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同志围绕人才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打好人才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248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指示、批示、贺信、回信等11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4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出席发布会,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 对于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刘苏社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但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较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任务,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落实好近期出台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等政策,加快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落地,持续加力做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国内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妥防范化解相关领域风险等重点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加强预期引导,增强市场信心,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呈现“三有”特点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实现了平稳起步、良好开局。”袁达分析说,从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三有”特点,即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改善。 袁达进一步表示,具体来看,“三有”体现为: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中有升。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产业结构稳步趋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制造业发展较快;“三驾马车”拉动更加协调,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三是企业效益、就业收入、市场预期平稳改善。 与此同时,当前外部风险挑战仍然较大,国内经济运行还存在不少困难。袁达表示,综合来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前期出台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各项新任务新举措落地见效,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不断巩固。 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是,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总体恢复良好。金贤东表示,展望全年,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下,各地方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支撑消费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多,消费有望保持平稳升级、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重点是抓三方面工作。一是稳就业促增收,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扩需求优供给,持续打造消费新增长点。三是重权益守底线,着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金贤东表示。 推动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加快建设实施 开年以来,各地项目开工建设热火朝天,其中政府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刘苏社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推动各项投资工作,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3年增发国债等政府投资的重要带动和放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今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加快下达。刘苏社介绍称,截至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下达超过2000亿元,占全年比重超过30%。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快计划下达、加强计划执行,并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监管,持续提高中央预算内资金使用效益。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筛选方面,刘苏社表示,今年专项债券规模为3.9万亿元。近日,按照专项债券工作职责分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地方提交的项目的投向领域、前期工作等进行把关,完成了今年专项债券项目的初步筛选工作,目前已推送给财政部并反馈给各地方。 此外,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建设实施方面,刘苏社表示,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已经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3月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在线调度机制,督促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全链条全周期式督导。目前,已完成第一批12个省份督导工作,其他省份也开展了自查,年内还将组织开展第二批、第三批督导。 对于各方关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刘苏社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已经研究起草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经过批准同意后即开始组织实施。行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基础;坚持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用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障碍;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 今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民间投资潜力持续释放,民营企业外贸增速明显快于整体水平,重点领域指标走势向好。 同时,也需要注意,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袁达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统筹协调,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不断完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加快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二是切实解决企业问题。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收集、办理、反馈、跟踪问效的工作合力和落实闭环,加力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突出典型问题,切实做到安企、护企、稳企、惠企。 三是持续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好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赋能计划,总结推广各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积极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作出重要论述,深刻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为我们正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中国金融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需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货币信贷总量要稳。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稳定货币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础”。从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宗旨出发,信贷投放归根结底应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相适配,关键是把握好度,而非越多越好。特别是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货币信贷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更需要改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树立质量和效率优先的观念。 近年来,人民银行注重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9.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6%,均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充分有力。未来,还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拉长时间、跨越周期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以金融总量的合理适度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把握好金融资源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盘活货币信贷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使用效率”。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接近250万亿元,金融总量已经不少,盘活存量信贷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会显著提升,这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事实上,对于支撑经济增长来说,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沉淀空转、优化贷款投向,与新增贷款同等重要。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注重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继续加强监测,密切关注企业贷款转存和转借等情况,与多部门加强配合,完善管理考核机制,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做到有增有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从“增”的一面看,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持续加力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来,人民银行注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均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速。从“减”的一面看,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同成分之间自然会有所更替,相关信贷需求也随之改变和调整。例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持续推进,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会被逐步偿还;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也将减少被低效占用的存量信贷。 