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政策
消费市场再掀热潮 中国银行提供特色化产品与服务助推消费升级02-09
延续春节假期消费“开门红”,在长假过后的首个周末,立春撞上元宵节,全国多地餐饮、旅游、文化等消费场景持续火热。国家信息中心追踪全国232个重点商圈人流量数据发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内的全部83个城市的消费热度指数都已经企稳回升。2023年,消费的“人间烟火气”正在恢复升腾。   专家分析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深耕消费金融,不仅是金融机构激发消费潜力、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美好生活的关键领域。   近期,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的号召,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通过打造更智慧、更便利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构建消费金融生态圈   今年1月初,中行海南分行关于金融支持“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二十条措施发布。围绕如何以“八大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稳增长,该行推出了具有战略前瞻性的金融举措。“二十条举措为我们深耕消费金融业务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行海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中,在消费金融领域,中行海南分行明确,将创新消费金融场景,重点支持旅游、康养、购物等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主方向,支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标志性工程建设。同时,高度重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   事实上,近些年,中行海南分行一直在精心构建符合海南本地市民需求的消费金融生态圈。该行不断在产品、服务和客户体验上下功夫,加大优质消费金融服务供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海南本地客户只需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进入‘中银E贷’页面进行个人信息填写,选择海南省社保/公积金信息参与贷款,即可线上一键发起申请,几分钟内即可获批贷款额度。这一模式开创了政企互通新业态,为海南省独家首创。”据中行海南分行消费金融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场景数据融合线上服务方面,中行海南分行紧跟“智慧海南”总体方案,联合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搭建“政务大数据智慧E贷平台”,实现新一代可复制、可扩展的数据要素共享创新应用模式。   提供特色化产品和服务   实际上,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百姓对消费贷款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于购房,而是扩大到购车、教育、就医、创业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这样的消费新趋势,中行海南分行全方位打造丰富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市民安居乐业、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全周期金融需求。   “我目前从事汽车行业,在父母支持下在海南安了家,算是安居又乐业了。”海口市民徐先生2021年离开工作了4年的深圳,成为一名“新海南人”。去年下半年,他获得小汽车购买指标后,购车资金却有点捉襟见肘。而后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在中行海南分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他很快通过手机操作成功申请到一笔“中银E贷”个人网络消费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我行在住房贷款系列方面与头部房企密切合作,除传统一手房、二手房业务外,还推出特色产品如一手房配套车位贷款和装修贷款、二手房拍卖贷款和带押过户贷款。”据中行海南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纯信用消费贷款方面,该行重点打造“中银E贷”“随心智贷”“启航贷”等产品以及汽车、家装等分期品牌,实现了消费金融产品线上线下全覆盖。   银行的信用卡服务好不好与居民消费增长息息相关。“我们整合免税、运动、养老等特色场景以及购物、娱乐、饮食、住房、出行等贴近终端消费的品牌企业生态圈,促进消费复苏的同时,实现金融普惠于民。”中行海南分行工作人员举例说,该行联动微信、美团、京东等推出首绑和消费送立减金活动,与星巴克、喜茶等合作推动支付立减活动,在万象城、远大等商场和旺佳旺、today等很多商家都开展了“惠聚中行日”信用卡优惠促销。   “分期”这个消费信贷领域的专业金融用语,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在分期业务方面,中行海南分行立足服务居民各类需求,帮助消费者解决不同场景下的消费痛点。   王先生是海口一家新能源汽车营销店的负责人,作为汽车消费领域的行家,他敏锐地观察到汽车分期为消费者带来的便利。“现在不少客户都选择消费贷或分期购买,我们很多客户会在中国银行申请汽车分期,这对年轻消费群体来说,切实减轻了他们的压力,而且线上办理也很方便。”他表示。   据了解,目前,中行海南分行与市场中95%以上的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满足不同购车用户的金融需求。   拥抱消费金融新浪潮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消费金融的市场边界极速扩展且趋势未减。如何继续领跑消费金融市场是各家银行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   “做好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的业务重点。”中行海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行海南分行已经推出了完备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   以信用卡业务为例,该行面向高校毕业生发行与年轻客群相匹配的信用卡产品,并在医疗、教育、家装、养老、旅游等方面开展多种支付优惠活动。在新市民金融教育方面,中行海南分行也在官方网站、手机银行App、营业网点设立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专区,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可以看到,数字化转型正成为金融机构推进业务发展的关键,中行海南分行加快推动消费金融业务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行已实现消费金融产品线上线下的全覆盖,后续我们将针对新形势新变化,做优产品、系统和服务,不断提升线上化服务能力,针对不同场景、不同客群快速配置专属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中行海南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将持续履行国有大型银行责任担当,推进数字化零售转型战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推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持续提供便捷、暖心的消费金融服务。
绿交所助力低碳转型: 解决负外部性难题 稳步降低绿色溢价02-07
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通州区举行。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仪式上发表讲话,表示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绿色交易所(以下简称“绿交所”)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即逐步把排碳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稳步降低绿色溢价。   逐步把负外部性内部化   所谓排碳负外部性,是指排碳企业和用户没有为排出的碳付出应有成本,对社会有负的外部性。易纲表示,排碳多的单位是以自己的低成本实现盈利,但对整个社会和公众造成了负的外部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解释:“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分配信贷资源,但是由于外部性,很难有效地将资源分配到绿色产业。”易纲指出,未来,绿交所就是要逐步把负外部性内部化,使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谁排碳谁承担成本。   通过碳定价来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是多位受访专家的关键思路。所谓碳定价,就是给碳排放制定一个价格(即碳价),把企业技术改造、绿色金融、社会消费等隐性的减排成本“放在台面上”,用碳价表现出来。而绿交所这样的碳市场,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实现均衡的价格。   中金研究结果表明,碳价信号越显著,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诱导作用就越强,越能激发企业开发和采用低碳技术的意愿,进而更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可以通过补贴、罚款等措施将外部性内部化,但这些措施也面临着谁来执行、仲裁等道德风险问题。依据‘科斯定理’,对公共品的供给界定产权,通过市场机制让产权进行有效的交易定价,让那些提供产品的厂商和市场主体通过价格机制得到补贴和实现利益,已经在大量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可以实现最优的帕累托配置。”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表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让排碳者接受社会监督至关重要。“要完善碳核算体系。”鲁政委表示,碳核算体系是一套碳排放信息核算和披露的方法,是准确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势、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也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他建议,我国可积极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探索,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目标和指标等方面形成披露的标准模板。   稳步降低绿色溢价   除了推动负外部性内部化,易纲指出,启动绿交所还有助于稳步降低绿色溢价。所谓绿色溢价,是指某项经济活动的清洁(零碳排放)能源成本与化石能源成本之差。易纲表示,绿色金融、绿色技术等就要逐步把绿色溢价给降下来,使企业、家庭愿意选择用绿色能源,从成本方面让大家觉得物美价廉,愿意自觉地使用。   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解释,绿色溢价实际上就是转换价格的概念,是“碳中和”的重要分析工具。他进一步表示,绿色溢价就是企业愿意为购买碳排放量支付的金额上限。通常情况下,减排成本低的企业会率先减排,而成本高的企业则不愿意减排,这时碳交易市场就用碳价来做“指挥棒”,减排不达标的企业去市场上购买碳排放的配额,一旦购买的费用超过了技术改造费用,也就是超出了绿色溢价的额度,那么,企业就会倾向于进行绿色转型,通过改进技术来降低碳排放量。   “‘碳中和’的关键在于降低绿色溢价,一旦绿色溢价为零,就意味着‘碳中和’的生产技术非常成熟,没有必要再使用过去重污染的化石能源。”芮萌认为,具体达到的路径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碳定价,二是技术的创新,三是社会的治理。其中,绿交所在推动合理碳定价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在大多数领域,绿色溢价是正值,而降低绿色溢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鲁政委告诉记者,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两种路径:一是增加高碳技术的生产成本,基于碳的社会成本对高碳技术的排放进行定价,使其负外部性内部化,借以提升高碳技术的生产成本;二是通过财政、金融等各类绿色激励措施降低零碳技术的各类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将零碳技术的正外部性内部化,提升零碳技术的经济成熟度。鲁政委表示,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来加以引导,使得使用清洁能源比化石能源的成本更低。如此,就能够更好地撬动全社会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   “除了绿交所,各类金融机构也需要共同发力。”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主管庞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推动绿色低碳投资、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和变革式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助力实体经济和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高企业、全社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观念,使绿色低碳不仅成为定价工具、评判标准和投资策略,更是成为价值观念、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证监会就改革主要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02-02
