达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服务,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张国清指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倾心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康辽宁建设,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多元化解、综合施策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张国清指出,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凝聚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加快建设法治辽宁。   张国清指出,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保护利用,深入阐释辽宁“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繁荣文艺创作,推出更多“辽字号”精品。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强省。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张国清指出,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经济安全,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有效防范、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上贡献辽宁力量,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主产省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辽宁贡献。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张国清强调,办好辽宁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张国清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政治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创新成果论业绩,切实把历练扎实、敢于斗争、勤勉尽责、埋头苦干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激励干部敢闯敢试,干出实打实的业绩。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机制,让人才有平台、有待遇、受尊重,让更多千里马在辽沈大地竞相奔腾。坚持强基导向夯实基层基础,着眼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全力消除阻碍振兴发展的腐败毒瘤和作风顽疾,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政治生态就是我们自己”的意识,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成为政治生态的建设者、“护林员”。   张国清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关爱青年,为青年成长进步创造更好条件,搭建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广大青年要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振兴发展大业,努力书写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的人生华章。   张国清最后说,回首过去,我们无比自豪,辽宁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创造了辉煌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壮志满怀,奋发有为的辽沈儿女一定能谱写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辽宁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党的伟大号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永葆奋斗激情,勇担振兴大任,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辽宁力量!   中共辽宁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提请大会审查。   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周波、夏德仁、张文岳、孙奇、王怀远、肖作福、张雷、孙轶、孙国相、崔枫林、张铁民、康捷、杨忠林、陈绿平、姜有为、王大伟、王明玉、郝春荣、张立林、高涛、戴玉林、许波、高科、郑青、李成林、温彩清、赵修民、谭成旭、项昌乐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特邀列席人员,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及有关人员列席大会。
奋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12-15
 今天,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这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际,在加快推进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载着全省350余万名党员的重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大会主题,认真履职尽责,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切实把这次党代会开成一次高举旗帜的大会、团结鼓劲的大会、开拓奋进的大会。我们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高度重视、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振兴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寄予了新期望、注入了新动力。开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辽宁落实落地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要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和具体项目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振兴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奋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主动担当作为,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五年来,辽宁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净化政治生态取得明显成效。   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下,当前,辽宁振兴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对于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极为关键。前进路上,我们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必须始终坚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思路、找遵循、找方法,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通过开好这次党代会,进一步完善思路举措,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办好辽宁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于辽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励全省各级干部紧跟时代步伐,勇于自我革命,强化斗争精神,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创新成果论业绩,在推动振兴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响应党中央号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辽宁篇章。   预祝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圆满成功!
抚顺出台十项举措升级传统制造业12-15
  12月8日,在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制造中心内,200余名各类专业工程师正忙碌工作着。5层高的开放式控制、办公中心内,巨大的显示屏上显示着企业生产的全部控制信息,被誉为“企业新型数字化大脑”。数字化赋能,让抚顺新钢铁从原来的经验型管控生产过程向数据分析、全流程科学管控生产过程转变,各项生产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抚顺新钢铁只是抚顺市众多传统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缩影。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冲击的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以来,抚顺市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为重点,专门制定了《抚顺市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实施方案(2021—2023年)》,通过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推进标识解析、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培育示范企业和智慧工厂、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提升军民融合信息化水平、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十项举措,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实现全产业链集成化应用。   在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抚顺市正加快实现主城区、清原满族自治县县城和新宾满族自治县县城内全覆盖,提升5G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使其具备商用条件。到2023年,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面向未来的信息网络系统。   在壮大数字化产业动能方面,抚顺市推动各县区“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在重点产业园区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提升网络支撑产业发展能力。   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抚顺市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自动化、车间数字化、远程控制化发展,改变制造业资源配置和生产模式,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的深度融合,带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滚动实施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项目30个,系统推进技术与装备开发、标准制定、新模式培育和集成应用,指导企业实施智能制造。   同时,鼓励全市工业企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实现业务、数据和设备上云上平台,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系统云化,帮助传统制造业从云上获取更多的生产性服务。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集合5G组网和应用,为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内网设计、建设和运维,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之变在抚顺各大制造业领域上演。抚顺的传统企业不仅在数字化大潮中实现产业升级,还让产业转型在调整优化中提档升级。