除了信贷结构,广义上还要不断优化全社会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存在“资金配置不均衡,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重点解决资金‘苦乐不均’和‘钱多本少’、‘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需要直接融资加速推进,这会对信贷资金形成良性替代,有助于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供需更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 第四,兼顾内外均衡,统筹好利率和汇率两种资金价格。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利率上,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推动存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和净息差,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近年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汇率上,要坚持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同时坚决对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稳定。从与我经贸往来较多经济体的货币看,2023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分别升值2.0%、0.2%、1.1%,对日元汇率总体持稳。 第五,采用多元视角科学评价金融支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前瞻性提出,“要结合金融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好”。新形势下,评判金融支持应以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角进行观察。一是看利率下降的成效。贷款利率由资金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供不应求时利率会明显上升。反之,如果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则说明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总体上被合理满足。二是看信贷结构的优化。为支持经济转型加速深化,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能更好反映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三是看涵盖多种融资渠道的社会融资规模。信贷增长只是实体经济融资的众多渠道之一,在此之外还要全面把握经济发展和融资增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债券融资和信贷投放等几对关系,综合评估多渠道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上来,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着力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人民日报》(2024年04月18日第10版)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增速继续保持在8.7%和8.3%的较高水平。市场专家普遍表示,在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转型背景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总量增长合理适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金融机构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提升。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企业债务成本负担降低,有助于经济企稳回升。 信贷总量增长合理适度 有效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投放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合理融资需求,与当前经济增长情况相适应。市场普遍认为,合理适度是当前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特征。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符合市场预期,人民币贷款增长质量显著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强支持,符合市场预期。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在盘活存量背景下,信贷过于追求“开门红”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信贷量价更加平衡。一季度,贷款投放进度向过去5年接近40%的比例回归。招商证券廖志明认为,考虑到去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比例过高,预计今年占比会下降。 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融资保持较快增长,对于满足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需求、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王阿妮表示,今年以来,信贷调控成效明显,该公司投资的当地最大项目得到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缺口,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货币政策会遵循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不会“大水漫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金融松紧程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有密切关系,货币信贷持续过快增长反而会带来较大副作用,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货币供应过度会在诸多生产领域造成产能过剩,这也恰恰抑制了价格上涨。整体看,市场普遍认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当前的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过于宽松并不利于经济发展。 信贷供需呈现新特点 有助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近年来,贷款增速总体上有所回落,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回落,这反映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信贷供需新规模和新特点。 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信贷高质量投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要求信贷高质量投放。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王剑认为,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对信贷依赖程度下降,信贷增速降低,甚至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落,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因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创造出的“GDP/信贷(社会融资规模)”是截然不同的,新兴产业有望带来更高的“GDP/信贷(社会融资规模)”水平。《经济日报》社评论员认为,在经济发展新阶段,一味强求贷款“同比多增”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反而可能造成“虚增”或“空转”,甚至损害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潜能,要更加注重信贷投放质量。 盘活存量信贷适应融资需求新变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必然要求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以实现信贷资产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银行研究院范若滢分析称,当前,既要在总量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同时需要在结构上对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新旧动能转换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贷和融资规模增长处于“提质换挡”期。在新增贷款投向优化、存量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均认为,当前我国信贷增长正处于“提质换挡”期,当下“稳信用”的总量和结构、存量和增量已同等重要。 信贷结构优化 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服务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效突出,主要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同比总体仍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长较快。一季度,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信贷增长保持高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高。陕西榆林市明杰农投薯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罗小虎表示,该公司最近引进国际一流技术和设备,用于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资金缺口达3亿元,目前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有效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秦农银行副行长杨文斌表示,2024年,秦农银行将把坚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经营重点,加快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制造业、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的贷款投放。 信贷资金对经济的支持效率显著提升。文财信研究院研究认为,随着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传统基建、房地产贷款、过剩产能领域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求增长出现趋势性放缓,“三大工程”、科技等产业融资需求增长较快,信贷对整体经济产出的带动成效将提高。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示,当前,各方面都在加大力度防范资金空转,随着企业规范资金使用,融资总量增速可能会比以前低一些,但信贷投放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不断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支撑力度反而更大。 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居民企业偿债负担减弱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0.25个百分点。随着各项政策传导至金融机构资产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作用在一季度逐步显现,一季度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7%左右,同比继续下降,新动能等领域下降更多。 利率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期以来,人民银行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完善LPR形成机制、提高报价质量,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透明度和公平性。西安银行副行长狄浩表示,随着利率政策效应不断释放,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尤其是5年期以上的贷款报价利率降幅明显,作为中长期投资的贷款定价基准,将有力地促进社会融资成本降低,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激励企业通过贷款进行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此外,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利率政策还有助于防止企业部门资金空转和套利,确保贷款资源被更有效地配置到真正有金融需求并能创造价值的实体经济部门。 企业和居民债务负担减轻。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依然是今年央行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关键一环。近期以来,人民银行利率政策针对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了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明显下降。长安银行副行长屈秉泉表示,较低的贷款利率水平能有效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行,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和财务支出,有利于居民消费的进一步恢复、企业扩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过程中的利息支出,缓释风险。陕西榆林能源集团融资主管杨莹、陕西元盛煤业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李小伟等企业高管均表示,今年以来,企业整体融资成本较低且逐步下降,有效改善了企业财务负担。