本报讯 记者杨毅报道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记者从中国证监会了解到,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抓好《总体方案》的落实,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进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2020年8月24日正式落地。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揭牌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总的来看,经过4年的试点,市场各方对注册制的基本架构、制度规则总体认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功能作用明显提升,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行人、中介机构合规诚信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更趋完善,市场结构和生态显著优化,具备了向全市场推广的条件。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的原则,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一注册制改革的本质,同步加强监管,推进一揽子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主要标志是:制度安排基本定型,覆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覆盖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在改革思路上,把握好“一个统一”、“三个统筹”。“一个统一”,即统一注册制安排并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各市场板块全面实行。“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统筹推进基础制度改革。三是统筹抓好证监会自身建设。   这次改革将总结试点注册制经验,推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注册制安排。一是优化注册程序。坚持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基本架构。进一步压实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主体责任,交易所对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全面审核。证监会基于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依法作出是否同意注册的决定。二是统一注册制度。整合上交所、深交所试点注册制制度规则,制定统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北交所注册制制度规则与上交所、深交所总体保持一致。交易所制定修订本所统一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规则。三是完善监督制衡机制。证监会加强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督促交易所提高审核质量。改革完善上市委、重组委(以下简称“两委”)人员组成、任期、职责和议事规则,对政治素质、专业背景、职业操守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专职人员比例,加强纪律约束,切实发挥“两委”的把关作用。另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转系统”)同步实行注册制,有关安排与交易所保持总体一致。其中,对股东人数未超过200人的股份公司申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或者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定向发行股票后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国股转公司”)审核通过后,证监会豁免注册(目前豁免核准)。   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说到底,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与核准制相比,不仅涉及审核主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充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一是大幅优化发行上市条件。注册制仅保留了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必要的资格条件、合规条件,将核准制下的实质性门槛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二是切实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审核把关更加严格。审核工作主要通过问询来进行,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同时,综合运用多要素校验、现场督导、现场检查、投诉举报核查、监管执法等多种方式,压实发行人的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三是坚持开门搞审核。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公权力运行全程透明,严格制衡,接受社会监督,与核准制有根本的区别。   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上交所、深交所主板。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由单一板块逐步向多层次拓展,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基于这一实际,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相应的,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并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主板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这次改革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主要包括:完善发行承销制度,约束非理性定价;改进交易制度,优化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同时,支持全国股转系统探索完善更加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   注册制改革是放管结合的改革。证监会将充分考虑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充分、中小投资者占比高、诚信环境不够完善的现实国情,加大发行上市全链条各环节监管力度。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压实发行人及实际控制人责任。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发行监管与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涉及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证监会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监管转型,把工作重心转变到统筹协调、规则制定、监督检查、秩序管理、环境创造上来,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证监会高度重视防范注册制下的廉政风险。建立健全覆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监管执法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关键岗位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加强行业廉洁从业监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对沪深证券交易所实行驻点监督,对资本市场领域腐败“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切实形成严的氛围。   这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制度规则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证监会规章及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涉及注册制安排、保荐承销、并购重组等方面。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中国结算、中证金融等同步就《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人民银行开展7天期4710亿元逆回购操作 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02-01
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1月3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天期471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0%。根据Wind数据,当日有301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实现净投放1700亿元。   这是人民银行春节后连续4个工作日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总额达到9940亿元。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额度分别为2220亿元、1280亿元、1730亿元,单日实现净回笼4760亿元、净投放1280亿元和净投放990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春节前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净投放为主,随着春节后市场资金需求趋稳,节日扰动因素减弱,前期释放的资金足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近万亿元逆回购操作呵护市场流动性平稳跨月   Wind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3日,人民银行逆回购到期资金量为23060亿元,总量较大。虽然春节后连续4天开展了共计近万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但整体看这4天仍净回笼数百亿元的资金。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春节前,人民银行持续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释放较多流动性,保障春节期间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春节假期结束之后,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部分流动性,这是较为常规的操作,有助于保持流动性节前不紧、节后不松,继续维持在合理充裕的状态。”   实际上,从连续4天的表现来看,单日公开市场净回笼、净投放兼而有之,体现了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灵活,也充分考虑了月末时点等短期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灵活操作有助于整体流动性的供需均衡,引导资金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上下运行。数据显示,1月28日以来,DR007(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较春节前有所下降。1月19日,DR007报2.3543%,创月内最高水平,随后持续回落;1月29日,DR007报1.8343%,降至7天期逆回购利率之下;截至1月31日,DR007升至2.1519%。   明明告诉记者,从利率水平来看,当前市场利率运行总体平稳,与往年相比,短期利率波动幅度更小,整体水平更低,表明当前市场流动性处在合理充裕水平。   维持平稳基调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更大作用   展望后市,2月份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政策观察窗口期。   历年2月份资金面波动并不小,但资金利率中枢仍较平稳。逆回购通常缩量或等量投放,而MLF却常超额续做。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认为,当下实体融资需求已呈现边际上升,且政府债也有一定支撑,但疫情后微观主体运转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仍需政策进一步呵护。他提示,2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不小,集中发行缴款将对资金面造成一定扰动,此外,理财赎回潮的影响仍有待观察。因此,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降成本。   对此,明明表示,2月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缺口,但考虑到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节后现金回流,预计资金面大概率企稳,短端利率也有望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他预计:“按照中央经济会议精神,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配合,特别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搭配来维稳流动性,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恢复。”   “2023年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预计市场流动性将更加合理充裕。”董希淼对更长周期进行预判。他表示,一季度,宏观经济处于恢复之中,市场有效融资需求可能仍有待提振,DR007预计将维持平稳;二季度之后,随着宏观经济加快恢复,市场对资金需求增大,DR007中枢或将有所抬升。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碳减排支持工具纳入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01-31