2021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线上形式召开12-14
2021年12月11日,“2021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金融助力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出席并发表演讲。 周小川以“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基层银行的前景”为主题,指出银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被看作是信息科技的应用行业,随着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基层银行及各银行网点服务国民经济的方式和自身发展生存空间面临新的局面,要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发展对基层银行组织结构、业务发展空间和监管提出的挑战。他强调,基层银行扎根基层仍大有可为,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特别是对基层客户信息的优势,着重为基层做好服务。从研究角度看,未来需更多以信息理论为基础,分析和论证银行体系的结构演变,指导各项政策发展战略适用于新时代、适用于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刘桂平以“金融系统要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为主题,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强调从五大新发展理念融合的角度,扎实推进金融事业协同发展,依托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推动农业、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坚持守正创新,破解信息不对称,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以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为抓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周亮围绕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情况,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强调要巩固经济稳定增长态势,保持宏观政策稳健有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筑牢金融安全屏障。 陆磊以“发达经济体现代货币理论的实践及其分配效应”为主题,指出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实践在防止经济崩溃、保护公众利益的同时,也引致广义价格体系的变化,由此影响各经济体内部不同群体间的财富与实际收入分配,这一效应可借用流体力学的内摩擦和梯度压力得到解释——货币对各类交易影响及各市场间交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类似的物理系统。优化货币政策,兼顾政策对分配格局的影响,是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刘世锦以“新倍增战略: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为主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变化总体上具有增效带动增长型特征,当前阶段应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通过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补齐公共服务领域短板,促进中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递进式实现共同富裕。 田国立认为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科技、平台思维、需求变革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银行运营模式。建设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探索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智慧政务等新金融实践,着力打造最懂金融的科技集团,主动为社会大众、金融同业、政府机构共享赋能,促进金融资源更公平有效地配置。 李扬以“发展普惠金融与支持小微企业”为主题,探讨了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他认为,首先应当准确理解“共同富裕”,而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抓手则是普惠金融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要重新认识数字经济和信息经济条件下小企业对经济社会的关键作用,为“零工经济”新就业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要通过发展金融科技,用平台、网络把小的市场主体连接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张望军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题,提出资本市场要更加聚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共享发展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形成更加有利于财富管理功能发挥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服务。 本次年会还安排了三个分论坛,议题分别为“稳妥发展数字金融 助力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与会专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围绕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公平普惠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金融科技伦理治理、统筹安全与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绿色金融标准统一、推动转型金融发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研讨。来自金融管理部门、国际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中国金融学会的代表参加了本次线上年会。(完)
抚顺首个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服务站揭牌12-14
12月13日上午,在望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楼大厅,举行了“抚顺市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服务站”揭牌仪式。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于长春同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中心支行行长任建档为服务站揭牌。揭牌前与会人员举行了国家公祭日默哀,并参观了望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服务站。 成立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服务站,既是化解金融纠纷的有效方式,也是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有力举措。对合理配置纠纷解决资源,保护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获得有效救济,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大意义。 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服务站将坚持依法公正、调解自愿、高效便民原则,以金融机构调解员队伍为基础,聘用调解人员为人民法院金融纠纷特邀调解员,建立并动态管理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名册,向金融纠纷当事人提供完整、准确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信息;邀请金融纠纷特邀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提升调解专业化水平。各级法院、人行在抚分支机构与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可通过互设工作站等方式强化双向衔接,提升调解服务的便民、利民水平。 结合调解队伍专业能力,调解受理范围主要解决辖区平等民商事主体间因金融业务产生的合同和侵权责任纠纷,包括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投诉引发的纠纷和金融机构发起的金融债权纠纷(含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其他消费贷款、企业经营性贷款)、保险服务及合同纠纷、证券、期货、基金等资本市场投资业务产生的合同和侵权责任纠纷以及其他金融服务过程中的民事纠纷。 据悉,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其下辖基层法院,将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引入诉讼服务中心,逐步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金融纠纷特色调解站室或调解中心,为一站式金融纠纷解决提供场地支持。
农业农村部:稳扎稳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2-14