绿色金融迎来重磅文件。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是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政策之一,为我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顶层指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金融机构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同时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要求,强调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同时推进。 “要同时强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因为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鲁政委表示,一方面,企业特别是融资主体的碳排放等环境信息披露,是金融机构计算和披露信贷及投资等金融资产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前提,因此,企业的碳排放等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碳排放等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可以实现通过金融手段间接推动企业碳排放的核算与披露,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 围绕环境信息披露,此前多个部门公开发布过相关规定。例如,针对企业,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确定了我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明确企业是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责任主体。 针对金融机构,2021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形式、频次、应披露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等方面提出要求,并根据各金融机构实际运营特点,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保险、信托等金融子行业定量信息测算及依据作出规定。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属于推荐性行业标准,并非国家强制性标准,因此,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还属于鼓励披露阶段,并非强制披露。”鲁政委说。此外,我国还通过地方试点的方式推动金融机构碳排放信息核算与披露。在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方面,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帮助金融机构核算自身及其投融资业务相关的碳排放量及碳减排量。 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意见》强调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由于气候风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意见》将气候风险相关指导内容单独成章,明确了强化气候变化相关审慎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 “《意见》提出,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定期向金融管理部门报送高碳资产规模、占比和风险敞口等信息。此举有望推动金融机构重置资产负债表,引导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关于高碳行业资产风险敞口披露具体如何做,鲁政委建议,对于内地银行业来说,第一阶段可以逐步探索披露部分棕色资产的信贷余额与占比,如煤电、钢铁、水泥、化工、铝业等八大高碳行业的风险敞口。只有在清楚了解高碳风险敞口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管理相关风险,同时需要单独考虑披露转型金融支持的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风险敞口,激励金融机构采用转型金融工具,促进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 总体来看,《意见》立足“健全审慎监管”和“增强金融机构应对风险能力”两个维度,强化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力度,以期提高金融机构及管理部门对气候相关风险的应对能力。 在鲁政委看来,《意见》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压力测试”的要求,预示着气候相关风险压力测试将成为监管机构宏观审慎评估的必要工具之一,定期组织金融机构参与系统性气候相关风险压力测试或将提上日程。 除了监管将加强相关领域的压力测试,《意见》还推动金融机构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风险控制体系及公司治理框架。“金融机构应配套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政策工具和管理流程,妥善应对转型风险。”鲁政委表示,所谓转型风险,即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各类转型措施引致的风险。《意见》在此仅提到转型风险,意味着金融机构应重点围绕转型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对于保险机构,也应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气候灾害风险的物理风险评估。 加强政策协调和制度保障 《意见》明确了相关领域的主要目标: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到2035年,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更加成熟,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要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政策协调和制度保障。《意见》兼顾长期和短期目标,从立法、机制、货币政策工具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举措。 李菁认为,在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基础是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目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都已出台相关支持目录、分类标准,但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这就对银行间市场不同机构之间、不同绿色金融产品之间的有效衔接造成了影响,增加了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产品的管理难度和成本。”李菁建议,应加速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转型金融标准,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 鲁政委表示,我国的区域试点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还应持续探索。“《意见》明确提出深化绿色金融区域改革,特别提到‘有序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升级扩容’,值得期待。”鲁政委说。 当前,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我国推动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其中,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方面,自2016年开始,在七省(区)十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这些试验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建立专营机构、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地方标准、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都积累了有益的成果和经验。 在气候投融资试点方面,2022年,我国公布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共23个城市及地区入选。据统计,目前,几乎所有试点都公布了气候投融资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探索气候投融资发展新模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出系列措施,推动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 4月10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负责人冯燕介绍《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为推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信用方案’。”李春临说。 帮助中小微企业以“信”换“贷” 对于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主要背景和功能,李春临表示,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可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帮助中小微企业以“信”换“贷”,即以信用换取贷款。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难以满足传统信贷模式的贷款要求,也就是没有有形资产作为贷款担保。”李春临表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融资服务,需要通过掌握企业信用信息判断企业信用水平,而这些企业信用信息较为分散、获取难度非常大,制约了金融机构基于信息发放信用贷款的能力。银行给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包括一些大学生创业提供贷款,对整体信用情况不掌握,对资产情况不掌握,个别信息分散在不同部门,这是个非常大的堵点,也是非常大的痛点。 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可以提供信用信息查询、融资需求对接、惠企政策直达和融资增信等服务。据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经归集了经营主体的17大类37项信用信息,信用信息超过780亿条,并按照公益性原则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向有关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超过2.76亿次,周均访问量超百万人次。”李春临说。此外,该平台“金融超市”栏目上线了22个融资服务产品,可供经营主体自主选择。 实际上,以“信”换“贷”工作一直在有序推进。近年来,我国市场化征信机构发展迅速,在提升信用融资匹配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任咏梅介绍,我国征信信息建设一直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市场化征信机构是我国征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征信方面,人民银行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要求,先后批设了两家个人征信机构,这两家征信机构在2023年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反欺诈评分等各类征信服务达420亿次。