兔年开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迎新政策。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政策面进一步扩大,将惠及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   “这一操作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既是在特殊环境下为达到特定宏观政策目标而量身定制的政策工具,可定向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有助于合理增加长期流动性投放。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延续和扩围反映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充分调动各类型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支持政策还不适宜大规模退出,本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十分有必要,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碳减排支持工具纳入机构扩围 绿色发展再添助力   本次获得延期并扩围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彼时,21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被纳入支持范围。2022年8月,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兴业银行(中国)两家外资银行也被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绿色转型,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对外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支持其在中国兴业发展。   从数据来看,这一工具的实施已取得积极成效。根据《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的数据,人民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通过该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发放资金642亿元,累计发放资金2469亿元。   “碳减排支持工具成效显著。”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工具不仅带动了绿色信贷规模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对银行产生了积极引导作用,鼓励银行增强碳减排支持方面的能力培养。随着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专业度的提升和配套政策的完善,未来对低碳转型支持的空间是巨大的。   周茂华也持相似观点,他表示:“从实施效果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能源保供稳价、精准定向支持特定领域发展、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政策调整后,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同时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也被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此外,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也将继续实施至2023年末。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与前述碳减排支持工具被业界并称为人民银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双支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天印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两个工具并行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和能源结构的现实,支持增量绿色经济活动和帮助存量高碳资产的减碳都非常重要,两者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其中,节能环保领域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转型再贷款支持的领域有所交叉。但总的来讲,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覆盖范围更广,且多是清洁能源和负碳技术等具有‘纯绿色’属性的领域,这与绿色金融支持的覆盖范围高度重合。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更多是支持原本比较‘高碳’项目的减碳活动,其目标和作用更多是在发挥转型金融的功能。”孙天印表示。   政策落地需要多方配合 金融机构亟待夯实能力建设   除绿色发展之外,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也将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同时,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以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遭遇内外多因素超预期影响,交通物流行业受影响较大,目前,国内交通物流行业处于恢复阶段,部分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行业整体恢复仍需要相关纾困帮扶政策支持。”周茂华表示,政策时间延长可继续为部分行业提供必要纾困,同时,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有助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运营效率。   事实上,从2022年末至今,人民银行在多次重要会议中释放了货币政策将坚持“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的主基调。人民银行强调,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并特别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继续做好“加法”。其中,本次获得延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均在重点支持领域中。   业内专家表示,要让上述政策更好发挥效果,需要多方配合。对此,曾刚表示,金融机构加强相关能力建设迫在眉睫。“人民银行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至外资银行的原因在于,外资银行在国外对于碳减排金融支持等方面有很多积累和尝试,银行的核心能力比较强。”他分析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扩大,是为了更好发挥其引导作用,所以核心业务能力等方面能满足要求的银行有机会获选。与此同时,碳减排涉及碳核查、信息披露等多环节,这项支持工具的落地要求银行对相关产业具有一定了解,对碳信息披露核查能力以及相关项目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对中小银行而言,要把政策引导转化为实际可落地的金融支持,则需要加强相关能力建设。   曾刚建议,下一步,可以探索对积极进行绿色融资的银行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资本约束可以相应放宽或者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等。   周茂华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银行服务能力的提升,让资金精准流向特定支持领域,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要求银行完善内部治理,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合理考核激励机制,压实主体责任,提升服务专业水平等。   孙天印表示,下一步,金融支持要关注市场主体的现实需求,例如,在绿色转型方面,应推动与企业科学碳目标相结合的转型金融产品创新,支持高碳行业企业实现与国家碳中和目标一致的、更科学的低碳转型。
人民银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01-30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   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北京金融法院:重构信任 助企纾困 金融执行求“多赢”01-13
 2020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国内产业转型、新冠疫情冲击等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也对社会信用持续改善带来难度。特别是文旅等产业受到严重影响,不少企业经营回款骤减,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引发债务危机。对于这些企业,是简单粗暴地“按合同办事”还是重构信任、寻求多赢方案?北京金融法院正在用实践给出自己的答案。   “活查封”为企业“留火种”   疫情防控期间,在多重压力之下,某光伏电力公司资金链断裂。因该企业未能依照融资租赁合同支付租金,被某金融租赁公司诉至北京金融法院。据了解,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的标的额为7亿余元,金融租赁公司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收到申请后,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法官刘辉感到很为难。“如果法院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变现处置查封的光伏发电设备,需要半年的时间,仅能保障实现申请人一半的权利,且将导致该光伏电力公司停业、破产和数百名员工失业的不利后果,申请执行人的债权也很难得到完全实现。”他解释,强制执行可能形成一种“双损”局面。   实际上,提起诉讼并保全资产,导致企业陷入困局,有时会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案例,资产规模数亿元乃至数十亿元的企业,因对手恶意保全,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项目资金链断裂,甚至企业破产。在北京市人大代表、营商环境专家王小兰看来,这种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   “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社会信用的基础上,社会信用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局长雷运龙表示,部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好社会信用受到冲击,必须脚踏实地为这些民营企业的纾危解困和重整新生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保障。   为了更好地评估相关情况,北京金融法院邀请了营商环境专家对该光伏电力公司的发展潜力进行专业评估和判断,并积极推动双方当事人修复信用关系。刘辉表示,适值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为绿色环保光伏发电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评估,营商环境专家也给出了该光伏电力公司属于“资金链暂时断裂,但仍有发展潜力、存在救治可能的企业”的意见。   “有鉴于此,我们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为平台,在营商环境专家的协助下,积极推动双方当事人通过执行和解方式解决债务纠纷。经过多轮磋商,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双方恢复信任关系,达成了分期履行的执行和解协议。”刘辉介绍说,在这个过程中,北京金融法院采用了允许被保全企业继续使用的“活查封”措施。   所谓“活查封”,指的是财物虽已被法院查封,但仍能实际使用,只是限制转移等。“原以为法院上门执行就是‘查封’,但没想到法院是‘伸手帮我’。”被执行企业有关业务负责人对记者感慨,在企业诉讼缠身、困难重重时,北京金融法院并没有简单地强制执行,而是秉承“活水养鱼”的灵活执法理念,为企业保留了发展的“火种”,让其有希望迎来发展转机。   “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家企业”   以金融法治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和信用,助力民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是北京金融法院在面对类似案例的解题思路。   2020年以来,受金融去杠杆和疫情的双重影响,某文旅控股公司的生产经营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经营回款骤减,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引发债务危机。尽管作为北京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该企业集团一直在积极复工复产,制定整体债务化解方案,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企业资产,但其在北京金融法院所涉及的若干金融机构为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案件,若强制处置资产,将会对核心业务和核心资产造成重大冲击和影响,直接导致企业丧失重整机会,走向破产清算的绝境。   “考虑到该企业集团拥有优质文旅资产,案涉情况主要系疫情冲击严重所致,随着疫情放缓,具有快速复工复产恢复造血能力的前景等,属于具有挽救价值的优质民企。随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助力企业纾危解困的工作。”刘辉介绍说,北京金融法院邀请北京市工商联及商协会的专家共同详细听取该企业集团企业发展规划布局及企业资产负债等综合情况报告后,分析认定企业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安排,积极推动该企业集团与金融债权人深入交流沟通,互谅互让。最终,促使其在确定企业重整和资产盘活的整体方案后,顺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获得宝贵的重生发展机会。   金融执行案件具有涉案标的大、担保财产类型丰富、涉案金融机构和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均占比较高的特点。雷运龙表示,金融执行不能简单粗暴,一方面,要积极助力产权保护,帮助民营企业修复及重构受损的社会信用,确保其稳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维护金融债权的安全与稳定,协调金融机构与陷入困境的企业互动谅解,引导资本向善和服务实体经济。   这样的方案并不容易,实际上,双方利益都必须得到充分考虑,因此,首要的任务是修复和重建双方受损的信用关系。对此,修复和重建市场主体信用为核心,以解决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所急为两个抓手,搭建民营企业财产转为资产和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信用关系修复及重建的平台,运用“市场精准评估+企业全力自救+投融资天使他救”三项举措,促进案件双方在深挖内在潜力和财产增值基础上互谅互信的良性互动,引导资本向善和服务实体经济,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优化营商环境。   比起强制执法,北京金融法院本着“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家企业”的思路,希望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纾危解困服务,努力让金融执行既有力量,又有智慧和温度。截至目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工作机制已处理案件41件,结案标的223亿余元。“在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保证了民营医院、光伏电力公司、文旅公司等一批被执行企业的持续运营,实现‘多赢’效果。”雷运龙表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果显著 金融稳定长效机制持续健全01-12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金融领域风险化解情况给予高度肯定。郭树清表示,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风险整体可控。但他同时提到,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我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会改变。   “2022年二季度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已较峰值压降近半。一些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这意味着,尽管去年以来受国内外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金融风险整体收敛的态势得以延续,成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一个重要积极因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总的来看,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不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任务仍然艰巨,金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国内依然存在金融风险隐患,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未来要持续推动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发展大局,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   “稳地产”“保交楼”是去年经济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去年年初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政策调整、年中的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设立专项借款“保交楼”,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各地降低首付比和房贷利率,政策面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端同时发力,力保楼市平稳运行。特别是去年年底以来,金融支持稳地产力度持续加码,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政策“三箭齐发”,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大幅提振市场各方信心。   郭树清在此次媒体采访中也谈到,要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支柱不能大幅度摆动,非保持总体稳定不可。”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前期的宏观调控已经克服了大涨的风险,现在大跌已成为主要矛盾,急需止跌。“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离,要以惠民生为落脚点,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优化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当前,房地产领域去风险进程持续推进,市场预期渐趋稳定。在前期已出台多项政策的基础上,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供给端、预期和需求端,以及促行业新模式转型等方面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2年已出台的政策要持续抓好,2023年还将出台新举措,侧重研究解决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等。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王青判断,若各项政策调整到位,2023年年中前后,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趋势性回暖,即扣除季节性因素影响,月度楼市销量环比持续改善。这一方面是对“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也会从根本上增强2023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动能。   需要注意的是,从中长期来看,优化房地产发展模式才是长久之计。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要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的弊端,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   推进辽宁省高风险中小银行处置工作,吸收合并省内两家高风险城市商业银行、组建辽沈银行,批准辽阳农商银行、太子河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支持河南省、安徽省稳妥处置5家村镇银行风险事件;持续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去年以来,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目前来看,我国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的基础较为坚实。去年以来,人民银行按季对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基于评级结果对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分段管理,增强风险防范化解针对性。从评级结果来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总体可控。   但也需要注意,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还较为脆弱。王青分析称,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整体偏低,抗风险能力不足;二是这些机构在业务拓展过程中,风险控制能力普遍偏弱,不良贷款率整体偏高。   郭树清在此次媒体采访中也谈到,要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对此,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严格高管、主要股东资质审核和行为监管,有效隔离产业资本和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不断夯实金融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   对于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向,王青建议,要帮助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预计2023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会继续用于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融管理部门要支持中小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地方政府也可以推动一些中小银行加快改革重组,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来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   此外王青还谈到,对于中小银行自身而言,要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特征,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避免盲目扩张规模;在拓展各类业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身风控能力,特别是要逐步将大数据等技术嵌入风控模型,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织牢织密金融安全网   去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正全面加速夯实制度基础,织牢织密金融安全网。去年4月,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向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主体筹集的资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组成,是用于国家处置重大金融风险的后备资金。   