12月11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落实会议对三农工作的部署安排,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系统谋划明年工作思路举措,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打牢夯实三农基本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时点特殊、意义重大,既是对“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结回顾,又是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背景下经济走势的研判定向,更是对二十大召开之年经济工作的布局落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国际国内统筹、宏观微观结合、长期短期兼顾、战略战术并举的角度和维度,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揭示规律、明辨是非、指导工作,是一篇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思想性、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光辉文献。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结合三农实际认真研究谋划,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的部署要求,细化实化为明年的工作思路、政策举措、任务行动,确保落实落地。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晚播小麦冬春田管,增施返青肥促弱转壮,以背水一战的态度和超常超强的力度,坚决打赢保夏粮丰收这场硬仗,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清醒认识三农面临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充分估计农产品稳产保供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等,抓紧研究出台支持政策,把备手准备得更足一些,当前要积极应对拉尼娜影响,细化完善防灾减灾工作预案,提高抵抗风险能力。深刻理解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稳扎稳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厘清模糊认识,把准方向路径,指导指引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深入领会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部署要求,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从讲政治的高度扎扎实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美联储政策稳步收紧 加息时点或提前12-14
本周美联储将举行2021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继11月宣布削减购债规模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也由“鸽”转“鹰”。分析人士普遍预计,在较大的通胀压力下,美联储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可能释放更多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美联储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后结束资产购买,随后在二季度或三季度开始加息,稳步收紧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或提前结束购债   本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受到全球市场关注,分析人士预计其可能释放更多紧缩信号。   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时表示,鉴于目前美国通胀压力高企,美联储应考虑提前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他强调,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较高,也许提前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议息会议上就是否加速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展开讨论。   鲍威尔此前被普遍认为是“鸽派”,不久之前他还表示美国物价上涨只是短期现象,但此举遭到不少质疑。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里安就在公开采访中表示,美联储需要迅速采取行动,重新确定对于通胀的论调。   目前,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8%,为1982年以来最大涨幅。   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加快结束购债速度已成为大概率事件。11月初,美联储宣布从当月晚些时候开始逐月削减资产购买规模150亿美元,包括1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5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如果按照这一速度,美联储原本将于明年6月结束的资产购买计划有望提前结束。   道明证券表示,美联储或将加快缩债速度,达到每月300亿美元,从而在明年3月结束量化宽松。美联储可能还会通过声明、经济预测和点阵图来传达更加“鹰派”的基调。   明年加息概率大   业内专家预计,在美联储结束购债后,随之而来的是其加息时点可能提前,具体可能在二季度或三季度。   野村证券美国高级经济学家Aichi Amemiya表示,面对通胀环比增速放缓的可能,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上半年保持耐心,然后分别在明年9月和12月各加息一次。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全球策略师、亚洲首席投资官谭思德(Alexandre Tavazzi)表示,预期美联储将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计划,并在明年6月开始加息,当然这也要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而定。   威灵顿投资管理多元资产策略师及投资组合经理Nick Samouilhan表示,预期美国首次加息时间将提前至2022年年中。   瑞银资产管理投资主管Barry Gill表示,美联储政策可能将加速转向紧缩,而不是像2009年,从经济衰退结束到加息用了6年多的时间。   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业内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预判相对一致,但是对于其它经济体,特别是主要发达市场政策前景展望却存在分歧。   Barry Gill表示,许多发达经济体很可能在2022年开始加息,也有可能更早加息。各国央行退出刺激政策表面来看对风险资产是利空,但投资者须牢记的一点是,央行政策收紧与经济基本面改善有关。   Nick Samouilhan表示,预计2022年将会是转型的一年,市场关注的焦点将从新冠肺炎疫情转移到经济增长、通胀以及央行的应对措施上。经济将会继续复苏,但通胀至少在未来几个月仍将高于趋势水平。   然而,谭思德预期,各国央行在2022年的货币政策分歧将增大。例如,在美联储加息几成定局的同时,欧洲央行及日本央行将不会加息。
证监会:确保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12-14
  12月13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会议强调,明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资本市场工作十分重要。证监会全系统要全力做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积极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加强宏观研判,强化统筹协调,不断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问责机制,完善风险应对的工具箱,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同时,注重通过深化改革稳定市场预期,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做好预期管理。   二是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坚持从政治上看注册制改革,坚持注册制改革“三原则”,科学处理好“六方面关系”,下足“绣花”功夫,扎实细致做好政治、思想、业务和技术等各项准备,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同时,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市机制、多层次市场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投资端改革、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   三是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扩大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债融资,促进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坚持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建设好创业板,扎实办好北京证券交易所,抓实抓细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平稳运行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引导资金加大对科创、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更好发挥商品期货市场积极作用,助力保供稳价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巩固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成效。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对“伪私募”、“伪金交所”等风险深入开展整治。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一方面,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继续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科技和产业循环方面的重要功能,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加强对资本的规范引导,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从严监管,与相关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机制、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   五是自觉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开展证券期货监管系统政治使命、政治功能和政治责任大讨论,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在监管实践中。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继续全力配合好中央巡视工作,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持续提升监管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的精神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资本市场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记者 吴黎华)