企业征信市场方面,人民银行引导有数据、有技术、有市场的机构进入企业征信市场,整合企业的注册登记、生产经营、合同履约等各类涉企信用信息,2023年,149家备案管理的企业征信机构提供各类征信服务223亿次。 此外,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市场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在31家省级地方征信平台中,有26家由专门设立的市场化机构运营,这些机构全面采集当地企业的公共信用信息以及商业等其他信用信息,实现各类信息的深度融合应用,为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任咏梅说。 对于下一步工作,任咏梅表示,将深化征信供给侧改革,支持征信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产品创新,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信用信息服务,同时,进一步推动各类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持续加强征信监管,将所有征信活动依法纳入监管,全面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原则上一个省份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 “截至2024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25.1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5.9万亿元。”李春临介绍了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同时提到,目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仍然不够充分,现有共享信息不足以支撑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作出精准信用评价。同时,一些地方建有多个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导致信息重复归集,银行机构多头对接,经营主体多头注册,增加了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负担,也降低了金融服务质效。 对此,《方案》明确,对功能重复或运行低效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原则上一个省份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县设立的平台不超过一个,所有地方平台统一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实行清单式管理,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 “要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统一归集各类信用信息,并作为向金融机构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的‘唯一出口’。”李春临表示,这个“唯一出口”有三个限定词,一是政府部门,二是集中,三是公共信用信息。此外,他表示,要对各地方功能重复或运行低效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进行归并整合,实行清单式管理,切实降低经营主体、银行机构负担,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做到实质性的整合,实现主体唯一、资产划转、数据移交、明确责任。根据《方案》,各地方应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平台整合工作。 深化信用数据共享利用机制 对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方案》提出,“坚持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金融基础设施定位,为金融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征信服务”。任咏梅介绍了该数据库的建设情况。“人民银行是从20世纪90年代着手建设金融征信系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全球覆盖人数最多、收录信贷信息最全的征信系统,查询数据库的信用报告目前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信贷评审流程的必要环节,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了征信主渠道作用。”任咏梅说。 据任咏梅披露,截至2024年3月末,数据库接入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从事信贷业务的法人机构6124家,累计收录11.6亿自然人、1.3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相关信息。2023年全年提供查询服务达53亿次。“这个数字还是非常庞大的,大量按时还款、履约守信的中小微企业基于数据库的服务获得了融资支持。在世界银行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中,以数据库为参评对象的我国信用信息指数指标,连续多年居于世界前列。”任咏梅说。 此外,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截至2024年3月末,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累计办理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3445.5万笔,提供查询2.1亿次;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促成融资51.2万笔,在支持动产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等方面成效显著。 冯燕则从金融监管总局的角度分享了如何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工作。“我们将积极配合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整合工作,指导金融机构在平台整合期间保持服务稳定性。”冯燕表示,在此基础上,将发挥监管部门优势,及时了解掌握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流程所需的信用信息,推动平台加强对各类信息的归集共享,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更好地促进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同时,将积极配合拓展平台功能,及时将各项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过平台直达经营主体。 对于如何更好运用数据,冯燕表示,鼓励银行将积累的内部金融数据和外部信用信息有机结合,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为企业准确地“画像”,优化信用评估模型,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开发线上贷款产品,提高小微企业服务效率,积极创新信用贷款产品,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投放。
近日,普惠金融领域迎来新的工作指引。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实现2024年普惠信贷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的目标,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金融监管总局首次提出“普惠信贷”的概念,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既要服务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市场主体,也要加强服务个体工商户、脱贫户、特定群体等;全年监管目标为“保量、稳价、优结构”,旨在建立又普又惠的信贷体系。 “这体现了普惠信贷监管思路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金融管理部门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对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可得性不断提升。今年,普惠信贷总体目标确定为“保量、稳价、优结构”,要求在巩固此前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增强普惠信贷可持续性,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预计优化结构将是普惠信贷工作的重点。”曾刚表示,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发专属产品,应用数字普惠技术,更精准高效地满足小微民营企业等群体的金融需求。 首提“普惠信贷” 保量、稳价、优结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2个百分点。2023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在普惠信贷规模连续高增长、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通知》明确2024年普惠信贷总体目标为“保量、稳价、优结构”。 具体来看,保量就是保持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聚焦小微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合理确定信贷投放节奏,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力争实现涉农贷款余额增长,完成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要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力争实现脱贫地区贷款余额增长。 稳价就是稳定信贷价格。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定价管理,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利率水平。 优结构就是改善信贷供给结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对小微企业法人服务能力,加大首贷、续贷投放,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小微企业、涉农专属产品开发,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服务专业性。 在受访专家看来,金融监管总局首提“普惠信贷”概念,设立全年工作目标,释放了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保量方面,今年未提出具体增速要求,减轻了银行普惠信贷规模增长压力;在稳价方面,在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未再明确要求降低贷款利率。 “普惠信贷目标的设立较为合理务实,有利于保持普惠信贷市场良性竞争格局,促进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董希淼表示,在普惠信贷总量较大、连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优化信贷结构成为今年工作重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普惠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瑞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过去几年,我国普惠金融实现了高速发展、下沉覆盖,但也存在头部客群授信过度、长尾客群供给不足、持续性发展吃力等结构性问题,金融监管总局确定的“保量、稳价、优结构”目标更务实,更契合普惠金融当下发展需要。 改善信贷供给结构 精准投向重点领域 优化信贷结构是今年普惠信贷工作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让普惠信贷更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信贷资源要向小微企业、全面乡村振兴以及脱贫人口等重点帮扶群体倾斜。”程瑞说。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对小微企业法人服务能力,加大首贷、续贷投放,积极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模式;突出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保障,加大对粮食重点领域、脱贫人口等群体信贷投入。 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是增强普惠信贷精准性、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通知》也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通过数据积累、人工校验、线上线下交互等方式,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模型。 