记者了解到,在重大金融风险处置中,金融机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等各方应依法依责充分投入相应资源。金融风险严重危及金融稳定的,可以按照规定使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   在王青看来,设立金融稳定保险基金,既符合国际惯例,也是切实提升我国金融行业自救能力的一个具体举措,更加贴近金融监管实际。总的来说,金融稳定保险基金的设立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稳定安全网,增强监管部门应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处置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以下简称“金融稳定法”)已经进入公开征求意见环节。业内专家表示,金融稳定法将进一步夯实我国金融稳定的法制基础,特别是能够有效增强跨部门、跨地区金融风险防控化解能力,是建立维护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   此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去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核心要素和发行管理规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序组织发行工作提供了依据;去年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了2022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认定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业内专家认为,建立起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规则,增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合力,将有利于促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01-06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动态调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学评估当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局: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发布以来,对于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国务院部署,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在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基础上,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个月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   二、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可自主决定自下一个季度起,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   三、对于采取阶段性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如果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四、其他情形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2年12月30日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 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01-05
本报讯 记者马梅若报道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和5年来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党委书记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刘国强、张青松、宣昌能,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曲吉山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反复冲击、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等严峻挑战,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统筹指挥下,主动作为、应变克难,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提升金融管理服务水平,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新成效。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提前完成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二是稳经济大盘重点领域得到有力金融支持。出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3条措施。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和补充投资资本金。提高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支持比例。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创设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交通物流、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制造强国战略。全力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   三是金融工作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更好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全力做好金融委重大议题设定和议定事项督促落实。加强监督问责,向部分省(市)、银行、监管部门等提示风险。推动地方成立省级领导牵头的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   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果。支持风险较大地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取得进展。善始善终做好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五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持续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发布2022年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批准设立三家金融控股公司。   六是金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推动完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核算标准体系,组织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外汇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七是金融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加入国际清算银行(BIS)人民币流动性安排。推动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升至12.28%。   八是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立法、金融业综合统计取得显著进展。支付监管、金融科技、货币金银服务管理增强。数字人民币试点稳妥运行。国库、征信体系建设、反洗钱、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金融研究、参事工作等取得新成效。内部管理质效持续提升。   会议认为,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5年来,人民银行保持货币政策针对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增长较快、就业充分、物价稳定的优化组合。创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应对了超预期冲击。奋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推动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趋于收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增强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围绕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并以此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5年来,人民银行经受住了内外部重大冲击考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应有贡献。   会议指出,人民银行党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全行各级党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更加主动、自觉。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各项重要批示指示。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二是扎实推进中央巡视整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和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巡视整改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协助国务院金融委抓好金融系统巡视整改工作。   三是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召开系统党的代表会议,选出人民银行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牵头认真做好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会务服务保障。全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   四是扎实推进党内制度建设和金融法治建设。制定印发10余项党内规范性文件。努力推动期货和衍生品法、金融稳定法的立法进程。加大对金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持续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大干部统筹调配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六是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严肃查处典型腐败问题。完成党委巡视全覆盖任务。不断加大惩治违纪违法问题力度。   会议要求,2023年,人民银行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四是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优化宏观审慎压力测试机制。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   五是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做好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牵头工作。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六是持续深化金融改革。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框架。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七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推进金融立法。扎实做好金融统计和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支付监管质效。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强化人民币现金管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提升国库业务信息化水平。全面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反洗钱监管。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会议强调,2023年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化中央巡视整改,全面抓紧抓好整改落实。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锲而不舍纠“四风”。持续深化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   外汇局领导班子成员,人民银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等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中组部、中央财办、审计署有关部门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基础持续加固12-29