国资委:研究出台利于央企稳增长政策举措12-13
国资委党委12月11日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资国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要把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稳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研究出台有利于中央企业稳增长的政策举措。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在党的二十大前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科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积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作出的战略部署上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认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过去一年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的伟大成就和新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领会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牢牢掌握做好经济工作的战略主动;深刻领会对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论断,进一步站位全局研究思考重大问题;深刻领会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重大原则,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扎实做好国资央企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全面、准确、完整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国资央企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把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稳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研究出台有利于中央企业稳增长的政策举措,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作出积极贡献。要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在党的二十大前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更大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要科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积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要依法加强对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引导国有资本有序健康发展,守护好、发展好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对企业生产、投资、债务、金融等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巩固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落实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提高国资央企各级党员干部做好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外资加快增持中国资产 汇率双向波动仍是常态12-13
 上周(12月6日至12月10日),北向资金创下488亿元的单周净买入记录,年内净买入金额则已经超过4000亿元,相比去年全年增长近95%。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仍是双向波动走势,整体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推进,未来外资持有中国资产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人民币汇率急涨踩“刹车”   伴随日前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急涨踩下“刹车”。在9日晚央行宣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后,当晚离岸人民币汇率应声下跌超300点,连续跌破6.35、6.36、6.37、6.38四个关口。12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3702,下调204点。   对于央行在此时点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此举相当于在外汇市场上收紧了美元的供给及流动性,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   纵观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较年初已累计升值2.99%。2021年前三季度,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明显,6月一度升值至6.3572,随后围绕6.45上下波动。进入四季度后,人民币汇率走出一波明显的升值行情,10月和11月两个月升值幅度超千个基点。进入12月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不减,从6.38附近强势拉升至现在6.35附近。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最近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可能吸引了部分投机资本介入,上调外汇存准率,可以降低银行的外汇贷款能力,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减少投机力量,稳定汇率。   “11月以来加仓离岸人民币多头头寸的海外投资机构明显增多。”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称,一方面由于近期美元指数冲高回落提振了人民币汇率估值,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地区相对良好的防疫措施与经济增长基本面令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对稳健,形成较强的投资安全垫效应。   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强,上周北向资金创下大幅净买入纪录。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周北向资金依然延续了此前3周的净买入态势,单周净买入额达488亿元,创陆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11月9日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216.56亿元,创单日净流入历史次高,仅次于历史最高纪录217.23亿元。   从北向资金增仓市值居前的个股来看,白马蓝筹股为本周北向资金最为青睐的类型,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分别获得北向资金增持43.74亿元、16.56亿元、12.15亿元。大金融板块中东方财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中国平安等均被北向资金大幅增持。与北向资金相呼应的是,上周以白马蓝筹为主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表现强势,周内分别累计上涨4.10%和3.14%。   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从北向资金流入情况,还是从外资持有A股、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数据来看,对外资机构而言,中国资产吸引力都正在持续增强。   在此前举行的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介绍,外资保持稳步流入A股市场的总态势,今年1至10月,境外投资者累计净流入约2409.76亿元。截至今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而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已经达到4072.52亿元,而去年全年北向资金的净买入额仅为2089.32亿元,相比去年全年增长近95%。   机构普遍认为,2022年外资将继续增配A股。“一方面,2022年人民币汇率有望维持强势,有利于海外投资者配置中国优质资产;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不断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A股投资的吸引力。”兴业证券全球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中信证券也认为,由于海外权益基金在A股配置比例依然偏低,明年外资的净流入量相对今年会继续增加。判断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及没有新指数纳入前提下,北向资金在2022年有望净买入4000亿元。   另一方面,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也大幅增长。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93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4%。这也意味着,1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加仓人民币债券约800亿元,为今年2月以来单月增持规模新高。与此同时,国际资本交易更趋活跃。债券通公司最新发布的债券市场运行报告显示,11月债券通交投活跃,日均交易量达293亿元,月度成交6440亿元,环比增长44%。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大,而且外资占比较低,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境内债券收益率相对较高,人民币币值稳定,债券市场有良好的投资价值。中国实行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债券收益率仍然会维持在合理适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