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应加强普惠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更多数字普惠信贷产品,持续提高首贷、信用贷款比例;进一步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加快探索适合小微和“三农”业务的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持续增加普惠金融科技投入,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降低人工成本和经营成本。特别是大型银行在深化普惠信贷专业化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普惠金融业务规模,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依托资金规模、数字技术以及存量客群优势,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满足普惠群体对信贷资金“短、小、频、急”的需求。 完善体制机制 保持业务资源投入力度 为引导提升服务质效,《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单列信贷计划、绩效考核倾斜、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保持普惠信贷业务资源投入力度,并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提出差异化要求。大型商业银行要深化普惠信贷专业化机制建设,提高分支机构产品审批效率,加大对无贷户的服务力度;股份制银行要优化条线管理模式,健全一二级分行部门设置,增强自主服务能力;地方法人银行要深耕当地客群;政策性银行要立足职能定位,强化对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等融资支持。 “事实上,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普遍实现单列计划、考核倾斜和定价优惠。预计银行将根据‘普惠信贷’新的定义范围,重新调整口径维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程瑞表示。 李一帆表示,在强调尽职免责的基础上,《通知》在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单列信贷计划、绩效考核倾斜、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有助于提高银行展业积极性,保持普惠信贷业务必要的资源投入力度。 此外,规范普惠信贷管理、防范业务风险也是普惠信贷高质量供给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三查”,并强调“规范分支机构与第三方合作行为,严禁与不法贷款中介开展合作”。“在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过程中,银行与第三方合作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合作范畴涉及资金、营销、数据、贷后管理和催收等多个方面。规范银行分支机构与第三方合作行为,有助于防范因合作而滋生的各种潜在风险。”曾刚表示。
近年来,人民银行贵港市分行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引导贵港市金融机构从信贷支持、乡村金融服务及特色产业发展等多途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以金融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截至2024年2月末,贵港市涉农贷款余额1007.32亿元,同比增长14.84%,领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4.48个百分点。 不断强化信贷支持力度。人民银行贵港市分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支持涉农小微民营企业稳企稳生产等领域。大力推广国家创业担保贷款及小额贷款产品,为返乡农民工、农村妇女、贫困家庭大学生创业等特定人群提供创业融资资金。充分用好“桂惠贷”等政策,服务涉农企业发展。 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近年来,贵港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形成了不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经验,持续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金融服务创新促进信贷资金等金融要素和资源流向农村。工商银行贵港分行强化产品、服务创新,突破特色产业融资服务场景,通过“第三方推荐+经营快贷”模式为甘蔗种植户提供在线融资业务服务。贵港农商银行自2022年以来累计召开整村授信会311场,积极推进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和树立;积极探索“保险+信贷”合作模式,深入挖掘农业保险保单的增信融资功能,切实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平南县大新镇素有种植陈皮柑的传统,陈皮柑种植和陈皮加工渐渐成为了大新镇的支柱产业。陈皮产业发展之初,企业受限于资金缺乏,经营规模始终无法进一步扩大,难以带动农户加大陈皮柑种植,经济带动效益不足,农户种植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平南桂银村镇银行了解企业的痛点难点后,立即联系企业,为企业提供“一乡一品”信贷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加陈皮加工产量。同时,平南桂银村镇银行联合当地政府,建立大新镇陈皮产业基地“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助力大新镇陈皮产业链提档升级。 在人民银行贵港市分行指导下,贵港市金融机构始终坚持“一把手”责任制,充分利用媒体、网点等平台加大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宣传力度。人民银行贵港市分行已连续四年联合乡村振兴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港监管分局、金融办等部门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先进事迹展览,打响乡村振兴宣传“贵港名牌”,谱写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日,普惠金融领域迎来新的工作指引。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实现2024年普惠信贷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的目标,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金融监管总局首次提出“普惠信贷”的概念,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既服务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市场主体,也加强服务个体工商户、脱贫户、特定群体等人民群众;全年监管目标为“保量、稳价、优结构”,旨在建立又普又惠的普惠信贷体系。 “这体现了普惠信贷监管思路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金融管理部门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对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可得性不断提升。今年普惠信贷总体目标确定为“保量、稳价、优结构”,要求在巩固此前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增强普惠信贷可持续性,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预计优化结构将是普惠信贷工作的重点。”曾刚表示,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发专属产品,应用数字普惠技术,更精准高效地满足小微民营企业等群体的金融需求。 普惠信贷要保量、稳价、优结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2个百分点。2023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在普惠信贷规模连续高增长、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通知》明确2024年普惠信贷总体目标为“保量、稳价、优结构”。 具体来看,保量就是保持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聚焦小微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合理确定信贷投放节奏,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力争实现涉农贷款余额增长,完成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要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力争实现脱贫地区贷款余额增长。 稳价就是稳定信贷价格。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定价管理,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利率水平。 优结构就是改善信贷供给结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对小微企业法人服务能力,加大首贷、续贷投放,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小微企业、涉农专属产品开发,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服务专业性。 在受访专家看来,金融监管总局首提“普惠信贷”概念,设立全年工作目标,释放了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量方面,今年未提出具体增速要求,减轻了银行普惠信贷规模增长压力;稳价方面,在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未再明确要求降低贷款利率。 “普惠信贷目标的设立较为合理务实,有利于保持普惠信贷市场良性竞争格局,促进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董希淼表示,在普惠信贷总量较大、连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优化信贷结构成为今年工作重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普惠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瑞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过去几年,我国普惠金融实现了高速发展、下沉覆盖,但也存在头部客群授信过度、长尾客群供给不足、持续性发展吃力等结构性问题,金融监管总局确定的“保量、稳价、优结构”目标更务实,更契合普惠金融当下发展需要。 改善信贷供给结构 精准投向重点领域 优化信贷结构是今年普惠信贷工作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让普惠信贷更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信贷资源要向小微企业、乡村全面振兴以及脱贫人口等重点帮扶群体倾斜。”程瑞说。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对小微企业法人服务能力,加大首贷、续贷投放,积极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模式;突出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保障,加大对粮食重点领域、脱贫人口等群体信贷投入。 其中,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是增强普惠信贷精准性、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通知》也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通过数据积累、人工校验、线上线下交互等方式,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模型。 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应加强普惠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更多数字普惠信贷产品,持续提高首贷、信用贷款比例;进一步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加快探索适合小微和“三农”业务的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持续增加普惠金融科技投入,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降低人工成本和经营成本。特别是大型银行在深化普惠信贷专业化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普惠金融业务规模,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依托资金规模、数字技术以及存量客群优势,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满足普惠群体对信贷资金“短、小、频、急”的需求。 