金融业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一些突出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与此同时,面对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下调房贷利率、降低最低首付比例、设立专项借款“保交楼”、保障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等金融措施不断加码。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出台了16项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振市场信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一些突出风险得到妥善化解,金融体系运行稳健,这意味着尽管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各类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金融风险整体收敛的态势得以延续,成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一个重要积极因素。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指明了方向。“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思路,是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稀释风险这个分子。”近日,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明年中国经济整体好转,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各类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会在发展中得到有效化解,重大风险处置能力会在发展中得到不断增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定可以守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防风险制度安全网更加牢固   经济平稳运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石。2022年,面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金融管理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措施,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这期间,人民银行实施两次全面降准,提前完成上缴结存利润超1万亿元,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批发零售、交通物流、餐饮住宿、小微企业等困难行业企业,金融管理部门多维度发力,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助企纾困力度。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而经济恢复向好也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基础更加牢固。2022年,人民银行扎实推进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资金,资金来自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市场主体,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今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我国正式推出TLAC非资本债券这一创新型工具,进一步拓宽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补充渠道;7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就《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了2022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认定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规模大、复杂性高,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在金融体系中提供关键的金融服务,对整个金融体系高效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伴随我国建立起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规则,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持续推进   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金融管理部门在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面动作频频,包括持续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整顿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违规行为、推动吸收合并、改革重组落地,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等举措。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支持鼓励地方政府推进辖内机构改革重组,优化区域金融机构体系,增强中小银行发展动力,已先后批准组建四川银行、山西银行、辽沈银行,吸收合并了一些风险机构。今年5月底,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后的“新中原银行”成立;7月,沈阳农商行顺利完成辽阳农商行和太子河村镇银行网点、人员、存款承接工作。数据显示,上半年,已批准34家中小银行合并重组。   与此同时,以省联社改革为重点的农信社改革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今年4月,浙江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开业,标志着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落地。辽宁省农商行筹建工作小组近期发布公告称,沈阳农商行与省内30家农信联社组建了辽宁省农商行,目前参与组建的银行已分别完成内部公司治理程序。据报道,河南省农信社改革方案也已获批复,将通过组建河南农商联合银行,自上而下理顺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推进系统重塑,提升全省农信社体系健康度,充分发挥地方金融“压舱石”的作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对此,前述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从机构来看,我国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的基础较为坚实,但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较为脆弱。下一步,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严格高管、主要股东资质审核和行为监管,有效隔离产业资本和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不断夯实金融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   谈及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向,王青建议,首先,中小银行要及时运用专项债、永续债等渠道补充资本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其次,要在经营过程中把握好扩大规模、业务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的底线;再次,“自救”应成为当前和今后应对中小银行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中小银行及其股东作为市场主体,应当承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救”风险的主体责任。其中,“自救”资金来源于股东出资和可持续经营产生的收益;少数资不抵债的中小银行要有序市场化退出,通过股权清零、大额债权打折承担损失。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一些大型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债务风险突出,引发关注。在此背景下,一系列扩需求、保供给、缓解融资难的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今年8月,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措施,通过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等方式加大力度保交楼、稳民生。据悉,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资金投入带动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有效促进了项目建设交付;11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16项举措,加大对房企融资支持力度。今年前10个月,银行业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64万亿元,累计发放按揭贷款4.84万亿元。   对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具体要求——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稳定健康发展既关系着金融稳定,又联系着社会民生问题。银行体系接近一半资产直接或间接与房地产相关,房地产领域风险传染性强,不仅影响表内开发贷和按揭贷款,还容易在产业链上下游传导,因此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重要性极大。”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   对此,前述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要立足我国巨大需求空间支撑,持续优化需求侧管理,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中期要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多渠道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   王青表示,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先后企稳回暖。预计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居民房贷利率方面还有较大操作空间。
融资租赁业发挥功能优势加力服务实体经济12-29