完善体制机制 保持业务资源投入力度 为引导提升服务质效,《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单列信贷计划、绩效考核倾斜、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保持普惠信贷业务资源投入力度;并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提出差异化要求。 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要深化普惠信贷专业化机制建设,提高分支机构产品审批效率,加大对无贷户的服务力度。股份制银行要优化条线管理模式,健全一二级分行部门设置,增强自主服务能力。地方法人银行要深耕当地客群。政策性银行要立足职能定位,强化对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等融资支持。 “事实上,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普遍实现单列计划、考核倾斜和定价优惠。预计银行将根据“普惠信贷”新的定义范围,重新调整口径纬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程瑞表示。 李一帆表示,在强调尽职免责的基础上,《通知》在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单列信贷计划、绩效考核倾斜、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有助于提高银行展业积极性,保持普惠信贷业务必要的资源投入力度。 此外,规范普惠信贷管理,防范业务风险,也是普惠信贷高质量供给的应有之义。为此,《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三查”,并强调“规范分支机构与第三方合作行为,严禁与不法贷款中介开展合作”。“在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过程中,银行与第三方合作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合作范畴涉及资金、营销、数据、贷后管理和催收等多个方面。规范银行分支机构与第三方合作行为,有助于防范因合作而滋生的各种潜在风险。”曾刚表示。
近一个月以来,从2月29日人民银行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到国新办发布会,再到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优化支付服务工作迎来了自己的“攻坚时刻”。 层层部署之下,哪些方面亟待进一步优化?如何具体落到实处?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推进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为贯彻落实《意见》,人民银行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组建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已建立横向贯通、条块结合、重点推进的立体化工作机制。 据张青松介绍,目前已经划定15个重点城市和21家重点机构,明确在45天内要在外卡受理、移动支付、现金支付、账户服务等重点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其他地方也同步开展工作,力争在3至6个月内集中推进。 “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境外来华工作、旅游人员众多,由于支付习惯的不同,一些境外人员来到中国以后感到不便。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是我们当前着力开展的一项工作。”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作为首都,北京属于被划定的重点城市之一。3月25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一场攻坚计划正在进行,更多的“实招”和“高招”正在路上。 瞄准三阶段目标“亮剑”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普及,深度融入民生各个领域,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占比下降,在一些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产生了新的问题和堵点,支付服务包容性有待提升。 那么,到底有哪些问题和堵点?《金融时报》记者关注到,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终端(POS机)覆盖率不足、现金使用“找零难”、现金“购票难”“出行难”等问题客观存在。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巢克俭介绍,北京在《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三项阶段性目标:2024年4月底前,集中攻坚推动一批支付便利化项目落地,解决一批支付服务突出问题;2024年6月底前,持续提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的友好度和便利性;2024年12月底前,基本解决老年人、外籍来京人员等群体支付痛点难点问题,支付受理环境进一步优化,更好满足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支付服务水平得到巩固提升。 相关工作早已紧锣密鼓开展。前述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业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人民银行指导支持下,金融部门和商务、文旅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聚焦消费、旅游、餐饮等场景,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外卡受理体系“拓面提质”;现金服务体系“无缝对接”;客户服务体系“便捷高效”……这是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围绕相关工作设定的目标。据了解,该行正加大POS等各类受理机具投入,针对生活消费、出行场景商户进行重点拓展,加大外卡受理商户范围,深化场景建设与产品供给。同时,聚焦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市场进行任务清单式拓展,布局文旅场景生态,同步提升入境游外卡受理服务水平。 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不断优化服务 于2024年2月5日正式启用的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正是优化支付服务的重要区域。据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行在人民银行支持指导下,已确保首都机场全部该行存量商户均开通外卡受理功能,并统一更换外卡支付可受理卡种标识。数字人民币支付方面,该行持续完善T3机场及附近商圈数字人民币受理能力。T3机场公共区域及隔离区域已实现全部有意愿及有落地需求的170余家商户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极大提升境外来华人士数字人民币消费便捷体验。ATM布放方面,首都国际机场全量ATM均支持外卡取现功能,且统一粘贴可受理卡种标识。 “目前,境外来宾抵京后可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获取专业的支付服务咨询和指导。”据北京市政府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两大机场入关大厅增加了醒目的支付服务咨询提示;完成ATM机升级改造,嵌入10元零钞支取功能,便利零钞取现;优化外币兑换网点,增加布放自助兑换机,实现两大机场国际出发、到达外币兑换服务全覆盖,可兑换币种达40余个,在全国率先实现按当地语言展示外币币种名称;机场商户外卡受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正推动在机场增加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售卖、退卡服务点。截至3月24日,支付服务中心已为近3000位境外来宾提供服务,示范区境外个人累计办理外卡刷卡业务10.3万笔,金额3000余万元人民币;通过银行、兑换特许机构、自助兑换机具等渠道办理外币兑换、外卡取现业务1.9万笔,金额近2400万元人民币,较好满足了外籍来京人员在机场前端的多元支付需求。 “1+N” 切实推动相关工作落在实处 支付工作与金融系统密切相关,但做好这项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张青松表示,目前已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构建“1+N”的政策体系。所谓的“1”,就是前文提到的《意见》;而N,则包括人民银行将与商务部、文旅部、交通运输部、外交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各项具体举措。 在北京,北京市商务局即是优化支付工作的重要一环。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正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联开展商户收银机具测试。“我们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向各区商务局和有关商户发函,并在我局外网发布,要求配合银联开展入户机具测试工作,协调北京银联与各区商务局对接。”他介绍。此外,为提高重点商户受理外卡支付的积极性,该局已将商户外卡受理等支付服务纳入2024年北京市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评价。 “下一步,我们将在重点区域、重点场景进一步加强支付机具、外币兑换点、外币ATM自助兑换的布放力度,进一步深入到商户、景区、银行网点;同时继续做好支付工具、支付方式的宣传介绍,更加关注境外人员、老年人等群体的实际体验,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在细节上下功夫,配合监管部门开展优化现金支付环境相关工作,持续推动优化扫码支付绑卡流程,扩大境外电子钱包的使用,把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作为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让市民群众和外国朋友都能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度。”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工智能不仅日益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赋能世界经济,也逐渐受到各国金融管理部门的重视,为其科学监管带来新的帮助。本周二(3月19日),国际清算银行、西班牙央行、德国央行和欧洲央行表示,他们的实验性盖亚(Gaia)人工智能项目被用于分析企业在碳排放、绿色债券发行和自愿净零承诺方面的披露。这是其在采用人工智能收集数据以评估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的新突破。 上述国际组织与央行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越来越多的金融公司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发行绿色债券,但在全球范围内的方式并不统一。尽管各金融公司报告相同数据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盖亚关注的是每个指标的定义,而不是数据的标签。此外,在传统方法下,每个额外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和每个新机构都要求分析师要么在公开的公司报告中搜索信息,要么联系该机构获取信息。但盖亚能够克服不同司法管辖区在定义和披露框架方面的差异,提升信息透明度,并使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指标的比较更加容易。 具体而言,盖亚从英文文件、少量西班牙语和德语文件中,研究了187家金融机构5年来的20项关键指标。“有了盖亚,添加新的关键绩效指标或新的制度变得快速而容易。这使得从大量机构中提取和分析大量KPI成为可能,从而在以前无法想象的规模上开辟了气候风险分析的可能性。”声明显示,与迄今为止的自愿披露方式相比,人工智能将带来更详细的信息披露。“这种灵活的设计可以作为中央银行和金融部门在更广泛的案例中使用人工智能应用的模型。”声明称,下一步可能将盖亚作为一种开放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公开提供给分析师。 这并非一些金融管理部门采用人工智能提升监管能力的首例。数年以来,欧洲央行开发了14个应用和平台,为欧洲央行和欧盟成员国银行监管机构的3500多名用户提供服务。欧洲央行发现,在银行监管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凸显了新技术使日常监管变得更容易的潜力。欧洲央行监事会成员麦考尔在欧洲央行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用户找到以前需要编码知识的特定数据点,还可以使传统技术更容易使用,并将监管技术置于监管人员的指尖。欧洲央行还开发了几项概念验证,展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潜力,其中一项可以即时检索有关监管方法问题的答案。 “在早期阶段,我们认识到需要拥抱数字创新和人工智能,以使欧洲银行监管更加高效。”麦考尔说,“我们引入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数字议程以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我们投资了一系列监管技术应用,用以监管复杂的银行业,并管理不断扩大的数据和任务池。我们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使我们能够查询监管数据,并利用聊天机器人功能来监管法规和方法。” 伴随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庞大,跨国度、跨行业和跨市场金融问题大量增多,金融产品迭代和创新的速度也在大幅加快,其中蕴含的金融风险也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和隐蔽,这使得全球金融监管难度加大。例如,监管者需要掌握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的数据,用以评估气候变化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但这些数据可能缺乏单一的标准,且散落在各种文本、表格和注脚等公共信息中,金融监管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而言,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使得金融监管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全局优化计算能力,还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及时预警系统性金融风险。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邀请来自全球的政商学界人士,聚焦当下全球挑战,探寻重建信心,共促发展之道。 这一主题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徘徊在低增长的压力下,贸易争端和科技竞争不断加剧,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多发,加强全球治理迫在眉睫。多重挑战下,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始终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 我们期待这是一次直面挑战的盛会。毋庸讳言,当前,各国都面临着复杂的形势,技术发展与社会治理的潜在问题不容忽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加快创新驱动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势在必行,但AI系统的巨大潜在风险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讨论。与此同时,能源短缺、粮食危机、极端天气、地区冲突、不平等、贫困等领域的全球性挑战日渐加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坦诚以对。 我们期待这是一次不回避责任的交流。提出问题是容易的,但是解决问题需要勇气、责任与智慧。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如何打破零和博弈的困境,确保实体经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平稳?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能否分出一部分精力弥合鸿沟,惠及更多群体?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和现实威胁,各国如何跨越障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协调?推诿责任、互相扯皮只能错失携手解决问题的良机,担当责任、相向而行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我们期待这是一次促进合作的契机。博鳌亚洲论坛设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凝聚正能量。在这里,曾提出“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致力于为一度抬头的逆全球化趋势寻找更优解;曾提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在最艰难的时日里凝聚希望和共识。二十多年来,博鳌亚洲论坛逐渐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为世界经济和全球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一以贯之坚持开放的态度,以及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底气,当然也离不开全球的有识之士愿意携手合作的共识。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期待这次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直面挑战、凝聚共识,为全球共赢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期待新的“博鳌方案”汇聚起共克时艰、开创未来的强大合力。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我们愿同世界分享中国持续发展的大机遇,与各方携手创造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将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与各国分享新发展机遇的积极信号。 3月24日至25日,以“持续发展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际组织、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工商界的110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中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等多个话题开展建设性交流。 “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我们将继续投资中国。因为我们相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在本次年会上,“看好中国”“投资中国”成为国际权威机构代表以及外资企业家的共识。这一共识来源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预期,来源于中国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超大市场潜力的务实举措,还来自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的正能量。 “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速回升、结构趋优、质量提升等特点,经济恢复向好取得新成效,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动能培育取得新突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生产稳中有升,需求持续恢复,先行指标继续向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来自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的参会代表纷纷点赞中国经济表现。“从中期来看,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符合亚开行预期,中国也是亚太地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展望未来,我们觉得中国在2024年将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增长轨迹,并且也将位于政府宣布的增长区间。”浅川雅嗣表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董事会主席金立群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基数非常庞大,当前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和一二十年之前一个百分点的增长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在绝对速度之外,发展的质量更加重要。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将给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无限可能的市场机遇和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郑栅洁说。 中国市场好不好,扎根于此的外资企业最有发言权。在年会演讲和采访中,多家外资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都表达了对于中国经济表现的认可以及加码布局中国市场的意向。 “欧莱雅集团将继续投资中国。我们相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欧莱雅集团已深耕中国市场26年。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中国日趋开放的营商环境。中国已经成为欧莱雅集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我们对中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据叶鸿慕介绍,欧莱雅正在苏州和南通建设两个全新的智能运营中心,用于支持快速增长的电商业务。其中,位于苏州的智能运营中心将于今年4月份启用。 作为在华发展165年的“老朋友”,渣打集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以及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趋势有着深刻感触。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表示,“开放”和“可持续性”这两个关键词贯穿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市场面临衰退风险的背景下,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未来几年将出现一系列结构性趋势,比如人民币资产持续受到青睐、财富创造的强劲增长、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壮大等。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加快深化改革开放持乐观态度,也期待这一趋势为全球客户带来更多机遇。”温拓思说。 “我们对中国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基于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过去几年汇丰持续对中国市场进行投资,未来还将继续投入。”汇丰集团行政总裁祈耀年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汇丰亲身参与并且受益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例如,已将汇丰人寿保险的持股比例从50%提高至100%,将汇丰前海证券的持股比例从51%提高至90%。此外,汇丰已宣布收购花旗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聚焦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提出支付服务主体要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包容性,为境内外消费者提供多样化支付服务。3月15日,中国银联优化支付服务暨“锦绣行动2024”发布会在上海举办,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重点群体,将率先投入30亿元资金拉动产业参与各方共同投入相关资源,持续完善支付服务体系。 作为国内综合支付和信息服务领域领军企业的银联商务,近期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关于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的相关政策精神,落实中国银联“锦绣行动2024”,在发挥自身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实体服务网络、信息技术和经验优势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体验,为养老支付服务“加温度”,为涉外支付服务“提速度”,更好地满足境外人员日常消费支付需求。 优化适老服务,弥合数字鸿沟 银联商务深耕支付二十余载,已积累了丰厚的养老支付服务经验,在全国数十个省市落地养老支付服务案例,在餐饮、交通、零售、健康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支持现金、银行卡、扫码、非接等多种支付方式,重点提升老年群体就餐、养老等场景中的支付服务体验,为老年人便利支付赋能,助力提升老年生活获得感。 打造养老助餐新模式。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就餐支付环境,银联商务自主研发“如意”养老服务平台,形成“如意养老”解决方案,助力各地民政局打造养老助餐服务新模式。在上海,银联商务为“虹桥社区AI食堂”打造覆盖线上订餐系统、线下智能食堂等在内的智能餐饮一体化解决方案,老年群体除可通过刷脸、刷卡、扫码及数字人民币等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快速完成付款外,持有敬老卡的用餐老人可以在支付时,还能即刻享受到政府的优惠补贴。在南昌,“如意养老”平台通过和社保卡的联动,使老年人清楚明白自己的助餐补贴金额,也让餐厅省去人工登记补贴的繁琐,更让民政局将补贴发放的更加清楚明晰。