  2022年,融资租赁业紧贴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以金融之力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彭有章曾是某企业的一名普通品管员,怀揣着打造高新企业的梦想白手起家,在浙江省创立了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几年来,在平安租赁的支持下,公司逐步将旧设备淘汰,年产值从原来的2000万元增至目前的5000万元,成功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   彭有章的经历,是众多中小企业主借助融资租赁实现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也折射出融资租赁以设备为载体的“融物”属性,将金融活水向生产性资本转化,以金融之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022年,多家租赁公司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以物融资、期限灵活的功能,围绕租赁物积极主动为实体企业提供专业化融资服务,进一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   加大实体企业支持力度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融资租赁具有产融结合、融资融物的功能优势。今年以来,融资租赁公司持续聚焦国家重要战略目标和重点战略区域,深入挖掘业务机会,积极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普惠金融领域的实体企业提供服务。   从公司层面来看,多家租赁公司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平安租赁为例,“截至今年9月30日,平安租赁累计投放近95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投放产业覆盖国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平安租赁有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从投放领域来看,无论是飞机、船舶海工、工程机械等大型装备制造业,还是与“双碳”目标紧密相关的绿色金融领域,都有租赁公司的身影。   今年以来,国银金融租赁持续深耕飞机租赁、基础设施租赁、船舶租赁、普惠金融四大核心业务领域,主动加大“新基建”“双碳”“专精特新”等制造业领域金融支持力度,2022年上半年,新增业务投放金额490.94亿元。中信金融租赁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绿色能源业务的租赁公司之一,始终坚持绿色租赁的战略定位,在光伏和风电集中式电站领域累计投放资金超过600亿元,并逐步扩大绿色租赁服务外延,巩固业务优势。2020年以来,建信金融租赁投向制造业领域资金达244亿元,实现了连续5年增长,2022年通过直租产品帮助制造业企业扩大产品销售超过40亿元。   平安租赁有关负责人表示,融资租赁是与实体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融资方式之一,以租金为纽带,以租赁物为载体,能够使每一笔资金直接进入实体经济。租赁公司通过牢牢把握“租赁物”这一特殊载体,拓宽实体融资渠道,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帮助企业转移消化过剩产能,改善企业流动性,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增强融资和设备改造升级能力,进而提升实体企业活力,助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深耕中小企业服务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要打通堵点、解决痛点,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适配性,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微观市场主体作为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他们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企纾困,我国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位于苏州常熟的奥世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世盟”)主要从事手机、电脑外壳等部件的表面处理。因环保要求,行业对生产线设备需求越来越高。今年年初,奥世盟想要升级生产设备,但受到疫情影响,资金流相对紧张。就在奥世盟一筹莫展之际,江苏金融租赁以直租方式帮助其购买一套价值320万元的机械设备,解了奥世盟的燃眉之急。   江苏金融租赁为奥世盟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是租赁公司服务中小微客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多家租赁公司纷纷发力普惠金融市场,加码推进零售租赁业务,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实际上,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相对有限,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在其经营资金中的比重往往占据重要比例。融资租赁具备“融资+融物”的核心属性,聚焦设备等固定资产,通过金融手段达成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可以减轻中小企业设备更新的现金流压力,进而成为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的粘合剂。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平安租赁面向小微企业累计提供了超550亿元资金支持,服务近5万家小微企业和2万余家设备厂商;截至2022年6月20日,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累计为近39万名个体司机和小车队提供了购买商用车新车、二手车的融资支持近1200亿元,帮助购买重卡等设备60万台;2010年至2022年6月底,国银金融租赁普惠金融事业部租赁业务累计发放融资款项超1300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0万多户。   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就要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租赁行业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作为金融服务主战场,加大对先进制造、科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领域新赛道的金融支持,聚焦科创类企业设备采购与更新,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有的租赁公司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强对传统产业转型改造,并优化升级金融服务。如交银金融租赁,通过关注航运业绿色化发展的前沿趋势,开展多个绿色船型融资项目,并在融资上给予客户定价让利,全力支持全球环保倡议。此外,交银金融租赁也在积极与航运企业对接,共同探索新的绿色航运融资项目,为进一步拓宽航运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做好准备。   还有的租赁公司通过租赁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关村科技租赁专注于科创企业服务赛道,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关村科技租赁服务的科创企业超过1500家,融资总量超过300亿元,其中,超150家企业估值超过10亿元,超50家企业已经上市。   实践证明,融资租赁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手段,能够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起到推动作用。近年来,租赁行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租赁资产投向,继续向转型升级中的传统产业和企业倾斜,向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向“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充分发挥租赁工具优势,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稳就业保民生靠什么12-23
1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本次会议的多项稳经济稳增长政策都与此前政策一脉相承,其中,“持续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兜牢民生底线”被列为一项重点工作。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而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就能从总体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后续的稳预期、促消费、利发展才不会是空中楼阁。当前,我国就业市场面临较大压力,既有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也有产业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可以说是短期因素与中长期因素交织,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叠加。   那么,当下该如何稳就业保民生呢?   首先,稳就业保民生,纾困救急之举当在情理之中。本次会议提出一系列纾困救急举措。疫情冲击下,不少行业震荡发展,一些企业或因发展受挫、战略收缩而减员,一些企业原定的招聘计划因疫情等影响而屡屡延期。这让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新就业群体倍感压力,也让农民工等群体的工资准时发放遇到挑战。这次会议提出要“扎实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帮助农民工节后及时返岗”,都是对上述问题的对症下药。此外,会议还强调,特别是对一些有困难的群众,更要做好及时的补助和救助工作。   其次,稳就业保民生,要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就业的结构性失衡进行积极引导。随着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动能转换时期,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已有所显现。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现有大量劳动力并不是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的类型,就业难与招工难问题并存。而疫情之下,不少本科生因为就业难选择了继续求学深造,一些此前颇为冷清的专业也受到了关注。这种“升学潮”当然有其积极因素,但不少学子在并未考虑清楚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就匆忙把升学作为跳板。对此,一方面,要在学校阶段科学调整对技术院校等的招生政策,破除“只有差生才上技校”这样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也要提升相应技术工种的待遇、明确其上升空间,吸引更多有兴趣、有能力的人才投身于幼教、陪护、养老、高技术工种等领域。   再次,稳就业保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深化改革开放,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常说,中小微企业有“五六七八九”的特点,其中,“八”和“九”分别指中小微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占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显示出其对就业的重要作用。但是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餐饮、旅游等特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冲击很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制度规则和营商环境。此外,对于包括平台企业在内的大型企业,也应在其合法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积极条件,鼓励其蓬勃发展。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就业渠道。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活力的微观主体。临近岁末,国务院着眼于民生就业问题,彰显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切。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加上诸多稳增长稳预期政策的持续落地,我们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期。当务之急是从上述多个方面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举措,兜住民生底线,为稳住经济基本盘贡献力量,也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创造更多可能。