在青岛,“如意养老”平台不仅使老年人可以刷脸、刷社保卡、刷云闪付社保二维码等方式进行就餐,提高老年人就餐支付的便利性,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在线上预约订餐并完成支付,足不出户感受到社区高效便捷、靠谱暖心的服务。 加强养老机构预付资金监管。为有效防范养老服务领域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保障养老服务对象财产安全,银联商务为山东菏泽、烟台、聊城、滨州、枣庄等地民政局搭建“养老资金监管平台”,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等移动端载体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缴费、补录、代缴等多样化的缴费支付渠道,以及OCR识别、位置定位、路线导航等技术服务,不仅充分保障老年人养老资金的支付便利性和安全性,让老年人住的安全、放心,也为民政局、养老机构提供养老资金监管、养老预付费用管理等相关功能,助力当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建设。 提升客户端产品适老化改造。充分考虑到老年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的痛点,为解决其“手机使用困难”“字体太小”“功能复杂”等问题,银联商务旗下银商APP等客户端产品提供面向老年人群服务的“长辈模式”,通过采用大字体、大图标、醒目色彩、简化功能等方式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 提升涉外支付便利性,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 据了解,银联商务自2009年开始在POS端受理境外银行卡,早已具备丰富的境外银行卡受理经验和较为成熟完善的业务体系。近期,银联商务更是在外卡受理环境建设方面持续“加速度”,更好地满足境外人员日常消费支付需求。 持续扩大外卡受理覆盖面。经过在支付领域二十余年的耕耘和积累,银联商务形成了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96%县域的庞大实体服务网络。为积极落实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的相关工作要求,银联商务组织全辖40余家分支机构,除在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外,还深入地级市、县乡,针对“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8大类26个高频支付场景不断开展商户摸排,以及潜在商户的外卡签约洽谈、终端升级、贴标培训等配套服务系列工作,积极推动有需求、有意愿的存量和新增商户开通外卡刷卡受理,扩大受理覆盖面。目前,银联商务积极落实中国银联“锦绣行动2024”,已全部完成41个重点城市、重点场景待改造商户名单确认及终端受理情况摸排。 提供多样化的境外卡受理服务。为给境外来华人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银联商务全方位提升境外银行卡受理能力,可受理银行卡、境外钱包、旅行通卡等各种形式的外卡支付服务。在线下刷卡方面,银联商务能够为商户提供全品牌境外卡受理服务,可受理的外卡种类包括UnionPay(银联卡)、VISA(威士卡)、Mastercard(万事达卡)、JCB(日财卡)、Diners Club(大来卡)、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卡)。智能POS终端可受理磁条刷卡、芯片插卡及“一拍即付”交易。同时,支持DCC动态货币转换,目前已经开通VISA、万事达卡的DCC服务,商户可根据持卡人需求,提供个性化货币价格服务,提升客户支付体验。移动端支付方面,银联商务在网收单商户全部支持云闪付境外钱包及旅行通卡的受理。譬如境外来华人员可以使用云闪付合作的境外钱包直接在银联商务收单商户处进行支付;也可通过云闪付APP申领并绑定“旅行通卡”,利用银行卡充值后通过银联商务POS终端进行扫码支付。据悉,目前银联商务超过250万家在网收单商户已全部开通银联外卡受理功能;后续还将稳步推进受理改造,到年底预计实现重点城市、场景外卡受理覆盖率90%以上。 落实重点地区和场景外卡支付服务保障。在上海、深圳、江苏等重点地区,银联商务持续推进外卡受理改造工作。特别是针对机场、车站、涉外酒店、高档商场、重点景区、国际重要赛事及大型活动周边、特殊口岸场景进行全面摸排,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商户开通外卡业务。在上海,银联商务目前支持外卡受理的商户覆盖零售、酒店、大健康等主流场景,包括比斯特、久光等大型百货购物中心,上海中心、东方明珠、东方绿舟、南京东路步行街等热门旅游景点。此外,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中,银联商务积极响应政府及人民银行号召,通过实地上门测试、贴标、培训、制作收银员培训视频和受理要点物料等系列举措,为商户提供境外银行卡受理升级配套服务,为境外来华人员营造安全、便利的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提升数字人民币支付便利度。为满足境外来华人员数字人民币支付需求,提升境外来华人员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便利度,银联商务还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支付受理服务能力,提供数字人民币软硬钱包受理服务,积极推进所有试点地区,尤其是重点口岸城市符合电子支付受理条件的商户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在上海,银联商务全面完成了浦东机场日上免税、豪普生达、香雪海等80余家商户的数字人民币受理业务开通工作,加强对商户收银员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优化了机场商圈的支付受理环境,为境内外旅客提供了更为便捷、安全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新体验。 加强对外卡交易的风险防控。为严格落实外卡收单商户风险管理,银联商务持续通过交易监测、数据分析、事后监督等手段加强风险监测,严防商户、业务、程序风险,守牢合规底线。目前依托银商鹰眼智能风控系统,已部署应用外卡业务专项风险监控规则数十条,覆盖VISA、万事达、美运、银联境外卡等各类型外卡交易。基于外卡收单业务类型、交易特征等各种因素,系统可有效防范外卡商户风险、交易欺诈、涉嫌洗钱等隐患;对于侦测发现的风险隐患商户交易,银联商务通过交易分析、商户外卡受理场景分析、现场或非现场核查等措施及时开展风险调查和处置,有效防范外卡业务风险滋生蔓延。 银联商务表示,正秉持“服务社会 方便大众”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体现支付国家队的担当,不仅持续升级境外银行卡受理能力,深耕重点城市和场景受理建设,不断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安全、便捷、流畅、创新的支付体验,还将持续加强与其他银行卡组织、清算机构等各方合作,为打造各类支付服务兼容共生、协同发展的支付服务体系贡献力量,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3月2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优化完善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和监管,推动银团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并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1年,原银监会发布《银团贷款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促进商业银行银团贷款业务稳步发展。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指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的需要。为此,金融监管总局对《指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订,形成了《办法》。 “修订《指引》是完善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统筹兼顾的原则,能够有效推动商业银行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的同时,强化同业合作、有效防范化解信用风险。”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 对四类大额贷款情形鼓励采取银团贷款 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依据同一贷款合同,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办法》指出,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要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强化穿透管理,控制客户集中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其中,有四类情形之一的大额贷款,鼓励采取银团贷款方式:大型集团客户、大型项目融资和大额流动资金融资;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的风险暴露超过一级资本净额2.5%的大额风险暴露;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贷款行资本净额15%;借款人以竞争性谈判选择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项目融资。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一般而言,银团贷款主要向借款人提供额度大、期限长的融资支持,是银行服务大型集团客户和大型项目融资的重要方式。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办法》,促进银团贷款业务管理更加与时俱进,更加契合业务发展实际,进而推动银行加强同业合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纳入分组银团模式提升银行开展相关业务积极性 《办法》从筹组模式、分销比例和二级市场转让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的要求进行了优化。其中,与《指引》规定银团贷款应当基于相同条件不同,《办法》结合国际经验和市场实践,纳入了分组银团模式,并对分组银团的组别设置、代理行等提出明确要求,可以改变当前银团模式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升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根据《办法》,分组银团贷款是指银团成员通过贷款分组,在同一银团贷款合同中向客户提供不同期限或者不同种类贷款的银团贷款操作方式。同一组别的期限、利率、用途等贷款条件应当一致。分组银团贷款一般不超过三个组别,且各组别原则上有两家或者两家以上银行参加。分组银团贷款应当设置统一的代理行。 从分销比例看,《办法》按照兼顾效率和风险分散的原则,明确单家银行担任牵头行时,其承贷份额原则上不得少于银团融资总金额的15%,分销给其他银团成员的份额原则上不得低于30%。据了解,将单家银行担任牵头行时承贷份额和分销份额的原则下限分别由20%、50%调整为15%、30%,主要是为了降低银团贷款成团门槛。 另外,《办法》允许银行将银团贷款以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整体按比例拆分的形式进行部分转让,能够进一步活跃银团贷款二级市场,释放沉淀的信贷资源。 设置银团贷款收费“红绿灯” 银团贷款除提供一般贷款服务外,还提供银团筹组、分销、代理等类投行业务,合理收费是银团贷款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办法》明确商业银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时,可以对提供银团筹组、包销安排、贷款承诺、银团事务管理等服务收取费用,银团贷款收费应纳入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 《办法》在《指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银团贷款收费的相关要求。具体来看,银团贷款收费应当遵守有关监管规定,按照“自愿协商、公平合理、公开透明、质价相符、息费分离”的原则,由银团成员和借款人协商确定,并在银团贷款合同或费用函中载明。 同时,银行应当完善定价机制,明确内部执行标准,建立内部超限额审核机制,向借款人充分揭示和披露费用构成、计费标准、计费方式等信息。 另外,《办法》画出禁止性行为红线,遏制违规行为。银行有四类情形之一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银团服务费用:一家法人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共同向企业发放贷款;假借银团贷款名义,但未实质提供银团服务;未按照约定履行银团筹组或者代理职责;违反监管规定的其他情形。牵头行不得向银团成员提出任何不合理条件,不得借筹组银团贷款向银团成员或借款人强制搭售其他金融产品、强制提供其他服务或以其他服务名义收取费用。 进一步明确代理行职责 《办法》对银团贷款管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特别是针对目前银团贷款代理行设置混乱、贷款各自代理、多家转存等乱象,进一步明确了代理行职责。 为保障代理行的专业能力,《办法》规定,代理行应当具备履行银团贷款管理职责的业务能力和专业人员。对结构比较复杂的银团贷款,可以根据代理行工作职责,在银团内部增设结算代理行、担保代理行等角色,按照银团贷款合同约定开展相应贷款管理工作。承担同一事务的代理人只能由一家银行担任。 此外,《办法》明确,银团贷款应由代理行统一进行贷款归集、发放和回收,严禁各银团成员越过代理行直接进行贷款发放、回收。代理行不得截留或者挪用借款人归还的银团贷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