2023年房地产市场稳字当头 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12-22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房地产市场着墨颇多。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部分,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同时也对“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等作出了强调。同时,会议还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房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是7%左右,加上建筑业等相关产业占比达到14%左右,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的近一半,房地产类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近40%,房产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近六成。   毫无疑问,“稳”是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从会议要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来看,预计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先后企稳回暖。   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重中之重   “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而言,既是动力源,也是风险源。”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韩文秀日前在“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重中之重。   房地产市场低迷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的一条主线。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今年以来,金融支持“稳地产”的力度持续升级。从年初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政策调整、年中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设立专项借款“保交楼”,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各地降低首付比和房贷利率,政策面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力保楼市平稳。11月份以来,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为代表,政策面稳房地产力度持续加码,信贷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三支箭”政策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大幅提振市场各方的信心。   然而,在居民购房意愿偏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下,以上政策见效、市场企稳仍需要时间。从11月份数据看,11月份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超三成,降幅较10月份分别扩大10个和8.5个百分点,11月份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9.9%,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超50%。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尽管近期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未完全缓解,但在“保交楼”等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房企资金状况边际改善,房屋竣工及施工进程有所加快,房地产投资已具备了在明年逐渐止跌企稳的条件。   本次会议在提出“三保”的同时,还强调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此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是政策关注的重点。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与会议反复强调的“扩大内需”相一致。   “展望未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强化‘保交楼’等供给端支持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例、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方面还有较大空间。”王青认为,这是推动楼市企稳回暖的关键所在,也是明年上半年稳增长、防风险的一个主要发力点,具有较强的紧迫性。王青预计,2023年年中前后,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趋势性回暖,将结束约两年的行业下行周期。一方面,这是对本次会议要求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也会从根本上改善明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动能。   探索新发展模式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尽管房地产市场短期运行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马泓表示。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时表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下一步,要立足我国巨大需求空间支撑,持续优化需求侧管理,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中期要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多渠道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住房方面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等。   马泓表示,长期来看,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和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应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前提下,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既要立足当下,缓解行业当期压力,又要放眼长远,以有效措施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培育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根基。
中期借贷便利加量续做呵护市场 债市信心将迎修复12-19
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分别维持在2.75%和2%。   从量上来看,考虑到12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元,因此,本月MLF操作实现加量续做,净投放1500亿元。回顾前几个月,人民银行在8月和9月的MLF操作中分别缩量了2000亿元,在10月的操作中选择了等额续做,11月小额缩量续做。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本月MLF进行增量续做,表明人民银行适时适度、灵活机动地维护流动性平稳的意图。   近期,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走高也引发市场关注。中金公司研究部固收研究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健恒表示,此次央行放量续做一方面在于呵护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对近期疫情影响下经济动能潜在走弱的主动应对。“随着人民银行进一步提供流动性支持,市场信心或迎修复,债市需求有望回暖。目前,债券利率呈现一定程度超调,具备不错的参与价值。”   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   对于人民银行实施加量续做,未延续上月的缩量操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此举意在加大对市场的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再加上12月5日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这意味着本月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将明显高于MLF到期量。   “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同时发力,有助于维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好地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在岁末年初之际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庞溟也表示,多种短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搭配运用,既保持了流动性投放力度,又较好地满足了金融机构对不同期限资金的合理需求,还有助于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   王青表示,在MLF大额到期背景下实施加量续做,再加上通过其他方式加量投放中长期流动性,首先有助于控制市场利率上行势头,引导资金面继续处于合理充裕的状态。这将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银行以较低成本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其次,今年末明年初稳增长需求阶段性上升,需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振市场信心。当前人民银行以各种工具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会直接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修复债市信心和需求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12月以来,在人民银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引导下,DR007均值已较11月同期有所回落,但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12月13日已升至2.755%,高于2.75%的政策利率(MLF利率)水平。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同业存单利率上升较快,也一定程度推升了MLF需求。   市场利率有所抬头,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市场对2023年经济回升预期显著升温,这也是近期债市震荡的主要原因。中金公司研究部固收研究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健恒表示,同业存单作为流动性宽松向债券市场传递的接力棒之一,受目前需求偏弱影响,利率水平始终高居不下,进而带动短端券种降幅空间有限。存单利率高企也使银行自身发行有所走弱,近期存单发行成功率下降且加权平均发行期限有所缩短,均表明银行在高成本下增加主动负债的意愿降低,而主动负债的收缩又会影响到银行超储水平,削弱流动性供给。   在这一背景下,人民银行适时适度进行流动性支持,进一步向市场释放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转向的信号,有助于修复债市信心。陈健恒说:“随着人民银行流动性进一步投放,市场信心短期内可能迎来一定修复,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可以进一步平抑资金面的波动,有利于引导存单等利率的回落,而债市信心的修复也会慢慢转化成对债市需求的支撑,包括利率债等在内的前期明显超调的券种可能会迎来利率的下行。”   无需过度担心政策转向   从价上看,本次MLF中标利率与此前持平。董希淼认为,政策利率维持不变,主要是考虑内外均衡问题。而且12月全面降准落地,叠加今年9月以来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银行资金成本已经有所下降。   根据本周最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达到近年高点。庞溟预计,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企稳恢复、供求关系基本恢复稳定、需求逐步回暖走强,会带来消费动能快速释放、商品和服务需求增强、物价中枢整体抬升,因此,应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谨慎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本次MLF的等价续做对此也有所体现。人民银行也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示“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   12月MLF利率保持不变,意味着当月LPR报价基础未发生变化。不过,王青表示,9月以来,商业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12月降准落地也会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在这些有利因素作用下,贷款实际利率进一步下行的趋势将延续。庞溟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将在延续稳健基调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状态,保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努力通过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带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企业贷款利率、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步下行,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更好结果。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的基调,陈健恒认为,市场无需过度担心。“即便是明年经济动能有所修复,人民银行政策可能也不会明显转向,因为,核心还是需要确保经济的修复是持续向好的,否则,过早的转向反而会导致经济动能的再度回落。”他说。